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
駐蘭州的香港樂施會中國項目幹事(環境)丁文廣,四十餘歲,回族,甘肅人,曾留學加拿大學習英語,是蘭州大學環境管理學在讀博士。曾在大學、政府部門以及世界銀行、歐盟中國項目工作,二零零二年一月起效力樂施會。八月中在甘肅探訪期間,我在顛簸的山路上與丁文廣進行了採訪。
由於先後在世銀中國扶貧項目及樂施會服務,扶貧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丁文廣,分析了兩者扶貧工作的成效。他指出,世銀在中國的工程技術等基礎設施項目是成功的,但在中國的扶貧項目面臨著挑戰,因為世銀項目雖然投資大,但對專案及資金的管理力度小,主要依靠當地的管理人員進行跟蹤監測,而世銀監測「一年來兩次轉一圈」,很難發現實質性問題。
對於樂施會項目,丁文廣用兩個字總結:務實。他說,樂施會項目雖然少,但農民能真正受益,做了一兩年,生活有很大改善。他說,樂施會的管理比較好,監測力度比較大。
也許觀念的原因,以前樂施會在甘肅執行的專案比較少和政府合作,丁文廣說,應該加強與政府的合作,因為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可以做到資源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學習先進的管理措施,也能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並推動政府官員觀念的改變。
對於如何提高扶貧成效,丁文廣認為可以採取下列對策:改進現行的扶貧機制,加大對扶貧專案及資金的監督力度;對貧困縣,特別是對財赤扶貧縣進行財政轉移支付,減少縣級政府部門利用扶貧資金支付工作人員工資的風險;進一步推進基層老百姓對扶貧活動的參與,並在扶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推行參與機制。
他說,樂施會的「參與性」扶貧項目,是針對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傳統而設計,居民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例如在東鄉,由於羊肉是主要食用肉類,而該區居民有養羊傳統,樂施會項目就協助他們養羊。
由於學農業和環境管理學出身,丁文廣分析了甘肅省的生態環境與貧窮的關係。他說,由於環境的惡化加劇貧困,貧困又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像一對雙胞胎惡性循環」。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局需要「國家公共政策加扶貧機制加教育」三管齊下。
一些人認為這些年自然環境的惡化是導致中國西部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丁文廣對此另有看法。他說,根據他的調查研究,與其歸咎於大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更大。
以沙塵暴為例,丁文廣表示,其實幾十年來的降雨量變化不大,為何會產生沙塵暴呢,原因包括:一、在不應開墾耕種的地方種植,違背了自然規律,破壞了天然植被,更使乾旱荒漠地區的植被覆蓋率急劇下降;二、一些荒漠地區等生態脆弱區域,例如石羊河流域的水資源分配政策存在缺陷,導致下游缺水,地下水位下降,礦化度增加,植被枯死;三、過去的一些不合理的決策,沒有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例如一九五八年的大煉鋼等,破壞了中國的大約30%的原始森林,七十年代「易糧為鋼」對內蒙古草原產生很大破壞;三、與環境相關的一些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缺乏連續性,例如胡耀邦總書記時期提出種草種樹,只維持了兩三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退耕還林」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非常好的戰略措施,但許多地方在該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把不該退的耕地也退了,使退耕還林政策發生了“扭曲”現象。
對於樂施會在甘肅的項目,丁文廣總結,改善生活條件等基礎設施容易達到專案目標,但改變婦女觀念仍有待較長時間的努力。(蕭偉基)
撰於2004年10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