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11, 2010

郭鶴年進一步淡出大馬

郭鶴年進一步淡出大馬
有「糖王」之稱的郭鶴年,雖然早在七十年代已自馬來西亞移居香港,家族擁有香港上市公司SCMP、香格里拉和嘉里建設,但由於仍持大馬國籍,所以被視為「大馬首富」(根據2009年3月Forbes公布的全球富豪榜,郭鶴年財富達7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62,馬來西亞第一)。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郭家旗下的大馬上市公司PPB集團(以經營種植及糖業起家,原名Perlis Plantation,中文譯名玻璃市種植),將旗下經營糖業的馬來亞糖廠全部股權,以及所擁有的在大馬的土地(主要是甘蔗種植園),悉數賣給大馬國營的聯邦土地發展控股(FELDA)旗下公司;並把郭家擁有的大馬上市公司貿易風(Tradewinds)兩成股權,賣給FELDA。這些交易總額約十五億馬元(約三十億港元)。而貿易風則擁有大馬國家稻米公司股權,其幕後大老板是馬來企業家賽莫達(Syed Mokhtar)。郭鶴年這一連串動作,被視為全面退出大馬的徵兆,在大馬頗具震撼性,當地《星洲日報》指:「郭鶴年與大馬漸行漸遠」。至此,他再也不是「糖王」了。
郭家一方面淡出大馬,但另一邊廂則在大馬以外的市場加大投資。郭家經營、由郭鶴年侄子郭孔豐掌舵的豐益國際,是總部設於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主要經營糧油業務,市場遍及全世界,但主要還是中國,是足以與中糧抗衡的糧油公司,年營業額高達近三百億美元,所生產的「金龍魚」食用油是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第一名。即將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的豐益國際,去年十一月在上海耗資八億人民幣,設立全球研發中心。
此外,市場亦盛傳郭鶴年將認購即將在香港上市的俄鋁股票二千萬美元。香格里拉最近則從吉林國聯集團手中,收購長春香格里拉酒店一成股權,以及吉林嘉里房地產發展公司一成股權。
現年八十五歲的郭鶴年,祖籍福建福州,生於大馬半島南部的新山(與新加坡隔海對望的城市)。他是世界級商業奇才,上世紀五十年代到英國觀摩後,掌握商品交易竅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間,在大馬大舉投資煉糖業,並通過期貨市場的操作,一舉掌控全球一成及大馬八成的白糖市場,「糖王」之名因此不徑而走。
郭鶴年早在六十年代就通過在香港的公司與中國經商,七十年代開始更是開始扎根香港,經營房地產、酒店、傳媒、物流等行業。其精明的商業經營頭腦,使他一直備受大馬黨政人物的青睞,包括大馬政府於一九六九年邀請他出任當時處於過渡期的馬新航空公司(MSA,後分家成為馬航和新航)主席;七十年代大馬政府決定成立國家船務公司(MISC),也邀請郭鶴年出任主席,副主席是港商曹文錦。八十年代,馬來西亞執政集團國陣中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所經營的合作社因經營不善而蒙受鉅額虧損,也邀請郭鶴年為首的一班華商入主拯救,郭也擔任過主席。甚至連八十年代中期的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群川,因商業官司而在新加坡被捕,四千萬新元的保釋金也由郭鶴年出面籌集。直到最近,大馬前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於三年前計劃在與新加坡毗鄰的柔佛州,成立一個以深圳為藍本的「伊斯干達特別經濟區」,成立五人顧問團,成員就包括老家也在那兒的郭鶴年(大馬籍的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亦是成員)。因此,郭鶴年可說是大馬最傳奇的企業家。但儘管與官方關係良好,郭則從不接受大馬王室的任何封銜(例如丹斯里、拿督等),異常低調,與其他大馬企業家迥然不同。
事實上,郭鶴年淡出大馬,與大馬近年的投資環境遠不及其他國家,有很大關係。PBB集團在脫售製糖業務時即發表文告,指「脫售資產主要是希望可兌現投資獲利,並在海內外進行策略投資,為股東帶來最大的利益」。而就在脫售行動前不久,在香港註冊的宏德國際公司,成為大馬國家稻米最大股東的訊息曝光,引起政治人物非議,認為主宰國家糧食的企業不能被外資掌控,否則會不利國家安全。但事實上,宏德國際雖是在香港註冊,其主要股東則全是大馬公民,不過法律上仍屬外資。輿論亦將此事件與郭家淡出大馬聯想在一塊兒。從郭家淡出大馬可以看出,大馬營商環境的每況愈下,連扎根數十年的企業家都選擇淡出,值得大馬政府重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