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0, 2006

中國公司應如何成功投資美國?

中國公司應如何成功投資美國?
.蕭雅
  中國海洋石油去年提出以一百八十五億美元收購美國UNOCAL,因政治因素而告吹;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也引起美國一些政客的反對。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導致美國政商界對中國的投資感到懼怕呢?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David M. Marchick及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Edward M. Graham在《遠東經濟評論》發表的〈中國公司如何打破美國投資壁壘〉一文,詳細分析了個中原因。
  該文比較了八十年代日本大舉投資美國使美國人恐慌,以及最近對中國企業投資所產生的恐懼,認為兩者有性質上的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是,日本企業大部份是民營企業,而有實力在海外大舉投資的中國企業,卻多數為中國政府所有或控股。
  文中指出,政府擁有企業所有權會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企業的決策到底是從商業利益,還是從國家利益出發?
  當然,是否有間諜行為也是美國所重視的。美國政府擔心某些中國公司可能被利用來為間諜活動掩護。
  其次,對美國決策者來說,中方的收購還會引出許多不同的經濟問題需考慮。例如,日本公司大量資金是以全新投資的方式流向美國製造業;而中國公司在本國製造業領域已經擁有不少相對優勢,例如低廉勞動成本,他們投資美國主要目的並不是想要在美國建立製造基地,而是更重視借此發展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管理技能和全球化品牌。
  此外,中國公司熱衷於某些具戰略意義領域的收購,例如能源,更是增加了美國政治和國土安全方面的憂慮。
  作者認為,中國公司想要成功進入美國市場,還需要更精明老道地處理交易可能引起的政界反對聲浪。為此,中國公司需要表明態度,承諾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遵守美國法律、做一名好僱主;中國公司應該重點在那些他們擁有明顯無形資產優勢(例如更好的產品或加工技術)的領域投資,就像大部份日本企業做的那樣。
  看來,中國的崛起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無前例可循。因為歷史上從來未有過這麼龐大人口的國家,從封閉走向開放的經驗,而其開放又是帶著相當程度的政治思維。所以,不管美國或是中國,都要歷經一段長時間的磨合,才能建立互信,對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重大貢獻。
2006/7/2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