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2, 2005

香港興建政府總部之爭

以下是明報2005/9/19的社論,提到有關香港政府要興建政府總部要引起的爭議。其實,筆者早在三年前(2002年)已就有關問題,寫過一篇文章,刊載於信報。筆者當時認為,如果是一個有魄力的政府,將政府總部建在新界又何妨?
蕭偉基
搬遷政府總部 須兼聽並論證(明報社論)
2005年9月19日
【明報專訊】搬遷政府總部到添馬艦的計劃近日再度成為議論焦點,這計劃不但涉及60億元的建築費開支,需要立法會審批,也涉及港島最後一幅珍貴海濱土地該如何使用、舊政府總部應否保存、中區甲級商廈供應會否不足等規劃問題,以及其他文化和經濟議題,足以反映新特首領導下的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和作風,是一個重大而複雜的決策。
我們認為特區政府不應急於上馬,必須讓社會深入討論不同的方案,形成清晰的主流民意﹔不能匆匆上馬,否則很可能會像西九龍文化區那樣,觸發政治風波。國家或城市的行政中心選址,往往和政治角力及政治妥協分不開。
■堪培拉是澳洲首都,本是荒蕪之地,澳洲聯邦政府把總部搬到這裏,是因為悉尼和墨爾本爭當首都,掀起了長達7年的政治爭議,澳洲政府為免聯邦分裂,最後決定在兩個城市之間選一個地方建都。
■馬來西亞將行政中心由吉隆坡遷徙到太子城(Putra Jaya,又譯布特拉加亞),主要目的是配合該國「多媒體超級走廊」發展計劃,透過搬遷行政中心,帶動開發一個全新的經濟重鎮。
■南韓最近討論遷都,是希望透過搬遷行政中心,分散戰爭風險,同時扭轉全國七成經濟集中在首爾的局面,從而表達政府關注其他地區發展的政治願景。
近年,不少內地城市遷移巿中心,例如重慶、青島、深圳、廣州等城市,都曾搬遷行政中心,它們的理由不盡相同,主要是舊城中心區過於殘舊,缺乏足夠土地大規模重建,所以另行開發一個新的政治及商業中心區域,藉此帶動城市的整體發展。市政府官員在搬遷前,總會強調搬遷行政中心是為了市民的福祉,而不是為了改善官員的工作環境。
香港搬遷政府總部的構想早於1998年提出,曾引起社會爭議,後因金融風暴觸發樓市大跌而擱置,爭議亦暫告平息。如今,樓市已經復蘇,曾蔭權領導的新政府乃舊事重提,希望盡快動工,騰出下亞厘畢道政府總部現址作商業發展。單從行政效率的角度來考慮,這種想法並沒有錯,還可連帶創造建造業職位,但消息傳出後,政界的民建聯和商界的香港總商會主席艾爾敦先後提出質疑,顯示添馬艦建政府總部的計劃,並未獲得政界及商界的廣泛支持,幾年前的爭議並未解決。
根據中央政策組的民意調查,搬遷政府總部是市民最關心的25項施政之一,排名僅在開徵銷售稅之後。政府考慮這個問題時,不僅要從中區甲級商廈的發展需要著眼,也要考慮這幅海濱土地如何規劃使用,才最有利於保存維多利亞港的美態﹔如何處理原政府總部承載的歷史、政治和文化價值﹔怎樣利用興建新政府總部來促進香港不同地區的發展﹔此外,還涉及公帑有否浪費、公共資源是否用得物有所值等。
總而言之,政府總部選址不僅是行政辦公室的空間轉移,而是一個充滿政治、經濟和文化意涵的決定,足以掀動許多不同界別市民的神經。可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只著重以政府行政需要,以及庫房財務得益的角度,來處理這個複雜的議題﹔強調辦公室不敷應用,以下亞厘畢道代替添馬艦土地作商業發展招標收入會更多等,這種單元的行政管理思維,一旦遇上多元的利益及價值觀衝突時,將會難以招架,更無助於凝聚社會共識。
屆時,市民還可能會從負面的角度來閱讀政府決心搬遷總部一事,說曾蔭權當上特首後第一項重大工程決定,就是花60億元為司局首長和高級公務員建一個有無敵海景的新辦公室,這會令整個「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願景被嚴重扭曲和破壞,這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從現實政治的角度考慮,興建新政府總部需要立法會通過撥款,現時只有自由黨和個別議員表態支持添馬艦計劃,民建聯傾向遷離中區以帶動東南九龍的發展,泛民主派對選址未有定見,但堅持要先由立法會討論,政府不可以擅自拍板。在這樣的形勢下,政府應該廣泛諮詢,透過科學論證的過程,讓公眾知道不同方案的利弊,讓一個最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方案脫穎而出,這樣凝聚出來的社會共識,才容易說服立法會通過撥款﹔如果不作諮詢和論證便「闖關」,極容易會碰壁而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應帶頭發展新界經濟
.蕭偉基
  港島、九龍和新界是香港的組成部份,然而,新界(包括新市鎮)居民往往有被忽略的感覺。儘管政府近年在硬件方面對新界的投資頗大,但對新界經濟地位的提升,卻投入甚少(除了新機場之外)。筆者認為,不僅僅從經濟角度,從環境、城市開發、可持續發展,甚至人文、人道角度而言,政府都應該採取積極措施,發展新市鎮的經濟,而且不僅是將之定位為地區經濟,應該是將新界的經濟重要性提升至與港島、九龍不相伯仲,並各具特色,形成多個核心城市,而不再只是港島、九龍是核心城市,例如港、九是商業、經濟中心,新界能不能是政治、行政中心呢?。新界邊陲化的政策定位,在回歸後實不應存在。
  新加坡面積640平方公里,人口40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281人;香港面積1098.08平方公里,人口67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109人,兩個城市人口密度都差不多,但為何走在香港街頭會有喘不過氣的擁擠壓迫感,在新加坡卻舒服多了呢?原因除了新加坡住房面積較大,居民須到戶外喘一口氣的需要性較低,而香港由於大部份人住在「不人道」的狹窄「鴿子籠」,需要離家上街走走之外,另一個原因是人口分布極度不均,人口只集中在極少數區域。根據政府的資料,港島和九龍的面積只佔全港的11%,但人口卻佔50.1%;新界地區佔全港 89%的土地,卻只住了49.9%的居民,而港島及九龍一些區域的人口稠密之程度,簡直到了「非人住」的情況,例如觀塘每平方公里住了近五萬人,實在是不可思議,難怪每次走在觀塘都有要窒息的感覺。
  另外,統計也顯示,住在新市鎮的居民中,有42.6%的工作人口需到港島或九龍上班。這種情況是因為港島及九龍是經濟重鎮,因此不管住在何處,都需到那兒去工作或者辦事,再加上遊客在內的人流及流動人口,使港島和九龍的交通、空氣、噪音等環境問題雪上加霜,極度不健康。港島和九龍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當然和英國殖民有關,因為英國是先佔領香港島,再佔領九龍,最後才佔領新界,因此各區域的發展,就有了先後之分,而由於各種因素,即使設立新市鎮,港英政府也沒有計劃讓新界地區的經濟實力及重要性大大提升,甚至寧願在港島及九龍填海,也不開發新界地區。二十年前也許還有一些製造業的廠房在新界,但工業北移後,新界居民要就業就只好到港島和九龍了。
  因此,政府應該有長期性計劃的發展新界經濟,並起帶頭作用,例如可以將一些政府機構總部遷往新界地區,吸引大企業搬往新界(當然要在短期內使上水或屯門也像中環般成為金融重鎮無異於癡人說夢),這種措施不少國家政府都成功實施過,甚至將首都搬到一個新區域的情況都有(例如馬來西亞)。不久前曾有一項調查指幾乎沒有公務員願意將部門總部搬到新界,但在這類事務上,如果政府也以這種「民意」為依歸,就顯出政府的無能了。再者,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辦公室設在何處其實已不是那麼重要了,作為一個有魄力的政府,將政府總部搬到新界去又何嘗不可呢?
作者:蕭偉基
日期:2002-6-1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