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05, 2007

回首望斷鄉關路 緬甸難民逃亡潮

回首望斷鄉關路
緬甸難民逃亡潮
撰文‧攝影/Halim Berbar
翻譯/張雅娟
(經典雜誌2007年11月號)

二○○七年九月中旬,緬甸的「番紅花革命」震驚全球,起因緬甸僧侶帶頭發起一場示威,帶領窮困的緬甸老百姓走上街頭,抗議當地燃料價格驟增。緬甸政府最終選擇以軍隊鎮壓示威行動,向群眾開火,造成至少有十位平民、四名僧侶,以及一名日本記者死亡。事發過後,四處的傷亡報告攀升到數百人,並有數千人遭到軍隊拘留。


其他軍隊鎮壓行動還包括封鎖仰光市區及近郊所有寺廟、焚燒村落、強迫居民遷徙,以及牽涉全國二十五處的其他人權迫害行為。九月下旬,美國公布其衛星系統捕捉到的迫害畫面,這也是緬甸政府切斷所有網路、行動通訊系統後,當地消息能突破封鎖,公諸於世的唯一管道。


九月二十九日,一支法國志工團體與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將最新一批緬甸難民營救至馬來西亞北部邊境與泰國交接處。這群從緬甸逃亡出來,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他們歷經的動盪堪稱自一九八八年的緬甸暴動以來之最。難民們必須忍受三天徒步跋涉的辛勞,穿越危機四伏的叢林,涉過湍急的大河,以及惡劣天候的考驗,才能抵達馬來西亞邊境,就像一名年輕人在過河時,被急流沖走不幸滅頂。


一位年輕的婦女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揹著出生一個月大的嬰兒走完全程,只因緬軍懷疑她先生參與了此次的示威行動,她說:「我們寧可冒著生命危險到馬來西亞,而不願意冒險繼續留在家鄉。如果回頭的話,更是難逃一死。」法國志工團體立刻收容了這個家庭以及其他十二位難民,給予他們基本的醫療救助,部分脫水的難民則被轉往醫院吊點滴。


「番紅花革命」只是凸顯緬甸人權問題的一部分而已。早從六○至八○年代開始,不堪迫害的緬甸少數民族就因為人權受到緬甸政府迫害,陸續離鄉背井,逃往如泰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根據聯合國難民總署(UNHCR)的估計,目前馬來西亞境內約有四萬難民,其中包含一萬五千名欽(Chin)族、一萬名若開(Rohingya)族、克倫(Karen)族、撣(Shan)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大多數難民主要為男性,也包含許多沒有成人陪同、年齡在十三至十七歲不等的未成年少年與兒童。


根據欽族難民中心(Chin Refugee Commitee, CRC)粗估,在馬來西亞落腳的一萬五千名欽族人中,只有三千人向聯合國難民署所在辦公室申請過政治難民庇護。註冊者最後有機會可以再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或瑞典定居,而其他未註冊的難民大多仍在躲躲藏藏。


由於馬來西亞政府並非一九五一年「聯合國難民公約」以及一九六七年「難民地位議定書」的簽約國,因此,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面對的待遇和命運,與一般非法移民相同。國際難民組織幾乎每天都會引用被逮捕、驅逐出境或被警察騷擾的人數資料。自從二○○五年開始,馬來西亞政府就開始打擊非法移民,積極控制從鄰近國家如印尼、孟加拉來的非法移民過剩問題。


數以千計的非法移民被逮捕並驅逐出境。許多尚未向聯合國難民總署註冊的緬甸難民,也隨這些非法移民掃蕩行動被逮捕,安排在拘留中心,最後被驅逐至泰國。即使有聯合國難民署登記卡在身的緬甸難民,也常遭馬來西亞警方與移民局逮捕或拘留。影響所及,許多緬甸難民遠避在金馬崙高地的彭亨(Pahang),或是關丹(Kuantan)、登嘉樓(Terengganu)等地的偏遠叢林,根本不敢冒險到吉隆坡註冊。

--------------------------------------------------------------------------------



馬國政府嚴控難民權益


在吉隆坡與行政中心普特拉加亞(Putrajaya)周邊叢林中,目前有數千名緬甸難民住在臨時搭起的收容所中。有些人設法謀得一工半職,在市區裡當建築工人。在這些工作場所中,他們沒有保障,但因為本身是非法的緣故,也不敢多所抱怨。雖然馬來西亞的建築工地、農場果園等苦缺勞工,但當地雇主也不敢貿然雇用非法難民,擔心被政府查獲而遭重罰。


緬甸難民的苦難尚未止息,他們因著各種原因客死異鄉,有些人死於天災與疾病,有些人死於拘留所,有些則因建築工地事故,或在躲避警方突襲追捕時意外死亡。在吉隆坡停屍間中,有許多身分不明的待領屍體,而他們的家人或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兒子、丈夫或父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許多難民落腳在在馬來西亞叢林裡的難民營。在叢林裡,可見幾根樹枝綑綁在一起,加上一張漏水的塑膠布一遮,這臨時搭起的帳棚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家。他們的居住生活條件惡劣,帳棚只能勉強遮風避雨,還得忍受蚊蟲襲擊。


他們從附近河流挑回的汙水供日常所用,河水加上一些樹葉煮開後,又變成供一日溫飽的湯;有時,還可能連挨好幾天飢餓。在典型三百人群居的難民營裡,大概只有二十人可以找到工作,買一些真正的食物回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magazine/content/112/burma01.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