星期六, 7月 09, 2005

走出科技迷宮尋回生命智慧

走出科技迷宮尋回生命智慧(原刊於亞洲週刊2003年第46期)
反思科技與人類的關係,為迷失在科技潮中的人們尋回遺失的人文價值觀。
  中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Matrix)系列、《人工智能》(A.I.)、《未來戰士》(Terminator)系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都是人類的夢想。人類夢想上天,探索未知的外太空﹔夢想能夠製造出可以思考的機器人﹔夢想可以穿梭不同時空。人類不斷的在科技上尋求突破,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不滿足而起,目的不外是使人類生活得更舒適、更健康、更長壽,但科技的日新月異,是否代表了人類更快樂呢﹖科技的進步,是否可以替代人文的思維呢﹖在現今許多科技的負面影響正浮現的時刻,這是值得全人類思考的問題。英國電腦資訊專家及經濟學者查爾斯.強斯契爾(CharlesJonscher)所著《科技的美麗與哀愁》(WiredLife)一書,就反思了科技與人類的關係,作出科技時代的人本探索。
  自從工業革命以後,機械化時代出現,科技迅速發展,而二十世紀中葉電腦的出現,以及九十年代網絡的興起和普及、數碼時代的來臨,更是大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及發展的進程。但人類不因此而滿足,勢必要發展出具有可比擬人類思考能力的電腦或機器。不過人們發現,儘管人類早已可以登月,但對於自己的頭腦,所知卻十分有限,所以,不管人類發明出再怎樣功能強勁的機器,還是不能代替那複雜的人腦。電腦開發者亞蘭.杜林(AlanTuring)就已說過,「無法設計出能夠代替人類思考的機器」。
  作者提到,相對於科技進步的速度,自然演化的步調可以說是「超慢速」。每年科學家都會創造出驚奇,但是我們的眼睛、耳朵與頭腦的發展,則完全按照進化時間表,所以儘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是人類可能未必可以適應,尤其是在追求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所忽略的環保問題。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生產一片六吋晶片即耗去二千二百七十五加侖除去離子之清水,更產生二千八百四十加侖廢水,以及其餘有毒廢棄物﹔進入手機時代,以幾何級數增加的塔台,每年造成四百萬隻以上候鳥死亡。以上都是人們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始料未及的後果。
  本書表示,科技雖然能夠讓人活得舒適,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未能成功控制物質世界。已開發國家的人們雖然有豐富的食物和物質,但是生活品質卻不斷下降﹔第三世界的廣大人民則還生活在物資缺乏的社會。醫學的進步固然可觀,但是病痛仍然困擾著所有人。新科技有潛力改變我們的價值系統,在數碼時代,很多人過於迷信資訊科技,許多科技工作者其實就已經有所反思,例如台灣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就講過,科技只是手段,並非目的。本書作者也提出忠告,認為面對新科技,「我們必須更加小心,而不是放心」,而這項科技「適用於處理資料、資訊與事實,而非知識、智慧與創意」。
  本書並非反科技,只是反思科技的意義,而不管怎樣,人類才是主角。誠如他在書中結尾所言﹕科技改變了我們演出人類生命戲劇的舞台,但是並未替換掉演員,主角仍然是人類﹔而且在生理、智能與感情上,都與古希臘、歐洲文藝復興或美國大革命時的人們完全一樣。
蕭偉基*
書名﹕科技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查爾斯.強斯契爾
譯者﹕邱文寶
出版社﹕經典傳訊(台灣台北市106敦化南路2段76號10樓)
頁數﹕314 定價﹕新台幣320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