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03, 2005

從《喜馬拉雅星》談錫克族      

從《喜馬拉雅星》談錫克族      .蕭偉基

  賀歲片《喜馬拉雅星》差點釀成種族歧視風波,以及最近地鐵站廣告牌上常見的「多啲認識,少啲認色」口號,可以作為香港學生甚至一般市民的通識教育好題材,可惜傳媒在這方面著墨不多,導致香港的華人雖然因「阿星」服飾妝扮的特殊而認識這非我族類,但卻因此而將所有印巴裔皆戲稱為「阿星」,不知印巴裔之中民族種類甚多,而稱「阿星」者僅止於錫克族人。

  錫克族(Sikha),源起於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省。1469年,錫克族第一代上師Nanak綜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傳統,創立了錫克教。但也因此,錫克教與印度教及伊斯蘭教之間,尤其是錫、伊之間,經常鬧意見,甚至發生武鬥,錫克族人為了抵抗,養成全民皆兵的傳統,英國佔領印度後便僱用許多錫克族軍警(他們體格普遍比較高大魁梧也是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何印度以外錫克族人,包括香港、新馬等前英國殖民地的錫克族人,大部份從事與保安有關工作的原因。

  錫克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男性必須包頭巾,以及名字中必有「星」一字。其實,錫克教規定信徒須嚴守五個服飾標準(稱之為5K):著短褲、蓄長毛髮、插髮梳、戴腕環、配短劍。至於名字,受洗後的錫克教男信徒名字需加上Singh一字,即獅子之意;女信徒則加Kaur一字,意即公主。所以這是否可稱之為「姓」,實乃值得商榷。筆者在香港曾認識一位有華人血統之錫克裔女性,將Kaur轉換成中文名字中的「郭」姓。

  至於Singh這字,中國大陸標準譯法為「辛格」,台灣則有「辛格」、「辛哈」等譯法。由於中文世界(不管中國大陸還是台灣)的媒體乃至官方新聞機構,在國際新聞方面往往以西方媒體馬首是瞻(不管什麼人,簡稱時一律只稱整組全名的後半部,經常鬧笑話),因此可以發現一旦談到印度的人名,「辛格」數目之多常令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此「辛格」是否彼「辛格」,令讀者混淆。拜託全球中文媒體(尤其是兩岸三地媒體,東南亞媒體這方面表現好很多,因為比較熟悉,西方媒體我們管不著),一旦看到名字中有辛格的人名時,千萬不要再簡稱為辛格了,請一律寫全名吧,不要再省那幾個字了。

錫克教極端份子長期與印度政府不和,一九八四年,時任印度總理甘地夫人下令襲擊錫克教大本營金廟,引來錫克族人更大仇恨,不久後甘地夫人也被其錫克族護衛所槍殺。幸好,今天的情況已有很大的改善,例如在甘地夫人媳婦索妮亞領導下的印度國大黨,去年贏得大選後印度總理一職便首次由錫克族──經濟學家曼莫漢星出任。

其實,今天許多錫克族人,尤其在印巴以外落地生根者,已經不再執著於他們傳統的一些服飾上的規定,例如已有剪短髮、不再包頭巾等。職業上,他們也跨出「好勇善戰」的範疇,在許多專業領域闖出一片天,例如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不少名律師及醫生都是錫克族,最著名的就是馬來西亞反對黨領導人,同時也是名律師的卡巴星。所以,今天我們應該以更多包容、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不同族群的人,「少啲認色,多啲認識」。

順便一提,香港有一所錫克廟在灣仔皇后大道東371號,有興趣者不妨前往參觀了解。

2005/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