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29, 2006


.蕭雅

  廣東人說,水為財。在中國歷史上,水佔了很重要的地位,皆因大禹治水之故。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海洋佔地球面積71%,人體的75%是水,因此各種號稱有強大功能的淨水器因而出現,也是由於各地水質日差之故。
  日本學者江本勝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中更指出,水聽得懂人話,會因人類如何對待他而以不同形貌出現。
  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地方缺水,包括中國的西部地區。台灣慈濟功德會自九八年至今,在中國西北部地區興建了幾千眼用以儲藏雨水的水窖(使得當地居民不必再每天花上幾小時到遠處找水而能夠出外工作掙錢)。中國的婦聯等單位也聯同眾多企業及團體,開展了「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公益項目,本港的梁朝偉、李嘉欣、林嘉欣等藝人,都是代言人。
  中國大陸近五年平均有三百一十八座城市、近二千二百萬人因乾旱而用水緊張,每年因缺水而影響工業產值二千億元人民幣。
  台灣遠流最近出版的《潤漬蒼生:證嚴法師的惜水智慧》(潘煊著)一書,提供讀者許多智慧用水,珍惜資源的方法。
  書中提到,證嚴法師的個人衛浴間的水箱蓋子經常都打開,弟其子以為故障而叫人來修理,原來這是法師自小養成的惜水節儉好習慣──她把洗過手的水用臉盆收集,再倒入沖廁所的水箱。
  因此,慈濟的各單位,處處可見惜水的環保設施與功能。其總部靜思精舍,就設計了雨水收集及過濾系統,讓其回流再使用。
  新加坡前些年採用高科技將用過的水過濾成可飲用的「新生水」,乃水資源處理之一大里程碑。
  現今的年輕港人也許沒有經歷過幾十年前「樓下閂水喉」及每隔四日供水四小時的日子,殊不知一扭開自來水洗一次手的用水量,可能已是甘肅貧瘠乾旱地區人民一天的用水量了。
  所以,惜水,也是惜福惜緣及救地球的重要一環,不要讓眼淚成為地球最後一滴水。
2006/7/2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