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立,歡迎加入:
http://www.facebook.com/seowwaikee#!/group.php?gid=318917938013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 In showing gratitude, we become a more beautiful person. --證嚴法師《靜思語》Jing Si Aphorism by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星期二, 2月 23, 2010
星期四, 2月 11, 2010
台灣,你是偉大的!
台灣,你是偉大的!
全世界最大筆記本電腦廠--台灣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是四十幾年前從香港到台灣大學求學的「僑生」,他於去年(2009)十二月返港接受亞洲週刊頒發的「全球最績優華商大獎」,上台致詞時的流利國語中,個別字眼仍帶「鄉音」--廣東腔。但是,這名已受台灣文化熏陶數十年的香港仔,卻散發出一股與大部份香港企業家不同的氣息,那就是一股文化氣息。他早已是世界上有名的張大千作品收藏者,更特地開館收藏;也資助不少藝文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有多達數十家由民間自行創辦的各種文物館、博物館,規模雖不大,但百花齊放,豐富了台灣的人文景觀。香港也許真的如林百里所言,太注重炒作了,太注重地產了,那有可能會有私人去開一間非營利的文物館。
全世界最先研發出USB隨身碟(U盤)的台灣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則是到台灣讀大學的馬來西亞僑生,他和林百里一樣,將在台灣所學盡情發揮,創辦了世界級的企業,為台灣爭光,並實現了僑生的「台灣夢」(我一直覺得,僑生的「台灣夢」並不亞於很多移民美國人士的「美國夢」)。五十幾年來,台灣為數以十萬計海外華裔子弟提供受高等教育機會,為全世界培養人材,貢獻巨大。例如馬來西亞,是僑生的主要來源地,馬來西亞的六十一間民辦華文中學,估計起碼一半師資是留台背景;在媒體、文化界,留台人亦佔重要席位。
潘健成也展現了台灣重視人文的特質,他買了一塊地,供員工種有機蔬菜。另外,像LCD大廠友達光電的李焜耀不只是科技人,他也一直在宣揚台灣的土地及文化深度,他會親自下田插秧種菜,也借由騎自行車,讓科技人回到和土地接觸的機會,回到和生活對話的機會,有助於思考科技與人類的關係。友達在廈門設廠時,保存了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在蘇州設廠時,保存了當地先民的穀倉與器具遺址,包括廠內保存兩座百年跨塘穀倉,令到訪友達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都感慨的說:「這點大陸的科技公司絕對做不到!」
自行車之王巨大科技劉金標以七十餘歲高齡,在台灣進行單車環島,在大陸從北京騎到上海。另一名緬甸僑生背景的台灣科技企業家--宏達電子的周永明,具有既能業精於勤,更能精於嬉的創意心靈。周永明曾經為了做出一碗可口的蕃茄湯,從剝蕃茄皮開始學習,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研究如何精準地控制食材與火候。正是這樣的創意心靈,讓宏達在理性之外更以感性出奇制勝。已故英業達集團創辦人溫世仁,去世前念茲在茲的是如何以網路幫助大陸偏遠地區居民脫貧,英業達當年也是台灣學校在馬來西亞創立的重要推手。近日報載,廣東河源市和平縣青州鎮,有一位「隱居」十年的台商張國輝以天然有機栽種方式,種出大片知名茶園及自己「樂活」的優遊天地。 這些企家業的真摰人文情懷,在其他地方(尤其華人社會),不容易見到。
賴聲川、王偉忠描寫台灣眷村故事的舞台劇《寶島一村》,繼在寶島大放異彩後,二零一零年元月起,在大陸的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盛大公演,成為大陸藝文界的重要話題。四名台灣創作歌手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嶽組成的「縱貫線」,一年來在大陸、台灣、香港和東南亞開演唱會高達五十餘場,場場爆滿,欲罷不能,一月份在香港和台灣舉行最後一場演出。鄧麗君、劉家昌、劉文正、鳳飛飛、蔡琴、費玉清、小虎隊、F4、五月天、周杰倫、S.H.E. 、飛輪海等台灣歌手,在大陸及全球華人社會風靡萬千不同年代的粉絲。乃至連創作客家歌的林祥生,都曾多次受邀赴大陸演出。時至今日,大陸的許多歌手仍以台灣的曲風及風格為參考對象,台灣音樂人在大陸仍舉足輕重。台灣的偶像劇和綜藝節目,也是全球華人的重要精神寄託,其所帶出的諸多活潑有趣「台式用語」,豐富了大陸和東南亞華人的語言內容。這些,都是台灣軟實力的一部份。在全球華人社會,只有台灣才能造就出如此具豐厚人文內涵,又具創意且感動人心的演藝文化。寶島雖小,但卻是小而精緻、小而美、小而雅。
近年,隨著兩岸交流的加強,大陸不少媒體紛紛推出有關台灣的專題,其中《南方人物周刊》零八年六月的封面專題〈你所不知道的台灣〉,就以數十頁篇幅深度介紹了台灣各方面的面貌,也談及了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多所推崇。廣東南方報業集團出版的《城市畫報》,就長期刊載大批台灣小眾及具批判性音樂人、文化人的訪談和文章,以台灣的經驗來反思大陸的不足之處。他們還舉行巡迴多個城市的「荒島音樂會」,邀請張懸、林生祥、萬芳、陳昇等台灣非主流音樂人演出,影響力甚大。
大陸遊客連台灣電視上的政治模仿秀都不放過,成為他們遊台灣的一大「景點」,顯見台灣的活潑、創意與自由。此外,我也收到多封朋友轉發的電郵,內容提到不少第一次到台灣的大陸背景人士,對台灣的濃厚人情味、文化底蘊,乃至台灣民眾及服務業者對待客人的貼心細緻敦厚溫文有禮,都感受寵若驚。他們對台灣的感覺是:驚艷!事實上,直到今天,大陸人要去台灣還是諸多不便的,但他們到了台灣後,被台灣普羅民眾的親切和熱情所融化,早已蓋過了官僚手續的不便所引起的不快。需要一提的是,對於大部份大陸遊客來說,令他們感動的是台灣的軟實力,尤其那無處不在的細膩豐厚人文景觀,而不是自然景觀(與大陸相比,坦白說沒啥看頭)。不只大陸,在香港和東南亞華人社會,事實上也出現大批「哈台」族。
半年前,一名日本媽媽大橋佳代子(原中國籍,嫁到日本)出了一本書《大橋媽媽的移動式教養》,細述她帶著兩名兒女從日本遠渡馬來西亞求學的歷程,幾經轉折,最終兩個孩子到了吉隆坡台灣學校就學,該校台籍老師的用心及體貼,以及他們到台灣旅遊時感受到的台灣人情味,成了這一家三口一輩子難忘的甜美回憶。其中兒子還到了台灣大學深造,而他的父親,一名日本人,因為愛台灣,生前更到過台灣三十幾次。我有不少僑生朋友,畢業離台後仍經常甚至每年都回台,因為太難忘留台歲月。我有位大陸女生朋友,到美國短暫留學,特地住在台灣朋友的住所,對於台灣友人的熱情與貼心,感動不已。
我的僑生大學先修班及淡江大學同屆校友李銀福,最近在馬來西亞新山留台同學會網上發布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細述他在台期間如何受到充滿人情味的台灣人的幫助,(http://www.taiwanalumni.org.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8:2009-10-08-01-55-23&catid=38:2009-09-29-02-12-16 ),包括那名丈夫已去世、要獨自扶養四名孩子的女房東,為了讓體格偏瘦的這名同學能夠留下多一點錢買東西吃,每學期少收他二千元台幣的租金。更令人感動的是,這名太太此後十幾年都把他的房子租給馬來西亞僑生,並待僑生如子女,租金竟然一直沒有漲過。僅這個例子,就足以顯現台灣人對馬來西亞的恩澤。
四十一歲的陳鴻珠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民辦華文中學--寬柔中學的地理老師,不久前因癌症病逝,七、八百名學生出席了追思會,送別這名在病重期間仍堅守崗位教導學生的好老師。曾五度被評為該校最佳老師的陳鴻珠,就是台灣培育出來的。她於一九九四年畢業於台灣師大地理系,翌年回返母校寬柔中學執教。她當老師後,也積極鼓勵學生赴台深造,並非常關懷學生,曾經幫助一名因家境問題而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並替他張羅費用,使他得以留學台灣。(新聞參考: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91439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10-01-29&sec=malaysia&art=0129mb90.txt )
近日報載,一名「六年級」(民國六十年代出生,即大陸稱的「七十後」)的台灣年輕單身女生黃偉雯,在因緣際會下,不遠千里遠渡重洋,隻身到東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的偏僻小鎮,不惜拿比台灣少得多的薪水,當一間只有數十名學生的民辦中文中學校長,成為馬國中文中學最年輕的校長,也是第一名外籍校長,因為她要「做有意義的事」。其活潑的治校方式,包括親自教學生跳舞,大大拉近了師生關係,令學生感動,也令我又一次對台灣感動。
最近,中國大陸有一本暢銷書,叫《我們台灣這些年》,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台灣年輕人廖信忠所寫,以平實手法寫出他出生以來(一九七七年)台灣所發生的大事,感動萬千大陸讀者。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雖還不能在大陸出版,但她的《目送》、《野火集》等一樣風行神州大地。其他諸如蔣勳、傅佩榮、龔鵬程等台灣學者作家,都在大陸很受歡迎。
黃文明、劉鎧毅是兩名馬來西亞華裔大男生,從沒去過台灣,但對於台灣的一切很嚮往,直到他們組成的「肉骨茶」團隊,到台灣進行深度遊,並拍成短片,不久前奪得台灣觀光局主辦的「世界最棒的旅遊-旅遊達人台灣走透透」百萬台幣大獎,他們透過部落格及其他管道,落力宣傳台灣的真、善、美。更難得的是,在馬國這個長期以來受片面資訊影響(政治因素等)而在政治上認同大陸打壓台灣(中華民國)的環境中,劉鎧毅以一個沒有台灣背景年輕人的身份,在其部落格中推崇台灣的正統中華文化(包括正體字)、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及正統地位。(http://kaillery.blogspot.com/ )
捍衛傳統中華文化,使之得以傳承,單是這一點,就已經是人類偉大的功績。試想想,如果沒有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文化被摧毀的情況將不堪設想。由於深厚中華文化人文底蘊,台灣在一些中文的表達上,也是音、義兼顧且優美的,例如「部落格」、「部落客」(相較於大陸的「博客」);「駭客」(這詞簡直妙絕了,相較於大陸的「黑客」);「煞斯」(SARS在台譯法,但現已較少使用,比大陸的「非典」和香港的「沙士」形象多了);「永續發展」(相較於大陸的「可持續發展」);「志工」(相較於大陸的「志願者」和香港的「義工」);「志業」(此有意義的名詞只有台灣在用,因只有台灣才有此深厚概念);「願景」(英文的Vision);「樂活」(LOHAS的台灣音譯,已通用全球華人社會);「職場」(此詞全球華人已通用)......
零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陸許多賑災節目,甚至包括中央台,以及鳳凰衛視,都以蘇芮的《親愛的小孩》為主題,感人淚下,我在電視上還發現,某些災區的志工及救授人員,就唱起了多首台灣的歌曲,膚慰人心;二十四年前的一首《明天會更好》,到今天仍然是全球華人無可取代的勵志公益歌曲之王。這些都是台灣創造的奇蹟。新加坡海蝶音樂集團創辦人之一許環良表示:「台灣是華人社會中人文面比較豐富的,表現在社會的包容面。」八十年代在新加坡從事「新謠」創作的許環良說,轉捩點是一九八五年,當時他到台灣參與《明天會更好》大合唱,認識了羅大佑、李壽全等華語音樂中堅分子,深受啟發。此後,他經常游走台灣,從事幕後工作,吸收了很多人文養份,並思考讓新加坡歌手進入台灣發展。一直到今天,台灣都是華語流行音樂「聖地」,成為眾多東南亞華語歌手成名的搖籃,也為全球華人帶來許多感人的音樂。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雖然比台灣早開始,但香港兩大電視台的歌唱選秀節目,卻是以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為參考藍本,甚至連參賽選手都選唱台灣的歌曲比香港廣東歌曲來得多。
「重返61號公路」,是大陸一名年輕女評論人的筆名,從小喜歡台灣的文學與音樂,雖從沒到過台灣,前些年仍靠著扎實的資料搜集和採訪,寫下了可能是迄今中文世界最為詳盡的台灣現代民歌史《遙遠的鄉愁》,絲毫看不出她與台灣有什麼隔閡。她在自序中一開始就引用了蘇來的《我要如何對你說》:
你問我台灣有什麼好/我沉默了/台灣有什麼好/夏天那麼熱/颱風那麼多/地震來的時候/躲也沒處躲/你問我台灣有什麼好/我猶豫了/台灣有什麼好/玉蘭花的清香/蓬萊米的飯香/牛奶芭樂的果香/我要如何對你說/人們心裡的溫度/眼裡的亮度/再大的風雨都不停下的腳步/我要如何對你說......
看得我潸然淚下。
台灣的文化精品及傑出人物,當然還有故宮、誠品書店、雲門舞集、優人神鼓、表演工作坊、琉園、琉璃工房、法藍瓷、朱銘、柏陽、李敖、高信疆、人間雜誌、傳記文學、天下文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印刻文學生活誌、經典雜誌、蔡志忠、幾米、李安、瓊瑤......就連已沒落的崑劇,近年也是由台灣作家白先勇積極振興,並加入創新元素。此外,台灣的文學,更是海外華人的重要精神糧食,寶島也是很多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筆耕園地,使馬華文學得以茁壯;中時、聯合兩大報的文學獎,為中文文壇培養了大批新秀。台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更是長期以來羨煞全球華人的文化「聖地」。
已故日常法師創辦的里仁事業,可說是全球華人社會規模最大也最感人的「愛心」健康素食品及環保日用品企業,不僅重視生態、環境及產品素質,同時也重視生產者、農人、工人、銷售商及消費者的權益,以愛心來促進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透過研發,讓更多的生產商(大部份是小型生產商)有能力並願意去生產健康食品和環保用品,並以合理價格售賣。
提到愛心有機,不得不稱讚的是,台灣的素食之精緻和普及,在全世界可說數一數二,台灣絕對是素食者的樂園和天堂。一個能夠使素食普及的地方,就是一個充滿慈悲與愛心的地方。在全球華人社會,素食者肯定會對台灣的素食風氣和產品深深感謝。台灣的對素食者友善不僅表現在素食店及素食品普及、種類多,更表現在市面上很多食品及用品都有標示是否適合素食者,以及適合那一類的素食者,台灣當局還因此而於最近實施「素食標示法」,嚴格規範素食品符合素食規定,方便素食者。如果沒有台灣,素食會大大遜色。不少茹素者離開台灣後,都會懷念台灣的素食,它的美味、精緻、方便、菜式豐富,以及對素食者友善。
台灣的愛心無遠弗屆,與漢傳佛教在台灣的振興不無關係。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名山」--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濟之外,其他如淨空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白雲老禪師(千佛山)、心道法師(靈鷲山)、地皎法師(祥德寺)、昭慧法師、海濤法師、慧律法師等,都在全球華人社會有信徒,在香港也有一些教授、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受其感召而信佛禪修茹素。其中慈濟不僅是大陸唯一獲當局批准成立以境外人士為法人代表的NGO,也是全球最大華人NGO,甚至在回教徒達九成的印尼,其愛心救援活動都深受當地政府和人民肯定,連其大愛電視台都有一家設於印尼的印尼語台。證嚴法師的《靜思語》,一九八九年由高信疆策劃出版,二十年來各版本總共發行了三百多萬冊,共有逾十種語言版本,堪稱中文出版史上奇蹟。我在一九八九年赴台升學,在台北買的第一本書就是《靜思語》。香港佛教團體「溫暖人間」辦了多次台灣四大佛教聖地朝聖團,主辦單位負責人告訴我,團員們都很喜歡四個地方各有特色,能夠洗滌心靈,所以每次組團都迅速爆滿。確實,台灣是漢傳佛教的重鎮,甚至世界佛教復興基地,不少香港和東南亞的漢傳佛教出家人(不只是華人,也包括其他民族),都往台灣深造修行。
台灣也可能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早重視環保的地方,而且是深入人心,例如慈濟的證嚴法師早在一九九零年,當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何謂環保時,她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鼓舞了慈濟人身體力行實踐環保,做資源回收(垃圾即資源,這概念領先全球華人社會)。台灣早在多年前就已推動人們自行帶環保碗筷,少用一次性即棄餐具;台灣的垃圾分類回收和塑膠袋收費,在亞洲也算是先驅;台灣很多餐飲業者及團體,早已採用比較環保的紙製餐盒,取代污染環境的發泡膠(保麗龍),連那些台灣佛教團體在海外的分會辦活動時,都呼籲信眾重視環保,用環保餐具,不用一次性即棄餐具,即使不得已要用,也都特地從台灣運來紙餐盒(因為其他地方往往不容易買到),而不是如香港般仍使用寶麗龍(發泡膠),那份對人和環境的愛護與疼惜,令人激賞。台灣的法鼓山,舉行法會時更以數碼牌位和佛像,取代傳統的紙製品,並摒棄焚燒祭品的傳統,使佛教成為更環保的宗教,邁向新時代。還有很多人欣賞的是,台灣快餐店實施的顧客自行收拾餐具及垃圾的做法。以至台灣的宗教組織還更高層次的推動「心靈環保」,「預約人間淨土」,從「心」做起、從源頭做起,鼓勵人們謙悲為懷,既治標又治本。對比之下,香港人能不汗顏?
台灣的民主成就,更是舉世皆知,成為全球華人楷模。其民主政治運作(尤其選戰方面)之創意與活潑,近年已成為香港和馬來西亞政黨的重要參考對象,對促進港、馬兩地民主,頗有助益。馬英九總統今年元旦講話中提到的《我的小革命》一書(時報出版),介紹了二十四個台灣各領域的創意人物,為弱勢群體服務,貫徹環保及公平正義理念,可謂領先其他華人社會很多步。台灣更是全球華人社會中公民社會、民間參與的楷模,其中台大城鄉所甚至是全球華人社會重要的社會運動領袖「培訓基地」,馬來西亞和香港都有不少以關懷土地和弱勢群體為宗旨的社運領袖,出身該所,例如近年領導香港反拆除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以及反高鐵的陳允中(城鄉所碩士、馬來西亞僑生、留美博士、任教香港科技大學)和葉蔭聰(城鄉所博士、澳門僑生、任教香港嶺南大學)。
台灣的公民社會,不僅關注本身的弱勢群體,也關注諸如外勞/外籍及大陸新娘等邊緣群體,像最近就有以外籍新娘為題材的公視劇場《娘惹滋味》、以外勞為主角的電影《台北星期天》(導演是大馬籍的台灣女婿何蔚庭),以及書寫外勞在台灣的生命故事的書籍《我們》等。相較於台灣,香港早在二、三十年前就開始有菲傭工作,到近年還多了印傭,但不見有相關的有深度的影視及文字作品,有的盡是影視作品中充滿歧視、貶意與偏見的外傭角色描寫。台港相比,人文深度立見高下。
台灣的食品業與餐飲服務業,憑著創意、人文、精緻、貼心待客,在大陸更是「所向披靡」,尤其服務員那種打從心尊重客戶的熱誠有禮、殷勤親切的專業待客態度,遠勝其他地方的冷冰冰或公式化,所以旺旺、康師傅、統一、永和大王、天仁茗茶(天福茗茶)、85度C、上島咖啡、CoCo都可......都引領大陸飲食潮流。連中國茶這有悠久傳統歷史的飲食文化,都由台灣加入源源不絕的創意,在全球(包括中國大陸)大放異彩。台灣的婚紗攝影,亦受全球華人喜愛。當年兩蔣做不到的「反攻大陸」,沒想到今天由台商實現了。
香港有一個飲食網站「開飯啦」(http://www.openrice.com/ )最近開了「開飯遊蹤」專版,供港人介紹世界各地的旅遊感受。在台北一版,數百名港人對台北的評語,都是讚不絕口,幾乎找不到一個劣評,可見台灣的成功。我曾經和一些深受台灣服務業者感動的朋友聊過,得出的結論是:從台灣的服務業者的那種親切,可以看出那已內化成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根本不用去裝。此外,台灣的很多小餐館、小商店的裝潢和環境、產品的包裝,以及許多台灣公司的網站,甚至小巷弄,都那麼的富人文氣息。台灣人的溫馨細膩及心情味,總是吸引及感動人的,就連之前從沒到過台灣的「噗浪」(Plurk)創辦人之一、馬來西亞年輕人雲惟彬,如今也愛上了台灣的人情味。誠如管理學者李仁芳所言:台灣是華人優質生活中心。
最後,我還要一讚的是,台灣的大部份報刊對於作者的投稿,不管用不用,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回覆,與香港及其他地方的「恕不回覆」相比,真是天淵之別,台灣人之厚道與習慣為他人著想,又添一案例。台灣也曾有公司的職員,回覆電郵是下款用「xx 合掌 感恩」,看了都覺感動。
台灣的成就,太多太多,數之不盡......(本文從初稿完成到現在,斷斷續續寫了近兩個月,因為台灣的軟實力太多了,要不斷的添加,於是最終成了一篇逾七千字的長文。)好在有台灣,世界(尤其華人世界)多了良善與美麗的重要力量。
近年,台灣經歷了少許的不如意,在經濟等方面出現令人擔憂的情況,甚至影響了某些台灣民眾對自己土地的信心;今年元旦東協與中國的「十加一」自貿區起動,被排除在外的台灣也產生了被邊緣化的焦慮感與危機感。我衷心的說一句:台灣,您受委屈了!但我以在二十年前曾受台灣栽培之海外僑生的身份,以滿懷感恩之心情,告訴台灣的朋友,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台灣是很有福報的地方,台灣的良善、台灣的軟實力、台灣在各方面的成就,在世界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台灣,你是偉大的!
蕭偉基
撰於2009年12月,完成於2010年2月
全世界最大筆記本電腦廠--台灣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是四十幾年前從香港到台灣大學求學的「僑生」,他於去年(2009)十二月返港接受亞洲週刊頒發的「全球最績優華商大獎」,上台致詞時的流利國語中,個別字眼仍帶「鄉音」--廣東腔。但是,這名已受台灣文化熏陶數十年的香港仔,卻散發出一股與大部份香港企業家不同的氣息,那就是一股文化氣息。他早已是世界上有名的張大千作品收藏者,更特地開館收藏;也資助不少藝文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有多達數十家由民間自行創辦的各種文物館、博物館,規模雖不大,但百花齊放,豐富了台灣的人文景觀。香港也許真的如林百里所言,太注重炒作了,太注重地產了,那有可能會有私人去開一間非營利的文物館。
全世界最先研發出USB隨身碟(U盤)的台灣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則是到台灣讀大學的馬來西亞僑生,他和林百里一樣,將在台灣所學盡情發揮,創辦了世界級的企業,為台灣爭光,並實現了僑生的「台灣夢」(我一直覺得,僑生的「台灣夢」並不亞於很多移民美國人士的「美國夢」)。五十幾年來,台灣為數以十萬計海外華裔子弟提供受高等教育機會,為全世界培養人材,貢獻巨大。例如馬來西亞,是僑生的主要來源地,馬來西亞的六十一間民辦華文中學,估計起碼一半師資是留台背景;在媒體、文化界,留台人亦佔重要席位。
潘健成也展現了台灣重視人文的特質,他買了一塊地,供員工種有機蔬菜。另外,像LCD大廠友達光電的李焜耀不只是科技人,他也一直在宣揚台灣的土地及文化深度,他會親自下田插秧種菜,也借由騎自行車,讓科技人回到和土地接觸的機會,回到和生活對話的機會,有助於思考科技與人類的關係。友達在廈門設廠時,保存了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在蘇州設廠時,保存了當地先民的穀倉與器具遺址,包括廠內保存兩座百年跨塘穀倉,令到訪友達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都感慨的說:「這點大陸的科技公司絕對做不到!」
自行車之王巨大科技劉金標以七十餘歲高齡,在台灣進行單車環島,在大陸從北京騎到上海。另一名緬甸僑生背景的台灣科技企業家--宏達電子的周永明,具有既能業精於勤,更能精於嬉的創意心靈。周永明曾經為了做出一碗可口的蕃茄湯,從剝蕃茄皮開始學習,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研究如何精準地控制食材與火候。正是這樣的創意心靈,讓宏達在理性之外更以感性出奇制勝。已故英業達集團創辦人溫世仁,去世前念茲在茲的是如何以網路幫助大陸偏遠地區居民脫貧,英業達當年也是台灣學校在馬來西亞創立的重要推手。近日報載,廣東河源市和平縣青州鎮,有一位「隱居」十年的台商張國輝以天然有機栽種方式,種出大片知名茶園及自己「樂活」的優遊天地。 這些企家業的真摰人文情懷,在其他地方(尤其華人社會),不容易見到。
賴聲川、王偉忠描寫台灣眷村故事的舞台劇《寶島一村》,繼在寶島大放異彩後,二零一零年元月起,在大陸的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盛大公演,成為大陸藝文界的重要話題。四名台灣創作歌手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嶽組成的「縱貫線」,一年來在大陸、台灣、香港和東南亞開演唱會高達五十餘場,場場爆滿,欲罷不能,一月份在香港和台灣舉行最後一場演出。鄧麗君、劉家昌、劉文正、鳳飛飛、蔡琴、費玉清、小虎隊、F4、五月天、周杰倫、S.H.E. 、飛輪海等台灣歌手,在大陸及全球華人社會風靡萬千不同年代的粉絲。乃至連創作客家歌的林祥生,都曾多次受邀赴大陸演出。時至今日,大陸的許多歌手仍以台灣的曲風及風格為參考對象,台灣音樂人在大陸仍舉足輕重。台灣的偶像劇和綜藝節目,也是全球華人的重要精神寄託,其所帶出的諸多活潑有趣「台式用語」,豐富了大陸和東南亞華人的語言內容。這些,都是台灣軟實力的一部份。在全球華人社會,只有台灣才能造就出如此具豐厚人文內涵,又具創意且感動人心的演藝文化。寶島雖小,但卻是小而精緻、小而美、小而雅。
近年,隨著兩岸交流的加強,大陸不少媒體紛紛推出有關台灣的專題,其中《南方人物周刊》零八年六月的封面專題〈你所不知道的台灣〉,就以數十頁篇幅深度介紹了台灣各方面的面貌,也談及了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多所推崇。廣東南方報業集團出版的《城市畫報》,就長期刊載大批台灣小眾及具批判性音樂人、文化人的訪談和文章,以台灣的經驗來反思大陸的不足之處。他們還舉行巡迴多個城市的「荒島音樂會」,邀請張懸、林生祥、萬芳、陳昇等台灣非主流音樂人演出,影響力甚大。
大陸遊客連台灣電視上的政治模仿秀都不放過,成為他們遊台灣的一大「景點」,顯見台灣的活潑、創意與自由。此外,我也收到多封朋友轉發的電郵,內容提到不少第一次到台灣的大陸背景人士,對台灣的濃厚人情味、文化底蘊,乃至台灣民眾及服務業者對待客人的貼心細緻敦厚溫文有禮,都感受寵若驚。他們對台灣的感覺是:驚艷!事實上,直到今天,大陸人要去台灣還是諸多不便的,但他們到了台灣後,被台灣普羅民眾的親切和熱情所融化,早已蓋過了官僚手續的不便所引起的不快。需要一提的是,對於大部份大陸遊客來說,令他們感動的是台灣的軟實力,尤其那無處不在的細膩豐厚人文景觀,而不是自然景觀(與大陸相比,坦白說沒啥看頭)。不只大陸,在香港和東南亞華人社會,事實上也出現大批「哈台」族。
半年前,一名日本媽媽大橋佳代子(原中國籍,嫁到日本)出了一本書《大橋媽媽的移動式教養》,細述她帶著兩名兒女從日本遠渡馬來西亞求學的歷程,幾經轉折,最終兩個孩子到了吉隆坡台灣學校就學,該校台籍老師的用心及體貼,以及他們到台灣旅遊時感受到的台灣人情味,成了這一家三口一輩子難忘的甜美回憶。其中兒子還到了台灣大學深造,而他的父親,一名日本人,因為愛台灣,生前更到過台灣三十幾次。我有不少僑生朋友,畢業離台後仍經常甚至每年都回台,因為太難忘留台歲月。我有位大陸女生朋友,到美國短暫留學,特地住在台灣朋友的住所,對於台灣友人的熱情與貼心,感動不已。
我的僑生大學先修班及淡江大學同屆校友李銀福,最近在馬來西亞新山留台同學會網上發布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細述他在台期間如何受到充滿人情味的台灣人的幫助,(http://www.taiwanalumni.org.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8:2009-10-08-01-55-23&catid=38:2009-09-29-02-12-16 ),包括那名丈夫已去世、要獨自扶養四名孩子的女房東,為了讓體格偏瘦的這名同學能夠留下多一點錢買東西吃,每學期少收他二千元台幣的租金。更令人感動的是,這名太太此後十幾年都把他的房子租給馬來西亞僑生,並待僑生如子女,租金竟然一直沒有漲過。僅這個例子,就足以顯現台灣人對馬來西亞的恩澤。
四十一歲的陳鴻珠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民辦華文中學--寬柔中學的地理老師,不久前因癌症病逝,七、八百名學生出席了追思會,送別這名在病重期間仍堅守崗位教導學生的好老師。曾五度被評為該校最佳老師的陳鴻珠,就是台灣培育出來的。她於一九九四年畢業於台灣師大地理系,翌年回返母校寬柔中學執教。她當老師後,也積極鼓勵學生赴台深造,並非常關懷學生,曾經幫助一名因家境問題而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並替他張羅費用,使他得以留學台灣。(新聞參考: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91439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10-01-29&sec=malaysia&art=0129mb90.txt )
近日報載,一名「六年級」(民國六十年代出生,即大陸稱的「七十後」)的台灣年輕單身女生黃偉雯,在因緣際會下,不遠千里遠渡重洋,隻身到東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的偏僻小鎮,不惜拿比台灣少得多的薪水,當一間只有數十名學生的民辦中文中學校長,成為馬國中文中學最年輕的校長,也是第一名外籍校長,因為她要「做有意義的事」。其活潑的治校方式,包括親自教學生跳舞,大大拉近了師生關係,令學生感動,也令我又一次對台灣感動。
最近,中國大陸有一本暢銷書,叫《我們台灣這些年》,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台灣年輕人廖信忠所寫,以平實手法寫出他出生以來(一九七七年)台灣所發生的大事,感動萬千大陸讀者。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雖還不能在大陸出版,但她的《目送》、《野火集》等一樣風行神州大地。其他諸如蔣勳、傅佩榮、龔鵬程等台灣學者作家,都在大陸很受歡迎。
黃文明、劉鎧毅是兩名馬來西亞華裔大男生,從沒去過台灣,但對於台灣的一切很嚮往,直到他們組成的「肉骨茶」團隊,到台灣進行深度遊,並拍成短片,不久前奪得台灣觀光局主辦的「世界最棒的旅遊-旅遊達人台灣走透透」百萬台幣大獎,他們透過部落格及其他管道,落力宣傳台灣的真、善、美。更難得的是,在馬國這個長期以來受片面資訊影響(政治因素等)而在政治上認同大陸打壓台灣(中華民國)的環境中,劉鎧毅以一個沒有台灣背景年輕人的身份,在其部落格中推崇台灣的正統中華文化(包括正體字)、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及正統地位。(http://kaillery.blogspot.com/ )
捍衛傳統中華文化,使之得以傳承,單是這一點,就已經是人類偉大的功績。試想想,如果沒有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文化被摧毀的情況將不堪設想。由於深厚中華文化人文底蘊,台灣在一些中文的表達上,也是音、義兼顧且優美的,例如「部落格」、「部落客」(相較於大陸的「博客」);「駭客」(這詞簡直妙絕了,相較於大陸的「黑客」);「煞斯」(SARS在台譯法,但現已較少使用,比大陸的「非典」和香港的「沙士」形象多了);「永續發展」(相較於大陸的「可持續發展」);「志工」(相較於大陸的「志願者」和香港的「義工」);「志業」(此有意義的名詞只有台灣在用,因只有台灣才有此深厚概念);「願景」(英文的Vision);「樂活」(LOHAS的台灣音譯,已通用全球華人社會);「職場」(此詞全球華人已通用)......
零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大陸許多賑災節目,甚至包括中央台,以及鳳凰衛視,都以蘇芮的《親愛的小孩》為主題,感人淚下,我在電視上還發現,某些災區的志工及救授人員,就唱起了多首台灣的歌曲,膚慰人心;二十四年前的一首《明天會更好》,到今天仍然是全球華人無可取代的勵志公益歌曲之王。這些都是台灣創造的奇蹟。新加坡海蝶音樂集團創辦人之一許環良表示:「台灣是華人社會中人文面比較豐富的,表現在社會的包容面。」八十年代在新加坡從事「新謠」創作的許環良說,轉捩點是一九八五年,當時他到台灣參與《明天會更好》大合唱,認識了羅大佑、李壽全等華語音樂中堅分子,深受啟發。此後,他經常游走台灣,從事幕後工作,吸收了很多人文養份,並思考讓新加坡歌手進入台灣發展。一直到今天,台灣都是華語流行音樂「聖地」,成為眾多東南亞華語歌手成名的搖籃,也為全球華人帶來許多感人的音樂。中國大陸的選秀節目雖然比台灣早開始,但香港兩大電視台的歌唱選秀節目,卻是以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為參考藍本,甚至連參賽選手都選唱台灣的歌曲比香港廣東歌曲來得多。
「重返61號公路」,是大陸一名年輕女評論人的筆名,從小喜歡台灣的文學與音樂,雖從沒到過台灣,前些年仍靠著扎實的資料搜集和採訪,寫下了可能是迄今中文世界最為詳盡的台灣現代民歌史《遙遠的鄉愁》,絲毫看不出她與台灣有什麼隔閡。她在自序中一開始就引用了蘇來的《我要如何對你說》:
你問我台灣有什麼好/我沉默了/台灣有什麼好/夏天那麼熱/颱風那麼多/地震來的時候/躲也沒處躲/你問我台灣有什麼好/我猶豫了/台灣有什麼好/玉蘭花的清香/蓬萊米的飯香/牛奶芭樂的果香/我要如何對你說/人們心裡的溫度/眼裡的亮度/再大的風雨都不停下的腳步/我要如何對你說......
看得我潸然淚下。
台灣的文化精品及傑出人物,當然還有故宮、誠品書店、雲門舞集、優人神鼓、表演工作坊、琉園、琉璃工房、法藍瓷、朱銘、柏陽、李敖、高信疆、人間雜誌、傳記文學、天下文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印刻文學生活誌、經典雜誌、蔡志忠、幾米、李安、瓊瑤......就連已沒落的崑劇,近年也是由台灣作家白先勇積極振興,並加入創新元素。此外,台灣的文學,更是海外華人的重要精神糧食,寶島也是很多馬來西亞華人作家的筆耕園地,使馬華文學得以茁壯;中時、聯合兩大報的文學獎,為中文文壇培養了大批新秀。台北重慶南路的書店街,更是長期以來羨煞全球華人的文化「聖地」。
已故日常法師創辦的里仁事業,可說是全球華人社會規模最大也最感人的「愛心」健康素食品及環保日用品企業,不僅重視生態、環境及產品素質,同時也重視生產者、農人、工人、銷售商及消費者的權益,以愛心來促進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透過研發,讓更多的生產商(大部份是小型生產商)有能力並願意去生產健康食品和環保用品,並以合理價格售賣。
提到愛心有機,不得不稱讚的是,台灣的素食之精緻和普及,在全世界可說數一數二,台灣絕對是素食者的樂園和天堂。一個能夠使素食普及的地方,就是一個充滿慈悲與愛心的地方。在全球華人社會,素食者肯定會對台灣的素食風氣和產品深深感謝。台灣的對素食者友善不僅表現在素食店及素食品普及、種類多,更表現在市面上很多食品及用品都有標示是否適合素食者,以及適合那一類的素食者,台灣當局還因此而於最近實施「素食標示法」,嚴格規範素食品符合素食規定,方便素食者。如果沒有台灣,素食會大大遜色。不少茹素者離開台灣後,都會懷念台灣的素食,它的美味、精緻、方便、菜式豐富,以及對素食者友善。
台灣的愛心無遠弗屆,與漢傳佛教在台灣的振興不無關係。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名山」--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濟之外,其他如淨空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白雲老禪師(千佛山)、心道法師(靈鷲山)、地皎法師(祥德寺)、昭慧法師、海濤法師、慧律法師等,都在全球華人社會有信徒,在香港也有一些教授、律師、醫生等專業人士受其感召而信佛禪修茹素。其中慈濟不僅是大陸唯一獲當局批准成立以境外人士為法人代表的NGO,也是全球最大華人NGO,甚至在回教徒達九成的印尼,其愛心救援活動都深受當地政府和人民肯定,連其大愛電視台都有一家設於印尼的印尼語台。證嚴法師的《靜思語》,一九八九年由高信疆策劃出版,二十年來各版本總共發行了三百多萬冊,共有逾十種語言版本,堪稱中文出版史上奇蹟。我在一九八九年赴台升學,在台北買的第一本書就是《靜思語》。香港佛教團體「溫暖人間」辦了多次台灣四大佛教聖地朝聖團,主辦單位負責人告訴我,團員們都很喜歡四個地方各有特色,能夠洗滌心靈,所以每次組團都迅速爆滿。確實,台灣是漢傳佛教的重鎮,甚至世界佛教復興基地,不少香港和東南亞的漢傳佛教出家人(不只是華人,也包括其他民族),都往台灣深造修行。
台灣也可能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早重視環保的地方,而且是深入人心,例如慈濟的證嚴法師早在一九九零年,當很多人都還不知道何謂環保時,她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鼓舞了慈濟人身體力行實踐環保,做資源回收(垃圾即資源,這概念領先全球華人社會)。台灣早在多年前就已推動人們自行帶環保碗筷,少用一次性即棄餐具;台灣的垃圾分類回收和塑膠袋收費,在亞洲也算是先驅;台灣很多餐飲業者及團體,早已採用比較環保的紙製餐盒,取代污染環境的發泡膠(保麗龍),連那些台灣佛教團體在海外的分會辦活動時,都呼籲信眾重視環保,用環保餐具,不用一次性即棄餐具,即使不得已要用,也都特地從台灣運來紙餐盒(因為其他地方往往不容易買到),而不是如香港般仍使用寶麗龍(發泡膠),那份對人和環境的愛護與疼惜,令人激賞。台灣的法鼓山,舉行法會時更以數碼牌位和佛像,取代傳統的紙製品,並摒棄焚燒祭品的傳統,使佛教成為更環保的宗教,邁向新時代。還有很多人欣賞的是,台灣快餐店實施的顧客自行收拾餐具及垃圾的做法。以至台灣的宗教組織還更高層次的推動「心靈環保」,「預約人間淨土」,從「心」做起、從源頭做起,鼓勵人們謙悲為懷,既治標又治本。對比之下,香港人能不汗顏?
台灣的民主成就,更是舉世皆知,成為全球華人楷模。其民主政治運作(尤其選戰方面)之創意與活潑,近年已成為香港和馬來西亞政黨的重要參考對象,對促進港、馬兩地民主,頗有助益。馬英九總統今年元旦講話中提到的《我的小革命》一書(時報出版),介紹了二十四個台灣各領域的創意人物,為弱勢群體服務,貫徹環保及公平正義理念,可謂領先其他華人社會很多步。台灣更是全球華人社會中公民社會、民間參與的楷模,其中台大城鄉所甚至是全球華人社會重要的社會運動領袖「培訓基地」,馬來西亞和香港都有不少以關懷土地和弱勢群體為宗旨的社運領袖,出身該所,例如近年領導香港反拆除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以及反高鐵的陳允中(城鄉所碩士、馬來西亞僑生、留美博士、任教香港科技大學)和葉蔭聰(城鄉所博士、澳門僑生、任教香港嶺南大學)。
台灣的公民社會,不僅關注本身的弱勢群體,也關注諸如外勞/外籍及大陸新娘等邊緣群體,像最近就有以外籍新娘為題材的公視劇場《娘惹滋味》、以外勞為主角的電影《台北星期天》(導演是大馬籍的台灣女婿何蔚庭),以及書寫外勞在台灣的生命故事的書籍《我們》等。相較於台灣,香港早在二、三十年前就開始有菲傭工作,到近年還多了印傭,但不見有相關的有深度的影視及文字作品,有的盡是影視作品中充滿歧視、貶意與偏見的外傭角色描寫。台港相比,人文深度立見高下。
台灣的食品業與餐飲服務業,憑著創意、人文、精緻、貼心待客,在大陸更是「所向披靡」,尤其服務員那種打從心尊重客戶的熱誠有禮、殷勤親切的專業待客態度,遠勝其他地方的冷冰冰或公式化,所以旺旺、康師傅、統一、永和大王、天仁茗茶(天福茗茶)、85度C、上島咖啡、CoCo都可......都引領大陸飲食潮流。連中國茶這有悠久傳統歷史的飲食文化,都由台灣加入源源不絕的創意,在全球(包括中國大陸)大放異彩。台灣的婚紗攝影,亦受全球華人喜愛。當年兩蔣做不到的「反攻大陸」,沒想到今天由台商實現了。
香港有一個飲食網站「開飯啦」(http://www.openrice.com/ )最近開了「開飯遊蹤」專版,供港人介紹世界各地的旅遊感受。在台北一版,數百名港人對台北的評語,都是讚不絕口,幾乎找不到一個劣評,可見台灣的成功。我曾經和一些深受台灣服務業者感動的朋友聊過,得出的結論是:從台灣的服務業者的那種親切,可以看出那已內化成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根本不用去裝。此外,台灣的很多小餐館、小商店的裝潢和環境、產品的包裝,以及許多台灣公司的網站,甚至小巷弄,都那麼的富人文氣息。台灣人的溫馨細膩及心情味,總是吸引及感動人的,就連之前從沒到過台灣的「噗浪」(Plurk)創辦人之一、馬來西亞年輕人雲惟彬,如今也愛上了台灣的人情味。誠如管理學者李仁芳所言:台灣是華人優質生活中心。
最後,我還要一讚的是,台灣的大部份報刊對於作者的投稿,不管用不用,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回覆,與香港及其他地方的「恕不回覆」相比,真是天淵之別,台灣人之厚道與習慣為他人著想,又添一案例。台灣也曾有公司的職員,回覆電郵是下款用「xx 合掌 感恩」,看了都覺感動。
台灣的成就,太多太多,數之不盡......(本文從初稿完成到現在,斷斷續續寫了近兩個月,因為台灣的軟實力太多了,要不斷的添加,於是最終成了一篇逾七千字的長文。)好在有台灣,世界(尤其華人世界)多了良善與美麗的重要力量。
近年,台灣經歷了少許的不如意,在經濟等方面出現令人擔憂的情況,甚至影響了某些台灣民眾對自己土地的信心;今年元旦東協與中國的「十加一」自貿區起動,被排除在外的台灣也產生了被邊緣化的焦慮感與危機感。我衷心的說一句:台灣,您受委屈了!但我以在二十年前曾受台灣栽培之海外僑生的身份,以滿懷感恩之心情,告訴台灣的朋友,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台灣是很有福報的地方,台灣的良善、台灣的軟實力、台灣在各方面的成就,在世界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台灣,你是偉大的!
蕭偉基
撰於2009年12月,完成於2010年2月
香港是華人文化中心
香港是華人文化中心
香港電台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啟播、不久前播畢的節目《華人移民史》,可說是繼《傑出華人系列》後,港台又一次面向全球華人的大製作。事實上,這恰恰展現了香港在全球華人社會中的特殊地位。環顧歷史,一百多年來,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香港總是扮演全球華人中介地的地位,如今雖已回歸十二年,此角色並沒有淡化。今天,台灣的媒體已沒有多大興趣去做類似《華人移民史》的節目,中國大陸則因政治或立場因素,其媒體即使做這類節目,恐怕也會帶有偏頗或強調「政治正確」的立場。只有香港,至今仍最有資格和能力去做這類節目。
中西合璧、超越左右(或左右逢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對香港的描述,由於一百多年來(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前後),相對台海兩岸而言,香港處於較自由的狀況,於是吸引了不少各界華人精英移居香港,包括從中國大陸南來的(包括大批南洋背景歸僑),也有從台灣、東南亞等地來港發展或避難或碰運氣的,於是香港乃有了唐君毅、錢穆等創辦的新亞書院,於是以全球中文受眾為對象的中文版《讀者文摘》和《亞洲週刊》,以及鳳凰衛視,皆設立於香港。
在文化藝術領域,除了中國大陸及台灣背景專才外,很多香港人也許不知道,其實香港也吸引了一些東南亞華人的專才。最近表演自傳性質現代舞蹈節目《功和豆腐》的王榮祿,就是一名已在香港發展二十年的馬來西亞籍華裔舞蹈家。他於一九八九年加入香港香港舞蹈團,其後自創南群舞子、不加鎖舞踊館等團體,到世界各地去表演,也為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等編舞。
焦媛實驗劇團最近上演的《鄧瑞霞70年代國語金曲導賞音樂會》,導演王嘉翊就是新加坡籍華裔演藝工作者。他於二零零二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之後在港發展,現任春天舞台執行監製及導演,並充分運用其南洋背景豐富了節目內容。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的男高音柯大衛,亦是曾在香港演藝學院考取高級聲樂表演文憑的大馬人。
香港中樂團第二號人物--駐團指揮周熙杰,亦有馬來亞西背景。他中學時期在大馬就已拜師學習中樂,其後赴美國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攻讀電腦和音樂,九六年獲音樂碩士學位,零二年加入香中樂團,積極協助大小演奏會指揮及編曲配器等工作;他亦將東南亞獨特風格融入作品中。
事實上,香港文化藝術及娛樂事業與南洋關係密切,南洋華人為香港娛樂業作出貢獻,由來已久。「丑生王」梁醒波即是新加坡華僑,年輕時在新馬表演粵劇,二戰前才赴港,並在一九六七年開始演出無線電視的《歡樂今宵》。巧的是,「歡樂今宵之父」蔡和平,即是新加坡華人,一九六七年以二十一歲弱冠之齡創辦該長壽節目。事實上,就連無線電視(電視廣播)創辦人邵逸夫,早年也是從上海到南洋發展,直到五十年代才以香港為基地,大展拳腳。而邵逸夫等人創辦電視廣播時,南洋背景的余仁生創辦人家族成員余經緯,亦有份參與。大馬籍的南華早報大股東郭鶴年,早年亦是電視廣播大股東之一。香港另一重要中文報《明報》,老闆亦是大馬籍木材大亨張曉卿。
最近無意中聽到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好歌安哥》,就介紹了多名早於五、六十年代就來港發展的馬、新歌手,包括鄺玉玲、張萊萊、藍娣、舒雲等,可見南洋與香港的千絲萬縷關係。開創香港演藝經理人制度先河的成龍經理人陳自強是大馬人、在香港扎根的「品味人生玩家」蔡瀾則是來自星洲。香港演藝事業之茁壯,南洋精英的創意,是一大功勞。
香港國際電影節今年將邁入第三十四屆,每年上映數百部各國影片;今年邁入第三十八屆的香港藝術節,各類節目超過一百場。這些數字,在亞洲都是引以為傲的。粵劇最近成為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香港居功至偉。若沒有香港,在文革的摧殘下,粵劇恐已走入歷史。當然,小小的香港是「東方好萊塢」,早已舉世聞名。小小的香港,更有一間大大的無線電視(雖然其霸道作風令人不爽),成為全球拍劇最多的中文電視台,港劇是全球華人不可少的娛樂糧食。一首《上海灘》,雖是廣東歌,卻風靡全球華人歌迷與港劇迷。港星之多與炫,更是全球華人社會之冠。
直到今天,香港仍是南洋電影向世界出發的重要中介地,尤其是每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讓不少在東南亞國家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公開上映的電影,有機會公諸以世,尤以馬來西亞電影為甚。以零九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為例,就播放了至少十三部東南亞影片,其中至少三部是世界首映。馬來西亞導演李添興、何宇恆、阿米爾.莫哈末等,影片都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過,何宇恆更獲劉德華投資拍片,而他的近作《心魔》,更讓港星惠英紅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香港的中介地位,不言而喻。
香港的紅館,二十幾年來都是全球中文歌手個唱聖地,似乎不在紅館開過個唱,就不能叫紅。香港近幾年每年的過百場大型演唱會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台灣(或台灣背景東南亞)歌手的個唱。而他們在香港開的場數,往往又比其他城市多。
在學術界,曾經或現在在香港服務的南洋精英,包括了前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前嶺南大學副校長饒美蛟(曾就讀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前主任鄭赤琰、政治學者黃枝連(曾就讀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股民熟悉的城市大學曾淵滄教授、領導反對拆除天星與皇后碼頭社會運動的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陳允中、浸會大學中文系林幸謙教授(中文大學博士)等。而香港大學最著名的陸估堂,就是紀念港大創建時的主要贊助人--二十世紀初南洋巨富陸佑。
還有很多大部份香港人都不知道的香港成就,足以展現香港是華人文化中心,例如台灣劇場名家賴聲川的七小時長劇《如夢之夢》,二零零二年由香港話劇團在香港首先作商業演出,台灣的首場商業演出則遲至二零零五年。又如已故台灣名導演楊德昌名片《一一》二零零一年即在香港公映,且是當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但由於楊導不滿台灣的院線制度,一直到楊導零七年逝世,此片都未曾在台灣院線公映過。楊德昌離世後,零八年香港國際電節的楊德昌回顧展,放映了他的十二部影視作品,堪稱全球最完整,其中包括幾部在台灣都未曾亮相的作品。
香港中樂團可說是香港的奇蹟與驕傲,一個在殖民地夾縫中生存茁壯的中樂團,其成就竟遠超過台海兩岸的中國人地區中樂團。功不可抹的是其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不拘一格的大膽將新元素融入傳統的中樂,使之展現新風貌而又不突兀,在全球備受好評。香港中樂團研發之環保胡琴,更是一大功德。香港音樂評論人周光蓁即曾為文讚揚:「香港中樂團讓北京驚艷!」
周光蓁以一個香港人身份,耗十年時間,於最近完成了厚達七百多頁的《中央樂團史》(三聯書店出版),展現該樂團在特殊歷史時期的隱秘往事,也折射當時中國在外交、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的發展。這本巨著展現了香港文化人的深厚功力。
談到古典音樂和民樂,不得不提一九八七年在香港創立的雨果唱片,被香港指揮家葉詠詩稱為一間「有心」的唱片公司,出版大量不暢銷但高素質的音樂唱片,尤其是中國音樂,而其創辦人易有伍先生,就是出生在新加坡,曾在香港中樂團擔任二胡/高胡演奏,並且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香港劇場「非常林奕華」作品,由林奕華導演、張艾嘉編劇、主演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過去一年來巡迴亞洲演出了五十多場,在香港更於最近作第三次演出,票房迅速爆滿。在中文劇場界,這是了不起的成績。林奕華新劇《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亦在大陸巡迴演出,蔚為風潮。香港實驗劇場與藝術泰斗榮念曾,亦在兩岸三地具影響力。
香港在華人文化領域展現過的巨大成就,當然還包括國寶級國學家饒宗頤;金庸、梁羽生等名家的武俠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人,開拓文學新版圖,豐富了中華文化;《信報》可說是今天全球碩果僅存的以高素質評論為主的中文報紙;《老夫子》堪稱華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漫畫,作者王家禧(以其兒子名字王澤為筆名發表)於一九六二年首先在香港的《明報》、《星島》等報章連載,六四年開始發行單行本;羅冠樵於一九五三年創辦的《兒童樂園》,直至一九九四年停刊,堪稱華人世界最長壽兒童刊物,豐富了無數華人的童年生活;顧家輝和黃霑是粵語流行歌曲奠基人;歐陽應霽是華人社會鼎鼎大名的設計師;就連近年的梁文道與林夕,作品都在大陸一紙風行。
已經舉辦了二十年的香港書展,以獨特的氣場營造了多元創意的文化盛宴。香港書展的自由、包容與開放,與先進的管理結合,在兩岸三地一枝獨秀。去年的香港書展入場人次達九十萬,破歷史記錄,講座及文化活動共兩百多項,締造全球最大規模的書展,並向外輸出靈感,成為其他城市借鑑的對象。
就連宗教界,例如佛教,香港也有不少來自大馬的出家人,例如已故愍生法師、其弟子演慈法師(愍生講堂/羅漢寺)、法光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法護法師(東蓮覺苑佛門網負責人)等。
香港的成功,就是從從事貿易這項中介角色開始的,即使金融業也是屬於中介的一種。今天及可預見的很長的未來,香港仍然能夠吸引全球華人各領域精英匯聚,作出貢獻。除了商貿領域,其實不少香港人忽視了,在文化領域,香港也有頗大的吸引力,因為文化藝術創作最需要的是自由、中立、包容的空間,這一點,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充裕的。此外,香港政府為文化藝術提供的資助,在亞洲是名列前茅的,再加上近年多了私人企業的資助,這對文化藝術的發展,相當重要,可以吸引更多文化藝術專才來港,畢竟有錢好辦事,藝術家也需要穩定的收入。因此,香港從來都不是文化沙漠,甚至是全球華人的文化中心(並非僅指中華文化,而是指華人的文化工作者)。這是香港可愛的地方,也是珍貴的資產,對在東南亞發展空間較小的當地華人文化精英來說,香港更是能夠成就他們的一塊福地。
香港電台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啟播、不久前播畢的節目《華人移民史》,可說是繼《傑出華人系列》後,港台又一次面向全球華人的大製作。事實上,這恰恰展現了香港在全球華人社會中的特殊地位。環顧歷史,一百多年來,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香港總是扮演全球華人中介地的地位,如今雖已回歸十二年,此角色並沒有淡化。今天,台灣的媒體已沒有多大興趣去做類似《華人移民史》的節目,中國大陸則因政治或立場因素,其媒體即使做這類節目,恐怕也會帶有偏頗或強調「政治正確」的立場。只有香港,至今仍最有資格和能力去做這類節目。
中西合璧、超越左右(或左右逢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對香港的描述,由於一百多年來(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前後),相對台海兩岸而言,香港處於較自由的狀況,於是吸引了不少各界華人精英移居香港,包括從中國大陸南來的(包括大批南洋背景歸僑),也有從台灣、東南亞等地來港發展或避難或碰運氣的,於是香港乃有了唐君毅、錢穆等創辦的新亞書院,於是以全球中文受眾為對象的中文版《讀者文摘》和《亞洲週刊》,以及鳳凰衛視,皆設立於香港。
在文化藝術領域,除了中國大陸及台灣背景專才外,很多香港人也許不知道,其實香港也吸引了一些東南亞華人的專才。最近表演自傳性質現代舞蹈節目《功和豆腐》的王榮祿,就是一名已在香港發展二十年的馬來西亞籍華裔舞蹈家。他於一九八九年加入香港香港舞蹈團,其後自創南群舞子、不加鎖舞踊館等團體,到世界各地去表演,也為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等編舞。
焦媛實驗劇團最近上演的《鄧瑞霞70年代國語金曲導賞音樂會》,導演王嘉翊就是新加坡籍華裔演藝工作者。他於二零零二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之後在港發展,現任春天舞台執行監製及導演,並充分運用其南洋背景豐富了節目內容。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的男高音柯大衛,亦是曾在香港演藝學院考取高級聲樂表演文憑的大馬人。
香港中樂團第二號人物--駐團指揮周熙杰,亦有馬來亞西背景。他中學時期在大馬就已拜師學習中樂,其後赴美國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攻讀電腦和音樂,九六年獲音樂碩士學位,零二年加入香中樂團,積極協助大小演奏會指揮及編曲配器等工作;他亦將東南亞獨特風格融入作品中。
事實上,香港文化藝術及娛樂事業與南洋關係密切,南洋華人為香港娛樂業作出貢獻,由來已久。「丑生王」梁醒波即是新加坡華僑,年輕時在新馬表演粵劇,二戰前才赴港,並在一九六七年開始演出無線電視的《歡樂今宵》。巧的是,「歡樂今宵之父」蔡和平,即是新加坡華人,一九六七年以二十一歲弱冠之齡創辦該長壽節目。事實上,就連無線電視(電視廣播)創辦人邵逸夫,早年也是從上海到南洋發展,直到五十年代才以香港為基地,大展拳腳。而邵逸夫等人創辦電視廣播時,南洋背景的余仁生創辦人家族成員余經緯,亦有份參與。大馬籍的南華早報大股東郭鶴年,早年亦是電視廣播大股東之一。香港另一重要中文報《明報》,老闆亦是大馬籍木材大亨張曉卿。
最近無意中聽到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好歌安哥》,就介紹了多名早於五、六十年代就來港發展的馬、新歌手,包括鄺玉玲、張萊萊、藍娣、舒雲等,可見南洋與香港的千絲萬縷關係。開創香港演藝經理人制度先河的成龍經理人陳自強是大馬人、在香港扎根的「品味人生玩家」蔡瀾則是來自星洲。香港演藝事業之茁壯,南洋精英的創意,是一大功勞。
香港國際電影節今年將邁入第三十四屆,每年上映數百部各國影片;今年邁入第三十八屆的香港藝術節,各類節目超過一百場。這些數字,在亞洲都是引以為傲的。粵劇最近成為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香港居功至偉。若沒有香港,在文革的摧殘下,粵劇恐已走入歷史。當然,小小的香港是「東方好萊塢」,早已舉世聞名。小小的香港,更有一間大大的無線電視(雖然其霸道作風令人不爽),成為全球拍劇最多的中文電視台,港劇是全球華人不可少的娛樂糧食。一首《上海灘》,雖是廣東歌,卻風靡全球華人歌迷與港劇迷。港星之多與炫,更是全球華人社會之冠。
直到今天,香港仍是南洋電影向世界出發的重要中介地,尤其是每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讓不少在東南亞國家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公開上映的電影,有機會公諸以世,尤以馬來西亞電影為甚。以零九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為例,就播放了至少十三部東南亞影片,其中至少三部是世界首映。馬來西亞導演李添興、何宇恆、阿米爾.莫哈末等,影片都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過,何宇恆更獲劉德華投資拍片,而他的近作《心魔》,更讓港星惠英紅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香港的中介地位,不言而喻。
香港的紅館,二十幾年來都是全球中文歌手個唱聖地,似乎不在紅館開過個唱,就不能叫紅。香港近幾年每年的過百場大型演唱會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台灣(或台灣背景東南亞)歌手的個唱。而他們在香港開的場數,往往又比其他城市多。
在學術界,曾經或現在在香港服務的南洋精英,包括了前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前嶺南大學副校長饒美蛟(曾就讀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前主任鄭赤琰、政治學者黃枝連(曾就讀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股民熟悉的城市大學曾淵滄教授、領導反對拆除天星與皇后碼頭社會運動的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陳允中、浸會大學中文系林幸謙教授(中文大學博士)等。而香港大學最著名的陸估堂,就是紀念港大創建時的主要贊助人--二十世紀初南洋巨富陸佑。
還有很多大部份香港人都不知道的香港成就,足以展現香港是華人文化中心,例如台灣劇場名家賴聲川的七小時長劇《如夢之夢》,二零零二年由香港話劇團在香港首先作商業演出,台灣的首場商業演出則遲至二零零五年。又如已故台灣名導演楊德昌名片《一一》二零零一年即在香港公映,且是當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閉幕影片,但由於楊導不滿台灣的院線制度,一直到楊導零七年逝世,此片都未曾在台灣院線公映過。楊德昌離世後,零八年香港國際電節的楊德昌回顧展,放映了他的十二部影視作品,堪稱全球最完整,其中包括幾部在台灣都未曾亮相的作品。
香港中樂團可說是香港的奇蹟與驕傲,一個在殖民地夾縫中生存茁壯的中樂團,其成就竟遠超過台海兩岸的中國人地區中樂團。功不可抹的是其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不拘一格的大膽將新元素融入傳統的中樂,使之展現新風貌而又不突兀,在全球備受好評。香港中樂團研發之環保胡琴,更是一大功德。香港音樂評論人周光蓁即曾為文讚揚:「香港中樂團讓北京驚艷!」
周光蓁以一個香港人身份,耗十年時間,於最近完成了厚達七百多頁的《中央樂團史》(三聯書店出版),展現該樂團在特殊歷史時期的隱秘往事,也折射當時中國在外交、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的發展。這本巨著展現了香港文化人的深厚功力。
談到古典音樂和民樂,不得不提一九八七年在香港創立的雨果唱片,被香港指揮家葉詠詩稱為一間「有心」的唱片公司,出版大量不暢銷但高素質的音樂唱片,尤其是中國音樂,而其創辦人易有伍先生,就是出生在新加坡,曾在香港中樂團擔任二胡/高胡演奏,並且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香港劇場「非常林奕華」作品,由林奕華導演、張艾嘉編劇、主演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過去一年來巡迴亞洲演出了五十多場,在香港更於最近作第三次演出,票房迅速爆滿。在中文劇場界,這是了不起的成績。林奕華新劇《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亦在大陸巡迴演出,蔚為風潮。香港實驗劇場與藝術泰斗榮念曾,亦在兩岸三地具影響力。
香港在華人文化領域展現過的巨大成就,當然還包括國寶級國學家饒宗頤;金庸、梁羽生等名家的武俠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人,開拓文學新版圖,豐富了中華文化;《信報》可說是今天全球碩果僅存的以高素質評論為主的中文報紙;《老夫子》堪稱華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漫畫,作者王家禧(以其兒子名字王澤為筆名發表)於一九六二年首先在香港的《明報》、《星島》等報章連載,六四年開始發行單行本;羅冠樵於一九五三年創辦的《兒童樂園》,直至一九九四年停刊,堪稱華人世界最長壽兒童刊物,豐富了無數華人的童年生活;顧家輝和黃霑是粵語流行歌曲奠基人;歐陽應霽是華人社會鼎鼎大名的設計師;就連近年的梁文道與林夕,作品都在大陸一紙風行。
已經舉辦了二十年的香港書展,以獨特的氣場營造了多元創意的文化盛宴。香港書展的自由、包容與開放,與先進的管理結合,在兩岸三地一枝獨秀。去年的香港書展入場人次達九十萬,破歷史記錄,講座及文化活動共兩百多項,締造全球最大規模的書展,並向外輸出靈感,成為其他城市借鑑的對象。
就連宗教界,例如佛教,香港也有不少來自大馬的出家人,例如已故愍生法師、其弟子演慈法師(愍生講堂/羅漢寺)、法光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法護法師(東蓮覺苑佛門網負責人)等。
香港的成功,就是從從事貿易這項中介角色開始的,即使金融業也是屬於中介的一種。今天及可預見的很長的未來,香港仍然能夠吸引全球華人各領域精英匯聚,作出貢獻。除了商貿領域,其實不少香港人忽視了,在文化領域,香港也有頗大的吸引力,因為文化藝術創作最需要的是自由、中立、包容的空間,這一點,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中最充裕的。此外,香港政府為文化藝術提供的資助,在亞洲是名列前茅的,再加上近年多了私人企業的資助,這對文化藝術的發展,相當重要,可以吸引更多文化藝術專才來港,畢竟有錢好辦事,藝術家也需要穩定的收入。因此,香港從來都不是文化沙漠,甚至是全球華人的文化中心(並非僅指中華文化,而是指華人的文化工作者)。這是香港可愛的地方,也是珍貴的資產,對在東南亞發展空間較小的當地華人文化精英來說,香港更是能夠成就他們的一塊福地。
郭鶴年進一步淡出大馬
郭鶴年進一步淡出大馬
有「糖王」之稱的郭鶴年,雖然早在七十年代已自馬來西亞移居香港,家族擁有香港上市公司SCMP、香格里拉和嘉里建設,但由於仍持大馬國籍,所以被視為「大馬首富」(根據2009年3月Forbes公布的全球富豪榜,郭鶴年財富達7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62,馬來西亞第一)。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郭家旗下的大馬上市公司PPB集團(以經營種植及糖業起家,原名Perlis Plantation,中文譯名玻璃市種植),將旗下經營糖業的馬來亞糖廠全部股權,以及所擁有的在大馬的土地(主要是甘蔗種植園),悉數賣給大馬國營的聯邦土地發展控股(FELDA)旗下公司;並把郭家擁有的大馬上市公司貿易風(Tradewinds)兩成股權,賣給FELDA。這些交易總額約十五億馬元(約三十億港元)。而貿易風則擁有大馬國家稻米公司股權,其幕後大老板是馬來企業家賽莫達(Syed Mokhtar)。郭鶴年這一連串動作,被視為全面退出大馬的徵兆,在大馬頗具震撼性,當地《星洲日報》指:「郭鶴年與大馬漸行漸遠」。至此,他再也不是「糖王」了。
郭家一方面淡出大馬,但另一邊廂則在大馬以外的市場加大投資。郭家經營、由郭鶴年侄子郭孔豐掌舵的豐益國際,是總部設於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主要經營糧油業務,市場遍及全世界,但主要還是中國,是足以與中糧抗衡的糧油公司,年營業額高達近三百億美元,所生產的「金龍魚」食用油是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第一名。即將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的豐益國際,去年十一月在上海耗資八億人民幣,設立全球研發中心。
此外,市場亦盛傳郭鶴年將認購即將在香港上市的俄鋁股票二千萬美元。香格里拉最近則從吉林國聯集團手中,收購長春香格里拉酒店一成股權,以及吉林嘉里房地產發展公司一成股權。
現年八十五歲的郭鶴年,祖籍福建福州,生於大馬半島南部的新山(與新加坡隔海對望的城市)。他是世界級商業奇才,上世紀五十年代到英國觀摩後,掌握商品交易竅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間,在大馬大舉投資煉糖業,並通過期貨市場的操作,一舉掌控全球一成及大馬八成的白糖市場,「糖王」之名因此不徑而走。
郭鶴年早在六十年代就通過在香港的公司與中國經商,七十年代開始更是開始扎根香港,經營房地產、酒店、傳媒、物流等行業。其精明的商業經營頭腦,使他一直備受大馬黨政人物的青睞,包括大馬政府於一九六九年邀請他出任當時處於過渡期的馬新航空公司(MSA,後分家成為馬航和新航)主席;七十年代大馬政府決定成立國家船務公司(MISC),也邀請郭鶴年出任主席,副主席是港商曹文錦。八十年代,馬來西亞執政集團國陣中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所經營的合作社因經營不善而蒙受鉅額虧損,也邀請郭鶴年為首的一班華商入主拯救,郭也擔任過主席。甚至連八十年代中期的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群川,因商業官司而在新加坡被捕,四千萬新元的保釋金也由郭鶴年出面籌集。直到最近,大馬前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於三年前計劃在與新加坡毗鄰的柔佛州,成立一個以深圳為藍本的「伊斯干達特別經濟區」,成立五人顧問團,成員就包括老家也在那兒的郭鶴年(大馬籍的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亦是成員)。因此,郭鶴年可說是大馬最傳奇的企業家。但儘管與官方關係良好,郭則從不接受大馬王室的任何封銜(例如丹斯里、拿督等),異常低調,與其他大馬企業家迥然不同。
事實上,郭鶴年淡出大馬,與大馬近年的投資環境遠不及其他國家,有很大關係。PBB集團在脫售製糖業務時即發表文告,指「脫售資產主要是希望可兌現投資獲利,並在海內外進行策略投資,為股東帶來最大的利益」。而就在脫售行動前不久,在香港註冊的宏德國際公司,成為大馬國家稻米最大股東的訊息曝光,引起政治人物非議,認為主宰國家糧食的企業不能被外資掌控,否則會不利國家安全。但事實上,宏德國際雖是在香港註冊,其主要股東則全是大馬公民,不過法律上仍屬外資。輿論亦將此事件與郭家淡出大馬聯想在一塊兒。從郭家淡出大馬可以看出,大馬營商環境的每況愈下,連扎根數十年的企業家都選擇淡出,值得大馬政府重視。
有「糖王」之稱的郭鶴年,雖然早在七十年代已自馬來西亞移居香港,家族擁有香港上市公司SCMP、香格里拉和嘉里建設,但由於仍持大馬國籍,所以被視為「大馬首富」(根據2009年3月Forbes公布的全球富豪榜,郭鶴年財富達7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62,馬來西亞第一)。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郭家旗下的大馬上市公司PPB集團(以經營種植及糖業起家,原名Perlis Plantation,中文譯名玻璃市種植),將旗下經營糖業的馬來亞糖廠全部股權,以及所擁有的在大馬的土地(主要是甘蔗種植園),悉數賣給大馬國營的聯邦土地發展控股(FELDA)旗下公司;並把郭家擁有的大馬上市公司貿易風(Tradewinds)兩成股權,賣給FELDA。這些交易總額約十五億馬元(約三十億港元)。而貿易風則擁有大馬國家稻米公司股權,其幕後大老板是馬來企業家賽莫達(Syed Mokhtar)。郭鶴年這一連串動作,被視為全面退出大馬的徵兆,在大馬頗具震撼性,當地《星洲日報》指:「郭鶴年與大馬漸行漸遠」。至此,他再也不是「糖王」了。
郭家一方面淡出大馬,但另一邊廂則在大馬以外的市場加大投資。郭家經營、由郭鶴年侄子郭孔豐掌舵的豐益國際,是總部設於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主要經營糧油業務,市場遍及全世界,但主要還是中國,是足以與中糧抗衡的糧油公司,年營業額高達近三百億美元,所生產的「金龍魚」食用油是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第一名。即將於今年在香港上市的豐益國際,去年十一月在上海耗資八億人民幣,設立全球研發中心。
此外,市場亦盛傳郭鶴年將認購即將在香港上市的俄鋁股票二千萬美元。香格里拉最近則從吉林國聯集團手中,收購長春香格里拉酒店一成股權,以及吉林嘉里房地產發展公司一成股權。
現年八十五歲的郭鶴年,祖籍福建福州,生於大馬半島南部的新山(與新加坡隔海對望的城市)。他是世界級商業奇才,上世紀五十年代到英國觀摩後,掌握商品交易竅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間,在大馬大舉投資煉糖業,並通過期貨市場的操作,一舉掌控全球一成及大馬八成的白糖市場,「糖王」之名因此不徑而走。
郭鶴年早在六十年代就通過在香港的公司與中國經商,七十年代開始更是開始扎根香港,經營房地產、酒店、傳媒、物流等行業。其精明的商業經營頭腦,使他一直備受大馬黨政人物的青睞,包括大馬政府於一九六九年邀請他出任當時處於過渡期的馬新航空公司(MSA,後分家成為馬航和新航)主席;七十年代大馬政府決定成立國家船務公司(MISC),也邀請郭鶴年出任主席,副主席是港商曹文錦。八十年代,馬來西亞執政集團國陣中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所經營的合作社因經營不善而蒙受鉅額虧損,也邀請郭鶴年為首的一班華商入主拯救,郭也擔任過主席。甚至連八十年代中期的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群川,因商業官司而在新加坡被捕,四千萬新元的保釋金也由郭鶴年出面籌集。直到最近,大馬前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於三年前計劃在與新加坡毗鄰的柔佛州,成立一個以深圳為藍本的「伊斯干達特別經濟區」,成立五人顧問團,成員就包括老家也在那兒的郭鶴年(大馬籍的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亦是成員)。因此,郭鶴年可說是大馬最傳奇的企業家。但儘管與官方關係良好,郭則從不接受大馬王室的任何封銜(例如丹斯里、拿督等),異常低調,與其他大馬企業家迥然不同。
事實上,郭鶴年淡出大馬,與大馬近年的投資環境遠不及其他國家,有很大關係。PBB集團在脫售製糖業務時即發表文告,指「脫售資產主要是希望可兌現投資獲利,並在海內外進行策略投資,為股東帶來最大的利益」。而就在脫售行動前不久,在香港註冊的宏德國際公司,成為大馬國家稻米最大股東的訊息曝光,引起政治人物非議,認為主宰國家糧食的企業不能被外資掌控,否則會不利國家安全。但事實上,宏德國際雖是在香港註冊,其主要股東則全是大馬公民,不過法律上仍屬外資。輿論亦將此事件與郭家淡出大馬聯想在一塊兒。從郭家淡出大馬可以看出,大馬營商環境的每況愈下,連扎根數十年的企業家都選擇淡出,值得大馬政府重視。
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U5wAMlksyU
這是新加坡六十年代歌后莊雪芳的名曲,印尼民謠改編,莊奴填詞,是一首輕快活潑有意義的勵志歌曲,1962年出版。此曲多年來很多人翻唱,包括鳳飛飛(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B511pHbfw )。
年輕人可能不認識莊雪芳,五六十年代她可是紅遍東南亞(包括台灣)的歌演雙棲明星,拍過大量廈語(即閩南語)片,故也有「廈語影后」之稱。近期訪問可見:http://gospelprofile.org/Product/ProductDetail.aspx?id=2&Cid=4
《出人頭地》是一九六二年由莊雪芳主演的國台雙語影片《龍山寺之戀》的插曲。此片當年轟動寶島。但導演白克後以「匪諜」罪被捕,並以軍法判處死刑。莊雪芳也一度受牽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U5wAMlksyU
這是新加坡六十年代歌后莊雪芳的名曲,印尼民謠改編,莊奴填詞,是一首輕快活潑有意義的勵志歌曲,1962年出版。此曲多年來很多人翻唱,包括鳳飛飛(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B511pHbfw )。
年輕人可能不認識莊雪芳,五六十年代她可是紅遍東南亞(包括台灣)的歌演雙棲明星,拍過大量廈語(即閩南語)片,故也有「廈語影后」之稱。近期訪問可見:http://gospelprofile.org/Product/ProductDetail.aspx?id=2&Cid=4
《出人頭地》是一九六二年由莊雪芳主演的國台雙語影片《龍山寺之戀》的插曲。此片當年轟動寶島。但導演白克後以「匪諜」罪被捕,並以軍法判處死刑。莊雪芳也一度受牽連。
星期四, 2月 04, 2010
世界各地的大馬精英……
新加坡
衛生部長許文遠、凱發集團總裁林愛蓮、捷星航空總裁莊碧蓮、國會議員李美花、國會議員伍碧虹、演員李銘順
香港
企業家郭鶴年、企業家莊寶、大律師清洪、政治學者鄭赤琰、政治學者黃枝連、惠理基金創辦人謝清海、前衛生福利局長楊永強、作家溫瑞安、作家方娥真、影星楊紫瓊、演藝經紀人陳自強、藝人朱咪咪、演員李心潔、舞蹈家王榮祿、聲樂家柯大衛、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周熙杰、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幸謙、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陳允中、生物科技(美學)專家林日陞、金融界賴安洲、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法光法師、香港羅漢寺住持演慈法師、前足球員仇志強
台灣
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導演蔡明亮、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學者、作家陳慧樺、宗教學者曾慶豹、歷史學者賴瑞和、作家李永平、作家張貴興、作家黃錦樹、作家陳大為、作家鍾怡雯、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歌手光良、歌手品冠、歌手梁靜茹、音樂人戴佩妮、歌手曹格、藝人張棟樑、歌手符瓊音
英國
鞋子設計師周仰傑(Jimmy Choo)、作家歐大旭(Tash Aw)
加拿大
生化信息學專家林華安、Plurk(噗浪)創辦人雲惟彬(Alvin Woon)
澳洲
歷史學者楊進發、插畫家陳勇志(Shuan Tan)
中國大陸
摩托羅拉中國前董事長賴炳榮、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企業家古潤金、企業家蕭友、音樂人巫啟賢、音樂人柯以敏、媒體學者胡祿豐
(此為部分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轉載自:
亞洲週刊2010年2月14日號
http://www.yzzk.com
衛生部長許文遠、凱發集團總裁林愛蓮、捷星航空總裁莊碧蓮、國會議員李美花、國會議員伍碧虹、演員李銘順
香港
企業家郭鶴年、企業家莊寶、大律師清洪、政治學者鄭赤琰、政治學者黃枝連、惠理基金創辦人謝清海、前衛生福利局長楊永強、作家溫瑞安、作家方娥真、影星楊紫瓊、演藝經紀人陳自強、藝人朱咪咪、演員李心潔、舞蹈家王榮祿、聲樂家柯大衛、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周熙杰、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幸謙、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陳允中、生物科技(美學)專家林日陞、金融界賴安洲、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法光法師、香港羅漢寺住持演慈法師、前足球員仇志強
台灣
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導演蔡明亮、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誌群、學者、作家陳慧樺、宗教學者曾慶豹、歷史學者賴瑞和、作家李永平、作家張貴興、作家黃錦樹、作家陳大為、作家鍾怡雯、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歌手光良、歌手品冠、歌手梁靜茹、音樂人戴佩妮、歌手曹格、藝人張棟樑、歌手符瓊音
英國
鞋子設計師周仰傑(Jimmy Choo)、作家歐大旭(Tash Aw)
加拿大
生化信息學專家林華安、Plurk(噗浪)創辦人雲惟彬(Alvin Woon)
澳洲
歷史學者楊進發、插畫家陳勇志(Shuan Tan)
中國大陸
摩托羅拉中國前董事長賴炳榮、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企業家古潤金、企業家蕭友、音樂人巫啟賢、音樂人柯以敏、媒體學者胡祿豐
(此為部分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轉載自:
亞洲週刊2010年2月14日號
http://www.yzzk.com
馬華精英加速流向全球 異鄉綻放異彩 (亞洲週刊封面專題)(2010年2月14日號)
馬華精英加速流向全球 異鄉綻放異彩 (亞洲週刊封面專題)(2010年2月14日號)
撰文:林友順,蕭偉基
馬來西亞最近短短十八個月內,就有逾三十萬人移居國外,而這還不包括在新加坡工作的龐大馬國人群體。大馬獨立五十幾年來,估計超過一百萬人才外流。政策的不公平、發展空間的窒礙,以及近年的政治風波,加速以華人為主的馬國人才外移。從潘健成、謝清海、雲惟彬,到蔡明亮、楊紫瓊、梁靜茹、戴佩妮,具多元文化優勢的馬華精英,在全球的異鄉大放異彩。
全文網址: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3134940291/07ae1a.cfm
撰文:林友順,蕭偉基
馬來西亞最近短短十八個月內,就有逾三十萬人移居國外,而這還不包括在新加坡工作的龐大馬國人群體。大馬獨立五十幾年來,估計超過一百萬人才外流。政策的不公平、發展空間的窒礙,以及近年的政治風波,加速以華人為主的馬國人才外移。從潘健成、謝清海、雲惟彬,到蔡明亮、楊紫瓊、梁靜茹、戴佩妮,具多元文化優勢的馬華精英,在全球的異鄉大放異彩。
全文網址: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3134940291/07ae1a.cf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