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1, 2006

北台灣現代化醫療與教育的濫觴:馬偕

北台灣現代化醫療與教育的濫觴:馬偕
  六月三十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迎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那就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教友,他們贈款當地教堂,為的是回饋一百三十年前牛津郡居民對台灣的貢獻。事情要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加拿大首位海外宣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說起。同香港及中國大陸一樣,基督教及天主教引進西方先進文明,對台灣的教育、醫療事業的發展,功不可沒。馬偕於一八七二年抵達當時台灣第一大港,位於台北縣的淡水宣教,並進行露天野地教學,設立北台灣第一所教會,並派藥行醫,由教會派醫生替病人拔牙及開刀。由馬偕設計,一八七九年落成的滬尾(淡水舊名)偕醫館(現馬偕醫院前身,紀念另一位馬偕,即捐款者馬偕船長,而非這位馬偕),是為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院。馬偕更於一八七八年與一名原住民教友的孫女張聰明結婚,育有兩女一子,其中一女一子在台灣出生。
  一八八零年,馬偕回鄉述職,向鄉親敘述台灣的艱辛情況,當地居民於是籌獲六千二百一十五美元,讓馬偕帶回台建學校,馬偕回淡水後,即購地並親自設計督建一中西合璧之紅磚書院,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因感懷故鄉人士之盛情襄贊,便以英文命名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為台灣泰西新教育之發祥地,也是台灣神學院之前身。一八八二年學校落成開幕式上,清朝提督孫開華致辭,謂「如此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一八八四年,繼牛津學堂之後,馬偕辦了北台灣首座女學堂,是為「淡水女學堂」,後稱為女子中學校。馬偕一八八二年在淡水出生的兒子偕叡廉,一九一一年由加回台,在牛津學堂創辦淡水中學校,後改名為「淡江中學」,崇尚美育、學風自由,日治時代人才輩出,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也出自該校。馬偕也編著一些書籍,包括一八九一年在上海印行之《中西字典》。
  馬偕在淡水的教育事業,也造就了淡水成為大學城,一個僅十多萬人口的小鎮,後來有了學校人數多達兩萬餘人的淡江大學(一九五零年創校,前身是淡江英專,現為台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之一),由長老教會於一九六五年在牛津學堂校址成立的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九四年升格為淡水學院,九九年升格改名為真理大學),另有由基督教聖公會創立的新埔工專(後升格為新埔技術學院。註:二零零五年更名為聖約翰科技大學),在毗鄰淡水的台北市北投區的光武技術學院等高等學府。
  馬偕將一生奉獻給台灣,在台灣學台語、融入台灣的生活,娶台灣原住民女子為妻,一生在台設立教會六十餘所,跋山涉水,足跡遍佈全台。馬偕晚年患喉癌曾在香港醫治,一九零一年去世後,家人遵其遺囑安葬於淡水的家族墓園中,但並非在外僑墓園,因為他要「化為台灣的泥土」。馬偕後裔也長期貢獻台灣甚至以台灣為根,其子偕叡廉曾在香港維多利亞書院就讀,一九一一年取得美國麻省克拉克大學教育碩士後,與妻子回台,創立淡水中學校,一九六三年去世後葬於父親左側,兩父子長眠台灣。馬偕長女偕馬蓮與馬偕在台最早的學生之一陳清義牧師結婚。其次女偕以利嫁給其愛徒柯維思,長期服務於馬偕醫院,他們的兒子柯設偕是著名的鄉土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及擔任淡水教會長老。
  除了馬偕,還有不少外國傳教士也將一生甚至世代奉獻給台灣,以台灣為根,義舉仁風,令人景仰,例如已經百年歷史的位於中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由一八九六年赴台宣教的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梅堅霧牧師、蘭大衛醫生創辨,蘭大衛甚至親自切割其夫人的大腿皮膚,移植給一位病童,是為該院「切膚之愛」事蹟。蘭大衛的兒子、在彰化出生的蘭大弼醫生(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及夫人也於一九五二年到彰基醫院服務,直至八零年退休。
  台灣教會對加拿大的贈款,雖然是屬於象徵性,但這也顯現了台灣社會飲水思源的感恩態度。台灣民眾在漸漸富裕後也不忘對國外及中國大陸作出貢獻,例如證嚴法師成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據說在台灣的會員逾百萬,每每有重大災難,慈濟的人員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救災,也在世界各地從事賑災活動。仁風義舉的互動,不僅感人,也讓世界充滿愛。
(註:有關馬偕事蹟可參考網址:http://mackay.com.tw)

蕭偉基
2002/6/30
(原載香港信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