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
.蕭雅
中國安徽省有一個馬鞍山,香港的新界也有一個馬鞍山,相同的是,兩者都是鐵礦產區。我不知道兩地名者相同是否與這有關。不過,香港的馬鞍山鐵礦已採竭多年,目前只剩下數百名已年屆古稀的礦工及其家人仍留守當地。其實,這些人大部份都可獲遷往他處,但他們因種種原因而留下。據悉,政府待這批老礦工一一凋零後,就會收回該地(馬鞍山村),所以政府不允許其他人到那兒購買房屋,居住在那些「寮屋」的都是礦工或其家人(妻子、子女等)。
馬鞍山村是香港其中一條「行山徑」行經之處,走在那青蔥鬱鬱的山中,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覺。但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知曉或關心當地還有一批曾為香港作出貢獻但卻仍在那兒孤獨終老的長者。今天我參與佛教慈濟基金會的義工活動,為那兒一位獨居長者整修居所,從中也知曉了不少歷史。
原來馬鞍山除了礦工外,也是除調景嶺外另一處當年逃離大陸的國民黨軍人的聚居地。不過據說住到馬鞍山的是一般的士兵,軍階較高的才住在調景嶺。不知此說是否正確。今天我就認識了一位李姓外省人,聽慈濟的師姐說他已九十幾歲,但外表看起來只有七十來歲。他就曾是國民黨軍人,已居馬鞍山三、四十年。
我們整修的房子原是當地天主教會的學校,後因年輕居民多外移而停辦,並改為民居。一位八十七歲潮州籍婆婆敍述了她的經歷,抗戰時從故鄉逃到江西討生活,一家十四人出發,最後只存活五人。戰後揹著兒子又從汕頭走路到香港,在馬鞍山村一住六十年,捨不得離開。
有心人應該以各種方式留下這珍貴的歷史紀錄。
2006/4/2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