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24, 2005

兩岸和平論述 共同聲明

兩岸和平論述 共同聲明
http://udn.com/search/?Keywords=%B0%7C%A4h&searchtype=udn&imageField.x=7&imageField.y=2
中研院院士于宗先、林毓生、胡佛、張玉法、勞思光、黃彰健、楊國樞
「兩岸和平論述─和平中國運動的起點」
建立雙贏的和平思維
  和平乃是無上的道德,也是人類社會所當追求的無上價值和目標,但是歷史也總是很反諷地告訴我們,由於錯誤的認知,和平卻經常與我們漸行漸遠。
  近年來兩岸形勢是充滿弔詭的,長期的政治對峙與活絡的經貿交流、軍事的彼此威脅與人民的頻繁往來,形成歷史上異常獨特的現象。這種情勢可以戰爭收場,也可以邁向和平的雙贏,端賴我們根據怎樣的態度與認知來面對。
  我們要知道:和平不是唾手可得的廉價商品,更不是自我利益的強行實踐。和平需要眾人長期鍥而不捨的努力,更需要放開格局,以同理心去思考彼此的處境,並以開闊的願景,來追求共同的理想與利益。
  兩岸政治分治是內戰的產物,兩岸軍事對峙是冷戰的遺留。內戰下的兩岸,彼此爭奪的是中國政權的正統性;冷戰下的兩岸,則更有強權利益驅使的痕跡。然而在面對全球化的高度互動、區域化經濟整合的時刻,我們認為兩岸也應該順應潮流,跳脫內戰與冷戰的思維,來面對時代的變局。兩岸應與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地區與民族的交往一樣,擺脫軍事對抗性的思維,而用相互瞭解、彼此合作的態度來追求真正的安全與和平。
合作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
  我們相信,面對兩岸關係,唯有真誠的關懷與合作,才有可能化解敵意,為台灣再生發展的契機、帶來真正的安全;也為中國大陸創造友善的環境,使大陸能在和平中追求發展。因此,我們要特別強調:「要有和平的台灣,必須先有合作的兩岸;要有發展的中國,也必須先有合作的兩岸。」
  我們深刻了解,兩岸問題的處理絕不簡單,兩岸的終局解決也不可能一蹴可幾。但基於知識份子的良知與責任,以及對眼前深重危機的體認,我們願意以學界超然、理性之立場,提出看法,希望為兩岸提出一個往這條道路前進之可行的「起步性架構」,並進而促成一項「和平中國運動」,來團結有志之士,以共圖消弭兩岸的危機,並促成中華民族的再發展。
  關於此一起步性架構,我們的看法如下:
  架構一:以「完整中國,尊重現狀」作為兩岸和平的起點
  兩岸合作的起點,不可能迴避台灣和大陸同屬中國固有領土這個大前提。但有鑒於「一個中國」在語意上可能涉及中國主權歸屬的爭議,兩岸宜以「完整中國」來取代一個中國的表述方式。完整中國,尊重現狀意指台灣和大陸均是完整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主權為兩岸人民所共有,不能為兩岸任何一方的政府所獨占或獨享。兩岸目前分別各有一部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雙方政府各在其現行有效領域內行使管轄。這兩部憲法都是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上,並各依其憲法分別建構出完整的法律體系。只要雙方承認此一現狀,彼此互相尊重對方的憲政體制,兩岸便可以此作為起始點,共同邁向合作與和平的未來。
  架構二:以「兩岸統合」作為兩岸合作的架構
  兩岸未來的合作模式可以兩岸統合的架構來進行。歐洲統合的背景與條件固然與兩岸不同,但是其促成歐洲和平、共榮互利成果所憑藉的架構則是值得兩岸共同學習的。未來兩岸走向可以參照歐盟經驗,建立諸如農業共同體、兩岸共同市場、文化共同體等超兩岸與跨兩岸的共同機制,以共同維護兩岸的和平、建立彼此的認同、增進人民的福祉,並為未來的終局解決創造有利基礎。
  架構三:以「和平不武」作為兩岸互動的原則
  兩岸人民原是血濃於水的同胞,本不應兵戎相向,任何人在兩岸挑起戰端,都必將成為民族的罪人。在兩岸走向真誠合作的開始,台灣應宣示絕不以挑動主權領土問題或制憲等的方式來追求台灣未來,並排除以軍備做為安全的依靠;中國大陸也應放棄以武力或武力威脅面對台灣,將和平做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最高原則。如此方可徹底消弭戰爭的任何可能,從而確保兩岸乃至亞太區域合作的基礎,並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架構四:以「基礎協定」作為兩岸關係的基礎
  兩岸畢竟已經分隔並對峙了五十年,因此未來要真正拋開歧見,走向合作,建構兩岸互動的信心機制尤顯必要。為使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能夠有所依據,兩岸宜在「完整中國、尊重現狀、兩岸統合、和平不武」的基礎上,展開兩岸協商,簽署兩岸基礎協定,落實構想,使得兩岸的統合進程得以順利推動。
  共同推動「和平中國運動」
  以上是我們對兩岸啟動和平進程之起步性架構的具體主張內容。誠如所陳,這不是一個終局解決的方案,而只是為我們後代子孫鋪平一條可以用互相尊重與合作的道路。做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期盼人民能夠了解到和平對於自己及兩岸的重要,而共同來推動和平的歷史巨輪。和平需要自我約束,也更需要群策群力。我們希望和平的過程是用汗水換來歡樂,而不是用斑斑血淚換得無盡的痛苦。 【2005/10/23 聯合報】 @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