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24, 2013

饒宗頤紀錄片(廣東衛視)

饒宗頤紀錄片(廣東衛視)

饒宗頤(1 潮州才子 1/3


饒宗頤(1 潮州才子 2/3


饒宗頤(1 潮州才子 3/3

 

饒宗頤(2 漢學泰斗 1/3 


饒宗頤(2 漢學泰斗 2/3

饒宗頤(2 漢學泰斗 3/3

饒宗頤(3 敦煌學家 1/3 


饒宗頤(3 敦煌學家 2/3


饒宗頤(3 敦煌學家 3/3 


饒宗頤(4 甲骨大師 1/3 


饒宗頤(4 甲骨大師 2/3 


饒宗頤(4 甲骨大師 3/3 


饒宗頤(5 藝術巨擘 1/3


饒宗頤(5 藝術巨擘 2/3 


饒宗頤(5 藝術巨擘 3/3


饒宗頤(6 潮學導師 1/3


饒宗頤(6 潮學導師 2/3


饒宗頤(6 潮學導師 3/3

星期六, 8月 10, 2013

從中華隊擊敗中國隊談起

從中華隊擊敗中國隊談起

中華台北隊在八月九日的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破天荒首次擊敗中國隊,似乎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全台民眾樂翻天,臉書更是遭這消息鋪天蓋地的「洗版」,就連部分香港人也為台灣能夠痛宰「強國」隊而高喊「爽」!

但我感覺到,整個氛圍並不是單純的因為台灣隊終於能夠擊敗一隊強敵而興奮,其中夾雜了一些複雜的情緒,也就是「中國情緒」,包括民眾和媒體的情緒,都隱約感受到一絲的敵意(並反映了中國的不得人心),很有那種被欺壓太久而終於能翻身吐氣揚眉的感覺。我想,如果台灣是擊敗美國隊,不會有這種情緒。

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在政治、經濟、國際地位等方面,中國與台灣的實力彼長此消,台灣甚至變得需越來越依賴對岸,莫名的自卑感不自覺的油然而生但不自知。在政經等領域實力愈發懸殊,民眾於是將諸如台灣籃球隊打贏中國隊,以及在中國參加歌唱比賽獲得佳績等這類「軟實力」成就,投射在現實上,填補失落,宣洩一番。

如果是香港隊打贏中國隊,我想這種情緒會更強烈。

星期六, 8月 03, 2013

台商與港商在神州之分別


台商與港商在神州之分別
以下是一些在大陸投資成功的台商例子:

大潤發:中國最大的大賣場量販店集團,約有一百二十家分店,母公司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

旺旺:一間在台灣宜蘭的小食品廠,因九十年代初投資大陸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米果企業,老板蔡衍明近年更成為台灣首富。

康師傅:原來只是在台灣的小食油廠,因九十年代初將速食泡麵引進大陸而發跡,連「方便麵」這名稱都是由他們所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泡麵品牌之一。

天福茗茶:由台灣著名的天仁茗茶老板李瑞河在大陸開設,目前有約一千五百家分店,是中國最大專業茶公司。台灣人在茶的故鄉大展拳腳!

徐福記食品:中國最大的糖果品牌。

克莉絲汀:中國最大的麵包、烘焙品牌,有逾千家分店。

85C2003年成立,發展迅速的咖啡、麵包、甜點連鎖餐廳集團,在中國大陸有三百多家分店。

富士康:世界最大代工業者,擁有百萬員工,是全球最大工廠。母公司為台灣鴻海集團,老板郭台銘曾多年成為台灣首富。

裕元:世界最大鞋廠,數十萬員工,主要在廣東中山。

萬國通路(Eminent)和皇冠(Crown):行李箱業者,前者是世界最大,後者亦是知名品牌。

另外還有如燈具、家具等行業的成功台商。

除了台商外,台灣流行歌曲亦佔據中國大陸各類音樂節目,還有近年紛紛到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主持人、歌手、製作人等等。。。

二十多年來,數以百萬計的台商西進大陸,馳騁神州,成果斐然。雖然當中有不少人鎩羽而歸,但也創造了多位台商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家乃至成為台灣首富。相比台商,港商由於地利之便,更早赴大陸投資,數目也很龐大,但港商因為大陸市場而冒起成為世界級企業家的,至今似乎還沒看到,也較少類似台商在某些產業稱雄中國市場的情況(中國最大女鞋品牌-擁有一萬八千多家零售店的港商百麗國際;在大陸擁有一千五百家分店的中國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以及在大陸有近二千家分店的港商中原地產代理公司,是極少數例子)。

為何台商和港商投資大陸,但成果卻有差別呢?我認為有以下的原因:

一:台灣雖然比起中國大陸來說小得多,但台灣至少也是一個有著農村和城市的地方,這跟香港完全只是一個城市,是有所不同的。加上幾十年來台灣在國民黨統治下,都以「中國」自居,只不過是一個小版的中國,所以台商一旦去到中國大陸,他們也較容易適應。當然,在處事方面的諸如講關係等「中國人特性」,台灣其實和大陸是頗相似的,反觀香港因為港英統治講求法治,因而港商這方面較無法適應。當然還有台商都能講普通話,大部分港商都不行。

二:在服務業方面,台灣向來以殷勤細膩著稱,再加上創意,這是勝過香港的,因而在大陸這個大市場,很容易受落。

三:在食品業方面,台灣因為有各省人民聚居,早已融合各種口味與烹調方式,因而很容易打進大陸市場。反觀香港,由於粵式食品的聲名太大,香港人因而對此有一種驕傲,反不容易融合接受其他省的飲食。這也可解釋為何香港的食品餐飲業者,進軍大陸頂多就在華南一帶,不是像台商那樣的遍佈全國。

四:製造業方面就更不必提了,台灣有深厚的基礎與人材,但香港由於港英的積極不干預經濟政策,所以自七十年代以後就只剩下了房地產、金融、零售與服務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