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3, 2005

新聞生涯回顧

  新聞生涯回顧 2005/1/23 蕭偉基
  做了九年的新聞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在此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新聞工作,非常引人入勝,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知識及學問,是最好玩的工作之一,也是一種具使命感的工作(當然這還得視在什麼機構工作而定)。未來如時機適合,我仍然樂意全職投身新聞工作,尤其是電視及廣播工作,我一直希望有機會從事。
  作為一個非新聞科班出身的人,得以投身新聞工作,我覺得真是不枉此生,這真的要感謝亞洲週刊,尤其是總編輯邱立本。
  這九年來,有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事,現憑記憶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早期我是做負責資料搜集及核實的研究員,由於接觸許多資訊,經常提出一些題材,奈何由於公司資源及人力之不足,許多都未能實現,而一些題材在我提出一段日子後,卻由其他雜誌做了專題,例如當年「電子雞」風潮、台灣飲食文化(尤其茶文化)風靡神州、兩岸三地及亞洲創意工業專題等等。
  此外,亞洲週刊記者由於著重在政、經領域,對流行文化,尤其是娛樂圈的生疏,使許多相關題材的報導遇到障礙,例如我曾提出的周杰倫、Twins專題,都因此而胎死腹中。這令我感到,做娛樂新聞也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個很有意義及賣點的題材,也因為工程太浩大而無法成事,非常遺憾,那就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華人人才揚名海外」專題。
  我採訪過一些場合,也真的感受到記者「貼身追訪」受訪者的類似狗仔隊的工作不易為,所以雖然一些人經常批評日報及電視沒有深度,但這些薪水不高的新聞從業員的工作,很多自詡「有深度」的記者並無法做到。憑心而論,日報及電視/電台雖然提供「即食式」內容,但意義及重要性非常重大,必須予以高度肯定。
  在媒體生涯中,我也學習到許多待人處事及隨機應變之道,例如在遇糾紛或投訴時盡量不可「心軟」而認同了對方導致自己吃虧(這是我的缺點)。如何「投其所好」,使約訪不會碰壁,也是一大學問,例如我曾經約訪AIG最高職華人:謝仕榮,我第一次提供給他的題目大綱,問了不少私人問題及過於吹捧他個人的題目,這是一個敗筆,因為後來我才知道,謝原來是一個很低調的人,不希望過於抬高自己。這個專訪最後沒做成,令我經一事長一智。
  由於受到每個地區社會型態、法律、意識形態,甚至媒體老板理念等限制,要做到真正的百分之百新聞自由及中立,無異緣木求魚,但作為媒體工作者,在可行的範圍內做到最大程度的新聞專業、落實最大程度的新聞自由,就已無愧於心、無愧於社會。如果過於冒進,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是所有媒體工作者應當留意的。
  本人熱愛思考及寫作,近十年也寫過一些自認為重要的文章,一些事後證實我的分析與見解準確。這些文章包括:在信報刊登的分析亞洲華人社會電視市場的文章,反映香港電視市場之貧乏與壟斷性之嚴重;在明報刊登的預測金獅影視KPS(名稱可能有誤)命不久矣的文章;在蘋果日報刊登的認為蘋果速銷不適合香港及預測它做不久的文章;未刊登的批判香港無線電視TVB壟斷的文章;在多維刊登的分析海外華人歌手/音樂人揚威台灣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分析大馬華文教育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呼籲港府重視新界規劃及發展的文章;在經濟導報刊登的呼籲港府以新思維發展旅遊業及影視業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從杜邦歷史分析美國政商關係的文章;評探討自由貿易重要性的書籍《抉擇》,等等。
  此外,我甚至還寫過一個簡略的企劃書,建議黎智英到大馬投資蘋果速銷,可惜他回信表示沒興趣。最近也與幾位港、台、新加坡朋友,一起起草成立一個兩岸新平台計劃書,但許多我們接觸過的企業家,都沒興趣,可能他們覺得太敏感之故,殊為可惜。
  我還在規劃中要寫的重要文章,包括:分析大馬公共交通/汽車業/環保/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素質之間關係的文章;我對香港文化發展的看法及印象,等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