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04, 2005

書評:《不只是發明》

書評
書名:《不只是發明》
作者:愛德華.田納
譯者:李佩芝
出版:時報出版(台灣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240號3樓)
頁數:347 定價:新台幣350元
發明雖可貴,天然價更高
  科技的發展,是否已到了危險的盡頭呢?科技應該如何繼續發展才不致於使人類及地球得不償失呢?這是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探討的問題。去年底的南亞大海嘯,就有人指出,為何其他動物能夠意識到大難將至而盡快逃生,唯有人類「不知死之將至」,質疑是否人類已喪失了原本天生的一些預知感應或能力,而這又是否與科技太發達、事事依靠機器和電腦有關。
  專長探討「科技復仇」課題的美國研究者愛德華.田納(Edward Tenner),繼《科技反撲》一書後,最近出版了一本探討人類發明課題的書──《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書中舉了多項例子,指出一些發明其實限制了人類一些本來存在的能力,也即是說,發明雖然方便了人類,但另一方面卻又使人類陷進一個框框。
  奶瓶,是作者探討的其中一項發明。眾所周知,最適合哺育嬰兒的是母乳。然而,早年由於營養不良等等原因,因此有了母乳的代替品──奶粉,為了方便餵哺奶粉,奶瓶迅速改進(嬰兒餵哺容器早在六千年前已存在),造就了奶粉廠商的勝利。幸好,近四十年來,人類已漸漸醒覺,母乳始終還是優於奶粉的。不過,作者擔心,未來還可能發展出令人既振奮又憂心的基因改造牛,用於生產「人奶」,甚至婦女也可靠藥物來取得母乳的好處,是否人類最深刻的一項技能流傳便因此受到威脅?
  鞋子,不管是涼鞋、拖鞋,還是運動鞋,是作者提出探討的另一項發明。世界上一些地方的民族,至今仍赤腳行走,他們可以因此而知悉土地、環境的情況,可以趨吉避凶。但穿鞋的人們,肯定失去了這項能力。作者還提到,據說二戰時日本官方只要求脫鞋檢查,就可以看出哪些是歸化後的高麗民族,哪些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因為高麗人一般不穿人字涼鞋,而穿人字涼鞋會增加兒童大腳趾與第二腳趾的分離程度。此外,被丟棄的涼鞋成為海灘一大污染源,也是鞋子發明後的「副產品」。
  椅子全球擴張普及之前,人類比其他物種保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姿勢。大家可沒想過吧!作者指出,椅子的普及主要是社會因素而非功能因素,而且是從外交官及其他官員的跨文化接觸開始。椅子對健康也可能造成傷害,例如比較容易靜脈曲張。但只要姿勢正確良好,以及多做運動,基本上問題不大。
  作者在書中還探討了鍵盤(包括音樂鍵盤與文字鍵盤)、眼鏡及頭盔的發明,對人類造成的影響,甚至是改變了人性。
  作者指出,在學習新的身體技術時,我們有時候會忽略掉其他技術。例如人類學家已知的數十種休息姿勢,如今被單一的坐姿所取代;球鞋雖然有助於健身活動,卻干擾老年人的平衡感。
  因此,對於人類熱衷於各種發明,作者給予人們的忠告是:雖然我們的能力可能因此增加了,但是這些發明對我們的掌控力也與日俱增。筆者認為,以下這句話可作為作者本書的總結:機械化雖可貴,人性化價更高。
作者:蕭偉基
日期:2005/3/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