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30, 2005

佛教在香港復興

  香港由於受英國殖民之故,基督教及天主教勢力龐大,其積極興學建校以致香港多數學子於小學及中學階段皆就讀教會學校,乃一大緣故。這也造成香港精英上層社會各領域名流以基督徒居多的局面。所以篤信佛教的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即感嘆,為何教授學者或大學校長信基督教即理所當然,而他信佛教卻引來議論?
  說到底佛教雖由印度傳入中國,但經逾千年的中國化後,實已可把它當作華廈本土宗教。其實,香港也是一佛教重地,所指佛教當然是指中國化的大乘佛教為主。香港各山頭都有諸多大大小小的佛寺精舍。月前在台灣以百歲高齡圓寂的近現代中國佛教大師印順導師,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即曾在港修行,且出任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會會長,並在港完成編撰《太虛大師全書》。台灣其中一間佛教界辦的大學華梵大學,創辦人即是廣東出生、年輕時居港的已故曉雲法師(女)。
  近年來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佛教在香港有復興的態勢,香港大學成立了高學術水準的佛學研究中心,中文大學在台灣佛光山的資助下,也創辨了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此外,志蓮淨苑、霍韜晦創辦的法住文化書院等,都為普及佛教、淨化社會人心、推動人間真善美出力不少。
2005/7/30

多一個備胎

註:本文由朋友以電郵傳給本人
  1950年代,一個家庭需要幾個收入來源才足以維生?一個就夠了。現在,如果沒有兩個以上的收入來源,很少有家庭還能正常生活的。而未來,即使有兩個收入來源可能也不足以維生。這樣的時代馬上就要來臨了。聰明的您,應該想辦法讓自己盡量擁有多種收入來源。富有的人老早就知道這個觀念。如果其中一種收入來源出了問題,他們會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來支援。一般人的生活則脆弱得多,如果失去了一種收入來源可能就完了。而且會需要好多年的時間,財務狀況才能復原。在未來,人們將會需要為自己規劃一套包含各種不同收入來源的收入組合—不僅只一兩種而已—而是由許多不同且種類分散的收入來源所組成的收入組合。如此,即使失去了其中一種收入來源,您也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影響。您的財務狀況是穩定的,您的生活是穩定的,您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進行調整,您的生命是安全的。
  您現在是否已擁有多種收入來源呢?
  也許是時候該增加一個了。
  假設您已經決定要讓自己多擁有一種收入來源。您所想到的第一個方式可能會是找一份兼職的工作;但是,這並不是我所說的那種收入來源。我想您一定不願意再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幫別人賣命吧?您要的應該是一種可以屬於您自己的收入來源。我所說的收入來源是「持續性收入」。這是一種循環性的收入,是一種不管您在不在場,有沒有進行工作都會持續流進您口袋裡的收入來源。我聽過許多小企業的老闆這麼說:『我已經五年沒有休假了。』這種狀況實在有些問題。我並不認為努力工作是不對的,但是在努力工作幾年之後,您應該要能獲得自由,讓自己能享受生活而又能繼續獲得收入才對。您瞭解這樣的概念了嗎?收入來源的兩個種類:持續性收入和單次收入並非所有收入來源都是相同的。有些收入來源是屬於單次收入,而有些收入來源則是屬於持續性的收入。您只要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就可以知道您的收入來源是屬於單次收入,還是持續性收入。『您每個小時的工作能收到幾次的金錢給付?』如果您的答案是:「只有一次」,那麼您的收入來源就屬於單次收入。由工作薪資所產生的收入就屬於單次收入。您付出的努力只能收到一次的給付,而如果您沒有到場或進行工作,就不會收到薪資。
  持續性收入的威力
  持續性收入則不然,您只要努力工作一次,就能在之後的幾個月、甚至幾年內,不斷穩定地產生收入。您所花費的心力將使您不斷地獲得給付。如果您在每個小時中所做的工作,都能獲得數百次的報酬,那不是很棒嗎?有句諺語說:『貧窮,來自花費大量的精力卻只能產生一點點成果;富有,則來自花費少量的精力而能產生大量的成果。』

危機管理兩例

.蕭雅

  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五我觀賞徐小鳳演唱會,剛開始不久她因喉嚨狀態不好而致歉,她叫觀眾保留票根,待下次再有演出時憑該票根可獲五折優惠。之後她可能覺得自己狀態真的是不行,所以在差不多進行到一半時,索性宣布提前結束,未來再加開,免費讓這晚的觀眾欣賞。徐小鳳的危機處理效率及方式,值得一讚。
  另一個例子不一定完全與「危機」有關,但如管理不當,就很容易變成生意的危機。場景如下:
  我經常一個人到餐廳用餐,在不少餐廳(尤其是有很多一整桌客人的餐廳)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他們往往沒有顧慮到單獨的客人的感受,等了許久之後才把單獨客人的餐端來。這原因當然是因為一整桌的客人比較早到,他們點的菜又比較多,所以廚房如果按先來後到順序做菜,肯定的要讓那後到的單獨的客人久等了。我有時候等得太久真的「火滾」、面露不悅之色,就下決心下次再也不光顧那餐廳。
  所以,作為餐廳食肆,如何在這方面做好管理以不得失所有客人,是一大智慧。其實,廚房做菜順序不妨在做一整桌客人的菜中間,讓單獨的客人「打尖」,因為這樣會讓單獨客人心裡好受一點,不用長時間「憨居居」看著別桌客人大快朵頤。況且一整桌的客人因為點的菜多,中間一兩道較慢上也不會太察覺。同時早一點上菜給單獨的客人,他們就可以早一點吃完付錢,餐廳又可以多招客人,多做一點生意,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這也許是小事,但如連這些細節也重視,對餐廳的服務水準及口碑肯定大有幫助。謹供全港餐廳食肆老板參考。
2005/7/30

祝您健康!

  健康,包括身體、財富、生活、心靈(心理)的健康,缺一不可。許多人可能會忽略了其中一項,例如會認為有錢就可,或者身體健康就行。其實,以上任何一項不健康,都會連帶影響其他三項。這四項就有如桌子的四隻腳,或者建築物的四枝支柱。所以,大家都有必要經常關注這四項健康,能夠未雨綢繆,就能夠過美好幸福的人生。
  定期健康檢查,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可保身體健康。保險及財務規劃是財富的重要保障。至於心靈健康,我覺得正當的宗教信仰或嗜好興趣,有助達成;多做善事助人,也可使心靈及心情舒暢;時時感恩、常保笑容、心平氣和、不斤斤計較、對人和氣、常思已之過錯,不論人之短長,也是長保心靈/心理健康之道。生活健康應該就不必多談了,但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可能不多,就拿早睡早起這一項這麼簡單的事來說,對很多人來講就已是天大的難事了,過簡樸生活對現代人而言,更是難如登天。當所有人,或至少大部人,或至少全世界國家的領導人,都維持身、財、生、心的健康,就能世界和平,地球就是天堂與樂園。
  說到此,忍不住還是要極力推薦一本書:《帕帕拉吉》(DER PAPALAGI)(艾利希.蕭曼(德國,Erich Scheurmann 1878-1957)著,杜子譯,(台北)小知堂文化出版,http://www.wisdombooks.com.tw/ )。
  謹祝各位健康!
*蕭偉基
撰於2005/4
網站參考:
宏利: http://www.manulife.com.hk
美兆: http://www.mjlife.com/

星期三, 7月 27, 2005

香港素食餐廳推介

香港素食餐廳推介  .蕭偉基(蕭雅)

  作為一位主張素食者,我對香港大部份素食業者的保守及不思進取態度不敢恭維。這些傳統素食食肆也許在那些傳統客人(例如因宗教原因茹素者)的「幫襯」下還能夠生存,但在吸引更多人茹素這方面,可能是交白卷的。因此,我很懷念十餘年前在台灣的生活,因為那兒的素食餐廳非常的多元化,做得很好吃。素食在香港未能形成風氣,素食業者的因循需負相當責任。尤其在現今人人追求健康和纖體的時代,再加上近年各種禽畜疾病問題,已證明對身體健康有極大助益的素食,其市場理應得以事半功倍的騰飛。
  香港傳統素食食肆的缺點,不外乎菜式單調、多不健康及營養價值不高的「人造肉」、裝修過於宗教化以至令一些其他宗教信徒或無宗教信仰人士有所避忌或感覺不舒服而卻步、價錢過高等。
  近來在香港發現兩家新式素食餐廳,頗值推介。一家是「素食一家」,目前共有五家店,分別在旺角洗衣街(電話:23938012)、尖沙咀(兩家)、觀塘及黃埔花園蔡瀾美食坊。另一家是位於灣仔道128-150號明豐大廈1樓的「素食體驗」(電話:21158880)。這兩家餐廳優勝於傳統素食餐廳的,主要是菜式及烹飪手法較多樣化、比較少人造肉等食材、裝潢較in較「潮」,無宗教味或「娘」味等。但我覺得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間,像應利用更多天然(最好是有機)非人造食材、價格調低等等。希望所有有志推廣素食人士同舟共濟,為社會及人類積福。
本人電郵:kennyseow@gmail.com

2005/7/27

醫療與保險的糾葛(新版)

醫療與保險的糾葛  .蕭雅(金融業從業員,自由撰稿人)

  醫療融資方案最近在香港鬧得沸沸揚揚,其實,醫療和保險某程度上糾纏不清,互相影響。
  近十幾年來,人們買保險除了身故保障外,醫療保障也是一大重點(另一大重點是退休收入保障),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上,的確是有不少打「擦邊球」的現象,保險界、醫療界、政府都需重視。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買了醫療保險後,很擔心有那一些病或手術不能賠,又或需要什麼條件(例如是否一定要住院)才能賠。不過,在這消費者權益大過天的時代,一般民眾其實不必對此過份操心,因為保險代理等從業員及醫生都會盡力的幫助你得到賠償,這樣他們(尤其是醫生)才能做到生意。因此,不少醫生都會問病人買了什麼保險,再詳閱病人的保單,以便他們能夠為你作出「最適當」的醫療安排。
  何謂「最適當」的醫療安排?許多時候他們一般盡量會以保險所能給賠的最高額為標準,因此很多懷疑有病的人都會有一種經驗,那就是那其實只是一種檢查,根本不需住院,但醫生會建議你住院,因為這才符合保險理賠的要求。更離譜的是,醫生(或醫院)會「順便」替你做許多不必要的檢查甚至全身檢查,將這筆費用以「住院雜費」等名義向保險公司索賠。病人(或僅是「疑似病人」)也樂得接受,因為他不必付費就可以「順便」驗身。消費者沒想到這種做法的嚴重後果,因為這提高了整體醫療保險的給付額,間接甚至直接的會使未來的保費提高。
  因此,各界應該重視此問題,才能使保險發揮它應該發揮的效果。其實,說到底,如何避免罹患重病,才是根本減低整體社會醫療支出的做法,因此,應該為市民的健康提供經濟「誘因」。保險只是在你真正需要時才會用到它,但如今的做法卻造成很多人以為有了保險就以為天下太平,因而不重視本身健康,到頭來身患重病時卻是由全社會承擔。
  如何提供經濟誘因呢?筆者認為,全身綜合健康檢查是很重要及必須推廣的一環,這可使民眾及早了解本身的健康情況並加以防範,以促進健康,就算有病也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因此,政府應該將做健康檢查納入免稅項目,甚至對此提供津貼,並可考慮立法規定每人(至少成年人)需定時全面驗身。在一些醫生的操作下,目前很多人因為有病或懷疑有病住院而一併「順便」做不必要的驗身(但也不一定全面),並藉此以保險支付,絕對有濫用保險之嫌,不符保險原意,後遺症極大,不可不慎。要知道,健康檢查和病理檢查及治療,是不同的概念及做法,將健檢和後兩者混在一起進行,是觀念的混淆及不當的做法。

2005/7/27

2004蘭州扶貧紀行

2004蘭州扶貧紀行
  中國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的亮點,但這只是美好及樂觀的一面,在黃沙滾滾的西部內陸地區,仿佛這一切榮景都與他們無關,因為這兒的人民要為每天的溫飽操心,甚至要為基本的食水問題擔憂,孩子能否上學根本就顧不上了。
  在甘肅省蘭州往東鄉的路上,沙塵滾滾,而且因為是山路,海拔頗高(最高海拔2664米),在那狹窄的山路行車,看看車窗外的萬丈深淵,真有險象環生之感。一路上,可以看見這樣的口號標語:沒送子女上學的家長,是不負責任的家長;今天的輟學生,就是明天的貧困戶;讀完初中書,出門再打工...這顯示了兒童失學問題在這裡的嚴峻情況。
  上述是香港樂施會舉辦的「樂施之友甘肅扶貧考察團」的第二天的行程。今年八月十五至二十日,一行二十人參加了這一探訪團。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會蘭州南部,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少數民族東鄉族的故鄉。這兒面積1,51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二十七萬人,其中八成四是東鄉族。這兒的東鄉族佔全國東鄉族的百分之四十二。由於年降雨量216-350毫米,蒸發量卻達1,437毫米,使缺水及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和馬鈴薯)欠收,成為這兒經常性的問題。也由於天然環境的限制,造成這兒的居民生活困難,沒有能力供孩子上學,因此文盲率極高,加上傳統重男輕女觀念的根深蒂固,女性要讀書更是難若登天。這使得貧窮像魔咒般代代的跟隨著他們。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路程,抵達了距蘭州約一百公里的東鄉縣。在東鄉縣高山鄉中庄村,我們探訪的其中一戶人家女主人叫馬扎立克,二十三歲,東鄉族,丈夫馬穆罕麥德,二十五歲,在青海打工,九月洋芋(馬鈴薯)熟時才回來,由於獲樂施會提供三隻羊,他們已養有四羊隻。他們有一位五歲女兒。透過翻譯,問馬扎立克最高興的事,她說是聽婦女健康講座。由於家距離醫院遠,需走兩小時到路口等車,車費單程就需七、八元,所以聽了健康講座後可以知道如何避免生病。樂施會資助當地婦聯會等單位實施的「參與性生態扶貧與婦女健康改善項目」,提高了預防疾病意識,也培訓了四名接生員。
  馬扎立克看起來面對陌生人時有些愐惦,但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說,在上過婦女班後,已經好很多了,因為之前她們都是躲在家裡,不會出來見陌生人,更遑論講話。
  水,對東鄉人而言很珍貴,由於缺水,當地曾出現人禽爭飲水的可悲情景。曾有這樣的說法:東鄉人去親戚家,最好的禮物就是一桶水,而一噸水也曾賣到六十元的高價。在其他公益組織,例如台灣慈濟功德會的幫助下,當地也做了收集雨水的裝置。當我要打開水井看看時,丁文廣提醒我,讓女主人開,因為他們的水很珍貴,所以不能亂動。也由於水的珍貴,當地人一個月就洗兩三次澡,通常是星期五做禮拜時洗。在蘭州市也看到一些供人洗澡的清真浴室營業。
  後來,和縣委書記馬建軍、縣長鄭錦霞、村的妥書記一同到「退耕還草」的草場參觀。由於政府實施「退耕還林」計劃,政府給予一畝地二百斤小麥及二十元的補助,讓他們種草,以保持水土。而他們若自己種小麥,一畝只有七、八十斤的收成。他們種的是紫花苜蓿,給小尾寒羊作飼料,一畝可產一千多公斤。草種子一千顆三十元,縣政府員工每人捐款五十元給農民買草種子。在羊隻方面,樂施會以貨款方式給每戶(共五十四戶)三隻羊,一隻一年產兩胎,每胎一隻,每隻可賣二三百元,而他們需將五十元作為婦女健康基金交出,其餘就是收入。健康基金是供婦女生病時借來醫病,痊癒後再還。羊隻產生的羊糞不需化肥,這可每年節省二百元。實施這項計劃後,每戶年收入可達九百元以上,而之前只有約四百元。羊肉,是甘肅主要肉食,到處都可見「手抓羊肉」招牌,所以東鄉人有養羊的傳統,因此,這項計劃是針對東鄉人的傳統和優勢而設計。
  此外,樂施會提供全村六十四戶每戶一個太陽灶,此灶非常實用,類似收看衛星電視的大型碟型天線,利用太陽光聚焦產生的熱,幾分鐘就可燒好一壺開水。這可以減少居民為生火而砍伐,夏天可減少砍柴量五成,有利環保。
  第三天,我們驅車到一個未受樂施會援助,也沒有其他機構援助的村落,看看當地的情況。走了約一小時顛簸的黃土山路後,抵達了大樹鄉關卜村。
  第一戶探訪的是有二子一女的戶主,靠工地打工及種莊稼維生,一天賺十多元,一個女兒有精神病,大約十五、六歲,兩個兒子上小學,學費一學期三十多元。他們說,當地小孩一般只上學到三年級,因為村裡小學只提供到三年級的課程。三年級後就要到城裡讀,路途太遠。這戶一年收入不到二千元,這兒欠糧食、欠學費,沒任何機構援助,水是靠村裡自來水拉過來,一年交一百多元。  第二戶戶主五十四歲,一家七口人,太太已去世,大兒子聾啞,妻子不健康,收養了一個女兒,小兒子在外打工,有妻子和一個孩子。他本身有氣管炎。
  第三戶,一家三口,其中十歲的小女孩有心臟病和肺結核,講臨夏方言。戶主說,他們的三畝地,已全曬乾了。
  當地不少人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原因不外是生活及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足。  第四天早上,一行人去了香港樂施會資助的「蘭州市柏樹巷失學兒童教學點」探訪。該教學點是租用一間四合院,月租一千八百元。由於樂施會的這舉措解決鄉區到蘭州市討生活的「邊緣族群」子女的部份教育問題,引起全國關注,一位企業家於是也沿用這一模式,在蘭州開另一所教學點。儘管如此,兩所教學點只能夠接收共二百位的失學兒童(年齡不一,最大的甚至到十五、六歲,但課程一律從小一開始),還有數百名失學兒童無著落,因此只有政府的參與,才能改變這種悲慘的局面。
  這些失學兒童的父母大部份是東鄉、保安、撒拉、回族等少數民族,來自甘肅、青海等省份。他們都是因為鄉下務農生計困難,所以到城市謀生,但由於大部份是文盲,只能從事低下階層的勞力工作及厭惡性,例如建築工地、修腳踏車,甚至撿破爛,收入不僅低而且不穩定,所以大部份住在環境惡劣的地方。由於他們大部份是在城市沒有戶籍的「黑戶」,一學期(一年分兩學期)需交五百元的「借讀費」(城市人只需二百元學費)才能讓小孩進城裡學校讀書,但連吃都成問題的這些家庭,根本不可能負擔這筆苛刻的教育費。
  此外,樂施會這項於零三年開始的教學點,由於項目只進行兩年,到明年三月就到期,負責人希望能夠延至六年,使學童至少上完小學的課程。負責人還有以下的期望:建教學樓;得到政府批准,成為「希望學校」;得到政府的政策及資金方面的更多關注。
  教學點兒童表演了十多個各類節目,有唱歌、舞蹈、話劇、朗誦等等。老師說,他們的表演服裝都是借來的。
  教學點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雙腿和右臂都因觸電而遭截肢的男童馬德林,他的哥哥馬德雲每天都騎腳踏車載著他並抱著他到教學點上課。雖然只剩下左手,但馬德林學習很勤奮。他們的父親在鐵路旁修腳踏車維生,來自東鄉。
  話劇節目改編了一段真實故事,馬阿里的父母雙亡,和賣大餅的老奶奶相依為命,老奶奶希望小孫子能夠上學,奈何付不起高昂的學費,幸好教學點成立,令他的讀書夢成真。老奶奶老淚縱橫的感謝捐款人,並說「教學點是孩子的家,老師就是孩子的父母」。教學點內有一位活潑的小男生馬國興,九歲半,想當記者,問他為什麼,他說當記者「很威風」,問他知不知道記當者是怎麼回事,他卻不知道。他說父親推三輪車維生,姐姐在家照顧媽媽,因為媽媽生病。
  時值暑假,南開大學十四位大學生在這兒當義工,教小朋友美術、音樂、體育。來自雲南大理,讀通信工程(大三升大四)的男生陶慧琪說,因為他的家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所以到這兒來很有親切感。
  在這兩所教學點任教的八位老師,都是很有愛心的一群。他們除了教學外,也不時做「家訪」,所以對學童的家庭狀況一清二楚。穆雅老師,回族,畢業於蘭州的一所大專。唐桂花老師,東鄉人,蘭州長大,由於父母的開明,她不僅得以上學,還是西北民族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剛畢業一年,就到這兒來教書,為族群服務。劉蘭英副校長,退休後到教學點服務。
  在老師的陪同下,我們也到幾戶學童家中做「家訪」。他們都住在衛生條件差、環境惡劣的邊緣社區。其中一位學生母親叫麥熱葉,東鄉人,男主人身體不好,沒工作,偶而撿破爛打零工。他們有三女一男(最小的是男孩),從東鄉到蘭州已五年,但生活情況絲毫無改善,如今月收入三百多元,但租那間二百呎見方的破房子,月租就花去了一百元。
  在「家訪」中可以發現,少數民族男尊女卑的情況比漢族更嚴重。中國的生育政策基本上是一孩政策,但在農村,少數民族可以生兩孩,視民族而訂,例如東鄉族,由於人數較少,所以允許生三孩。但我們發現許多都是生三孩以上,原因是他們想要生男孩。即使「超生」受罰,他們也願意。有些為了逃避受罰,就選擇離開家鄉,到城市當「黑戶」,不能享受到城市公民應有的權利,例如孩子上學。
  印象最深刻的一戶是住在羊肉市場上面的一戶,共育有五女一男共六個孩子,男主人只是當裝卸工、打牆維生。他們住處底下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洗羊雜碎的作坊。
  第五天,我們拜訪了位於黃河邊上的蘭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進會,會長張德麒,七十幾歲,原政府官員,是一位熱心服務的人士,雖然年紀大,但走幾層樓梯都不氣喘,許多年輕團員都不如他。
  我們參觀了促進會辦的老人院、幼兒園、婦女學習班。許多婦女由於是文盲,又不懂漢語,所以在城市無法生活,甚至連問路都有困難,上公廁只能看圖畫分辨男女廁所,所以婦女學習班的課程對她們很有用處,課程包括漢語、衛生知識、法律知識等。 我問了一位學習班學員,三十二歲的馬玉芳,她說來了蘭州兩個多月,丈夫打工,在學習班學了一個多月,但普通話竟然比很多香港人還流利。
  第五天晚上,也即回港前夕,在賓館開分享檢討會,團員都熱烈的提供意見。大家都希望真的能夠幫他們脫貧,或至少自助,而不是長期的需要境外施援。一些團友說也許他們的手工藝品可以賣到其他地方去。丁文廣買來當地特產黃河蜜瓜給我們品嚐,香甜多汁,看來運往香港和海外應該有市場。這一次扶貧探訪之旅,除了讓我有一種洗滌心靈、反思自己價值的感受外,也使我對中國政府有所期許。
  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雖然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內陸與沿海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擴大,使到其隱憂不可輕視,而一個號稱文明及經濟大國,未來主人翁的教育仍要靠許多境外人士資助,這樣的不合理局面,令到許多海外炎黃子孫都很心痛,期待著有一天中國真能踏上均富之路,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富起來;中國能夠對國際施予援手,而不是只接受別人的援助,這是全球華人乃至全人類所樂見的。
蕭偉基
撰於2004/10
香港樂施會網址:
http://www.oxfam.org.hk

星期二, 7月 26, 2005

傳鋪/直銷業中文網站

http://www.uprich.com
http://www.cnmlm.com/cn/
http://www.cdsp.com.cn/
http://www.zhixiaowang.com/
http://www.zxw114.com/pc/main/main.aspx
http://www.masa.com.cn
http://www.ds999.com/
http://www.dsa.org.tw/
http://www.hkdsa.org.hk/

你一生需要賺多少錢?

你一生需要賺多少錢?
(港幣)(由朋友傳來,未經修改)
1.存款: 多少錢才算安全呢?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人說 500萬,有人說 1000萬。但你覺得200萬元安全性存款合理嗎?
什麼是夠用的錢?
算一下到底我們這輩子要花多少錢才算是夠用呢。
假如你現在已經30歲,從現在開始工作30年的話,我們要花在那裡呢?
2.房子: 在香港買一棟房子,包括裝修需要多少錢? 200萬不會太過份吧?簡單地計算一下
$5600每月 × 12個月 × 30年 = 約200萬元
3.車子: 買一輛還算安全的車子,15萬一輛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這輛車讓你開六年,應該要換了吧,三十年你需要換五部車。所以是
$15萬 × 5 = 約75萬元
4.孩子: 你想生幾個孩子呢?兩個可以吧! 中國時報曾經報導,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350萬元,不包括留學,像到哈佛唸書一年要100萬元。
所以你需要準備的教育費 是
$350萬 × 2 = 約700萬元
5.孝順父母: 一個月給爸爸媽媽每人2500元。如果結婚後,只供養一方的父母10年(假設他們有退休金),你要孝順父母的錢大約是:
$2500 × 2人 × 12個月 × 10年 = 約60萬元
6.家庭開支: 一家4口,每個月家用花費算$5000,差不多吧,買菜、水電、煤氣、交通、電話費、紅白炸彈等等。
$5000 × 12個月 × 30年 = 約180萬元
7.稅務: 薪俸稅、營業稅、利得稅、一年繳下來,5000元跑不掉吧!
$5000 × 30年 = 約15萬
8.消費生活: 1年的休閒費用約多少,看電影、放假的旅行、郊遊等,1年花1萬元,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10000 × 30年 = 約30萬元
9.退休金: 如果你55歲退休,可以再活25年,每個月和你的老伴用5000元過日子,夠省了吧?(25年後要趕快死喔)
$5000 × 12個月 × 15年 = 約90萬元
但是老年人醫療費用一個月預計1000,不可以大病呀!
$500 × 1 2個月 × 25年 = 約15萬元
癌症、慢性病不列入,萬一中了,請自行了斷吧!
10.斂葬費: 你總不希望自己草蓆包一包吧。
香港一個最起碼的墓地5萬元起,骨灰位1萬元起,高一級的約2萬元。
而基本的殮葬費,殯儀館約要5萬元。
5萬 + 5 萬 = 10萬元
別把你另一半丟了
10 x 2 = 約20萬元
現在我們來算一算需要多少錢?
安全存款 約$200萬元
房子 約$180萬元
車子 約$75萬元
孩子 約$700萬元
父母 約$60萬元
家用 約$180萬元
繳稅 約$15萬元
休閒 約$30萬元
退休 約$105萬元
歛葬 約$20萬元
--------------------------
總計 約$1565萬元
----------
仔細看看有沒有錯?
換句話說,你每個月要有 $43,472 的收入,就夠一輩子花用了。
有沒有搞錯啊,每個月 $43,472
是啊,是這樣算的:1565萬元/30年/12個月= $43,472
怎麼可能一個月有4萬多的收入,不要說4萬就算1半 -- 2萬也很難
沒錯,香港地的上班族平均月薪是1萬元,換句話說,一年的收入是12萬元,三十年的收入是:1萬 × 12個月 × 30年 = 360萬元
如果是夫妻一起賺360萬元 × 2 = 720萬元
那麼你還差$7,200,000 - $15,650,000 = - $8,450,000
還差這麼多,怎麼補救呢?
845萬元 / 30年 / 12個月 = - $23,472〔只要每個再增加這麼多就好!〕
890萬 - 700萬 = 190萬 / 30年 / 12個月 = 5277元
決定絕子絕孫後,每個月還需增加 5277元
890萬 - ( 700萬 + 30萬元 + 75萬 )= 85萬元
絕子絕孫、拒絕休閒、不買車後,還差 85萬元
剛剛算的金額,可以再仔細看一看,那並不是什麼非常好的生活哦!只是還過得去而己,並不算是很美滿的生活,可以說是安安份份、平平凡凡的日子罷了,但還是需要這麼多錢耶。 如果你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這剛好是六十分,它是人生起碼的生活標準,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夢想,那你從現在開始努力去賺足1565萬元吧。 看完後不要想放棄,自我了斷喔~~你得要先籌措自己的10萬元喪葬費才好動手!
積極點想一下,還是趕快把永恆的事業做好吧! 沒有遺憾的人生,是沒有的!但是,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強項,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脆弱的人,只懂得憐憫自己,但不知反省自己! 生活中的兩種人,你是否其中之一?- 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只會羨慕別人!- 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但是做不好! 一個人的品格,最好看他遇到逆境以後怎樣行動!

休學,被炒,死亡

Stanford Report, June 14, 2005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休學, 被炒, 死亡

  賈伯斯是蘋果電腦的創辦人兼執行長、當今橫跨科技界和娛樂界的巨星。隨著iPod發燒,賈伯斯成為科技界的一哥。同時他創辦的皮克斯片場(Pixar),也因「超人特攻隊」、「海底總動員」等片成為好萊塢的新貴。能在兩大產業都呼風喚雨,全世界只有賈伯斯一人。今年史丹佛邀請他在114屆畢業典禮上演說。賈伯斯不談「展翅高飛、鵬程萬里」之類的口號,他講的是休學、炒魷魚,和死亡。 
  「今天我想說三個故事,就這樣,沒什麼大不了,就只是三個故事。」一開始,賈伯斯就用人性化的內容和口語化的語調贏得畢業生的注意。這三個故事看似簡單,但總結了賈伯斯三十年來大起大落的生涯。每一個故事表面上是挫敗,但長期看來,都為他下一個成功鋪路。賈伯斯最重要的訊息是:只要你做的工作是你熱情所在,暫時的失敗,可以帶來未來的成功。
  第一個故事中,賈伯斯說他大學念了半年就休學,但仍呆在學校鬼混。那時他睡在同學宿舍的地上,憑著回收寶特瓶的零錢維生。因為沒有學籍,所以不用上無聊的必修,而能專心於自己有興趣的課,如「字型設計」。當時,他也不知道學「字型設計」有什麼實用價值,只是覺得好玩而已。沒想到十年後,當他設計麥金塔電腦時,當年學的「字型設計」讓他加強了處理文字形狀的功能,成為麥金塔的一大特色。
  賈伯斯為這個故事下了一個禪意的結論:「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是一個點,發生當時看不出原因。但在路的盡頭,這些點都會連成一線。那時你才明白那些事件發生的意義。」這種「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想法,就是鼓勵我們擁抱眼前一切的成功與失敗。不須多問,也不要灰心,超乎理性地去堅信它們都是為了未來的大成功做準備。賈伯斯的確有資格講這句話。因為他在三十歲時,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羞辱。少年得志的他二十歲和朋友創辦蘋果,公司一飛沖天,十年內變成四千人的大公司。為了管理日益龐大的事業,他三顧茅廬請到當時的行銷大師、百事可樂的總裁約翰史考利來做執行長。當時個人電腦尚未興起,百事可樂卻頂頂大名,史考利猶豫再三,不願轉換。賈布斯對他曉以大義的名言是:「你是要一輩子窩在這裏賣碳酸水,還是要跟我一起去改變世界?」這番話感動了史考利,他加入蘋果。只不過在改變世界之前,他先改變了賈布斯。史考利來的第二年,和賈布斯的想法逐漸分歧。他聯合董事會的成員,在1985年,硬生生地開除了賈布斯!
  被自己請來的人從自己創立的公司開除,何等奇恥大辱!那年賈布斯三十歲,前半生毀於一旦。經過幾個月的惶恐,他慢慢放鬆,因為體會到「成功者的沉重負擔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初學者的輕鬆。」他終於有時間和自由嘗試新的事物,包括愛情。在這段事業的低潮期他遇到真愛,組織了一個美滿的家庭。這段經驗教賈布斯的是:只要對某個行業仍有熱情,暫時的失意未必是壞事。「當人生用磚頭K你,不要失去信心。只要你真正愛你做的事情,就能繼續走下去!」接下來的五年,賈布斯繼續做他真正愛的事情,創立了NeXT軟體公司和皮克斯。
  1997年,被開除十二年後,蘋果買下NeXT,賈布斯衣錦還鄉。職場的成敗,真的不能只看當下。如果從自己創立的公司被開除算是可怕,那賈布斯第三個故事更驚人。2004年七月,他49歲,醫生說他得了胰臟癌,只剩半年可活。短暫的驚嚇和開刀治療後,他的癌症已得到控制。回憶鬼門關的經驗,因為治療已經白髮蒼蒼的賈布斯說:「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發明……記得你很快會掛是人生最有用的工具。它讓你不再被你擁有的世俗的東西,或別人的想法,絆手絆腳,而能趕緊去追求你心裏真正想要的東西!……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在活別人覺得你該活的人生!」
  五十歲的賈布斯如今處在人生的顛峰,但他津津樂道的都是挫敗的故事。因為挫敗對他來說是甜蜜的。他教史丹佛畢業生,只要緊握住自己的心,在死亡的陰影下發揮熱情,挫敗只是未來成功的序曲。在演講最後,賈布斯送給畢業生的八字是:「保持饑渴、留住傻勁」。因為有傻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饑渴,怎麼都打不死。

星期五, 7月 22, 2005

管軼與鄭和

.蕭偉基

  香港大學學者管軼不久前揭露,大陸當局禁止他在汕頭大學進行有關禽流感的研究,並勒令銷毀有關的樣本。雖然大陸當局事後表示,是因為汕大的實驗室未達安全標準所以不得進行該研究,但事件仍然不得不令人懷疑實情。
  從管軼風波想到最近剛在全球華人社會如火如荼進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紀念,兩件事雖然相隔了六百年,但仍不免有著令人感覺悲哀的中國特性。
  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是領先全人類的大事,但接著而來的竟是數百年的海禁及閉關鎖國,並將鄭和下西洋的大批珍貴人類知識寶藏付之一炬,導致了後來的被列強欺凌。六百年前的教訓,難道中國要重蹈覆轍嗎?這種恐懼真相、掩蓋知識的做法,不僅中國人受害,還會連累全世界。
  真誠希望中共那種以政治為重,不信任乃至迫害知識份子的壞DNA,能夠早日去除,則中國人幸矣!

2005/7/22

醫療與保險的糾葛

 .蕭雅

  醫療融資方案最近在香港鬧得沸沸揚揚,其實,醫療和保險某程度上真的是糾纏不清,互相影響。
  近幾十年來,人們買保險除了身故保障外,醫療保障也是一大重點(另一大重點是退休收入保障),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上,的確是有不少打「擦邊球」的現象,保險界、醫療界、政府都需重視。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買了醫療保險後,很擔心有那一些病或手術不能賠,又或需要什麼條件(例如是否一定要住院)才能賠。不過,在這消費者權益大過天的時代,一般民眾其實不必對此過份操心,因為保險代理等從業員及醫生都會盡力的幫助你得到賠償,這樣他們(尤其是醫生)才能做到生意。因此,不少醫生都會問病人買了什麼保險,再詳閱病人的保單,以便他們能夠為你作出「最適當」的醫療安排。
  何謂「最適當」的醫療安排?那就是他們一般盡量會以保險所能給賠的最高額為標準,因此很多懷疑有病的人都會有一種經驗,那就是那其實只是一種檢查,根本不需住院,但醫生會建議你住院,因為這才符合保險理賠的要求。更離譜的是,醫生(或醫院)會「順便」替你做許多不必要的檢查甚至全身檢查,將這筆費用以「住院雜費」等名義向保險公司索賠。病人(或僅是「疑似病人」)也樂得接受,因為他不必付費就可以「順便」驗身。消費者沒想到這種做法的嚴重後果,因為這提高了整體醫療保險的給付額,間接甚至直接的會使未來的保費提高。
  因此,各界應該重視此問題,才能使保險發揮它應該發揮的效果。其實,說到底,如何避免罹患重病,才是根本減低整體社會醫療支出的做法,因此,應該為市民的健康提供經濟「誘因」。保險只是在你真正需要時才會用到它,但如今的做法卻造成很多人因為有了保險就以為天下太平,因而不重視本身健康,到頭來身患重病時卻是由全社會承擔。
  如何提供經濟誘因呢?筆者認為,全身綜合健康檢查是很重要及必須推廣的一環。因此,政府應該將做健康檢查納入免稅項目,甚至對此提供津貼,並可考慮立法規定每人(至少成年人)需定時全面驗身。在一些醫生的操作下,目前很多人因為有病或懷疑有病住院而一併「順便」做不必要的驗身(但也不一定全面),並藉此以保險支付,絕對有濫用保險之嫌,不符保險原意,後遺症極大,不可不慎。要知道,健康檢查和病理檢查及治療,是不同的概念及做法,將健檢和後兩者混在一起進行,是觀念的混淆及不當的做法。

2005/7/22

星期四, 7月 21, 2005

作家能發達嗎?

作家能發達嗎?  .蕭雅

  寫作能發達嗎?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很多人說,文人都是窮酸的,但世界上也有很多例子,寫作不僅令人富有,甚至還可令一個原本倒楣透頂的人因寫作而「鹹魚翻生」,躋身超級富豪行列,最典型例子就是《哈利波特》作者羅琳,這系列作品令她從一個須靠政府援助金過活的單親媽媽,搖身一變為身家比英女王還豐厚的富婆。
  美國作家David Liss早年一度為了生活而「碌爆卡」,某日從布勞岱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中獲得靈感,寫出了一紙風行的小說《咖啡商人》(Coffee Trader),解決了債務問題。
  在兩岸三地,也有不少靠寫作致富的例子,最知名及最成功的非金庸莫屬,當然還有倪匡和林行止。台灣的代表人物則是李敖,一輩子沒打過工,就是靠寫那充滿批判性的文章致富。中生代的,有住半山豪宅的陶傑,以及據說在台灣靠寫文章買了幾層樓的南方朔。新生代靠寫作發達的也不乏人,佼佼者是中國大陸的韓寒,高中沒畢業就出了一本銷量高得驚人,僅正版就過百萬本的《三重門》,更因此而不屑上大學,成為一時的爭議性風頭人物。
  此外,寫愛情小說的瓊瑤、亦舒、張小嫻、深雪等,都靠一枝筆(或一個鍵盤)而得以過令人羨慕的優渥及自由的生活。
  所以,當作家是能夠發達的,這是一種有崇高社會地位、讓人敬仰而又有致富潛力且又不須專業資格的職業,各位識字的人,不妨考慮考慮!

2005/7/21

賺錢有方

賺錢有方  .蕭雅

  賺錢難嗎?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發達,但能夠如願的又有多少人?最近看到兩則消息,也許可以給各位做個參考。
  印度一名叫Shayan的青年,夢想出唱片成為歌星,但苦於沒資金作出好的demo,沒唱片公司賞識幫他出片,於是他想出把自己當「期貨」,在eBay網站上拍賣自己歌曲版權的分股權,只要有人投資在他身上,將來他一輩子的唱片收入,投資人都有份。
  在非洲的蘇丹,一名來自中國湖北的青年,看中當地缺乏蔬菜的商機,幾年前在那兒以三百美元租下一百畝土地種菜,租期十年,結果大發利市,今年三月他又租下了二千畝地,估計四年來他的收入在人民幣千萬以上。
  以上例子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膽大心細,敢闖敢拚,再加上創意,您就有機會成功。
  不過,美國一名母親將自己的額頭當作活動廣告板,僅以一萬美元就要終身在額頭上幫商號打廣告,可說是一宗不那麼成功的交易,那收入與付出的代價不成比例,若是我,沒有十萬美元都不幹。

2005/7/21

兩本有關田家炳的新書簡介

一:
現年八十六歲的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賣屋興學的事跡為人所樂道。二十多年來他在中國大陸各省市、香港及台灣捐資的各級學校超過一百五十間,金額逾十億港元。他人格高尚,為人節儉,沒有私人轎車,租住公寓,但對公益事業慷慨。他認為「中國的希望在教育」,近年更推動德育。九三年國際天文組織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本書是雲南師範大學編撰的田家炳傳,內有大量詳細的田家炳事跡,以及珍貴圖片。
書名:《名標星座的田家炳》
編撰:雲南師範大學
出版:雲南人民出版社(中國雲南昆明市環城西路609號650034)
網址:http://ynrm.peoplespace.net
頁數:424
定價:人民幣38.80元
出版日期:2005年2月

二:
田家炳,現年八十六歲的香港慈善家,以塑膠化工業起家,二十餘年前將八成財產捐出,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在兩岸三地捐資公益事業,尤重教育,其所捐資各級學校遍佈中國各省市,超過一百五十間,總金額超過十億港元。零一年他為履行捐資承諾,將所住別墅出售,所得悉數捐助教育事業,自己租住公寓;零四年不惜向銀行貸款捐獻香港的兩所大學。本書內容包括田家炳事跡、思想介紹,以及各界人士對他的評語。
書名:《德高義重的田家炳》
主編:唐志成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國四川成都市鹽道街3號)
網址:http://www.booksss.com.cn/
電話:8628-86679239
頁數:275
定價:人民幣35元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田家炳基金會網址:
http://www.tinkaping.org

星期一, 7月 18, 2005

做好健康與財務規劃迎接老年潮

做好健康與財務規劃迎接老年潮  .蕭偉基

  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IUSSP)(http://www.iussp.org )本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法國開會,討論全球如何因應史無前例的老年潮問題。這問題雖無即時性的緊迫感,但若世人仍不利用這「人口機會窗」(demographic window)開始未雨綢繆,恐將會如溫水中的青蛙般,慢慢步向毀滅而不自覺。
  首先得看一些令人驚喜但仔細思考後會讓人憂心的數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一九零零年世界平均壽命在五十歲以下,到了二零二五年會達到七十三歲。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九九年的預測是,九八年全球十人之中有一人六十歲以上,到了二零五零年,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人六十歲以上。
  隨著醫學及科技的發達,人類越來越長壽,乃可喜可賀之現象。但問題就出在,長壽卻未必健康和有足夠金錢過一個快樂的晚年,甚至還會拖累下一代及整個社會。
隨著社會型態的變化,包括人們越來越遲婚及生育率逐漸下降,未來平均每位青壯年要負責越來越高的長者扶養費用,對整個社會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就以香港為例,人口各年齡層男女分佈圖從五十年前的金字塔變成現在的欖球型,即現在青壯年比例最高,他們即要供養老年人,又要扶養小孩,但等到二三十年後這一批人老去,他們的下一代(即現在的兒童)的人數卻遠低於他們這一代,屆時平均每人所要負擔的扶養費用將非常沉重。
  根據香港有關總扶養比例的統計,九一年每一千名十五至六十五歲人口供養一百二十五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到了二零一二年,將增加到每一千人供養一百七十一名老人,老人數目首度超過兒童(一百六十四人)。
  對老年人而言,如何過一個有尊嚴,即身體健康及衣食無憂的晚年;對社會及青壯年而言,如何不需為供養長者而煩惱,不會因此造成太大以致無法承受的負擔,是老人規劃的重點。簡而言之,關鍵就是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及財務健康,這方面,個人當然是很重要的關鍵,但整個社會及政府都要有相應的配套。
美國老年學專家Ken Dychtwald的著作《Age Power: How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Ruled by the New Old》(中文版:《搶佔2億人市場》),即從市場及商機角度分析當嬰兒潮一代成為銀髮族老人潮之後,政府及企業所應該採取的措施,以便把這負擔轉變為新力量和新商機。
  在醫療方面,本書作者認為,美國的醫療體系方向錯誤,即把大到不成比例的支出花在治療老人病上,而科學研究不以老年病為優先;醫療專業人員不擅長老年醫學;保險機制不重視老年病預防或划算的治療方式,因此未來將發生一場醫療災難。
  作者指出,據估計,如果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能延後五年,就能消除這類骨折達五成,每年就能節省五十億美元;如果能延後心血管疾病五年,每年估計能節省六百九十億美元。換言之,如何將疾病延後或讓它不發生或讓它在不嚴重的初期就得以較低的費用治癒,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此,作者提出為健康老年提供經濟誘因的做法。他以美國九十年代開始迅速蔓延的管理式醫療組織(MCO)為例,指這些組織吸收聯邦醫療保險的受益人,他們逐漸理解到,如果會員病得越重,他們的回報就越低,所以他們開始納入健康檢查、病人教育課程、另類療法等,務求使會員不染重病。這種病人、醫生、保險公司的利益與誘因全都能以健康為導向的現象,是前所未有及值得鼓勵的。
  金錢是規劃老年潮的另一大重點。本書提出多項以美國為例子的對策,因國情不同,暫且不談。不過,作者也列出一些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財務規劃途徑供參考,包括:及早付清高利率債務;開始存錢,每月收入至少存一成;免稅儲蓄計劃(如強積金)的提撥額要盡量填滿,以獲得利疊利的好處;越早開始準備越好。
  作者還提出忠告:政府福利由稅金打造,如果嬰兒潮期望由福利獲得大筆退休收入,將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如果所有人士希望老年得到財務保障,則必須仰賴個人與全體的努力,規劃出多元化的儲蓄、投資與保險管道,而且「現在就要開始」。
2005/7/18

星期日, 7月 17, 2005

書評:《寂靜之外》

書評:《寂靜之外》(新版)
  《Beyond Silence》是一齣講述一名聾女孩成長的感人故事的電影,而一本名為《寂靜之外》的書,則以理論及實務鋪陳聾人世界的種種現象。
  香港聾啞人士組成的「無言天地劇團」,獲《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佳劇團;由中國眾多聾啞人士演出的《千手觀音》獲得全世界的好評;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最近剛聘請了全港第一位聾人教師。這些消息有沒有觸發具正常聽覺的人,對聾啞人士有更進一步認識的慾望,或打破一些根深柢固的對他們的成見呢?台灣一位女性聽障學者林旭最近出版的《寂靜之外》,試圖以本身的經歷及研究成果,希望能夠釐清「聽人」對聾人的許多誤解,讓他們也可以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林旭在本書中最在意的,是「聽人」對聾人學手語的不解(她本身自幼聽障,但也遲至二十八歲才第一次接觸台灣手語)。她表示,許多聾人的具正常聽覺的父母,往往也不喜歡他們的聾人子女學手語,因為這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子女大動作「比手劃腳」的「講話」很礙眼甚至會覺得這令他們難堪,希望他們能夠改用唇語,或盡量的能夠開口講話。一些父母因為供聾啞小孩就學的特殊學校教學生手語憤而帶其子女退學,改投一般學校,殊不知這對他們的子女的學習產生近乎毀滅性的傷害。
  作者還提到,很多「聽人」誤解聾人是啞巴,其實大部份聾人的聲帶是完好的,只是因為聽力不佳而無法掌握正確的發音。
  作者表示,由於這世界的「聽覺至上主義」,使「聽人」覺得聾人低人一等,這是一種不平等待遇。她說,一般聽力正常的人對聾人往往一知半解,認為他們聽不到聲音,並把他們歸類為「殘障」群體,覺得他們很可憐,沒有處事能力,也不給機會他們,甚至歧視他們,使到他們逐漸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以致要依靠社會救濟。一些正常聽覺的人更過份的以帶敵意的眼光看待聾人,例如把他們視為小偷。
  對於以科技化方式為聾人植入人工電子耳,作者也有所保留,因為其效果仍不完善。作者說,如果聽人用殘存的聽力學口語,學讀唇語,回歸「主流」常道,不僅使聾人無法融入原有的聾文化,更只能是聽文化的邊緣人。她並認為這是「聽人」主導的世界強將「聲音霸權」置於聾人之上;而鼓吹電子耳將危害聾人文化和聾人自身的認同。
  此外,讀本書還可了解原來手語也和口語一樣,各地有不同的手語,甚至在台灣,也因曾受日本統治及後來的國民黨接收,而出現具日本味的台灣手語及具中國味的台灣手語。國際上還有一「世界聾人大會」為聾人「發聲」。在這別開生面的大會上,所有出席者以手語溝通,又因各地手語有別,所以會有不同語種的手語翻譯在現場服務,正所謂「你聽見聲音,他看見聲音」。
  作者認為,相對於「聽人」以講話來溝通,聽障人士以手語來溝通,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這手語一族也是一種族群,但遺憾的是被長期的「污名化」。她希望在這強調尊重母語的年代,「聽人」請走進聾人的寂靜世界,傾聽靜默的不平之鳴,將會發現,除了寂靜之外,竟充滿發人深省的震撼。
讀完此書,或許會讓人覺得作者因長期累積的不滿造成反彈,以致過度的強調聾人自主。儘管如此,還是希望本書能夠促進人們對聾人的了解,就好像香港所強調的「傷健一家」,對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有所幫助。讀者下次在街上遇到以籌款為名兜售玩具的聾人,不妨跟他們多點溝通。
  書評作者:蕭偉基
本書資料:
作者:林旭
出版社:左岸(台灣)
http://www.sinobooks.com.tw/
售價:新台幣180元
頁數:167
2005/7/17

成功必備條件

  有時候,我會為自己這麼多年來的不成熟的做人處事方式而感懊悔,這造成了許多個人的不愉快乃至影響深遠的後遺症。於是,我努力從各方面觀察古今成功人士的性格與作風,希望能夠改變自己,邁向成功(至少不失敗)。
  觀乎史上成功人士(我是指能夠獲得長期成功至蓋棺論定仍屬成功人士者),有一些共通的特點及性格,不外乎勤勞、細心不馬虎、有條理、做事有規律及決心、誠懇、好學、有良好及規律的生活習慣、做事及用錢有計劃、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不管什麼慾望,太強而無法節制總是會累事)、重視健康、重視家人及朋友、有關懷他人之心、不好高務遠(這要看程度,有時候理想或夢想也是激發人邁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錯,以上可能都是老生常談,但能夠貫徹落實的,又有多少人呢?
  乍看之下,人生要如此渡過你可能會覺得很累,也許你會認為你只要做一個普通人就好,不需大富大貴。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不如此過,到最後你就會成為一為在人生最後階段後悔及痛苦的人,你就算無慾無求,只求做一個普通人,但最終也可能是一個不快樂的普通人。到時,你就會「悔不當初」。
  所以,朋友們,如果你不具備以上作風,代表你還有許多的缺點,早一天把這些陋習改掉,你就會早一點脫離苦海。這是我的切身經驗。行動起來吧,各位!
2005/7/17

星期六, 7月 16, 2005

側寫家父田家炳  .田榮先(2004)

本文轉載自:田家炳基金會網頁:
http://www.tinkaping.org/

  朋友都愛笑我,每次吃飯,明明已吃得很飽,擠得「肚滿腸肥」,卻非要把桌上的飯菜掃個清光不罷休。
都怪家父,我自小便浸淫在他那「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古訓,不自覺的便養成了這「陋習」。每每看見桌上剩下飯菜,總感礙眼,禁不住又要多撿兩箸,怕過份暴殄要折福。
  父親年少時家境雖談不上富裕,卻也不算窮,只是從小便受祖父母薰陶,自奉儉約,衣食住行都省著用,稍花點錢便渾身不自在,覺得過於奢華放縱。 別的不談,只要看見父親穿上那顏色接近卻不成套的西裝便有氣﹔款式過時二、三十年不說,最要命的是褲子破了,他便找一條色近的來相配,只道人人都色盲,那會察覺有異﹖看得見的西服尚且如此,藏在鞋裡頭的襪子,修修補補更是不在話下。
  父親喜歡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步,縱使在香港還沒有地下鐵路以前,他也是常常乘坐公共汽車。早年香港的公共汽車是按車程分段收費,每過一分段便要額外收費。父親常為了省那幾毛錢,寧可多走幾個車站,在烈日當空下,走得汗流浹背,他卻為省下的分段收費而自得,更沾沾自喜地說這是最好又最便宜的運動﹗
我於是懷疑,父親到底是節儉抑或是吝嗇﹖以他的身家財富,根本不應該活得這麼寒酸,為什麼他老是怕過份享受,怕寵壞自己,自約得近乎自虐﹖及後才體會,吝嗇的小人是省自己的錢而慷他人之慨,絕不會像父親那樣,連賓館裡的肥皂、抹手紙、蒸餾水或電源都替人家珍惜,不會隨意浪費。他不管是自己的,人家的,抑或是公家的,只要可以省的,他絕不輕易浪費一絲半縷。長大以後,看見父親傾囊為善的義舉,更深深敬佩他薄己厚人,坦蕩無私的情操。
  父親非常注重健康,所以生活習慣檢點得近乎刻板。他認為健康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責任﹕年少時是對父母的責任,免他們唯其疾之憂﹔成長後是對妻兒、對社會的責任,不但不要成為別人的負累,更須把身子弄好,積極投身工作,貢獻社會。
  他的飲食既定時且節制。胃口雖佳卻不饞嘴,從不暴吃縱飲,亦不刁嘴挑吃,對食物的唯一要求便是營養。因此,兩碟青菜豆腐,都要比滿桌子的山珍海錯,百味珍饈叫他愜意。人家都愛較易入口較滑嫩的飯菜,他卻偏要挑高纖維的粗菜及紅米﹔更受不了的,便是他那永不求變的菜譜,每天吃著同樣的飯菜仍甘之如飴,平白糟蹋了家母的一手廚藝﹗記憶所及,打從自己懂事開始,他都是以四片麵包塗果醬作早餐,四十年不變,「堅貞」得叫人感動。
  渾身勞動勁,坐不定,立不安。他常說,能夠坐就不要睡,能夠站就不要坐,能夠走路就不要站著不動。他於是總是找機會活動筋骨,無論是坐著、站著,或走著路,只要有空,都要耍弄那套自創的體操,務求「五」肢無暇無休。家母總是擔心他會被人當作是瘋子,多番嘮叨,才勸服他不在公眾地方作這等「怪異行徑」。
  雖然父親沒有唸完初中便因為祖父的離世而輟學,但他天資聰穎,自學成才,不但有深厚的語文根基,一般的英語亦應付裕如。最教人折服的,便是他的心算速度,當大家還在忙著找計算機時,他已不慌不忙道出答案,縱使是混雜著公、英制的度量衡單位也難不倒他。
  他的識見廣博精深,無論是財務、會計、工程或建築,都有獨到的見解。每次審閱公司的帳目,看到的不單是一堆數字,而是每個數字背後所反映出的實況﹔輕輕把脈,公司的許多問題盡都被他點出來。手執建築圖則,整座立體的大樓又馬上活現眼前,突兀的稜角都逃不過他的雙眼。
  沒有在學院的圖書館裡鑽書作研究,他只是數十年如一日每天點點滴滴不斷學習,累積的寶貴經驗與真知灼見,舉手投足,輕談淺說裡盡蘊藏著高遠的睿智,學術也許談不上,卻都是學問,真智者也。
  父親自六十五歲將公司業務交給我們兄弟打理後,便全心全意投身於慈善事業。他身在香江,卻心連神州。二十年來,每天惦著的,就是怎樣將賺來的財富回饋祖國。他深深感到,國家要富強,必須先提高國民的素質﹔而要提高國民的素質,則非從教育入手不可。所以他常常說,中國的希望在教育﹔這二十年的慈善工作,也就特別專注在教育事業上了。
  不但獻出財富,他更將自己那顆心和整副精神獻上。對許多人來說,錢捐出去便了事,他卻認為金錢只是最基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去關心這份事工,於是也就特別費神去籌謀怎樣可以將捐款發揮得最好,怎樣可以使受惠的單位得到更大的幫助。
  他本來就怕出門遠行,尤其是他作息定時,更怕出門會打亂生活規律,但為了要多去鼓勵關懷受捐的單位,所以每年的春秋兩季,他都會到國內各院校拜訪。卻因為怕太打擾人家,總是把行程安排得緊湊,一星期內跑三、四個地方亦只等閒,我們兄弟都感到吃不消,要接班輪流陪他,他卻精神矍鑠,興奮莫名,不因什麼,能為每個地方燃點一燭亮光,帶來幾分溫暖,幾分祝福,他便感到欣慰,不覺得累了。
  父親半生營役,為糊口,為養家,卻從不言倦,難得退休後能夠寄情公益善業,為他燦爛的人生添一彩筆﹔桑榆晚景,竟是意外的璀璨。他常說自己很多的思想都較特別,與時下一般人所追求的格格不入。也許,他對許多事情的要求與執著,別人會覺得是三分迂腐,七分過時,但毋庸置疑的,是「十分」難得、「十分」偉大的高風亮節,做兒子的又焉能不引以為榮,引以為傲﹖

註:在田家炳基金會網頁上,有多篇其子女所撰對父親觀感的文章,值得一讀。

中國創業大賽

http://www.winner100.com/

元朗好地方  .蕭雅

元朗好地方  .蕭雅

  搬來元朗已八個多月,對元朗有不一樣的感覺。
  談元朗之前,應先談我對新界的感受。其實我雖在港島上班,但搬往新界屯門已四年,原因是比較喜歡新界較空曠,沒壓迫感,更重要原因是租金相對市區便宜很多,能夠以較低廉屋租住到空間較大的樓,即使加上出市區需較高交通費及花較多時間這些成本,我還是覺得值得的。
  說回元朗,這可是香港的一大寶。沒搬來元朗之前偶到此處,感覺頗亂。但搬來之後覺得元朗確實有其魅力,難怪許多元朗人都不願意搬往別處。
  元朗的特色在於,它仍保留了早年傳統的「墟市」風貌,而更特別的是,相對於其他已高度「都市化」的新界地方,例如沙田、上水、大埔、屯門等,墟市在元朗仍是重心、中心及地標,其中一大因素是元朗並沒有足以形成新地標的新型高樓大廈或大商場。希望元朗的這特色能夠繼續保留。
  元朗還有許多幾百年歷史的古蹟,以及一些傳統節慶活動,頗值一遊。與港島的號稱中西合璧實際卻偏向西風的古蹟建築物相比,元朗卻更保留了華南風味及較傾向中國特色的古蹟,而且歷史更為久遠。相對於中國大陸的華南,元朗的風味又因它曾受英國統治而有所差別。
  在吃的方面,元朗的盆菜、B仔涼粉、老婆餅等,更是令人(不管是港人還是遊客)食指大動的特色食物。
  龍應台說過,香港不是只有「中環價值」,以元朗為代表的「新界價值」會令人感受到更多采多姿的香港。
2005/7/16

網址:
http://www.yl.com.hk/

星期五, 7月 15, 2005

女性政治人物

.蕭雅

  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能夠站在檯面上的女性政治領袖,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出身政治世家以「復仇政治」上位,另一種是犧牲自己的小我幸福,抱獨身主義矢志為人民服務。
  第一種也許大家都耳熟能詳,包括印度的甘地夫人、索妮婭.甘地(兩婆媳);孟加拉的卡莉達.齊亞、謝赫.哈希娜.瓦吉德;斯里蘭卡的班達拉奈克夫人、庫馬拉通加夫人(兩母女);巴基斯坦的貝娜姬.布托;菲律賓的科拉松.阿基諾、阿羅約;緬甸的昂山素姬;印尼的梅加瓦蒂。她們有些是國家的總統或總理,有些是反對黨或執政黨領袖。其中班達拉奈克夫人早在一九六零年即從「師奶」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個掌實權的女總理。
  以上人物的共通點是都是出自政治世家,其中一些的父親還是建國之父,然而很多到最後的下場是被暗殺或處死,造成悲情復仇政治的出現,由他們的女兒或妻子接棒,一些甚至直接從家庭主婦搖身一變為國家領導人。非常諷刺的是,這些由女性掌權的國家往往卻是女性在當地因傳統或宗教因素而地位低下的國家。
  第二種情況的例子包括中國副總理吳儀、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現任國務卿賴斯、台灣副總統呂秀蓮,都是未婚。
  而不包括在上述兩種情況內的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則因其果斷剛毅的作風,被世人將之與傳統的女性應該溫柔的刻板形象作區隔,稱之為「鐵娘子」。
  女性從政,原來還得抹上一絲悲壯的色彩。

2005/7/15

書評:《搶佔2億人市場》

.作者:蕭雅
  一九五八年,七十二歲的退休教師安卓絲礙於年齡買不到醫療保險,碰上年輕保險中介人戴維斯,後者看上這個無人開採的「金礦」,提供五萬美元替她成立組織,交換條件是他擁有該組織的獨家保險販賣權。到了一九七零年代初,戴維斯便淨賺超過一億六千萬美元,戴維斯後來甚至自設保險公司包攬此業務。這組織便是現今有三千二百萬會員的美國退休人士協會(AARP),現今年預算約五億五千萬美元,是世界第二大非營利組織。
  以上真實故事要帶出的訊息是,老年人已不再只是風燭殘年的老弱殘兵,隨著世界步入高齡化,如何將這批耆英轉化成巨大的商機,是現今許多企業如火如荼進行的大計。美國知名老人學權威及商業開發公司創辦人Ken Dychtwald新著《搶佔2億人市場》,即告訴讀者如何將「新老年」這股「新力量」變成「新商機」。
  本書提到,戰後嬰兒潮世代是目前全球人數最多的一個世代,總數至少二億人。回顧以往,不論他們進入人生中任何一階段,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現在,這批世代將邁入老年,他們搖身一變成為消費市場中最不可忽視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這批「新老人潮」的經濟能力遠勝於年輕世代,對商品的需求更多元化及精緻化。因此,如何了解他們的需求,規劃出具前瞻性的行銷方案,迎接這主宰二十一世紀的「新老年人」,本書將提供重要的參考。
  作者為商界在老年潮時代指點迷津,提出多個領域總共多達五十項的切合銀髮族的商品或服務,這些領域包括:醫療保健、抗老與強化機能、智慧科技、金融服務、工作與休閒、生活型態支援、居住與交通、死亡與臨終。
  不過,作者也提出必須防範的五大社會災難:一、以六十五歲為老年指標,開始發放老人福利,不但毫無意義、不公平,更是危險的做法;二、如果醫療的能力與重點沒有大幅變化,美國社會將面臨慢性病橫行的問題;三、老人養護工作捉襟見肘,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經濟的無底洞;四、數以千萬計的嬰兒潮人士將邁入窮苦老年;五、由於未能替老年人規劃出新角色,我們正創造出「高齡荒原」。
  由於美國的醫療制度及思維之缺陷,作者認為,未來將發生一場醫療災難,但他也提供了五項解決方案:一、倡導研究老人病──延後或根治;二、徵求熟稔老年病的醫療專業單位;三、將疾病防治與養生之道列為全國首要問題;四、為健康老年提供經濟誘因;五、以人道主義看待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點,作者提到美國美國過去的體系根本不是醫療體系,而是疾病管理業。他推崇古代中國的大夫如果民眾受傷或生病,費用必須由醫生自掏腰包。這種制度的好處是,在於確保民眾健康、維護生產力,整個體系的財源投注在提升健康,而不是醫療疾病上。他指出,九十年代在美國迅速蔓延開來的管理式醫療組織(MCO),吸收聯邦醫療保險的受益人。這些機構了解到,會員病得越重,他們的報償就越少,因此部份MCO開始納入預防性的健康檢查、病人教育課程、另類療法等,以促進健康為導向,減少發病數目,就可大大節省醫療資源。
  健康與經濟是人生兩大切身問題,對老年人更是如此。在財務方面,作者提出以下的財務安全規劃之路:增加個人儲蓄率;讓退休金可隨工作轉移,更具彈性,以符合嬰兒潮流動式的生活型態;增列「排富條款」,針對多元化需求發放福利;讓社會安全制度部份私有化,以豐富收益。
  作者提出忠告:政府福利由稅金打造,如果嬰兒潮期望由福利獲得大筆退休收入,將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如果嬰兒潮人士希望老年得到財務保障,則必須仰賴個人與全體的努力,規劃出多元化的儲蓄、投資與保險管道,而且「從現在就要開始」。筆者則認為,這已不僅僅是嬰兒潮世代的當務之急,更是所有人不管年齡大小都需落實的做法。
  本書內容雖以美國為探討例子,但對於其他地區,也具重要參考價值。
  銀髮族市場雖商機湧現,但由於人越來越長壽及生育率每況愈下,未來平均每位香港青壯年要供養的老人人數將會大大增加。根據預測,到二零三三年,約每四個香港人之中就有一人年齡在六十五歲以上,所以如規劃不當,沒有未雨綢繆,整個社會都會被拖垮,這已是全民的當務之急,香港人,包括老百姓、企業界和政府,你們準備好了嗎?

2005/7/15

書籍資料:
作者:Ken Dychtwald
譯者:宋瑛堂
出版社:藍鯨(台灣)
頁數:326
定價:新台幣300元
出版日期:2005/5

Seow Wai Kee
P. O. Box 30861, Causeway Bay, H. K.
Tel: 96635793
2005/7/15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Age Power: How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Ruled by the New Old
作者:Ken Dychtwald
譯者:宋瑛堂
出版社:藍鯨(台灣)
頁數:326
定價:新台幣300元
出版日期:2005/5

我的未來 看中國老闆臉色?

我的未來 看中國老闆臉色?
近年崛起的中國企業,不論是藉政府力量進行改革,或是其靈活手法與堅毅韌性,對台商構成莫大威脅。然而,台灣人才外流嚴重,「大陸老闆、台灣夥計」的趨勢將更為明顯。

陳邦鈺、林亞偉【更多精采內容,請見《今周刊》447期,各便利商店及連鎖商店均有銷售】
今周刊封面故事
  二○○三年四月,上海寶山區與普陀區交界處,車水馬龍交通堵塞,知名台商燦坤的中國首家3C賣場正式開幕,豪情萬丈的吳燦坤發下豪語,「五年內將在大陸開店一千家,打造出一個『世界通路』。」大陸家電零售業面對燦坤的來勢洶洶均繃緊神經,嚴陣以待。燦坤以每月開設兩家店的進度快速擴張,進入上海不到半年,就擁有十一家分店。
  當時,大陸本土的領導品牌國美和蘇寧電器尚在北方布局,在上海的零星店面遠不及燦坤的規模;而在浦東發跡、將上海作為發展基地的永樂電器則擁有三十多家店面。
燦坤經營不善 賣場規畫不敵對手
  沒想到經過兩年的市場考驗,上海燦坤賣場卻因經營不善,在今年七月初決定把旗下三十一家通路以人民幣一億四千萬元(以下幣值皆為人民幣)盡數出清,買家正是在一旁虎視眈眈已久的永樂;永樂此次能成功吃下燦坤,正是經過七年生聚教訓得來的成果。
  據了解,永樂在燦坤創始店開幕不到三天,就「明棋暗碼」地派幹部前往觀摩學習。燦坤一名離職高層指出,當時燦坤並未將永樂放在心上,「甚至覺得對方員工貌不驚人,不構成威脅,想學就來學吧!」
  殊不知永樂電器董事長陳曉在中國內地素有「鐵算盤」的封號,一九九六年,三十八歲的陳曉帶領著一批年輕人踏上創業之途,憑著精打細算,朝九晚九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苦幹精神,永樂在華東闖蕩出一片天地。功力深厚的陳曉對燦坤賣場的風格模式了然於胸,而且要求幹部「立刻去學」。

續文請click以下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407140301+0+0+204807+0,00.html

星期三, 7月 13, 2005

淺析馬來西亞華社及華文媒體對兩岸的觀點

http://hss.nthu.edu.tw/~apcs/pages/2005doc/102.doc

此文乃馬來西亞年輕記者王維興的大作,寫得非常中肯,我很欣賞,是我見到的幾乎唯一一篇談此問題的文章。也許幾乎所有人對這些現象已經麻木,因此習以為常,不認為是問題。但,我要告訴你,那的確是問題。請click以上網址拜讀王君大作,就可了解或重新激起您的腦筋。

--蕭雅

超準占卜

不管您是否有宗教信仰,用心看完,真心做答,這不是惡作劇網站,別管它的結果是否準確,但最後的文章看完你會很感動的!

http://home.kimo.com.tw/byppgi/indo.htm

星期二, 7月 12, 2005

轉載:營造具有世界風貌的台灣文化(蔡百銓)

原載:
http://www.oceantaiwan.com/mind/20050303.htm

營造具有世界風貌的台灣文化
Towards a Taiwanese Culture with a Cosmopolitan Face
蔡百銓
台灣以建構「海洋文化」自期,何謂「海洋文化」,尚無完備論述。海洋性格是廣納百川,兼容並蓄,誠所謂「有容乃大」。
 近年來台灣面對中國兼併威脅,本土意識高漲,台灣研究成為顯學。然而台灣一向疏於國際文化研究,如今一昧凸顯本土,有些人士甚至敵視中華文化,不能持平以對,其流弊可能會使台灣陷入過度內省內視而自怨自哀,甚至僻陋狹隘而夜郎自大。。
 台灣既以「海洋國家」自期,過去疏於世界研究,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現在我們不妨安然承襲既有資源,同時更加積極推動國際研究,以便更有效擴大國人國際視野,以助國人走入國際社會。
哀哉!斷層失續的文化發展
 四百年來台灣歷經各種外來統治:荷蘭與西班牙、明鄭與滿清、日本統治。如能累積這些西洋與東瀛的多樣文化,應可參考對照、取精用宏,擇善除惡、去莆存青,建構具有世界風貌的優質台灣文化。然而台灣卻不斷重演一種歷史悲劇:後繼政權幾乎立志剷除前政權的文化遺產,硬體建設猶能倖存,軟體建設幾乎消滅殆盡。具體言之,明清「去荷蘭化」,剷除基督教文化與新港文字;日治時期「去滿清化」;[中華民國]「去日本化」,如今日本文化幾乎隨著老輩台籍人士凋零而消失,取代的卻是少數哈日族膜拜的新宿文化。
 四百年來,台灣文化發展不斷出現斷層,戕害永續發展的命脈。 2000 年台灣本土政權成立迄今,能否懲於歷史教訓,妥善珍惜中華文化裡的正面成分?
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
 如把台灣文化發展與鄰邦做個對照,更可窺出台灣這種獨特的歷史悲哀。日本大化革新吸收中華文化,將之精緻化,發展出書道、武士道、茶道、花道等等;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吸收西洋文化不遺餘力,但是對於各種文化基本上仍是兼容並蓄的。最能反映日本文化三種層次發展的,莫過於民間的生命週期儀式:出生時採用神道教儀式 (代表本土文化) ,結婚時基督教儀式 (代表西洋文化) ,喪葬時佛教儀式 (日本佛教主要還是源自中國) 。本土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並育不駁,逐層累積而不互相排斥。
 南韓勤於吸收西洋文化,自不待言。南韓在政治上「去中國化」,把首都漢城更名為首爾,更與中國爭辯高句麗歷史解釋權,但是南韓在文化方面卻尊崇儒家學說,甚至與中國爭奪端午節的人類文化遺產宗主權。
 菲律賓曾受西班牙 (1542 - 1898) 與美國 (1898 - 1946) 統治。菲律賓保存西班牙流傳下來的天主教文化,同時承襲美國文化遺產 (例如保存英文為官方語文) 。越南曾受中國統治千年,在政治上最敵視中國,在文化上卻最仰慕中華文化;脫離中國獨立後,繼續沿用中國典章制度 (例如科舉考試與政府體制) 。越南淪於法國統治後,吸收法國文化,獨立後仍然保存法文為官方語言之一。這些鄰國都能層層累積歷史文化,不像台灣這樣後朝推翻前朝、務必除之而後快。
 中華文化有其正面成分,即使蓄意除之,有時候難免徒勞無功。舉例言之,日韓兩國語言屬於烏拉阿爾泰語系,與屬於藏緬語系的漢語風馬牛不相干,兩國雖然有意去除其文字裡的漢字,仍都無法竟其功。
 台灣以建構「海洋文化」自期,何謂「海洋文化」,尚無完備論述。海洋性格是廣納百川,兼容並蓄,誠所謂「有容乃大」。中華文化既是世界文化一環,我們追求國際化、全球化,何必敵視中華文化?
「去中國化」的迷思
 台灣面對著中國兼併威脅,有人主張正名為「台灣國」,希望徹底擺脫亡國滅種噩運,遭致對岸「去中國化」之攻擊。然而何謂「去中國化」?未見彼岸提出論述。是否在政治方面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表投降,就是「去中國化」?還是在文化方面「去除中華文化」,才是「去中國化」?
 如果是前者,那麼北京為什麼不向台灣獻表投降?如果是後者,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否代表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又是什麼?「台灣國」這三個字何嘗不是漢字? Holo 語與客家話難道不是中華文化一環?原住民南島文化當然不屬於中華文化系統,然而中國境內何嘗不是保存著 55 種少數民族文化?難道台灣獨立就是「去除中華文化」嗎?
 再回頭談論何謂中華文化。中國以文化綿延五千年自豪,然而中華文化其實不斷吸收外來成份而多次改頭換面。有時候是出自欣賞而吸收外來文化,例如唐宋吸收佛教而有「印度化」之稱;有時候則是基於救亡圖存的考慮,例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清末「師夷長技以制夷」、民初迎接「德先生 (民主政治) 與賽小姐 (科學) 」,中國共產黨奉行馬列主義也屬於這種範疇,雖然事實證實這種路線錯誤。
 中華文化是動態的,不是停滯的,每個朝代各展風華,呈現不同風貌。如果說台灣是「去除中華文化」,那麼請問這是以哪個朝代為基準而下這種判語?如果以傳統中國為基準,那麼中國共產黨才是最徹底「去除中華文化」的:實施共產主義、批孔揚秦、企圖漢字拉丁化、發動文化大革命等等,哪一樣不受衛道之士抨擊詬病?其實台中兩國都在改造中華文化,只是方向南轅北轍罷了。
是現代化,不是去中國化
 「文化」究竟如何定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1 年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指出「應把『文化』視為某個社會或某個社會群體特有的精神與物質、智力與情感方面的不同特點之總和;除了文學和藝術外,文化還包括生活方式、共處方式、價值觀體系、傳統和信仰。」文化意涵如此繁複,台灣即使正名,也只能說是在中華文化範疇裡的一個政治小動作,擔憂這是「去中國化」毋乃過慮。
 中華文化在台灣可謂根深柢固,難以撼搖。過去五十多年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積極推動「中國化」,何況台灣的「唐山公」原本就攜來強勢中華文化,明清兩百多年統治更強化中華文化,日本文化本身也蘊含相當份量的中華文化成分。
 觀乎民進黨長期以來推動的現代化、民主化、人權化等等,只能說是對中華文化加以整形與改造。試問台灣不如此改造,如何能在廿一世紀倖存世間?今天台灣努力的方向,必是明天中國努力的目標。台灣開個先例,可供中國參考借鏡。難道專制獨裁、迫害人權才算是獨獲中華文化薪傳?
多與全球對話,營造世界風貌
 「去除中華文化」在台灣既不可能,也沒必要。中華文化是人類嘔心瀝血數千年的結晶,彌足珍貴,如何去莆存青、賦予新義,才是吾人應該努力的方向。美國獨立,在政治上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在文化上並未「去英國化」,反而是改造英國文化。明乎此,我們大可安然承襲中華文化的正面成分,也不必理會對岸「去中國化」之情緒爭辯。多與全球對話,不必與中國對罵。
 全球化與國際化才是台灣當務之急。良以台灣在國際社會上近乎孤立久矣,缺乏外在因素刺激,國人國際視野恐嫌狹隘。這固然外交工作形格勢禁有以致之,然而台灣人民缺乏對於外國文化的好奇之感,學院裡外國文化研究幾乎與社會脫節,恐怕更難脫其疚。學院受限於先天性格,難以寄予重託,如何在短期內有效打開國人國際視野,不再睜眼只能面對彼岸百般恫嚇,或許應是我們努力的一項當務之急。
 文化越是多樣,越能保障人類生存。例如西醫治不好惡疾,可以嘗試中醫,反之亦然。台灣接觸與引入更多樣文化,廣結國際善緣,培育更寬廣國際視野與更恢弘胸襟,必有助於國人走入國際社會與保障台灣本身生存。孤芳自賞,自艾自憐,台灣恐將淪於一種近乎文化鎖國狀態。空以「海洋國家」自期,其實只能望洋興嘆!
(2005/2/25)

漢語危機? 

.蕭雅

  不久前,台灣詩人余光中等名家發起「搶救國語文運動」,原因是他們發現台灣青少年的中文水準日益下降,並將之歸咎於陳水扁政府的本土化、去中國化政策,以及過度強調國際化,即重視英文的後果。
  其實,新一代的網絡語文更是使中文衰敗的重要原因。台灣的教師將這些學生們在網上溝通使用的文字,稱之為「火星文」,例如「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在現在的學生寫出來可能就會變成:「天這麼ㄟ,轟這麼大,八八捕魚7,味啥還ㄅ肥家」(ㄟ、ㄅ乃注音符號),是中小學生運用想像力將普通話、台語、英文、注音符號、數目字結合的「創意」結果,但卻令老師大大的搖頭。
  同樣的,在大陸也有專家認為已出現漢語危機,原因是大部份人覺得在中國沒理由不會中文因而不去認真學習,反而將學習重心擺在英文上,把漢語當成了「小媳婦」。一位老師做了一次實驗,他要求班上學生寫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現錯別字或語句不通順的情況,結果有九成五學生不能達到目標。
  在這中文日趨重要全世界都在學習的時刻,中國人本身卻在退步,乃一大諷刺,看來搶救漢語未來可能要由洋人去推動了。

2005/7/12
延伸閱讀:
台灣火星文:
http://www.2cts.tv/Default.aspx?ch=News&cp=NewsPage&kind=7&NewsSNO=20050627A014&bw=1
中國漢語危機: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4-12/31/content_2393969.htm
http://www.epochtimes.com/gb/4/12/30/n764198.htm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3533915.html

台灣人的台灣歷史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index.htm

星期一, 7月 11, 2005

相當齊全的台灣網站

http://www.taiwanus.net/

郵件 

.蕭雅
  電郵普及後的一大副作用是垃圾郵件。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尤其現在的軟件絕大部份都有可靠的過濾系統,那些被自動歸類為垃圾郵件的,使用者根本不需理會,過一段時間牠自行會刪除,況且現今的電郵信箱都可容納「天量」的郵件,所以我很懷疑一些專家所謂垃圾電郵會造成數以億計損失的預測的準確性。
  從電郵聯想到的是實物郵件。其實除了廣告信函外,很多名人、富豪、企業家、慈善家/機構、出版社、報社/雜誌社、電影公司、唱片公司、藝人明星等等,都會經常收到大量不認識的人所寄來的信函,例如會有人寫信希望某慈善家贊助其計劃、有人會毛遂自薦將劇本寄給電影公司或導演、有人投稿報章雜誌、有人會寫創業計劃書寄給某企業家希望能獲其青睞投資等等,不一而足。
  本人其實就做過這種事,曾經將創業大計寄給本港一些企業家,但結果令我失望,因為他們(估計是其秘書)回覆說沒興趣。我也曾有意辦一基金會,並將計劃書寄或傳給數十位人士,這回更糟,主動回覆者竟然不到五人(全都是沒興趣),其他數十人是連簡單的回覆也欠奉。
  看來,要在眾多的郵件中脫穎而出,也是一門大學問。

2005/7/11

理財市場的變化   

理財市場的變化   .蕭雅
  近年來,理財金融市場出現一些變化,出現了許多號稱「理財顧問」或「財務策劃」的公司,他們自詡中立、客觀、站在客戶立場,為客戶爭取最佳利益。在保險領域,保險經紀這種與保險代理不一樣的從業員也愈趨增加,他們的立場也是代表消費者,為他們設計最佳的保險方案,而非代表保險公司。大部份人接觸的保險從業員其實是代表某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非保險經紀,這點很多人都搞混了。當然,儘管稱呼再怎麼冠冕堂皇,所有這一切從業員都只是為了做到客戶的生意而已,不同的只是包裝手法。
  不過,直到今天,不管在香港或是大部份亞洲地區,不管是理財顧問公司還是保險經紀,他們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刻,業績大概也不怎麼樣,大部份人還是對代表某家保險公司的Agent比較熟悉及有信心。為什麼會如此呢?照理說代表客戶的理財顧問公司或保險經紀,應會更得客戶心,為什麼實情會相反呢?我覺得原因在於這些「理財顧問」或「財務策劃」或「保險經紀」至今仍未出現很好的令人有信心的品牌,再者就是這些種類的金融事業歷史仍不是太長(相較於其他諸如保險公司、銀行等)。
  相信假以時日,情況會有所改變,消費者的選擇會更多。

2005/7/11

星期日, 7月 10, 2005

專訪﹕香港舞台劇演員焦媛 

蘇絲黃傳奇顛覆舞台 .蕭偉基
焦媛自資製作演出的《印象.蘇絲黃》舞台劇即將上演,探索另一種慾望。她覺得身體語言對舞台劇很重要,而香港的舞台劇往往太注重台詞。她發現新加坡和中國大陸觀眾比香港更開放。
  蘇絲黃這個小說人物,是五、六十年代香港灣仔區為美國水兵服務的酒吧吧女的象徵,曾經在一九六零年被拍成好萊塢電影《蘇絲黃的世界》。四十多年後,蘇絲黃再現香港的舞台,演員焦媛自資製作演出由蔡妙雪編劇的音樂劇《印象.蘇絲黃》,並請來「老戲骨」曾江搭檔演出,於五月六日至九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粉墨登場。這齣劇以「她跟千多個水兵上過床,但仍是處女」作宣傳,表達了這位主角淑女與妓女之間的內心掙扎。曾經在多齣舞台劇中,以前衛、大膽的演出而引人注目的焦媛,演出前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暢談她對表演藝術的看法。以下是訪談內容摘要﹕ 
為什麼會選擇演出蘇絲黃﹖這齣舞台劇有什麼特別之處﹖
蘇絲黃是五六十年代香港酒吧吧女的一個象徵。我們這次感到吧女是一個很好的題材,適合在舞台上表演。這個角色很特別的是,白天她會偽裝成很淑女,晚上才打扮得很風塵,招呼水兵。她的思想很特別,覺得性和愛可以分開。雖然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但拿出來現在做,還是很值得探討。雖然現在很多onenightstand(一夜情),或者很多人對性的態度隨意一些,但是很多男性還是受不了自己的老婆或終身伴侶把性和愛分開。大家對吧女或妓女的接受程度去到哪裡﹖現在,二零零四年,大家接受的程度是進步還是退步﹖這些問題都值得討,所以認為這齣劇還是值得做。
演出《印象.蘇絲黃》有什麼難度嗎﹖
蘇絲黃有點神經質,而在我個人的觀念裡,性和愛不可以分開,但這個角色可能因為職業的關係,所以被逼要將性和愛分開﹔她本身的性格天真瀾漫,只不過是個二十一、二歲的女子,卻又要打扮得很風塵,很有女人味,所以這是一個挑戰。此外,這次是音樂劇,要唱歌跳舞,很多東西要顧及。
妳主演過好幾齣劇,例如《蝴蝶春情》、《愛情敏感地帶》、《100%激流女情》、《赤之禁室》及這齣《印象.蘇絲黃》,都是帶有情慾成份及以女性為主體的。妳鍾情於這類劇,是什麼原因﹖妳是否想透過這類劇表達妳的某種思想﹖
我去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很想做一些人性探討的題目。去年的《赤之禁室》真的蠻大膽的,因為一探討人性,慾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七情六慾是人性的一部分,去年《赤之禁室》通過情慾這一個手段去達到探討人性的目的。我覺得每一個人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心理背景去支持,背後的故事很特別,為何人有這麼多不同的性格﹖我很想通過舞台劇去講或和大家分享,一講到人性就離不開情慾,所以大家會覺得一提到焦媛就想到情慾。香港舞台劇或舞台界通常只著重台詞,而忽略了身體。我喜歡外國舞台劇(百老匯以外的),其實有很多大膽的嘗試。其實我覺得身體語言對舞台劇很重要,因為不像拍電視電影,是有closeup(特寫)或wideshot(廣角),而舞台劇是觀眾選擇近鏡或wideshot,所以身體很重要。如果有一個美的body或用身體表達想講的東西,不是更好嗎﹖
妳為何會自立門戶設立公司﹖是否覺得自己創業比較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是的,做演員本身很被動,控制權在監製或導演手上,如果我自己真的想做某些戲而我自己有間公司,可以很順理成章去做我想做的事,某個程度是主動了。壓力大嗎﹖很大,以前做演員做的事不多,只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導演的要求就夠了,但是自己開一家公司,要考慮宣傳上的配合等等,最重要是算錢、預算。這些是我以前很陌生的,所以現在要學習如何「睇住盤數」(抓緊財務),還有票房對我們這些自立門戶的公司很重要,有時也要做一些妥協,尤其現在娛樂界的宣傳。
公司運作情況如何﹖有沒有請職員﹖
一班好朋友一起做,沒有固定請職員,都是byproject(按件計酬),有基本人工,然後是票房分紅。一年做一齣戲,其他舞台劇用來「儲彈藥」,例如幫春天舞台劇團做,到大陸巡迴演出,把賺到的錢注入焦媛創作室。我們用的演員少,上一齣是兩個,這一齣是四個。
過去妳在《蝴蝶春情》、《赤之禁室》中有全裸演出,以及探討SM(性虐待)等情慾問題,意識大膽,在香港甚至亞洲都很罕見。有人說這是前衛、開放,但也有人指這是搞噱頭,妳如何看待正負兩面的看法﹖
沒有(全裸),只有背面,不是正面(笑)。我只看正面的,負面那些可能每個人對藝術的觀感不同。我這個人只要我覺得我走這條路是舒服的,是enjoy(喜歡)的,我覺得我知道自己做什麼,其他東西就不管了。噱頭有時是一種手段,是為了達到目的。我希望觀眾能夠進來看,有時被一些娛樂記者誇張了或渲染了,進來看的觀眾會覺得不是報章寫的那麼誇張,而是有劇本的根基。
藝術與市場之間要取得平衡是很難的﹖
很難,但我希望強調以藝術為主。例如這次蘇絲黃有一場是畫裸體的,他們(娛樂記者)一定會大肆宣傳,但是我想提一提,我們的男主角是畫家,而他們發生愛情故事,裸體畫是必然的。
妳在新加坡、中國大陸都演出過,各地觀眾反應有何不同﹖
以觀眾而言,香港的觀眾是最保守的,他們反而不是最踴躍接受新的東西,他們可能表面上的作風像是如此,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譬如我第一次在香港演《蝴蝶春情》時,觀眾覺得「哇,發生什麼事啊」﹗但當我在上海或廣東演出時,他們覺得沒什麼特別,不會特別拿這一場戲來講,就算傳媒記者也一樣。新加坡的觀眾比起香港或大陸是最熱情的,例如我演《蝴蝶春情》時,要哭的地方他們哭得特別多,要笑的地方他們笑得特別大聲,可能新加坡舞台劇真的太少,如果有好的,就會很喜歡。去年《赤之禁室》在新加坡演,反應比香港強烈十倍。
妳在上海及新加坡的演出,都是與當地演員合作,各地演員的特色有何不同﹖
中國大陸演員例如上海的,經驗很豐富,因為他們有很多舞台劇可以演,還有大家都是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論,都是學院派,可以交流、溝通。新加坡沒有特別的專業學院讀舞台劇,但演員很勤力,他們覺得很新鮮,自己看書學習,還有很聽導演的話﹔大陸的演員會有獨特的看法,會主動討論。
妳給人相當特別的印象,可以用「奇女子」來形容,妳會如何形容自己﹖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可能我的個性比較強,例如有人覺得不好的,我未必覺得不好,反而覺得為什麼這些不可以拿出來做﹖

(原刊於亞洲週刊2004年第18期)

另,我在亞洲週刊的文章
http://www.yzzk.com/
請登入以上亞洲週刊網址,再在「搜尋器」輸入「蕭偉基」或「蕭雅」,就有我近幾年在亞洲週刊的文章。

星期六, 7月 09, 2005

走出科技迷宮尋回生命智慧

走出科技迷宮尋回生命智慧(原刊於亞洲週刊2003年第46期)
反思科技與人類的關係,為迷失在科技潮中的人們尋回遺失的人文價值觀。
  中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Matrix)系列、《人工智能》(A.I.)、《未來戰士》(Terminator)系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都是人類的夢想。人類夢想上天,探索未知的外太空﹔夢想能夠製造出可以思考的機器人﹔夢想可以穿梭不同時空。人類不斷的在科技上尋求突破,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不滿足而起,目的不外是使人類生活得更舒適、更健康、更長壽,但科技的日新月異,是否代表了人類更快樂呢﹖科技的進步,是否可以替代人文的思維呢﹖在現今許多科技的負面影響正浮現的時刻,這是值得全人類思考的問題。英國電腦資訊專家及經濟學者查爾斯.強斯契爾(CharlesJonscher)所著《科技的美麗與哀愁》(WiredLife)一書,就反思了科技與人類的關係,作出科技時代的人本探索。
  自從工業革命以後,機械化時代出現,科技迅速發展,而二十世紀中葉電腦的出現,以及九十年代網絡的興起和普及、數碼時代的來臨,更是大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及發展的進程。但人類不因此而滿足,勢必要發展出具有可比擬人類思考能力的電腦或機器。不過人們發現,儘管人類早已可以登月,但對於自己的頭腦,所知卻十分有限,所以,不管人類發明出再怎樣功能強勁的機器,還是不能代替那複雜的人腦。電腦開發者亞蘭.杜林(AlanTuring)就已說過,「無法設計出能夠代替人類思考的機器」。
  作者提到,相對於科技進步的速度,自然演化的步調可以說是「超慢速」。每年科學家都會創造出驚奇,但是我們的眼睛、耳朵與頭腦的發展,則完全按照進化時間表,所以儘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是人類可能未必可以適應,尤其是在追求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所忽略的環保問題。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生產一片六吋晶片即耗去二千二百七十五加侖除去離子之清水,更產生二千八百四十加侖廢水,以及其餘有毒廢棄物﹔進入手機時代,以幾何級數增加的塔台,每年造成四百萬隻以上候鳥死亡。以上都是人們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始料未及的後果。
  本書表示,科技雖然能夠讓人活得舒適,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未能成功控制物質世界。已開發國家的人們雖然有豐富的食物和物質,但是生活品質卻不斷下降﹔第三世界的廣大人民則還生活在物資缺乏的社會。醫學的進步固然可觀,但是病痛仍然困擾著所有人。新科技有潛力改變我們的價值系統,在數碼時代,很多人過於迷信資訊科技,許多科技工作者其實就已經有所反思,例如台灣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就講過,科技只是手段,並非目的。本書作者也提出忠告,認為面對新科技,「我們必須更加小心,而不是放心」,而這項科技「適用於處理資料、資訊與事實,而非知識、智慧與創意」。
  本書並非反科技,只是反思科技的意義,而不管怎樣,人類才是主角。誠如他在書中結尾所言﹕科技改變了我們演出人類生命戲劇的舞台,但是並未替換掉演員,主角仍然是人類﹔而且在生理、智能與感情上,都與古希臘、歐洲文藝復興或美國大革命時的人們完全一樣。
蕭偉基*
書名﹕科技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查爾斯.強斯契爾
譯者﹕邱文寶
出版社﹕經典傳訊(台灣台北市106敦化南路2段76號10樓)
頁數﹕314 定價﹕新台幣320元

近半年看過的好書(新書)

以下是幾本我近半年看過而覺得值得推薦的新書,其中大部份都不是暢銷書,部份我計劃寫書評。
《閱讀殖民地》,王慧麟著,(香港)CUP出版:此書介紹英殖民地政府如何運作及影響後世發展。
《狂熱份子》(The True Believer),Eric Hoffer著,梁永安譯,(台灣)立緒出版:傳奇碼頭工人作家寫的關於各種狂熱現象的理論剖析。
《裸女》(The Naked Woman),德斯蒙德.莫理斯著,陳信宏譯,(台灣)麥田出版:從歷史、人性等角度探討女性及色情。
《寂靜之外》,林旭著,(台灣)左岸出版:一位台灣聾啞女學者及作家寫的為聾啞人士平凡的書,希望「聽人」多了解他們。
《搶佔2億人市場》(Age Power),Ken Dychtwald, Ph.D.著,宋瑛堂譯,(台灣)藍鯨出版:銀髮時代來臨,探討及分析新老年、新商機、新力量。
《醜陋的韓國人》,金文學著,宋義淑譯,(中國)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位在中國出生成長,在日本留學及教書的朝鮮族學者寫的批判本族人的書。此君精通中、韓、日三種語文。

星期五, 7月 08, 2005

先進性教育活動

.蕭偉基

  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令人痛心疾首,許多學者專家都有同感,其中對中文方面的破壞,令許多大陸以外的人都有深刻感受。最近閱報得知,中共正推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http://www.xinhuanet.com/newscenter/dyxjx/),這是那門子的令人哭笑不得的中文,也許有人會覺得我思想齷齪,但後面那五個字我想不管是再怎麼正人君子,很多人都會想入非非吧!
  簡化字是另一大破壞,所以最近已有人大聲疾呼台灣要爭氣,要頂住簡體大潮的來襲,把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甚至還有人建議把它列為世界遺產,免得絕跡。以大陸馬首是瞻的馬來西亞華社,其最大中文報最近也掀起是否要全面用簡體字之論爭(該報內文早已用簡體字,但標題仍用正體字),出乎意料的,不贊成的比例還相當高。
  中共以政治力來強迫簡體字成為中文的標準,以及其非科學化及漠視優秀傳統的做法,其禍害已有不少專家提及。筆者要在此提出的另一例子,是與本人切身有關的,那就是居然把「蕭」姓簡化為「肖」,令許多海外及港澳台蕭氏族人不惑及不滿,在台灣「中華蕭氏宗親會」的爭取下,大陸方面終於從善如流,同意「肖」姓恢復為「蕭」(簡體字為「萧」)姓。
  由此可見,據理力爭還是管用的。我想,如果大陸方面擴大從善如流的層面,恢復使用繁體字,肯定可以贏得更多台灣及海外華社人心,其統戰效果會比台灣水果免關稅進口更大呢!
  
2005/7/8
延伸閱讀:
http://blog.yam.com/chienn/archives/134289.html
http://sidekick.myblog.hk/archives/2005/02/26/424

星期四, 7月 07, 2005

我的印度人鄰居

我的印度人鄰居
  我小時候住在吉隆坡的泗岩沬(Segambut),是一間半磚半木板的房子,前鋪後居,鄰居是經營洗衣店的印度(淡米爾族)人,這是一個值得寫的家庭。屋主夫婦有兩男兩女,兩男是:Abu, Revi,兩女是Jerry,Baski。他們家後面是一間住宅,住著洗衣店老板娘的媽媽以及兩個弟弟。後來,我們都搬離了那兒,今年回家到他的家拜訪,有許多著實令我有些許吃驚的情況。首先那位老婆婆(洗衣店老板娘的媽媽,應有八十歲)居然是跟女兒同住,這家重男輕女的印度人家庭是少見的。其次其大兒子Abu成了素食者(還經營雕印度神像的業務),而他和弟弟Revi(皆年過三十)都未婚,這在多數早婚的印度人社會,也是罕見的。其三,其大女兒就住在附近,經常回娘家,也是印度人之中少見的。
  Abu還說,他喜歡隔壁是華人,不想和同族人毗鄰而居,因為印度人太吵,喜歡講是非(可能因為華人不會講印度話,所以大家也不懂對方說什麼,無從吵起)。而他也經常將家裡的盆盆罐罐扔掉,盡量使家裡不要有太多雜物,這是在華人印象中髒的印度人之中少見的。果然是一個不太印度的印度人。
2004/2/22

感人的愛

.蕭雅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傳來的電郵,是台灣著名社會學家彭懷真的愛情故事。他從十四歲起就喜歡上一位女孩,曾經寫過情信給她,但被譏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他鍥而不捨的保留對這位女孩的愛慕,是她激起了他憤發圖強的雄心,於是他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學,直到留美考獲博士。但是,她始終沒有接受他,而且還嫁給別人。不過,彭懷真寫了一封信給她:「妳選擇別人是妳的選擇,我選擇妳是我的選擇,妳會改變妳的選擇,我卻不會!」
  十九年後,兩人重遇,那女子已是失婚婦人,還帶著一倨女兒,但他並不嫌棄,終於和她結了婚。從十四歲到三十四歲,感人肺腑的等待。我在想,如果那女子不是前一段婚姻失敗,結局又會是怎麼樣?
  一位女性朋友看完此真實故事後,頗有感觸,來函與我分享。她說當年也是有一位男生對她癡心一片,但那時她剛受前一段婚姻破裂影響,不敢接受,所以選擇離開香港。她後來冷靜後覺得自己有點對不起那位男生,想要找機會與他再見面,但發現他已搬家及換電話號碼。
  又是電郵的傑作,一位朋友傳來S.H.E.新歌的MV,裡頭講述在戰亂時期一對青梅竹馬的少年男女在上海分開,那男的在學校對那女孩說:「我會等妳,一直等妳,妳找不到我,就到學校來找我。」那女的後來跟家人逃到台灣,當然也在台灣與別人結婚,生兒育女。但那男的一直在上海孤單一人,就在那學校裡教書。
  後來,那女的子女找到媽媽那初戀情人的下落,那女的就馬上飛上海與他重聚,四十年後重逢的戰地鴛鴦,感觸非筆墨能形容。那女的後來回台北,她的丈夫及兒女都鼓勵她回上海和舊情人同住共渡下半輩子,甚至還在上海買了一棟房子當「嫁妝」。
  愛,就是如此偉大。但為何癡癡等待,看似傻瓜的總是男生?
2005/7/7

中國西北的秘密

  去年(2004年)夏天,我跟隨一扶貧探訪團到甘肅。在當地兩個半小時的顛簸車程中,我訪問了一位當地負責一NGO扶貧項目的知識份子。他是一位曾留學加拿大的回族,曾在政府部門從事扶貧工作,由於無法認同中國官僚的腐敗,所以轉而在NGO工作。
  除了談及其理念外,也談及許多其他問題,例如回教(他們不喜歡用回教這稱呼,而希望稱伊斯蘭教,因為他們覺得回教這稱呼是窄化了,是因為回族信所以稱回教,但回教並不是只是回族的宗教,此話是另一位受訪者,蘭州一穆斯林組織領導所說)的問題、回教在中國的情況等等。從言談中,雖然他也贊賞中共的民族政策,但給我的感覺是,他還是比較喜歡國民政府時期對回教及少數民族的信任(當然他本身並沒經歷過國民政府時期,因為他才四十幾歲)。他也提到中共在文革時對回教的不尊重,例如強迫回民養豬,對他們傷害很大。  
  在甘肅問了一些回教界人士關於回教的許多爭議性問題,他們當然都說是外界對回教有誤解。例如回教與恐怖主義的關係,有一位人士說只是因為那些恐怖份子都把伊斯蘭的名字放上去,其實那不是真正的伊斯蘭教,伊斯蘭是愛好和平的。
  至於阿富汗塔利班不尊重女性,他們的解釋是這也不是回教的錯,而是各種不同種族/部落的不好的傳統,是種族因素,不是回教因素。他還說回教可蘭經明確表示尊重女性,而且女性也可分遺產,說明回教是尊重女性的。
  但我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在某伊斯蘭刊物上),提到回教確實是有規定女性也可分遺產,但只能分得男性的一半。況且其他宗教只是沒有提到這些分遺產是否女性也有的分,並不表示其他宗教不尊重女性。當然在一千多年前可蘭經就有提到女性可分遺產,雖然比男性分得少,確實也是應該肯定它是進步的,我們應該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待,比較公平。
  至於回教為何總是與落後連成一塊兒,他們說也不是回教之因,而是因為回教地區大部份都是在自然環境比較差的地方。他還說幾百年前回教的科技、文化是如何的發達。
  不過,回教令我想到的是共產主義。也許回教真的沒有錯,而且也有這麼多的信徒(據說已是世界最大宗教),確實有他的吸引力。但如果一種理念是這麼容易的被人歪曲來做一些壞事(像共產主義,也曾經是風靡半個地球),儘管它本身可能並不壞,但它是不是真的是理想的,確實是值得商榷的。  
  多位當地回教領袖都對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將馬來西亞治理得很好,是穆斯林學習的典範。其中一人還提到漢人歧視回民之事,並舉出馬來西亞華人將馬來人稱為「巫人」的例子。
  在一次的探訪貧困戶活動中,一位當地人大代表和婦聯主任也有參與,NGO項目負責人問政府的扶貧活動辦得怎樣,該代表說因為人太多,區域太廣,所以無法全面照顧到。NGO項目負責人後來以英語跟我們說這番話,指該代表講的是官話。有一位團友感覺到,那些婦聯的主任替不諳漢語的居民翻譯時,好像都不是原話,而是自己的話。
  NGO項目負責人說,他很熟悉中國的情況,知道裡面的運作,所以選合作伙伴時也有一套,之所以選婦聯會,是因為它雖然還是官方機構,但是比其他例如扶貧辦等來得好。
  一位熟悉內情的當地知識份子也說了一些貪官的事,例如甘肅的幾位省位書記都有問題。他還說,一位縣委書記上任時,「賀禮」就達五十萬,其中有四大貢獻部門,包括財政廳、教育廳、扶貧辦等。
  我當時在一公共場所還講了一些我事後都覺得有點怕怕的話。例如他們問我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其實是我先問他們對疆獨的看法),我居然敢說我個人比較支持台獨,當然我也「兜」回來,我說統一還是大勢所趨。當我問他們對於疆獨看法時,他們有點緊張,說這是一個敏感問題,他們也不想和這些份子扯在一起,而且還加了一句:你要知道中共這個政權是很殘暴的(大意如此)。
2005/7/7
作者:蕭雅

Secret in North-westhern China

去年(2004年)夏天,我跟隨一扶貧探訪團到甘肅。在當地兩個半小時的顛簸車程中,我訪問了香港樂施會中國項目幹事(環境)丁文廣博士。他是一位曾留學加拿大的回族,曾在政府部門從事扶貧工作,由於無法認同中國官僚的腐敗,所以轉而在樂施會工作。
  除了談及其理念外,也談及許多其他問題,例如回教(他們不喜歡用回教這稱呼,而希望稱伊斯蘭教,因為他們覺得回教這稱呼是窄化了,是因為回族信所以稱回教,但回教並不是只是回族的宗教,此話是另一位受訪者,蘭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進會秘書長擺生義所說)的問題、回教在中國的情況等等。從言談中,雖然他也贊賞中共的民族政策,但給我的感覺是,他還是比較喜歡國民政府時期對回教及少數民族的信任(當然他本身並沒經歷過國民政府時期,因為他才四十幾歲)。他也提到中共在文革時對回教的不尊重,例如強迫回民養豬,對他們傷害很大。  
  在甘肅問了一些回教界人士關於回教的許多爭議性問題,他們當然都說是外界對回教有誤解。例如回教與恐怖主義的關係,有一位人士說只是因為那些恐怖份子都把伊斯蘭的名字放上去,其實那不是真正的伊斯蘭教,伊斯蘭是愛好和平的。
  至於阿富汗塔利班不尊重女性,他們的解釋是這也不是回教的錯,而是各種不同種族/部落的不好的傳統,是種族因素,不是回教因素。他還說回教可蘭經明確表示尊重女性,而且女性也可分遺產,說明回教是尊重女性的。
  但我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在某伊斯蘭刊物上),提到回教確實是有規定女性也可分遺產,但只能分得男性的一半。況且其他宗教只是沒有提到這些分遺產是否女性也有的分,並不表示其他宗教不尊重女性。當然在一千多年前可蘭經就有提到女性可分遺產,雖然比男性分得少,確實也是應該肯定它是進步的,我們應該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待,比較公平。
  至於回教為何總是與落後連成一塊,他們說也不是回教之因,而是因為回教地區大部份都是在自然環境比較差的地方。他還說幾百年前回教的科技、文化是如何的發達。
  不過,回教令我想到的是共產主義。也許回教真的沒有錯,而且也有這麼多的信徒(據說已是世界最大宗教),確實有他的吸引力。但如果一種理念是這麼容易的被人歪曲來做一些壞事(像共產主義,也曾經是風靡半個地球),儘管它本身可能並不壞,但它是不是真的是理想的,確實是值得商榷的。  
  擺生義和丁文廣都對馬哈迪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將馬來西亞治理得很好,是穆斯林學習的典範。擺生義則提到漢人歧視回民之事,並舉出馬來西亞華人將馬來人稱為「巫人」的例子。
  在一次的探訪貧困戶活動中,一位當地人大代表和婦聯主任也有參與,丁文廣問政府的扶貧活動辦得怎樣,該代表說因為人太多,區域太廣,所以無法全面照顧到。丁後來以英語跟我們說這番話,指該代表講的是官話。有一位團友感覺到,那些婦聯的主任替不諳漢語的居民翻譯時,好像都不是原話,而是自己的話。
  丁文廣說,他很熟悉中國的情況,知道裡面的運作,所以選合作伙伴時也有一套,之所以選婦聯會,是因為它雖然還是官方機構,但是比其他例如扶貧辦等來得好。丁文廣也說了一些貪官的事,例如甘肅的幾位省位書記都有問題。他還說,一位縣委書記上任時,「賀禮」就達五十萬,其中有四大貢獻部門,包括財政廳、教育廳、扶貧辦等。
2005/7/7

中文資訊產業標準化之急迫性

.蕭雅(自由撰稿人)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西方的標準挾強大國力之勢,幾成為世人唯一跟從之準則,全球化於是成了單一化,乃人類之悲哀。
  其中,又以電腦資訊工業的情況最為嚴重,微軟之壟斷是連洋人自己也看不過去的。近幾年來,開放式軟件逐漸興起,其中以Linux的成績最佳,但距離理想仍有很大段距離,這當中中國可以起很重要作用。
  近日台灣的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率領台灣科技業者赴北京參加「海峽兩岸信息產業技術標準論壇」,並取得兩岸業界共同建立「面板檢測標準」和「微型記憶卡標準」的共識,乃可喜可賀的好開端。
  用過電腦的中文使用者都會有一很大的困擾,那就是由於兩岸界面不同,簡繁體內容的分別對使用者而言非常不方便,雖然現今的軟件大部份已可自動轉換,但總體而言仍是不理想,最不好的地方是打中文字時不能隨心所欲的打繁體或簡體,也不能很方便的轉換,以致經常要以英文電郵來溝通。若使用台灣版的視窗及瀏覽器,在大陸的網頁上就無法打中文字,反之在大陸版的界面上也一樣,無法在台灣或香港的網頁上打中文,輸入後所顯示的往往是亂碼,這對中文人口的資訊普及非常不利。
  兩岸因政治原因而造成中文字的隔閡,是歷史的悲哀。因此,若能拋開政治原因,兩岸能在資訊產業方面訂定共同標準,是全世界使用中文人士之福。此外,台灣由於在資訊科技領域起步較早,經驗較豐富,在這方面完全可居主導地位,故台灣當局也不必擔心會被大陸佔便宜。真誠希望兩岸在這方面能早點合作,造福世人。

2005/7/7

星期三, 7月 06, 2005

演唱會唱好香港經濟 .蕭偉基

香港的紅磡體育館每年舉行一百多場流行演唱會,是全球中文歌手的演唱會「聖地」,每年市場規模超過二億港元,在唱片、電影市道都走下坡的形勢下,成為香港娛樂業的奇葩。
  六月五日下午七點多,位於九龍紅磡的香港體育館外,又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群,他們是為了欣賞從舞台退隱十多年後「重出江湖」的「歌神」許冠傑的演唱會。其實,這個地方,每年有大半的日子都會出現這樣的「盛況」,這也許也算是一種香港奇蹟。這項奇蹟,更造就了一個每年直接經濟效益數以億元計的龐大商機,成為「演唱會經濟」。
  一九八三年開幕的香港體育館由於座落在紅磡區,所以它的簡稱「紅館」似乎更深入民心,而且也似乎很貼切地形容了它的功能。因為它雖然是體育館,但根據統計數據,它一年舉行超過一百場流行歌曲演唱會,數目遠遠超過了體育活動,而在全球華人社會,歌手莫不以能夠站上「紅館」舞台為榮,甚至將它訂為最高目標,因為這樣才夠「紅」。
  根據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的統計數據,二零零三年紅館共有二十九個單位(個人、組合等等)開流行歌曲演唱會,共開了一百一十二場,總入場人次為一百一十二萬人,佔紅館一年總入場人次的大約七成,等於香港有六分之一的人曾經到紅館看過演唱會。紅館能容納的最多觀眾為一萬二千五百人,但演唱會有許多不是開四面台,而是開三面台,等於能容納的觀眾數目為九千人左右,所以紅館舉行的流行歌曲演唱會平均每場一萬觀眾進場,等於差不多場場爆滿,這大概在世界上其他城市也是難以見到的盛況。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許冠傑、徐小鳳等歌手在紅館開演唱會的場數更是驚人,動輒三十場以上,其中徐小鳳在九二年開的連續四十三場紀錄保持至今,許冠傑當年也在紅館開了四十一場「光榮引退演唱會」。五十五歲的許冠傑這次復出,十場演唱會門票在開售第一天就賣光,更有人在網上炒賣,價格炒高四倍,原本最低一百港元(折合約十三美元)、最高四百元,被炒高至六百及二千多元一張。許冠傑及主辦機構恆藝亞洲兩次加場,決定七、八月份分別再開六場及十場,而兩次加開場次門票都在售票首日賣完﹔年屆五十七歲的徐小鳳也盛傳復出,據傳每場歌酬高達一百四十萬港元,比許冠傑的每場約一百萬港元為高。
  香港文化評論人林沛理說﹕「香港是華人娛樂中心,而且消費力高,從經濟角度而言,演唱會是一個成功的市場活動。」近年來,娛樂業不景氣,電影、唱片等行業都景況蕭條,電影票房由九三年的十五億港元逐年下滑至零三年的八億六千萬港元,音樂市場更由全盛時期的一年十多億下跌到近年的兩、三億。歌手李克勤就形容,「以前最難看的銷售數字現在反而是最好的」。  
  演唱會雖然比起全盛時期也有所不及,但尚能維持不錯的成績,尤如淡市中的奇葩。在電影及唱片市場受盜版、網上非法下載等衝擊下,無可替代的、一定要到現場才能身歷其境、感受氣氛的演唱會,遂成了許多歌手及唱片公司的目標。而近年來更有一種趨勢,就是演唱會結束沒多久,演唱會實況的VCD或DVD就面市,成了爭取市場及宣傳的新管道。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馮應謙表示,演唱會可以感受現場氣氛,歌迷會的群體活動需要演唱會去維繫,這種東西很難有代替品,所以比起電影、唱片、卡拉OK等娛樂行業,演唱會發展相對較好。馮應謙說﹕「香港辦演唱會在目前例如場地、市場小的限制底下,是很成功的,尤其一些歌手可以開五、六場演唱會,在華人社會是很傑出的。」至於成功的原因,馮分析道,香港文化相對上是單一的,不同年代大家經歷的東西很相似,例如八十年代日本歌流行,現在則湧現韓劇潮,香港文化的單一性、集體認同很強,媒介文化也相對地穩定,例如七成以上的人看無線電視台,例如《蘋果日報》成功,其他報紙就跟隨其模式,所以香港人接受的報紙文化大同小異。如果某一個演唱會出現,觸及到香港人的某些價值觀或集體記憶,就會一起去聽。
  從八十年代起,香港演唱會的形式由早年的夜總會、歌廳轉變到體育館,有「演唱會之父」之稱的耀榮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耀榮是重要人物。在八十年代初就開始經營演唱會業務的他說﹕「那時香港很多移民,但有錢才移民,沒錢就不能移民,不過沒錢也要消遣。那時聽歌要到夜總會,但要穿得很整齊,才能進去夜總會聽歌。在紅館開演唱會,什麼人都能進去享受。」從歌廳、酒吧、夜總會到體育館的演變,馮應謙說﹕「其實演唱會已經是一種工業。」早年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歌手都是天王天后級人物,但這幾年,許多出道不久的新歌手也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會,例如人氣少女組合Twins,出道剛滿一年,就已在紅館開演唱會,去年底及今年初更舉行第二次演唱會。隨著懷舊潮的興起,近年也有不少資深歌手及藝人在紅館開唱,例如汪明荃、羅大佑、杜麗莎、甄妮、陳寶珠、台灣的東方歌藝團(青山、張帝、尤雅、孔蘭薰、楊燕等)。馮應謙表示,這同香港人的文化相對穩定有關,是一個集體回憶。歌手開唱百花齊放馮又說﹕「近年沒有所謂的當紅天王巨星,如當年的譚詠麟、張國榮、許冠傑、梅艷芳等等,填滿紅館的檔期,所以一般歌手也有機會開演唱會。同時現在的市場區隔清楚了,例如Twins吸引年紀較小的歌迷,年紀較大的歌迷會聽Beyond樂隊。」因此,近年雖然沒有歌手開二十場以上的演唱會,但卻有更多的歌手開唱,百花齊放,是整個演唱會工業邁向成熟的表現。
  演唱會的經濟效益也不小。張耀榮表示,若不計算宣傳費,演唱會平均一晚的成本需要一百萬至兩百萬港元,單單紅館每年開一百一十場演唱會,其製作成本就已約二億港元,這還沒把其他的間接效益,例如餐飲、交通、宣傳、吸引遊客訪港等算進去。同時,這還不算全年在香港其他場館開的演唱會,例如歐美歌手多在座位較少但門票較貴的會展中心開唱,不少歌手也在有三千多個座位的伊利莎白體育館開唱。此外,演唱會行業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張耀榮指出,演唱會所需人力多達五百人,包括製作人員、工程、燈光、樂手、舞蹈員、帶位員、安全人員、清潔工等等。演唱會歌酬更是近年來唱片業低迷下歌手的一大收入。一般在紅館開個唱的中文歌手,歌酬由一場十萬港元至一百多萬港元不等。以李克勤為例,這位二零零三年香港收入最豐厚的歌手,估計年收入三千六百多萬港元,其中,他在香港與譚詠麟合辦的三次「左麟右李演唱會」共二十九場,每場歌酬五十萬,就已達一千四百五十萬,而海外巡迴十五場,每場八十萬,共賺了一千二百萬,換句話說,李克勤在演唱會的收入佔了全年收入的七成。
  近年來在香港舉行的流行演唱會,多了「冠名贊助」這一衍生經濟價值。例如這次許冠傑復出的演唱會,全稱為「盈科保險繼續微笑會歌神Live演唱會」,譚詠麟及李克勤的演唱會全稱為「位元堂左麟右李零四開心演唱會」。馮應謙分析,以前沒這麼多贊助商,同社會發展有關,以前一個產品不會贊助娛樂活動,因為他們主要是賣產品,但現在找藝人做代言人,推廣形象比產品重要,這是一個工業化過程,「代表了香港娛樂工業的成熟」。
  香港民間的演唱會運作模式行之有效多年,但政府投資推廣處去年為振興香港旅遊業,與美國商會辦「維港巨星匯」,卻如一場國際鬧劇,更爆出不少醜聞,使政府花了近一億港元公帑卻沒收到預期的效果。張耀榮對此頗為感慨地說﹕「香港有這麼多有經驗的搞演唱會的公司,為什麼不找他們做呢﹖」張分析,維港巨星匯失敗的原因是該演唱會以英文歌手為主,而這些年來香港聽英文歌的人已經很少了。林沛理觀察到,在紅館開演唱會的絕大部分是中文歌手,而西洋歌手一般都在座位較少的香港會展中心演唱。他說,從文化角度觀察,香港雖是中西合璧但有時候也壁壘分明,西洋歌手處於較邊緣化的地位,香港還是有一些人願意花較多錢買票欣賞西洋歌手演唱會,不過相對於中文流行歌手,始終是小眾,所以,政府及美國商會搞的維港巨星匯才會慘敗收場,因為香港的流行歌曲市場「本地化得太厲害了」。
  林沛理表示,西洋流行音樂這些年在香港逐漸邊緣化,對香港也不是好事。他說,香港流行曲這幾年慘不忍睹,跟眼界狹窄、不成熟有關。他以電影為例,指出觀眾看了很多電影後,自然而然會懂得分辨好電影和壞電影,對提升香港電影的素質有幫助,但這些年來香港人接觸的西洋流行曲不是那麼多,所以對於本地流行音樂的要求也下降了。他說,「早年聽英文歌,不只是學英文,歌詞內容也有一定的社會批判,這些聽英文歌長大的人對流行曲的要求也很高」,因此,「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教育過程」。林沛理分析,電影和歌曲有所不同,看外國電影不一定需要懂外語,但聽歌就一定要,而且還得朗朗上口才能流行,這也是聽香港英文歌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而香港的電台近年鼓吹原創,少播英文歌,可能也有影響。
  懷舊風與新潮流對於許冠傑演唱會十場門票開售一天內賣完,林沛理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雖然懷舊風是一大因素,但是聽Twins、容祖兒的歌迷是不太可能會去聽許冠傑的,所以,對於許冠傑演唱會如此快的售票速度,他懷疑很多買票的人並非當年許冠傑當紅時在香港成長的一群,可能不少是只聽過許冠傑大名,但當年並不在香港的人,例如新移民。林沛理說,雖然他沒有數據可以證實這種推論,但他分析,現在與許冠傑當紅時根本就是不同的時代,許冠傑當年很多針砭時弊的歌曲膾炙人口、紅極一時,但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香港流行歌壇已沒有那種風氣,現在更是主要靠偶像化,不是針砭時弊,所以懷舊潮並不足以解釋許冠傑重出江湖的受歡迎程度,反而許的復出對沒有看過其演唱會的人更有吸引力。他指出,以八十年代的天王級歌手譚詠麟為例,這一兩年都是與較年輕的李克勤搭檔開「左麟右李演唱會」,才能吸引人氣。
  近年研究中國大陸娛樂業的馮應謙分析香港與大陸的分別時說,香港純粹是個人市場消費行為,中國有社交功能,一些名歌手一千元的貴價票最快賣完,因為可能有些老板買來送人,是一種身份的表現。
  曾幾何時,演唱會幾乎已成了香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合理的票價享受偶像的現場演唱,加上美麗的舞台、燈光、服裝設計、出色的音響效果,以及豐富的節目安排。近年來,這成功的香港經驗更移植到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甚至美加、澳洲等地的華人社區。許多在這些地區舉行的中文流行曲演唱會,在技術上都會參考香港模式,而香港歌手也多是在香港出發,再把演唱會帶到各地的華人社會。馮應謙表示,演唱會是成功的本土經濟、創意工業,而娛樂工業也是香港經濟重要的一部分,香港很多歌手在大陸或其他地區開演唱會,是一種輸出,包括歌手及製作人才的輸出,可為香港賺取外匯,也可提升香港形象,「製作人才是維繫香港創意工業的很重要的一群人」。
註:原刊於亞洲週刊2004年第27期

不要光緬懷,要前瞻!

不要光緬懷,要前瞻!  .蕭偉基

  今年是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紀念,中國及全世界華人社會都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來紀念,縱觀這些活動,緬懷的成份多,前瞻的比例少,其實,這就是中國人/華人的性格。
  中國人真的很喜歡拿幾百幾千年前的事跡來「證明」自己有多強和多厲害,從小學的課本就提到,什麼四大發明是中國人的,當時洋人還不知在什麼地方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云云。當然更少不了的是提到中國人有洋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這還不止,中國人還喜歡提到,日本人的文化、建築、禮俗都是學中國唐朝的;韓國/朝鮮、越南等民族都吸收中國人的文化文明,都曾經或現在還在使用漢字;馬可波羅將中國文明及科技帶到歐洲;幾百年前幾乎整個南洋都向中國皇室朝貢;甚至連安徒生的作品有些少的中國元素,都有人拿來大書特書。一個民族自戀至此地步,其實是自卑的表現,可悲也!
  試想想,現今全世界所標榜的文明及全球化,那一樣不是西方洋人的,從曆法、語文、衣著、飲食、建築、科技、醫學、娛樂到文化,全部都是西方的東西,但你有聽過洋人吹噓全人類都在用他們的東西嗎?沒有,因為根本不需要。
  中國人,想想吧!不要光是緬懷,要前瞻!
  
2005/7/6

星期二, 7月 05, 2005

中國穆斯林

  我曾經與中國一些穆斯林知識份子交談過,給我的感覺是,他們對中共的統治是不太滿意的,他們還是比較懷念國民黨統治時期,他們尤其對中共有一陣子逼他們養豬及吃豬肉的情況深惡痛絕。不過,他們也認為,近幾年來中共政府的「民族政策」做得不錯。
  我當時是在中國境內,在一個餐廳內與他們交談,其中講了一些我事後都覺得有點怕怕的話。例如他們問我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其實是我先問他們對疆獨的看法),我居然敢說我個人比較支持台獨,當然我也「兜」回來,我說統一還是大勢所趨。當我問他們對於疆獨看法時,他們有點緊張,說這是一個敏感問題,他們也不想和這些份子扯在一起,而且還加了一句:你要知道中共這個政權是很殘暴的(大意如此)。
2005/7/4

  男為悅己者容

.蕭雅

  世界變了,從前是女為悅己者容,可是發展到現在,男士也越來越「姿整」了,男人也要做Facial了,各種護膚美容化妝品行業為了擴大市場是一大推動力,畢竟男性佔了全人類的一半,想想看如果這些行業只做女性市場,不把男性看在眼裡,不是太「蝕底」及不合理了嗎?
  最近在許多報章雜誌及戶外廣告看板上,發現越來越多針對男性的護容美容廣告,尤其在一些以男性為讀者對象的刊物(別誤會,不是鹹濕雜誌),例如一本叫《MAXIM》(說實在的,這是一本有點無厘頭的東西)的男性「情色」(不是色情)雜誌上,就有大篇大篇的男性美容廣告及專輯,從曬太陽燈、SPA、健身、減肥、按摩、生髮護髮,到各種護膚洗臉用品,不一而足,像劉丹、劉愷威父子近年就當了某男性美容公司的代言人。尤其現在夏天到了,男士也要像女性一樣展現最好的一面,所以各類針對性的產品紛紛出籠。
  最令我訝異的是,原來男性也有脫毛的需要,真的是My God,該公司還請了藝人吳嘉龍當代言人,成了一臉(或一身?)「青靚白淨」的美男子,但我想應該不是有很多女性喜歡吧!
  其實,根據天然的原則,人就像其他所有動植物一樣,不管男女,天生就會散發或分泌出一些氣息來吸引異性,而長在身上的任何東西,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只是後來經過「教化」而「進化」(或「退化」,視您如何看待此問題)後,漸漸的失去這些功能(有些天生的功能反而造成反效果而需揚棄或遮掩,例如一些體味及體毛),因此需要借助人工來達成包括求偶等工作,當然也造就了很多新興行業的發展,人為的創造了經濟繁榮(經濟活動本來就是人為的玩意兒)。

2005/7/5

美國政商過從甚密溯源

(作者:蕭偉基 撰於2002/8/18)
  自從去年安龍醜聞以來,美國的大企業會計醜聞層出不窮,一發不可收拾。民主黨人以布殊總統及切尼副總統的其身不正,大加抨擊,以期在即將舉行的中期選舉和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中得利。不過,民主黨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近半年多來數十家被揭發做假賬的上市公司,每一家都是在克林頓主政期間開始在賬目上動手腳的,民主黨又怎能置身事外呢?
  其實,翻開美國歷史便知道,美國立國以來官商就已過從甚密(或者這也足以稱為「裙帶資本主義」吧),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以兩百年前以火藥業起家的杜邦集團(當然還有其他大企業)。美國跨國企業得以叱吒全球,強大的國力(包括軍力)其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美國沒有國營的兵工廠,軍需品都由民營廠商生產,這可是美國民間經濟最大的「靠山」呢?這難道不是政商密切結合(不管直接或間接)嗎?
  杜邦家族於一八零零年從法國到美國落腳,後在特拉華州扎根,兩百年來,杜邦家族成員或其代理人在特拉華州甚至聯邦政府擔任過許多重要職位,例如眾議員、參議員、司法部長、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最高法院院長等,還有許多軍中要職,不管錢勢或權勢,鋒頭之健,可謂一時無兩。
  赴美第一代杜邦,即皮埃爾.杜邦(Pierre S. du Pont)還在法國時就與王室關係密切,其子維克多(Victor Marie du Pont)當過法國駐美代理大使兼總領事。皮埃爾還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調停工作,並結識了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後來當總統的傑弗遜,這對杜邦家族以後在美國的發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後來法國風雲變色,皮埃爾不得已與兩名兒子及家人移民美國,《紐約時報》等大報都進行了報導。美國得以在一八零二年以一千五百萬美元向拿破侖購買路易斯安娜,使領土一下子擴張了兩倍多,也是靠皮埃爾當掮客得來的。
  由於與政府及政客關係密切,皮埃爾兒子伊雷內(E.I. du Pont)在特拉華州威明頓開的杜邦火藥廠很快壟斷了火藥市場,他們對於美國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參與許多對外戰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杜邦家族早年利用政商關係獲取利益的行動,不勝枚舉,此文列舉數項。
  十九世紀末,杜邦的火藥托拉斯已控制了美國九成以上炸藥的生產,他們想擴張海外市場,因此需有一間新型的大公司,但當時特拉華州憲法未能給予杜邦家族所需要的大企業的一切特權,當時掌管杜邦的亨利(Henry A. du Pont)上校遂策劃和操縱召開州立憲會議,通過新憲法明確地規定給予大企業稅務優惠的特權。
  為了謀求火藥企業更寬鬆的發展環境,杜邦家族成員千方百計和美國政府高層人物拉關係、交朋友,為總統候選人提供競選經費,一些成員本身也從政,謀求政治上的權力。塔夫托總統主政時期(一九零九至一三年),杜邦公司被控以壟斷罪,阿爾弗萊德(Alfred I.du Pont)與塔夫托談判,並威脅說若不允許杜邦公司擁有生產軍用無煙火藥的壟斷權,一百萬工人將失業。當時的司法部長正是杜邦以前的律師威爾夏姆。這件案件最後以杜邦與政府和解了結,杜邦仍保持生產無煙火藥的百分百壟斷權,絲毫無損。為投桃報李,杜邦家族支持塔夫托連任(當時杜邦總裁科里曼(T.Coleman du Pont)擔任共和黨全國發言人小組主任,也是全國執行委員;亨利.杜邦是聯邦參議員,也是威明頓和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總經理),可惜塔夫托輸了給威爾遜。
  民主黨的羅斯福總統一九三三年上任後,推行「新政」,取消營業稅,但徵收高額的利潤稅和遺產稅,這觸動了杜邦家族的利益,拉莫特(Lammot du Pont Copeland)和伊雷內(Irenee du Pont)等猛烈抨擊,並成立右翼的「美國自由同盟」對抗國會。諷刺的是,杜邦家族的其中一名千金不久後居然與羅斯福的兒子結成連里,兩個家族成了親家。隨後,羅斯福和他的政府推翻了早已制訂的稅收政策,使得杜邦等大企業獲得退稅及減少繳稅。當然更不可不提的是,二戰期間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杜邦是重要的支援廠商之一。
  本文並非刻意針對杜邦,況且在一、兩百年前,時代和社會背景與今年有天壤之別,基本上現今世上超過一百年歷史的大部份跨國企業,早年都做過現今時代所不容許的一些事(例如香港的怡和集團以鴉片起家),而在奉行民主及新聞自由的國情下,美國的政商關係受到法律的規範,也受媒體的監督,例如對政治獻金有嚴格的限制,不會像許多國家那樣明目張膽的做對百姓不公平的勾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暗地裡透過曲折手法,「化整為零」幹的壞事,往往就逃過媒體及群眾的眼睛,到多年以後才被揭發出來。此外,在執法當局眼中,商業犯罪的嚴重性遠不如謀殺或間諜等罪行,加上許多執法人員甚至可能連處理商業犯罪的知識都不足,這都使更多人敢於胡作非為。因此,在美國這個僅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要根除官商不當關係這項有「悠久歷史」的傳統,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撰於2002/8/18
(曾刊於信報、多維)

感謝各媒體

感謝各媒體
  這麼多年來,全球許多報刊雜誌都給予我發表或服務的機會,非常感謝。這些媒體讓我有磨練文筆及思考各種事務的機會,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成長精進,非常難得。我在這個Blog中出現的許多文章,曾經出現在其他各類媒體(相當一部份是當時原稿或經我處理過的成品,其他媒體採用刊載的已經他們編輯刪修),當然也有不少是其他媒體「投籃」沒有發表的,謹此說明。
  我要衷心感謝的媒體有(可能有遺漏,望見諒):
香港:明報、亞洲週刊、信報、明報月刊、蘋果日報、華航雜誌、東方日報、樂施會、香港作家雜誌、阿湯圖書、經濟導報;台灣: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新觀念雜誌、光華雜誌、商業週刊、新新聞;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南洋商報;網站:多維、亞洲時報;等等。
  此外,我也要感謝諸位接受我採訪的人士。
  再一次感謝各媒體之厚愛,我會繼續寫‧.....

蕭偉基 
2005/7/5

各媒體網站

各媒體網站(曾刊載本人文章或攝影作品)
明報:http://www.mingpao.com/
亞洲週刊:http://www.yzzk.com/
阿湯圖書:http://www.tangsbooks.com/
信報:
明報月刊:http://www.mingpaomonthly.com/
蘋果日報: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sec_main.cfm
華航:http://www.china-airlines.com/ch/index.htm
東方日報:http://www.orisun.com
香港作家:
樂施會:http://www.oxfam.org.hk/
經濟導報:http://www.eiahk.com
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
聯合報:http://www.udn.com/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新觀念雜誌:http://www.1988newidea.com.tw/
光華雜誌:http://www.sinorama.com.tw/
商業週刊: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新新聞:http://www.new7.com.tw/
星洲日報:http://www.sinchew-i.com/
南洋商報:http://www.nanyang.com/
多維:http://www.duoweinews.com/
亞洲時報:http://www.atchinese.com/
Tom:http://www.tom.com/

即將寫的書評

《裸女》、《搶佔2億人市場》、《寂靜之外》

我在亞洲週刊的文章

http://www.yzzk.com/
請登入以上亞洲週刊網址,再在「搜尋器」輸入「蕭偉基」或「蕭雅」,就有我近幾年在亞洲週刊的文章。

專訪: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 (原文)

  駐蘭州的香港樂施會中國項目幹事(環境)丁文廣,四十餘歲,回族,甘肅人,曾留學加拿大學習英語,是蘭州大學環境管理學在讀博士。曾在大學、政府部門以及世界銀行、歐盟中國項目工作,二零零二年一月起效力樂施會。八月中在甘肅探訪期間,我在顛簸的山路上與丁文廣進行了採訪。
  由於先後在世銀中國扶貧項目及樂施會服務,扶貧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丁文廣,分析了兩者扶貧工作的成效。他指出,世銀在中國的工程技術等基礎設施項目是成功的,但在中國的扶貧項目面臨著挑戰,因為世銀項目雖然投資大,但對專案及資金的管理力度小,主要依靠當地的管理人員進行跟蹤監測,而世銀監測「一年來兩次轉一圈」,很難發現實質性問題。
  對於樂施會項目,丁文廣用兩個字總結:務實。他說,樂施會項目雖然少,但農民能真正受益,做了一兩年,生活有很大改善。他說,樂施會的管理比較好,監測力度比較大。也許觀念的原因,以前樂施會在甘肅執行的專案比較少和政府合作,丁文廣說,應該加強與政府的合作,因為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可以做到資源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學習先進的管理措施,也能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並推動政府官員觀念的改變。
  對於如何提高扶貧成效,丁文廣認為可以採取下列對策:改進現行的扶貧機制,加大對扶貧專案及資金的監督力度;對貧困縣,特別是對財赤扶貧縣進行財政轉移支付,減少縣級政府部門利用扶貧資金支付工作人員工資的風險;進一步推進基層老百姓對扶貧活動的參與,並在扶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推行參與機制。他說,樂施會的「參與性」扶貧項目,是針對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傳統而設計,居民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例如在東鄉,由於羊肉是主要食用肉類,而該區居民有養羊傳統,樂施會項目就協助他們養羊。
  由於學農業和環境管理學出身,丁文廣分析了甘肅省的生態環境與貧窮的關係。他說,由於環境的惡化加劇貧困,貧困又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像一對雙胞胎惡性循環」。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局需要「國家公共政策加扶貧機制加教育」三管齊下。一些人認為這些年自然環境的惡化是導致中國西部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丁文廣對此另有看法。他說,根據他的調查研究,與其歸咎於大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更大。以沙塵暴為例,丁文廣表示,其實幾十年來的降雨量變化不大,為何會產生沙塵暴呢,原因包括:一、在不應開墾耕種的地方種植,違背了自然規律,破壞了天然植被,更使乾旱荒漠地區的植被覆蓋率急劇下降;二、一些荒漠地區等生態脆弱區域,例如石羊河流域的水資源分配政策存在缺陷,導致下游缺水,地下水位下降,礦化度增加,植被枯死;三、過去的一些不合理的決策,沒有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例如一九五八年的大煉鋼等,破壞了中國的大約30%的原始森林,七十年代「易糧為鋼」對內蒙古草原產生很大破壞;三、與環境相關的一些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缺乏連續性,例如胡耀邦總書記時期提出種草種樹,只維持了兩三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退耕還林」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非常好的戰略措施,但許多地方在該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把不該退的耕地也退了,使退耕還林政策發生了「扭曲」現象。對於樂施會在甘肅的項目,丁文廣總結,改善生活條件等基礎設施容易達到專案目標,但改變婦女觀念仍有待較長時間的努力。(蕭偉基)
撰於2004年10月

星期一, 7月 04, 2005

專訪樂施會蘭州項目幹事丁文廣

  駐蘭州的香港樂施會中國項目幹事(環境)丁文廣,四十餘歲,回族,甘肅人,曾留學加拿大學習英語,是蘭州大學生態學博士。曾在大學、政府部門以及世界銀行、歐盟中國項目工作,二零零二年一月起效力樂施會。八月中在甘肅探訪期間,我在顛簸的山路上與丁文廣進行了採訪。
  對於樂施會項目,丁文廣用兩個字總結:務實。他說,樂施會項目雖然少,但農民能真正受益,做了一兩年,生活有很大改善。他說,樂施會的管理比較好,監測力度比較大。也許觀念的原因,以前樂施會比較少和政府合作,丁文廣說,自他加入後,加強了和政府的合作,因為他認為這能推動政府改變,不過,由於體制上的限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政府為何做不到樂施會的扶貧成效,丁文廣認為有下列原因:扶貧機制有很多缺限,沒有人去監督;大部份貧困縣都是財赤縣,扶貧資金往往挪作他用;沒有基層老百姓參與,政策都是由上而下,不適用實際情況,是應付上面而做的形式化工作。他說,樂施會的「參與性」扶貧項目,是針對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傳統而設計,居民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例如在東鄉,由於羊肉是主要食用肉類,而該區居民有養羊傳統,樂施會項目就協助他們養羊。由於學農業和生態學出身,丁文廣分析了生態環境與貧窮的關係。他說,由於環境的惡化加劇貧困,貧困又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像一對雙胞胎惡性循環」。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局需要「國家公共政策加扶貧機制加教育」三管齊下。
.蕭偉基(2004)(此文經樂施會編輯處理,原刊於樂施會刊物及網站)
http://www.oxfam.org.hk/cdf/nw/donor_exp.html

My Sharing of the Trip to Lanzhou, China

http://www.oxfam.org.hk/english/partner/lanzhou.shtml
Seow Wai Kee, Monthly Partner
  In the hot summer of August, I went to Lanzhou with Oxfam, and I gained a lot from this trip. Lanzhou ,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in the province of Gansu , has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ifestyle and eating culture from Hong Kong . Most people are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ir religion is Islam. After taking about two hours to travel from the city of Lanzhou , we visited Dongxian County , a place where the Dongxiang people live.
  The weather there is very dry, with a severe lack of rain that has led to many bad harvests. This harsh living condition is so difficult to imagine for people living in the city. Villagers are so strong and brave to fac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simple life' of the villagers gave me a fresh feeling and a 'return to nature'. It also inspired me to re-think my own life, and the value of life. Even a small amount of money from us can really change the lives of many people. There are many such cases to be found in Dongxian. Oxfam gives an emphasi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villagers in designing projects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his is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People in Dongxian like eating mutton and with the suitable environment there, Oxfam provides young sheep to villagers through a micro-credit project. Villagers can gain income through selling sheep at the market.
  In fact, Gansu has many special local products such as some famous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juicy Yellow River melon. It may help economic development if they can be exported to Hong Kong or overseas.
  We also visited marginalised communities and the Child Education Programme which targets out-of-school children in the city of Lanzhou . Oxfam and its local partner, Lanzhou Muslim Associ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are very committed to do the projects there. One of the families we visited has 6 children (5 girls and 1 boy, the youngest of them all). They had moved from their village to the city to earn a livelihood and to escape the penalty of having too many children under the government law. It seems boy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girls, and this traditional thinking can only be changed through Education.
(2004 Autumn)

甘肅行感言

http://www.oxfam.org.hk/chinese/partner/lanzhou_trip.shtml
甘肅行感言
樂施之友蕭偉基
  2004年8月,我參加了樂施之友的甘肅扶貧考察團,到樂施會的項目點探訪。雖是短短六天的行程,卻令我獲益良多。首先,我們去了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兩個多小時的東鄉縣,那兒有著與東部迥異的西部風情,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飲食和生活習慣都與香港人有很大差異。
  乾旱的氣候、缺水的環境,令東鄉縣的糧產一直偏低,當地居民甚至連飲水都成問題,生活之艱苦,是物資豐富的城市人難以想像的。然而,他們那份與大自然拚搏的鬥志,對土地的熱愛,實在令人敬佩。
  身處簡單純樸的大西北農村,令我有一種洗滌心靈、返璞歸真的感受,更可藉此機會反思自己的生活,也反思自己的價值。其實,即使是一點點的幫忙,也可以改變許多人的命運,「能分享才能共榮」,在此處得以印證。樂施會的「參與式」扶貧項目,更能針對該區的特有環境和居民的需要而設計,使扶貧成效得以提升。例如東鄉以羊肉著名,加上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又適合種植牧草,因此,樂施會就在當地推行種草養羊項目,為居民提供羊隻,讓他們有持續的發展、穩定的收入。
  其後,我們又參觀了蘭州市的邊緣社區以及失學兒童的教學點。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有一戶從農村到城市謀生的居民,生了五女一男共六個孩子,為免因「超生」而遭到處罰,他們寧願到城裡當「黑戶」,重男輕女的傳統束縛,在這兒顯露無遺。此行確使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重要,也惟有藉著教育,才能改變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以至由此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撰於2004年

專訪﹕香港演員黃秋生

註:本文原刊登於《亞洲週刊》(2004年第11期)
我對做明星沒有興趣 .蕭偉基
黃秋生表示,自己比較喜歡演舞台劇,而拍電影是為了生活。他說﹕「香港電影可以給演員的空間太少,通常是給你做明星,但作為一個事業,我對做明星沒有興趣。」
  影帝級人馬黃秋生擔綱主演的香港話劇團作品《家庭作孽》,三月初在香港上演,全部十六場的門票在開售三天內售罄,創下佳績。該劇因而再接再厲,由話劇團演員高翰文接棒,於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四日繼續演出。為了演出這齣舞台劇而推掉多部電影的黃秋生,二月二十日在香港話劇團的排演室接受亞洲週刊的訪問。
  身為「好戲之人」,黃秋生說自己比較喜歡演舞台劇,而拍電影是為了生活。「舞台劇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不是說電影不行,而是香港電影可以給演員的空間太少,通常是給你做明星,當然做明星賺錢多,但作為一個職業、事業,我對做明星沒有興趣」。本身是香港演藝學院首屆畢業生的黃秋生說,會答應這次演出,首先是時間配合,其次是毛老師(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本劇導演、曾任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主任毛俊輝)的關係,第三是香港話劇團是有素質的劇團﹔而且「我可以演出那個人物,可以把握得到」。身為成功演員,他說並非小時候就喜歡演戲,進入演藝學院對他的啟發很大,尤其是毛俊輝,簡直是「將一身的『武藝』都傳授給我」。 
  從《人肉叉燒包》中的變態殺手到《無間道》中的正義警察,演出過幾百部電影的黃秋生,將各種不同的角色都演得自然生動,問他如何揣摩不同的角色,他直言﹕「完全沒有揣摩,香港電影這麼差,連劇本都沒有﹔有些好的可以揣摩,很難具體的找人物性格,有時在劇本裡面,有時是神來之筆」。
  毛俊輝曾說過最欣賞黃秋生在《野獸刑警》中的演出,黃秋生卻幽了他老師一默,說「他看我的戲太少」,很多好戲都沒看到,例如《鎗火》就不錯。他戲說﹕「那些拿不到影帝的電影都是好戲。」對於香港電影是否有前途,他說﹕「有明天就有前途,只要明天太陽繼續出來就有前途,前途不是在市場,在人心那兒,有人心就有前途,路是人走出來的。」至於會不會往好萊塢發展,黃秋生表示,有機會可以去,但不是所謂去發展,基地還是在香港,去好萊塢發展是不切實際的,「又不是『鬼佬』」。
  黃秋生經常對各種事物表達不滿或意見,是藝人中的異數,給人「憤世嫉俗」的感覺。例如在排練《家庭作孽》時,就投訴香港話劇團的排練場地居然是在賣雞鴨的菜市場上面,而且通風系統久未更換,環境很糟糕,顯示政府不重視。問他經常有這種牢騷,是否會影響在演藝圈的發展。他不同意用牢騷的字眼,因為「不必要改善的而你覺得需要改善才叫牢騷」,他也不同意自己憤世嫉俗。他說要先定義什麼是演藝界,「跳舞、變魔術、打跟斗都會的的才是,首先我不是演藝界,我是一個演員,我是在戲劇的表演藝術方面發展,當我定位為一個演員,尤其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舞台劇演員多過電影演員,(這種性格)對我來說是沒影響的」。演員要有獨特見解「一個文化工作者,首先應該有文化,令到自己有文化,有獨特的見解,有思想,如果不是,演的角色沒你的風格,沒你的思想,人家為什麼要看你的戲﹖」
  黃秋生對董建華政府施政頗有微言,三年前在出席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禮賓府接見香港電影界人士的酒會後,就批評政府「只做表面工夫」,漠視電影業,並惹來一些電影界人士批評。他認為,「政府的計劃就是一步一步什麼都不用做,『無人負責制』、『問誰負責制』」。
  談到香港眾多新晉的演員的表現,黃秋生說,很多都很好,問題是有沒有機會和繼續堅持去學習,例如余文樂、陳冠希都不錯。問他是否對香港悲觀,他說自己是「達觀」,當年香港電影跌到谷底、人才流失時,他就覺得香港電影有希望了,因為「流失的很多不是精英,夾雜著許多『廢人』」。他還說,當年拍片時是「一拖七」,一個燈光師拖七個人,但幹活的只一個,「七個在睡覺」。電影市道走下坡後,「那些廢人就走了,剩下的就是精英」。「香港人以前慣了逞威風、享受、『魚翅撈飯』,暴發戶心態,現在好了,真的要做事了,要增值、學習了,那些克服困難的人,將來就是社會的棟樑,那些不肯做的,就由得他『掃地出門』」。既然如此多意見,是否有興趣從政﹖黃秋生說沒興趣,並說那是「與虎謀皮、與狼共舞」。他覺得,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出了一分力,對社會最好的貢獻。
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

趙紫陽談中共

.蕭雅
  最新一期《明報月刊》刊出內地自由撰稿人靳仁所寫「趙紫陽晚年談話錄之三」──《社會主義走過了頭和一黨專制──趙紫陽的政治理論》,可讀性頗高。難得的是,這位晚年被軟禁的前中共領導,在如此情況下還可中肯、客觀的提出自己對中共及中國的見解,並不是懷著恨意及報復的心理。
  趙紫陽認為,所謂改革的理論,就是落後的國家革命勝利後,不能直接實行社會主義,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國家是「走過了頭」,必須退回來。他還強調,國企改革關鍵是必須理順所有制關係,明確產權關係,「這是最根本的」。
  對於毛澤東,趙紫陽也還有頗大程度的尊敬。他認為不能單純地認為毛是帝王思想,以封建來反封建主義,他統治期間追成錯誤,實際上是因客觀沒有條件,卻硬要去實行自己的理想抱負而形成的悲劇。
  同一期《明月》還介紹長期研究國際問題及中共黨史的專家何方將推出新書《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以扎實史料、嚴密邏輯來寫中共歷史,頗值一讀。
  中國領導人最喜歡說「以史為鑑」,希望上述客觀見解能成為中國走向光明未來的助力,中國及世界再也經不起這麼殘酷的教訓了。

2005/7/4

明報網址:http://www.mingpao.com

有關中國民主/人權/另類新聞網站

博訊:
http://www.boxun.com
http://www.peacehall.com/
多維:
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http://www.duoweinews.com
大參考:
http://come.to/dck
http://www.bignews.org
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http://www.epochtimes.com
亞洲時報:
http://www.atchinese.com/
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rfa.org/english/
http://www.rfa.org/mandarin/
美國之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
中港民運:
http://www.democracy.org.hk/chinese/demo_move.htm
中國人權:
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china/
http://www.hrichina.org/public/index
中國民主黨:
http://www.cdp1998.org/
http://www.ukcdp.co.uk/
看中國:
http://secretchina.com/
人民報:
http://www.renminbao.com/
北京之春:
http://www.bjzc.org/
六四:
http://www.64memo.com/
http://www.89-64.org/6415/Signature.asp
http://www.alliance.org.hk/ (香港支聯會)
http://youth.alliance.org.hk/ (支聯會青年團)
http://www.fillthesquare.org/chinese/ (天安門母親)
論壇:
http://www.chinaeforum.com/ShowForum.aspx?ForumID=11 (不寐)http://www.chinaeforum.com/ (議報)
文革:
http://www.chinese-memorial.org/
註:以上網站也許可找到比較接近事實的中國狀況,但也建議各位多作參考比較,不要只信一家之言。

中港台質量監管及消費者權益事務

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http://www.cnca.gov.cn/20040420/index.htm
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http://www.aqsiq.gov.cn/cms/template/index.html
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http://www.chinasafety.gov.cn/index.htm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http://www.consumers.org.tw/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http://www.consumer.org.hk/website/ws_chi/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
http://www.cc315.org/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http://www.gz315.org/
澳門消費者委員會:
http://cc.informac.gov.mo/c/

選擇

註:此文出處不詳,是朋友傳來的電郵,但我覺得很有意義,故放在此處與各位共享。
--蕭雅

妳選擇別人是妳的選擇,我選擇妳是我的選擇,妳會改變妳的選擇,我卻不會!」
有空就看看吧~還不錯的一篇故事(真人真事)唷~傷心的男人總是選擇讓自已成長而非自哀自憐,女性同胞好好學學吧!
沒想到現在還有這種癡情男~你選擇別人是你的選擇,我選擇你是我的選擇.你會改變你的選擇,我卻不會!這句話真特別. 不應選擇你最愛的人來結為連理(因為他不會很珍惜妳).應選擇最愛妳的人結為連理(他會像寶貝一樣把你捧在手心裡). 才會過的很幸福吧.值的深思.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懷一種情。 她因獲選為模範生上臺領獎而為全校所認識,他成為仰慕者。

那年他14歲。一天放學,他發現她不但是坐同一路線下車,還在同一站下車,她家只隔他家一條小巷子。

他利用聖誕卡寫 了封【希望和妳作朋友】的信。

結果得到訓導主任在司令臺拿來念而譏笑一陣的回音,這封信讓全校都知道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個放牛班的孩子怎能獲得模範生的青睞呢?

他繼續寫信,寫了封起來,直到初三那年的聖誕節一起丟到她家信箱,她沒回音,訓導主任也沒回音。

高中聯考放榜,她考上總統府隔壁那一間學校,他的學校離總統府也不遠,他念化工科,還常和她同班公車,卻從未交談。他只能默默看著綠衣,暗自祝福,並為自己打氣。

他依然 寫信,依然在聖誕火紅季節整批寄,她依然不睬。

大學,她念師大,他到南部讀二專。

為了能再常看見她,他在南部苦讀了一年,考上了師大工教系,他又和她同學了。

還記得看了榜單,他口中念著她的名字,飛快地騎車到那條巷子,頭次按了她家的門鈴,在鈴聲中他滿腦都是她,渴望和她講一輩子的話她還是不睬他,她已有男友,但他寫了句話給她:「妳選擇別人是妳的選擇,我選擇妳是我的選擇,妳會改變妳的選擇,我卻不會!」 對他這總有些恐怖份子色彩的痴戀,她始終置之不理。他當兵那年的聖誕節,她嫁人了。

沒多久她去了美國,他也知道她生了個女兒。但他不絕望,他從小沒想到要去美國,總以為留美是天之驕子的事,輪不到平凡人,他原本認為每學期能讀完就很不錯了。

是她喚起他的美國夢,他到了美國讀書,才更體會雪地中的聖誕更美,他也更堅信十四歲的抉擇。

三十一歲 那年,他學成回國,在大學教書,他依然只單戀著她,他還是繼續寫信,每逢聖誕節信就特別長,只是沒有寄出,他打算等她到相識二十年再說。他是單純的要把單純的愛帶到中年。

三十三歲那年的聖誕節,她來找他。

十九年了!終於有了回應。

她已婚變,帶女兒回家,一個多月找不到工作,想到他在教育圈有許多好朋友。他當然幫她,她很快就重拾教鞭。

他追求她,用十四歲起就炙熱的單純愛情。她依然抗拒,她覺的自己不配,她不再是當年的才女,只是一個曾在婚姻中心碎的婦人。

他帶著兩大箱的信向她求婚,感謝她給他的ㄧ切: 沒有她~他大概讀個高職就停止了; 沒有她~沒學士、沒碩士、沒博士; 沒有她~熬不過人生地不熟的歲月; 沒有她~人生的道路不知道要怎麼混亂; 沒有她~他的字不可能如此工整,文章不可能如此流暢; 沒有她~他這學理工的是不可能喜愛文學詩詞,詩詞伴隨他的成為今日的我。
『好不好?讓我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懷一種情。你沒有欠我的,我以愛你為生命最美的事。』

三十四歲那年的聖誕節,他和她走向地毯的那一端,他堅持請她的女兒作花童,他深愛這小女孩,視同己出。

這故事還沒完,不過他倆已攜手走過十個年頭的聖誕,在學校宿舍中,他們家的聖誕紅開的特別豔,特別早,也最晚萎。

這是真實的故事,此人就是師大工教系彭懷真教授。 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 但是很多人一但摘到..遇到了..卻不懂得珍惜.. 世上的感情事就是那麼矛盾 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 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
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 失去的情人,總是最懂我的。

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個想要尋找的人。 這個人,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回來,好好珍惜你所愛的人跟愛妳的人....^^.. 想說的話不要藏在心裡, 因為你不說出來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滿值得看的一篇!

自己所愛的人就在面前,卻要忍著什麼都不能說,更殘酷的是女主角居然這樣回答他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站在此生最愛的面前....而她已忘了我~~~

星期六, 7月 02, 2005

從帶《大紀元》進大陸的恐懼談起(新版)

從帶《大紀元》進大陸的恐懼談起  .任和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紀元》是與法輪功有聯繫的報紙。所以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那就是千萬不要拿著《大紀元》過關進大陸,否則分分鐘被關了都不知道什麼事。筆者沒有試過這情況,也不知道這說法是真是假,但這所透露出的一個訊息,就是一種讓人恐怖的感覺,所以很多人都不敢拿免費派發的《大紀元》,這是可怕的現象。
  本人並非法輪功信徒,對其也沒有特別的好惡,但我想一個組織能夠如此龐大,實有其過人之處,所以他們對被大陸定為邪教,有極大的反彈,並認為是大陸栽贓,幾年下來越搞越多媒體及活動來為自己平反,但似乎大陸的宣傳與壓制已成功達成妖魔化法輪功的局面。
  不過,法輪功信徒一些做法也令人反感,尤其早期喜歡動不動就包圍人家或告人家的做法,造成很多人很怕與之接觸。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中國特區,有其特殊的地位,使它成為少數可以紀念六四、可以讓法輪功活動的中國土地,而且是大規模的活動。中國政府當然也擔心香港會因此成為「反華勢力」基地,在這樣的夾縫中生存的香港,要在各種勢力交鋒中拿揑得恰到好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管怎樣,由於歷史與地理的關係,使香港人百年來幸逢其會,見證大時代變幻莫測的時局,是幸耶不幸耶?
  
2005/6/25

貧窮是罪惡,無知最可怕

伊朗總統選舉的懸念

.蕭雅
  伊朗總統選舉塵埃落定,選前不被看好的極端保守強硬派人選、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爆冷以六成多得票勝出,將於下月初正式上任。不令人意外的,為了要對支持他的保守派選民負責,他即時對美國擺出強硬姿態。
  這次選舉出現一些看似意外其實卻在情理之中的結果。在長期尊崇回教教士的伊朗,內賈德以非教士身份當選,能夠擊敗多位德高望重的教士,甚至贏得實際掌權的最高領袖哈梅尼為首的教士支持,當然需要一些能耐,他的比教士還極端保守的立場,就是他的撇步,使他成為伊朗二十四年來首位非教士總統。
  雖然美國不認同伊朗的選舉,認為那不是真正的選舉。但從真實情況看來,伊朗的總統選舉的確是中東回教世界的典範,看不出有很大的不妥之處,美國「不妥」他的原因就只是因為他不願意當美國傀儡下的政權。但伊朗無論如何總比美國的中東盟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來得好吧!這些美國盟友的人民何嘗試過民主的滋味呢?
  美國總統布殊上台後就把伊朗列為「邪惡軸心」之一,是令人納悶的舉動。因為伊朗前總統卡塔米眾所皆知是一個改革派人物,雖然身為回教教士,但崇尚民主,解放了許多成年的宗教束縛,社會漸趨向開放,而且他也沒對美國擺出強硬姿態。雖然很多支持改革開放者不滿卡塔米的改革緩慢,但是要知道在那樣的神權社會下,要進行改革是非常困難而且要冒極大風險的,不可一蹴即就,美國不僅不表諒解和支持,甚至還對之惡言相向,這次伊朗人民選了個可能真的令美國大大頭痛的人物,對美國的不滿所表現出的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也許是一大原因。
  或許美國要對付伊朗的真正原因,真的是因為石油吧!這是唯一能夠解釋得通的原因,所以無論誰上台,美國都不爽,因為不可能有一個總統會甘於作他國的傀儡,所以美國一定要除之而後快,扶持自己的傀儡政權,將伊朗視作殖民地,這樣就可確保油源及財源滾滾。

2005/7/2

星期五, 7月 01, 2005

田家炳小檔案

1919年生於廣東省大埔縣,客家人。16歲時父親去世,輟學挑起家庭經濟重擔。18歲在越南經商,20歲轉赴印尼,經營橡膠業。由於印尼出現排華隱憂,1958年毅然全家定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開設田氏化工廠,經營塑料薄膜和人造革加工行業。1992年後在廣東東莞、廣州建廠拓展業務。

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田家炳在家鄉大埔縣和中國大陸各省市、台灣、香港及英國等地,捐資興辦公益事業。1982年更捐出八成財富設立田家炳基金會,並於1985年在台灣設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

據不完全統計,至今田家炳捐資興建中國大陸大學院校45間、香港大學院校9間,全國以「田家炳」命名中學88間、小學37間、鄉村中小學圖書室950間、廣東省梅州市屬市縣醫療院所26間、橋樑129座、公路6條,另有北京自然博物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項目,捐資總額逾十億港元。

田家炳更於2001年將住了三十七年的豪宅賣掉,將所得5600萬港元全數捐資教育,自己與太太則租住公寓。2004年,他更向銀行舉債600萬港元,捐予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

1993年,國際天文組織正式把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以表彰其貢獻。他也獲美國、香港等七間大學及大陸數十間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院士學位、榮譽教授等榮銜。

專訪:香港慈善家田家炳     

.撰文:蕭偉基

  三月二十一日,天津師範大學舉行「田家炳教育書院」的大樓主體封頂儀式,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親自出席該典禮。其實,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的師範大學的「田家炳教育書院」都因田家炳的捐資而擁有自己的獨立大樓,天津師大只是其中之一。
  初春三月一個週六的上午,跟著二十多位大埔縣領導及旅港鄉賢訪問田家家炳先生,看到他在全國捐資的情況,各省市政府致送給他的紀念品,琳瑯滿目。中午在荔枝角地鐵站的一間酒樓用過充滿鄉情、不講排場的午餐後,田家炳和我以及田家炳基金會幹事蕭開廷,乘搭地鐵到其位於九龍塘的租賃公寓,進行專訪。一位億萬身家的企業家及慈善家,沒有私人轎車,長年以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代步,著實令人驚訝。這也許是高齡八十六的田家炳身體仍健康硬朗、思路仍清晰敏捷的重要原因。
  廣東大埔出生的田家炳,以化工業起家,幼承庭訓,生活簡樸、樂善好施。他至今仍能一字不漏背誦明朝朱柏盧所撰的《治家格言》,並且應用在做人處世當中。例如格言中有一句:「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田家炳說,每與人爭執時,就會想到這一句,自我反省。這也許是田家炳生意能夠做大的重要原因。他說,做生意常常想著如何做到客戶及供應商都覺得與田氏來往最好,盡量做到他們滿意。
  田家炳一九五八年從印尼移居香港,他回憶這段歷程時說,「自問生平包著利人必能利己的宗旨,即使開一家雜貨店,也一定做得起來;在路邊擺個報攤,也有信心做到人人向我買報紙。他還說,「如果有一天我當你的守衛,你十年後也會想到,用過這麼多守衛中還是田家炳最好,我很有信心」。
  香港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也表示,與田家合作很愉快,受到田家炳己立立人的事跡影響。
  一九八二年,他將八成財產捐出,成立田家炳基金會,捐資公益事業,至今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已興建數以百計的大學、中學、小學等學校,以及數十間醫院、一百多座橋樑等項目。在大陸,田家炳中學已經是名牌,不少學校都希望能獲田翁的捐資並能夠取名為田家炳中學。他雖不願意說出他的捐資總額,但估計應超過十億港元。
  香港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後,田家炳旗下物業租金收入大幅減少,為了堅守捐資承諾,田家炳毅然於二零零一年將住了三十七年的別墅出售,把所得五千六百萬港元悉數捐作教育用途。
  對於賣掉大宅捐獻,自己與太太卻租住公寓,田家炳說,「我捨得不算什麼,太太捨得才算特別」。田太則回應,最初也有些不捨得,但做善事,很值得,最後她也很支持。身為共產黨員的原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浚生(原香港新華社副社長)表示,田家炳賣屋興學的例子,是他上黨課時必講的內容。
  關於去年曾向銀行貸款六百萬港元捐給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田家炳解釋,向來做生意都有向銀行貸款。香港八所大學中,當時只剩理大和城大他沒有捐過款,為著讓兩校爭取政府更多「等額資助」,得到銀行延緩了需償還的貸款,而完成了他捐資的素願。他說,自己雖然增加負債和利息,但想到兩校可得到更多捐款,所以很樂意這樣做。
  對於慈善家的稱呼,田家炳如此回應:「我不是慈善家,我也不特別脤濟親戚,只是捐辦公益、教育。我認為每個人都要自力更生,所以我對他們說,『你當作沒有田家炳這位親戚』,就會自力更生。」
  在訪問過程中,田家炳多次強調,「頌揚的話盡量避免」,由此可見他實事求是的個性。他說,他的做人宗旨就是節儉、體諒人,能夠做好盡量做好,「就算素昧平生、以後也無見面機會的「問路客」,他都不惜多花幾分鐘盡可能給予最好的協助,令別人留下好印象」。
  因此,對於名聲他也很在意,不希望因為任何差錯而壞了名聲。這也是他為何只在家鄉大埔捐錢卻不投資的原因。他說:「怕別人利用我的名堂做生意不規矩,壞了名聲。」當時他曾計劃要扶植大埔縣政府辦些營利事業,但官員不敢擔這個擔子,所以沒做成。他也隨時提醒子女謹言慎行,而孩子也很小心,不讓爸爸丟臉。
  他很感慨自己「沒辦法適應商場」。改革開放後,政府提供許多優惠條件吸引田家炳投資,他都不為所動。一九七九年,他反而將整套人造革機械生產線送給廣東省政府,並免費代培訓技術人員。
  他說:「從來不想政府給我什麼好處,給好處我就週身不自在。」大埔縣政府曾打算撥地給他建別墅,他婉拒了,他說:「我的財富尚且要拿回家鄉辦公益,那能反而接受政府的恩惠?」
  田家炳不只不拿政府的好處,反而處處為政府著想。一九九五年,大埔縣要造一條公路,但測定的路線需從田家炳祖父墳墓經過,基於對田翁的敬仰,政府原本打算繞過該墳墓,但田家炳知道此事後,主動將這被認為好風水的墳墓他遷,以免妨礙政府的工程及不增加政府的成本。對此,田家炳有一很動人的解釋:「家族開會商討此事,大家認為祖父最保祐就是我,既然我都沒意見,他們也都沒意見了。」
  目前大陸共有八十六間以「田家炳」命名的中學,小學有三十七間,四十六間大學有「田家炳教育書院」等建築物,而且每年都有不少學校向其基金申請捐款,希望也能成為一份子。田家炳謙虛的表示,很多學校不是真正計較錢,而是覺得學校內有間田家炳書院很光榮,「其實我捐的錢不是很多」。
  近幾年來,田家炳將資源集中在大陸的師範大學,因為他覺得,中國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成敗在教師素質,師大是培育老師最好的學校,他們畢業後為教育服務,是最有效提高中國教育的工作。
  田家炳表示,十三億人口是中國很大的包袱,如果能夠提高教育,每個人有求生存的能力,這個包袱就可以變成資源。他希望將剩餘的歲月都奉獻給教育。
原中國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馬立對田家炳的評價是「站得很高,看得很遠」。香港教育學院研究及國際合作中心總監鄭燕祥則表示,中國每所師大都有一間田家炳教育書院,這可以見到田先生為了培養優質教師而有系統地工作,建立了戰略性的教育基地。
  對於中國的前景,田家炳很有信心,因為人民素質不錯,只是還未上軌道。他表示,現在的領導一屆比一屆好,尤其有那麼多海外華人做後盾,只要國家一好起來,海外華人愛中國的心自然就會提高,外國人自然看得起中國人。
  但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風氣下降是他相當擔心的。他說,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貪污,貪官枉法多,造成民眾反感,而當前最重要工作是減少貪污。田家炳特別提到今年年初大陸計劃舉行而最後取消、一桌上萬元人民幣的春節扶貧宴,他表示,「這種風氣很不好」。
  至於如何解決中國的貪污問題,田家炳認為,制度要改變,像香港這麼開放及有透明度,人們就不敢亂來。他說,「要把公眾的錢當自己的錢般來節省,這樣就能把更多資源投入教育」。
  因此,這些年田家炳也把部份資源投入在「德育」的推廣方面。三月下旬,田家炳基金會才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了「二十一世紀學校德育發展路向」研討會。田家炳認為,「育德比育才更重要」,社會風氣與德育這些軟件,比建築物這些硬件來得重要。
  對於香港,他說,本來香港非常好,經濟成功,市民生活及知識水平高,是非常幸福的社會。但是這幾年經濟問題等原因,產生一些不好的風氣,很可惜。他覺得香港社會太過醉心自由、人權,搞到爭爭吵吵,失去了不少好的中國傳統思維。他表示,並非民主不好,但香港似乎追求得有點過份。
  田家炳曾說,當初離開印尼到香港是最好的轉捩點,但他坦承對香港近況有些失望。他說他並不是奉承董建華,但像他這樣全心全意為香港的人,真的很少,可能再過幾屆後大家就會覺得,董建華確實不錯。
  他舉例,某一件事如果有五十一人贊成四十九人反對就應該上馬,但在香港反對的人會一味攻擊,「那政府如何做事」?他覺得這對年輕人的思想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例如中大學生一個不滿意就喊校長下台,很隨便、很衝動,「我非常不恭維」。
  田家炳在家鄉大埔是人所敬仰的慈善家,因為單是橋樑,他就捐建了一百二十九座,其中一百二十六座名為「田家炳大橋」。一九九零年,大埔縣政府更成立了「大埔縣家炳建設工程籌建委員會」,共進行了超過二百宗、四百個項目,捐資逾一點四億餘元人民幣,包括學校、橋樑、醫院、道路、大型體育中心、廣播電視中心等。田家炳說,當時大埔造橋的做法是:「你們開路,我做橋」,鼓勵人們開路,使交通方便。
  田家炳積極參與捐資項目,包括設計圖則、發展細則等;不辭勞苦親身到校探訪,長期奔波全國各地;並喜歡與學生真情對話,分享做人處事、金錢觀、人生價值。二零零二年的上海師大座談會上,他向學生們說:人生追求名利很應該,但應從正當手段去追求。同年的華東師大座談會,他在回憶起父親的教誨時,雖然已是七十年前的往事,但仍忍不住流下眼淚。
  大埔縣家炳工程籌建辦公室主任楊恭曾表示,田老事必躬親,有一次凌晨五點多從香港出發到深圳,隨即開始了緊張的會議,一直到晚上八點多才回港,深夜十一時仍來電對工程提出意見,連續十幾個小時奔波、座談。
  田家炳對公益事業不遺餘力,但本身生活簡樸節儉。他出外住旅館會自備肥皂,因為不想浪費酒店的肥皂。他要求慶典不舗張,吃住簡單。他甚至在宴會上只喝開水不喝汽水,因為覺得汽水要開罐,不環保。台灣田家炳文教基金會董事夏華回憶,田家炳每次上館子吃飯都把菜吃光光,因不想浪費,每次來台都指定住青年旅社,說是離公園近,方便散步,其實是節省。
  數十年捐資公益教育事業,田家炳覺得「內心非常高興」,因為「栽培人才的收穫無法估量」,而「學校辦得好,對我精神上的安慰非常大,那是種無形的激勵」。他說,自己捐了一些錢,能夠帶來這麼多收穫,產生的效果大過放在自己口袋;其實個人身家有十億與一百億差不了多少,怎樣提高財富價值才最重要,能為國家、民族作出無私奉獻才最有意義。

撰於2005年4月
註:本文將登於《亞洲週刊》
網址:
田家炳基金會:
http://www.tinkaping.org
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

救援程翔

http://savechingcheo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