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03, 2005

老吾老

老吾老

.蕭雅

  香港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大家對老人有怎樣的看法呢?曾經看過一封朋友傳來的電郵,有很深的感觸,老人付出一輩子青春養兒育女,但許多時候其子女因種種因素而無法噓寒問暖、晨昏定省,乃至需將他們送入老人院頤養天年。這當然不完全是子女的錯,事實上水準較高之安老院也的確能給予較專業之照護服務。該電郵說,已成年及成家的子女,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父母為你繫鞋帶的情景,如今你又是否能夠做到為已手腳不靈活的父母繫鞋帶呢?作為一位長期旅居外地,無法在父母身邊承歡膝下的我,此刻有一陣鼻酸之感覺。

  週前的某個星期六,我參加慈濟基金會的志工團,首次參與探訪活動,對象是元朗盲人安老院的視障長者。

  這間安老院分男、女及加護病房三層,雖陳舊但頗為寬敞,共住有約三、四十位長者。我探訪的是一名八十二歲的胡伯,頗為健談。他的視力因中風而受損,入住安老院已八年,有高血壓問題。他說,非常滿意能夠住進這間安老院,有詳細即時的醫療服務,而且與其他安老院不同的是,比較自由,只要有家人或朋友帶領,就可以外出。問及他的日常生活,他說除了睡覺吃飯外,就是聽收音機,以及院內一些活動。他還表示,就是因為住進這間安老院,才能如此長壽。

  在加護病房,探訪了一位人瑞級長者,他是高齡一百零一歲的林靜山。他當了四十幾年教師,主要是教中學中文科,早年曾在馬來西亞檳城及廣東教書。探訪林老伯時,他還孜孜不倦的在閱讀《元明清詩鑑賞辭典》,桌面上還有多封某教師組織的信函。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林老伯原來還是詩人,到現在還在提筆作詩,他興致勃勃的搜出一本他寫詩的簿子,裡頭已紀錄了四百多首詩,其中不乏具深厚文字功力的詩作,以及部份打油詩。原來在「神五」升空時,他曾作過多首詩慶賀,此次「神六」征空,他也寫詩。他還說,一位友人幫他整理出版了《林靜山詩詞三百首》一書。他的小兒子在加拿大,他及太太也曾在加國住了兩年,因其太太無法適應,所以回港。一位可愛健談的長者,雖已年屆古稀,仍思路清晰,令人佩服。

  首次參與這樣的義工活動,雖不是什麼高難度工作,只是付出關懷、愛心及聆聽,但也覺很有意義。期盼社會各界人士多抽空參與這類不需什麼技術的志工活動(當然如能提供技術服務,例如為有需要人士清潔家居環境、理髮等,會更好),讓社會充滿祥和及愛心。

  2005/1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