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30, 2005

香港仍可扮演兩岸中介角色

香港仍可扮演兩岸中介角色   .蕭偉基(newplatformf@yahoo.com)
  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五十六年來首次兩岸對飛包機直航,為兩岸關係開啟新的一頁,一些人分析,如果將來兩岸真正實現直航,也即大三通,香港作為兩岸中介者地位的功能將降低甚至變得可有可無。而此次兩岸春節包機協商在澳門而不是在香港舉行,更有人質疑香港的中介功能。筆者則覺得,香港在兩岸關係中仍有其一定的重要性,而要發揮這重要性,讓香港在兩岸和解過程中不僅不缺席,還可能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政府之外,香港民間也可出一分力。
  香港要扮演的功能,並不是作為「一國兩制」的示範,因為回歸七年多來的經驗已顯示出,這只是負面示範。香港可以做好的,就是充當兩岸協商的中間協調人角色,甚至只是製造機會,讓兩岸官員在不經意中見面、交流、話家常。香港不少有心人士經常舉辦各類兩岸三地或四地的交流活動,偶而也會出現兩岸官員同台場面,當然是層級不高且不涉敏感事務的官員,但這其實是好事,一點一滴的累積,可以加強雙方的理解。在這方面,香港是適合的地方,待時機成熟,甚至連高層級的兩岸會談(例如以前之汪辜會談或更高層級)都可在香港舉行。
  筆者不久前曾與幾位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的志同道合者,醞釀組織這樣的一個中立、民間的兩岸新平台,並已擬好相關大綱及細節,惜所擬邀請之諸位企業界發起人,皆無興趣參與,在無資金情況下,計劃胎死腹中,甚為可惜。但筆者仍希望能有有識之士能夠支持這樣的有意義的新平台,為兩岸和解、和平出一分力。
2005/1/30
Seow Wai Kee
P. O. Box 30861, Causeway Bay, Hong Kong
Tel: 852-96635793

紅火蟻               

紅火蟻               .蕭偉基
  離港數天,回來驚覺小小紅火蟻鬧得滿城風雨。「紅火蟻」,一個好熟悉的名字,台灣就曾經有一個非主流合唱團叫「紅螞蟻」,但令我頓時有所回憶的,是去年曾收到不少台灣朋友傳來的有關如何防治紅火蟻的電郵信件。當時由於對這小昆蟲一無所知,且覺得事不關己,所以也懶得細看那些電郵,就隨手刪除了。現在才知道,這紅火蟻一點也不可愛,搞不好還會致人於死地。
  回來收到最新一期台灣新聞局出版的《光華》雜誌,裡面就有紅火蟻去年肆虐台灣多個地方的報導,還詳述了紅火蟻從南美進軍美國再進攻澳洲進而攻入台灣的歷程,以及這些國家與地區的防治措施和經濟損失。原本想在此再述以一嚮明報讀者,發現星期天明報已鉅細無遺的將紅火蟻事件簿一一呈現,唯有改變角度,談談紅火蟻、全球化與生態的關係。
  地球上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動、植物,形成自然的生態環境及生態平衡,所以,許多國家,尤其是美、加、日、澳、紐及西歐諸國,都嚴格限制動、植物的進口,怕這些外來者改變了本國的物種及生態環境,造成無可彌補的破壞。而一些傳統智慧更覺得,人們應該吃當地當造的食物(例如冬天不應吃夏天才收獲的蔬果),這才符合自然。換個角度,人類是否不應移民,否則就是違反自然了呢(允其是從熱帶移民寒帶或從寒帶移民熱帶)?當然,對於人類而言,如果要以種族來區分,限制進出境,可就是種族歧視了。
  至於紅火蟻的啟示,隨著全球化的的步伐加快以及不可逆轉,可以想見類似問題將會接踵而來,不管有再嚴密的監測措施及儀器,就是讓人類防不勝防,來一個措手不及,唯有人類的通力合作,加強訊息的交流,才能將禍害減至最低。要記得,政治雖有人為的疆界,但大自然的病菌及昆蟲,可不吃人類這一套呢?
2005/1/30

星期日, 1月 23, 2005

《功夫》自我審查?   .蕭偉基

《功夫》自我審查?   .蕭偉基
  在CEPA的庇蔭下,香港的電影業希望藉中國大陸市場而得以重生,雖然這可能會為香港電影業帶來龐大商機,但也可能扼殺香港電影的創造力,原因就出在中國對電影內容的諸多不甚合理的嚴格限制,對創作者造成制肘。
  廣州《南方都市報》一月二十日的「中國電影年度回訪」專題,披露了《功夫》通過審查內幕,提到周星馳曾經問如果寫一個叫「無來神掌」的功夫在電影裡是否沒問題,因為他擔心當局會不會認為「那是個什麼功」。從這就可看出電影人為了能夠使作品在大陸上映而「自我審查」的戰戰兢兢的心情。
  中國對意識形態的控制非常嚴格,也非常敏感,對影視作品內容的審查極嚴苛,例如不能有壞人得好下場、好人得壞下場的結局,所以《無間道》第一集才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就是為了中國市場而拍。對天馬行空的創作人而言,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江湖》一片就因為過於渲染黑社會之間的殺戮,而成為去年送審國家電影局的三十三部合拍片中,唯一沒有通過的,投資者損失慘重,看來香港電影創作人若要進軍大陸市場,仍有許多需適應之處,且需在諸多限制之下拍出好片,難度不低。
2005/1/23

新聞生涯回顧

  新聞生涯回顧 2005/1/23 蕭偉基
  做了九年的新聞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在此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新聞工作,非常引人入勝,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知識及學問,是最好玩的工作之一,也是一種具使命感的工作(當然這還得視在什麼機構工作而定)。未來如時機適合,我仍然樂意全職投身新聞工作,尤其是電視及廣播工作,我一直希望有機會從事。
  作為一個非新聞科班出身的人,得以投身新聞工作,我覺得真是不枉此生,這真的要感謝亞洲週刊,尤其是總編輯邱立本。
  這九年來,有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事,現憑記憶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早期我是做負責資料搜集及核實的研究員,由於接觸許多資訊,經常提出一些題材,奈何由於公司資源及人力之不足,許多都未能實現,而一些題材在我提出一段日子後,卻由其他雜誌做了專題,例如當年「電子雞」風潮、台灣飲食文化(尤其茶文化)風靡神州、兩岸三地及亞洲創意工業專題等等。
  此外,亞洲週刊記者由於著重在政、經領域,對流行文化,尤其是娛樂圈的生疏,使許多相關題材的報導遇到障礙,例如我曾提出的周杰倫、Twins專題,都因此而胎死腹中。這令我感到,做娛樂新聞也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個很有意義及賣點的題材,也因為工程太浩大而無法成事,非常遺憾,那就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華人人才揚名海外」專題。
  我採訪過一些場合,也真的感受到記者「貼身追訪」受訪者的類似狗仔隊的工作不易為,所以雖然一些人經常批評日報及電視沒有深度,但這些薪水不高的新聞從業員的工作,很多自詡「有深度」的記者並無法做到。憑心而論,日報及電視/電台雖然提供「即食式」內容,但意義及重要性非常重大,必須予以高度肯定。
  在媒體生涯中,我也學習到許多待人處事及隨機應變之道,例如在遇糾紛或投訴時盡量不可「心軟」而認同了對方導致自己吃虧(這是我的缺點)。如何「投其所好」,使約訪不會碰壁,也是一大學問,例如我曾經約訪AIG最高職華人:謝仕榮,我第一次提供給他的題目大綱,問了不少私人問題及過於吹捧他個人的題目,這是一個敗筆,因為後來我才知道,謝原來是一個很低調的人,不希望過於抬高自己。這個專訪最後沒做成,令我經一事長一智。
  由於受到每個地區社會型態、法律、意識形態,甚至媒體老板理念等限制,要做到真正的百分之百新聞自由及中立,無異緣木求魚,但作為媒體工作者,在可行的範圍內做到最大程度的新聞專業、落實最大程度的新聞自由,就已無愧於心、無愧於社會。如果過於冒進,可能會適得其反,這是所有媒體工作者應當留意的。
  本人熱愛思考及寫作,近十年也寫過一些自認為重要的文章,一些事後證實我的分析與見解準確。這些文章包括:在信報刊登的分析亞洲華人社會電視市場的文章,反映香港電視市場之貧乏與壟斷性之嚴重;在明報刊登的預測金獅影視KPS(名稱可能有誤)命不久矣的文章;在蘋果日報刊登的認為蘋果速銷不適合香港及預測它做不久的文章;未刊登的批判香港無線電視TVB壟斷的文章;在多維刊登的分析海外華人歌手/音樂人揚威台灣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分析大馬華文教育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呼籲港府重視新界規劃及發展的文章;在經濟導報刊登的呼籲港府以新思維發展旅遊業及影視業的文章;在信報刊登的從杜邦歷史分析美國政商關係的文章;評探討自由貿易重要性的書籍《抉擇》,等等。
  此外,我甚至還寫過一個簡略的企劃書,建議黎智英到大馬投資蘋果速銷,可惜他回信表示沒興趣。最近也與幾位港、台、新加坡朋友,一起起草成立一個兩岸新平台計劃書,但許多我們接觸過的企業家,都沒興趣,可能他們覺得太敏感之故,殊為可惜。
  我還在規劃中要寫的重要文章,包括:分析大馬公共交通/汽車業/環保/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素質之間關係的文章;我對香港文化發展的看法及印象,等等。

星期日, 1月 16, 2005

中西哲學鉅著

中西哲學鉅著       .蕭偉基
  最近對哲學產生興趣,又由於本身是哲學門外漢,所以往書局搜購了一些哲學入門書籍。在此推介兩本:《西方現代思想史》及《中國哲學簡史》。
  《西方現代思想史》由剛於去年逝世的美國著名哲學教授Roland N. Stromberg所著,由清華大學劉北成教授及北京外國語大學趙國新副教授所譯,今年一月才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書背寫著:本書中文版是由作者本人授權的唯一版本。本書原文版歷經多版,是歐美大學暢銷的哲學書,它生動而簡約地勾勒了近五百年來西方思想的全景畫卷。難能可貴的是,厚達717頁的本書中文版,是結合英文著作兩個不同版本的合編本,所以比原文版更完整。
  《中國哲學簡史》則是馮友蘭上世紀四十年代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以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稿,經該校漢學家Derk Bodde編輯成書,由曾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的趙復三再翻譯成中文,2004年1月由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諸君如對哲學有興趣,這兩本鉅著都是不錯的入門書。
2005/1/16

Sharing vs Selling

Sharing vs Selling
  在行銷領域,有傳統的「硬銷」方式,也有以柔性打動人心的「軟銷」方式。前者大家都有經驗,就是一味的告訴你其產品如何如何的好,一開口就開門見山、直接了當的推銷其產品或服務。尤其近年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很多人都接過銀行、保險公司、信用卡公司等銷售人員的電話(行內稱cold call),制式的推銷手法,成功率應該不高,但因為這些大部份都是有底薪的推銷人員,所以也不是太在意成功與否(相對於無底薪者)。
  至於後者,就是許多人聽過的「傳銷」(即多層次銷售,也稱直銷)的手法。他們注重分享,不會開門見山的硬銷產品或服務,因為他們都親身使用過那些產品或服務,所以會以自身經驗來分享其產品的好處,藉以打動人心,而且通常是從親朋好友著手,所謂「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當然,他們也會通過其他方式,「迂迴」的吸引人們聽其分享,例如送產品或服務或提供優惠。
  Sharing與Selling,兩者的分別在此。
蕭偉基 2005/1/15

Blog時代

Blog時代
  互聯網時代來臨,改變了人類的許多習慣及思維方或,尤其近年一種稱Blog(博客、部落格)的網上日記,讓許多人都能從心所願成為作家或記者(儘管在專業上可能不受認可),可滿足許多人的發表慾,因為在傳統的紙本媒體,往往受篇幅及立場所限,許多人的投稿都會被「投籃」,所以Blog的發明,讓許多人對寫作又燃起了熱情及希望,他們也可藉此磨練文筆,因此,Blog實在是功德無量。
  互聯網普及的日子雖然不長,但全球都有許多新新人類作家因為在網上發表的作品流傳甚廣而一躍成為名利雙收的著名紙本作家的例子,台灣就有痞子蔡、檞寄生、Logy Dog等。
  在中國大陸,由於傳統「正式」媒體都由官方把持,網絡更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公共空間。當然,由於互聯網進入門檻低,幾乎人人都可在其中大發偉論,不受限制,所以看倌也需訓練分辨真偽的能力。
蕭偉基 2005/1/15

美兆健康檢查中心進軍中國大陸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北京醫療體系生態起了變化。因為在這一天,位於東方廣場東方經貿城,面積超過三千平方米的「北京美兆健康體檢中心」正式開幕。這意味著這家全球最大連鎖健檢中心在中國大陸的版圖將進一步拓展,為更多的中國人提供優質的健檢服務。近一年來,北京美兆已經為近萬人提供健檢服務,成為北京市民的重要健康把關者。
  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高雄診所開幕,美兆正式投入預防保健服務,迄今已有十六年的歷史,目前已是全球健檢人數最多的連鎖健檢中心,僅在台灣每年就有約七萬人次在美兆做檢查。美兆在台灣有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共四家健檢中心,並於二零零一年十二月進軍香港,邁開國際化的第一步,去年十二月開幕的北京美兆,是中國衛生部批准的第一家外資控股的專業健康檢查機構,也是美兆在中國大陸的旗艦店,以及美兆部署龐大中國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儘管中國大陸對醫療相關業務限制頗多,美兆集團總裁曹純鏗希望「透過北京了解大陸營銷的起步」,拓展大陸市場。他勾勒出美兆「區域性合作」模式,在大陸發展。耗資八百萬美元的北京美兆是屬於中外合資機構,中方股東是北京市衛生局屬下的北京市體檢中心。由此可見美兆集團對中國大陸市場深具信心。
  曹純鏗對於在大陸的發展躊躇滿志,他的構想是在五年內在中國大陸成立三十家健檢中心,每年至少可服務一百萬人。這個規模宏大的計畫,曹純鏗希望有更多理念相同的夥伴能夠參與,一起開發中國這個廣大的市場。
  學新聞的曹純鏗,雖然不是學醫的,因緣際會藉著十餘年來在醫療相關領域的經驗,使他對醫療、健康事業,尤其是健康檢查行業,不僅熟悉,還有獨到的見解。他說:「健康檢查只是手段,促進健康才是目的。」所以,健檢只是第一步,透過健檢落實促進健康。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連鎖健檢機構,美兆根據受檢者結果,每年發布的《健康檢查年度報告》,成為台灣不少政府與學術單位的重要參考指標,而其中的「十大健康警訊」,可提醒民眾注意,改善已出現的健康警訊,遠離疾病。
  根據二零零三年度健康檢查報告,全年在台灣共有六萬九千零九十五位受檢人;在香港共有五千五百六十位受檢人。在台灣的受檢者當中,經追蹤後確定診斷癌症個案共九十八年,腫瘤(多數為非惡性)個案共七百五十二件,其他疾病(非腫瘤)個案共九百七十四件。在香港,則確診癌症個案十七件,腫瘤個案(多數為非惡性)七十一件,其他疾病(非腫瘤)九十一件。
  全面的健康檢查可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一位四十五歲的男士,原本只擔心本身的膽固醇問題,在美兆做了綜合健檢之後,發現膽固醇正常,但照上腸胃道X光發現十二指腸有小息肉,因此轉介專科醫生。醫生表示,由於早發現,該息肉很小,可以用內窺鏡挑出來,但如果大過2cm,就得動手術,且惡化成直腸癌的機會很高。醫生還說他很幸運,這麼早就發現,因為不少這一類病人都是在惡化之後才發現及求醫,往往會誤了治療時機。
  一位三十八歲的女士,在美兆做綜合的全面建檢時,驗血及驗尿所顯示的腎功能數據都正常,但在照腹部超音波時,發現有個水瘤,因此轉介醫院切除,否則若該水瘤脹大,會有中尿毒的風險。這顯示只做局部檢查可能會有掛一漏萬的風險。
  美兆以「醫檢分離」為宗旨,採自動化健檢方式,以「快、多、準、廉」取得口碑。曹純鏗表示,他們成功的關鍵就是「將『病』人改成『客』人」,這一字之差,使美兆成為全球健檢業龍頭。
  在「快」方面,美兆自行開發、擁有專利的「自動化健檢」流程,四個小時內檢查完所有九十至一百個項目,並可當場獲得報告,是至今全球唯一一家能做得到的健檢中心。曹純鏗說,由於二十三個站的檢查設備、儀器有多種不同品牌,美兆開發一套系統,把這些不同品牌設備的資料擷取。因此美兆採用工廠生產線的概念,「只差沒有裝上輸送帶」。
  至於「多」方面,曹純鏗表示,美兆的健檢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檢查的五大原則,對一般健康人做檢查,找出身體內已經存在的致病因子,再根據各個危險因子分類為不同的健康風險族群,透過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或治療,使人們活得更健康。所以美兆的健檢項目多達九十至一百項。
  在「準」方面,美兆獲得美國病理醫師學院(CAP)優等證書的肯定,而在台灣的四家中心也是全世界第一家獲ISO9001國際品質驗證的連鎖健檢中心。此外,美兆還有本身設計的「警示」系統,避免發生錯誤。
在「廉」方面,曹純鏗表示,由於量多,價格自然會下降。而且他一直認為健康檢查的觀念應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這是美兆以平易近人的價格提供優質服務的目的所在。曹純鏗說,甚至還有美國華僑每年到台灣美兆檢查,因為即使加上機票,還是比在美國便宜。
  美兆的服務對象包括了白領階級、社會菁英、企業主等,這些人都是社會的意見領導者,他們除了有較高的消費能力之外,更可以把健康的概念帶入家庭及社會中,當然這股趨勢也會隨著這群種子,散佈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美兆看到的是社會健康觀念的推展及逐漸擴大的健康市場機會。
  經過十六年的實踐,美兆的軟件已經很成熟,成功的複製到其他地區,所以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美兆的專業也獲得健檢大國日本的青睞。日本著名的聖路加醫院,其理事長日野原重明,就請美兆規劃及設計了全日本最大的健檢中心。此外,美兆國際化的腳步也加快,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的健檢中心都在洽談中。
美兆採取會員制方式,會員在進行檢查前需要填個人生活習慣及身體情況等問卷,之後才到健檢中心進行二十三個站共九十至一百項的檢查。所以每個受檢者都會留下多達二百項的寶貴資料。這是為第二個產業布局。
  有八十萬會員的美兆,目前已經擁有八十五萬筆資料。除了每年做出報告外,這些資料也是美兆建立基因庫的根本,基因在醫學上是極為重要的關鍵,美兆致力於預防醫學上當然也對基因庫的建置極為重視,藉由基因檢測出致病因子或致病傾向,未來將基因庫應用在預防醫學上,更讓其價值作用在早期就發揮出來,預防醫學的基因研究將創造第二個龐大的產業價值。
  受檢者在檢查之後,美兆就會根據其結果和生活習慣、家族健康史等資料,歸類出二十大疾病高危險族群,例如是否高血壓、骨質疏鬆、糖尿病等族群,提出「完整而有效的預防對策」。曹純鏗說,這是健檢的重要性,因為「預防勝於治療」。
  隨著人口的老化、醫療開支的增加,全世界許多國家政府都提倡預防醫學概念,但要落實並不容易。曹純鏗表示,健檢的最大收獲就是將致病的危險因子消除及早期發現病變,把發病機會減少或往後延,能夠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減少醫療成本。
  不同於一般醫院的與病患共用醫檢護人員、共用空間、共用儀器,美兆堅持醫檢分離,中心採高級會所的設計,將交叉感染機率減至最低,讓受檢者沒有進醫院的感覺。曹純鏗說,美兆堅持只做篩檢,需要治療的會員將轉介至美兆特約醫院,結合美兆全面及深入的篩檢與特約醫院的醫療專業給予會員高品質的治療。
  注重品質的美兆,總院長由前台灣三軍總醫院院長宋丕錕出任,他曾獲選為國際健診學會會長;北京院長由北京婦產醫院院長陳寶英出任。此外,美兆也邀得香港前衛生署署長李紹鴻出任大中華區醫事顧問。
  除了健檢自動化之外,美兆的個人健康管理網頁,將每個會員的健康資料上網,並有個人密碼,在世界各地只要可上網就能看到。曹純鏗說,這個服務「你可以十年不用,但用起來可救你一命」;如果法規放寬,還會把影像放上去。
  除了國際化外,曹純鏗說,會繼續強化美兆的優勢,例如在健檢中心設計「標準餐展示」,使每個會員「一趟的健檢就是一趟的健康教育」;設立二十四小時健康諮詢服務。其實,曹純鏗還有一個更大的念頭,那就是成立一所健檢學院,進一步推廣對健康人服務的預防醫學概念。
  在北京美兆的辦公室裡,曹純鏗正擘劃中國大陸健康事業的發展計劃,健檢中心、都市疾病&生活型態研究、二十類健康風險族群研究,目前有許多的科技公司、國營體系醫療機構,對這種現代化、自動化的健檢系統深感興趣,也吸引了許多的投資機構,洽談合作或資金參與的方式;曹純鏗最關心的其實在於早日實現照顧當地民眾的健康,提高當地的生活品質,才是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撰於2004/10
美兆網址:http://www.mjlife.com
http://www.11webs.com

蘭州扶貧紀行

   中國經濟騰飛,成為世界的亮點,但這只是美好及樂觀的一面,在黃沙滾滾的西部內陸地區,仿佛這一切榮景都與他們無關,因為這兒的人民要為每天的溫飽操心,甚至要為基本的食水問題擔憂,孩子能否上學根本就顧不上了。
  在甘肅省蘭州往東鄉的路上,沙塵滾滾,而且因為是山路,海拔頗高(最高海拔2664米),在那狹窄的山路行車,看看車窗外的萬丈深淵,真有險象環生之感。一路上,可以看見這樣的口號標語:沒送子女上學的家長,是不負責任的家長;今天的輟學生,就是明天的貧困戶;讀完初中書,出門再打工...這顯示了兒童失學問題在這裡的嚴峻情況。
  上述是香港樂施會舉辦的「樂施之友甘肅扶貧考察團」的第二天的行程。今年八月十五至二十日,一行二十人參加了這一探訪團。東鄉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會蘭州南部,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少數民族東鄉族的故鄉。這兒面積1,51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二十七萬人,其中八成四是東鄉族。這兒的東鄉族佔全國東鄉族的百分之四十二。由於年降雨量216-350毫米,蒸發量卻達1,437毫米,使缺水及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和馬鈴薯)欠收,成為這兒經常性的問題。也由於天然環境的限制,造成這兒的居民生活困難,沒有能力供孩子上學,因此文盲率極高,加上傳統重男輕女觀念的根深蒂固,女性要讀書更是難若登天。這使得貧窮像魔咒般代代的跟隨著他們。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路程,抵達了距蘭州約一百公里的東鄉縣。在東鄉縣高山鄉中庄村,我們探訪的其中一戶人家女主人叫馬扎立克,二十三歲,東鄉族,丈夫馬穆罕麥德,二十五歲,在青海打工,九月洋芋(馬鈴薯)熟時才回來,由於獲樂施會提供三隻羊,他們已養有四羊隻。他們有一位五歲女兒。透過翻譯,問馬扎立克最高興的事,她說是聽婦女健康講座。由於家距離醫院遠,需走兩小時到路口等車,車費單程就需七、八元,所以聽了健康講座後可以知道如何避免生病。樂施會資助當地婦聯會等單位實施的「參與性生態扶貧與婦女健康改善項目」,提高了預防疾病意識,也培訓了四名接生員。
  馬扎立克看起來面對陌生人時有些愐惦,但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說,在上過婦女班後,已經好很多了,因為之前她們都是躲在家裡,不會出來見陌生人,更遑論講話。
  水,對東鄉人而言很珍貴,由於缺水,當地曾出現人禽爭飲水的可悲情景。曾有這樣的說法:東鄉人去親戚家,最好的禮物就是一桶水,而一噸水也曾賣到六十元的高價。在其他公益組織,例如台灣慈濟功德會的幫助下,當地也做了收集雨水的裝置。當我要打開水井看看時,丁文廣提醒我,讓女主人開,因為他們的水很珍貴,所以不能亂動。也由於水的珍貴,當地人一個月就洗兩三次澡,通常是星期五做禮拜時洗。在蘭州市也看到一些供人洗澡的清真浴室營業。
  後來,和縣委書記馬建軍、縣長鄭錦霞、村的妥書記一同到「退耕還草」的草場參觀。由於政府實施「退耕還林」計劃,政府給予一畝地二百斤小麥及二十元的補助,讓他們種草,以保持水土。而他們若自己種小麥,一畝只有七、八十斤的收成。他們種的是紫花苜蓿,給小尾寒羊作飼料,一畝可產一千多公斤。草種子一千顆三十元,縣政府員工每人捐款五十元給農民買草種子。在羊隻方面,樂施會以貨款方式給每戶(共五十四戶)三隻羊,一隻一年產兩胎,每胎一隻,每隻可賣二三百元,而他們需將五十元作為婦女健康基金交出,其餘就是收入。健康基金是供婦女生病時借來醫病,痊癒後再還。羊隻產生的羊糞不需化肥,這可每年節省二百元。實施這項計劃後,每戶年收入可達九百元以上,而之前只有約四百元。羊肉,是甘肅主要肉食,到處都可見「手抓羊肉」招牌,所以東鄉人有養羊的傳統,因此,這項計劃是針對東鄉人的傳統和優勢而設計。
  此外,樂施會提供全村六十四戶每戶一個太陽灶,此灶非常實用,類似收看衛星電視的大型碟型天線,利用太陽光聚焦產生的熱,幾分鐘就可燒好一壺開水。這可以減少居民為生火而砍伐,夏天可減少砍柴量五成,有利環保。
  第三天,我們驅車到一個未受樂施會援助,也沒有其他機構援助的村落,看看當地的情況。走了約一小時顛簸的黃土山路後,抵達了大樹鄉關卜村。
  第一戶探訪的是有二子一女的戶主,靠工地打工及種莊稼維生,一天賺十多元,一個女兒有精神病,大約十五、六歲,兩個兒子上小學,學費一學期三十多元。他們說,當地小孩一般只上學到三年級,因為村裡小學只提供到三年級的課程。三年級後就要到城裡讀,路途太遠。這戶一年收入不到二千元,這兒欠糧食、欠學費,沒任何機構援助,水是靠村裡自來水拉過來,一年交一百多元。
  第二戶戶主五十四歲,一家七口人,太太已去世,大兒子聾啞,妻子不健康,收養了一個女兒,小兒子在外打工,有妻子和一個孩子。他本身有氣管炎。
  第三戶,一家三口,其中十歲的小女孩有心臟病和肺結核,講臨夏方言。戶主說,他們的三畝地,已全曬乾了。
  當地不少人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原因不外是生活及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足。
  第四天早上,一行人去了香港樂施會資助的「蘭州市柏樹巷失學兒童教學點」探訪。該教學點是租用一間四合院,月租一千八百元。由於樂施會的這舉措解決鄉區到蘭州市討生活的「邊緣族群」子女的部份教育問題,引起全國關注,一位企業家於是也沿用這一模式,在蘭州開另一所教學點。儘管如此,兩所教學點只能夠接收共二百位的失學兒童(年齡不一,最大的甚至到十五、六歲,但課程一律從小一開始),還有數百名失學兒童無著落,因此只有政府的參與,才能改變這種悲慘的局面。
  這些失學兒童的父母大部份是東鄉、保安、撒拉、回族等少數民族,來自甘肅、青海等省份。他們都是因為鄉下務農生計困難,所以到城市謀生,但由於大部份是文盲,只能從事低下階層的勞力工作及厭惡性,例如建築工地、修腳踏車,甚至撿破爛,收入不僅低而且不穩定,所以大部份住在環境惡劣的地方。
  由於他們大部份是在城市沒有戶籍的「黑戶」,一學期(一年分兩學期)需交五百元的「借讀費」(城市人只需二百元學費)才能讓小孩進城裡學校讀書,但連吃都成問題的這些家庭,根本不可能負擔這筆苛刻的教育費。
  此外,樂施會這項於零三年開始的教學點,由於項目只進行兩年,到明年三月就到期,負責人希望能夠延至六年,使學童至少上完小學的課程。負責人還有以下的期望:建教學樓;得到政府批准,成為「希望學校」;得到政府的政策及資金方面的更多關注。
  教學點兒童表演了十多個各類節目,有唱歌、舞蹈、話劇、朗誦等等。老師說,他們的表演服裝都是借來的。
  教學點內最引人注目的是雙腿和右臂都因觸電而遭截肢的男童馬德林,他的哥哥馬德雲每天都騎腳踏車載著他並抱著他到教學點上課。雖然只剩下左手,但馬德林學習很勤奮。他們的父親在鐵路旁修腳踏車維生,來自東鄉。
  話劇節目改編了一段真實故事,馬阿里的父母雙亡,和賣大餅的老奶奶相依為命,老奶奶希望小孫子能夠上學,奈何付不起高昂的學費,幸好教學點成立,令他的讀書夢成真。老奶奶老淚縱橫的感謝捐款人,並說「教學點是孩子的家,老師就是孩子的父母」。
教學點內有一位活潑的小男生馬國興,九歲半,想當記者,問他為什麼,他說當記者「很威風」,問他知不知道記當者是怎麼回事,他卻不知道。他說父親推三輪車維生,姐姐在家照顧媽媽,因為媽媽生病。
  時值暑假,南開大學十四位大學生在這兒當義工,教小朋友美術、音樂、體育。來自雲南大理,讀通信工程(大三升大四)的男生陶慧琪說,因為他的家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雲南,所以到這兒來很有親切感。
  在這兩所教學點任教的八位老師,都是很有愛心的一群。他們除了教學外,也不時做「家訪」,所以對學童的家庭狀況一清二楚。穆雅老師,回族,畢業於蘭州的一所大專。唐桂花老師,東鄉人,蘭州長大,由於父母的開明,她不僅得以上學,還是西北民族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剛畢業一年,就到這兒來教書,為族群服務。劉蘭英副校長,退休後到教學點服務。
  在老師的陪同下,我們也到幾戶學童家中做「家訪」。他們都住在衛生條件差、環境惡劣的邊緣社區。其中一位學生母親叫麥熱葉,東鄉人,男主人身體不好,沒工作,偶而撿破爛打零工。他們有三女一男(最小的是男孩),從東鄉到蘭州已五年,但生活情況絲毫無改善,如今月收入三百多元,但租那間二百呎見方的破房子,月租就花去了一百元。
  在「家訪」中可以發現,少數民族男尊女卑的情況比漢族更嚴重。中國的生育政策基本上是一孩政策,但在農村,少數民族可以生兩孩,視民族而訂,例如東鄉族,由於人數較少,所以允許生三孩。但我們發現許多都是生三孩以上,原因是他們想要生男孩。即使「超生」受罰,他們也願意。有些為了逃避受罰,就選擇離開家鄉,到城市當「黑戶」,不能享受到城市公民應有的權利,例如孩子上學。
  印象最深刻的一戶是住在羊肉市場上面的一戶,共育有五女一男共六個孩子,男主人只是當裝卸工、打牆維生。他們住處底下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洗羊雜碎的作坊。
  第五天,我們拜訪了位於黃河邊上的蘭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進會,會長張德麒,七十幾歲,原政府官員,是一位熱心服務的人士,雖然年紀大,但走幾層樓梯都不氣喘,許多年輕團員都不如他。
  我們參觀了促進會辦的老人院、幼兒園、婦女學習班。許多婦女由於是文盲,又不懂漢語,所以在城市無法生活,甚至連問路都有困難,上公廁只能看圖畫分辨男女廁所,所以婦女學習班的課程對她們很有用處,課程包括漢語、衛生知識、法律知識等。
 我問了一位學習班學員,三十二歲的馬玉芳,她說來了蘭州兩個多月,丈夫打工,在學習班學了一個多月,但普通話竟然比很多香港人還流利。
  第五天晚上,也即回港前夕,在賓館開分享檢討會,團員都熱烈的提供意見。大家都希望真的能夠幫他們脫貧,或至少自助,而不是長期的需要境外施援。一些團友說也許他們的手工藝品可以賣到其他地方去。丁文廣買來當地特產黃河蜜瓜給我們品嚐,香甜多汁,看來運往香港和海外應該有市場。
這一次扶貧探訪之旅,除了讓我有一種洗滌心靈、反思自己價值的感受外,也使我對中國政府有所期許。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雖然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內陸與沿海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擴大,使到其隱憂不可輕視,而一個號稱文明及經濟大國,未來主人翁的教育仍要靠許多境外人士資助,這樣的不合理局面,令到許多海外炎黃子孫都很心痛,期待著有一天中國真能踏上均富之路,而不是只有少數人富起來;中國能夠對國際施予援手,而不是只接受別人的援助,這是全球華人乃至全人類所樂見的。
撰於2004/10
香港樂施會網址:http://www.oxfam.org.hk
  

回族姓氏來源

回族姓氏來源
中國的回族都已全說普通話,沒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至於回族多姓馬、穆等姓氏,丁文廣說出來由。原因是回族的姓多是根據可蘭經內的阿拉伯文而來,例如馬或穆,即穆罕默德(Muhamed)的第一個音而來。而他自己的姓──丁,即薩拉胡丁(Salahhudin)的第四個音而來。回族姓薩或胡,也因該阿拉伯名字而來。 

專訪: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

專訪:樂施會中國專案幹事丁文廣
駐蘭州的香港樂施會中國項目幹事(環境)丁文廣,四十餘歲,回族,甘肅人,曾留學加拿大學習英語,是蘭州大學環境管理學在讀博士。曾在大學、政府部門以及世界銀行、歐盟中國項目工作,二零零二年一月起效力樂施會。八月中在甘肅探訪期間,我在顛簸的山路上與丁文廣進行了採訪。
由於先後在世銀中國扶貧項目及樂施會服務,扶貧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丁文廣,分析了兩者扶貧工作的成效。他指出,世銀在中國的工程技術等基礎設施項目是成功的,但在中國的扶貧項目面臨著挑戰,因為世銀項目雖然投資大,但對專案及資金的管理力度小,主要依靠當地的管理人員進行跟蹤監測,而世銀監測「一年來兩次轉一圈」,很難發現實質性問題。
對於樂施會項目,丁文廣用兩個字總結:務實。他說,樂施會項目雖然少,但農民能真正受益,做了一兩年,生活有很大改善。他說,樂施會的管理比較好,監測力度比較大。
也許觀念的原因,以前樂施會在甘肅執行的專案比較少和政府合作,丁文廣說,應該加強與政府的合作,因為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可以做到資源優勢互補,相互借鑒學習先進的管理措施,也能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並推動政府官員觀念的改變。
對於如何提高扶貧成效,丁文廣認為可以採取下列對策:改進現行的扶貧機制,加大對扶貧專案及資金的監督力度;對貧困縣,特別是對財赤扶貧縣進行財政轉移支付,減少縣級政府部門利用扶貧資金支付工作人員工資的風險;進一步推進基層老百姓對扶貧活動的參與,並在扶貧政策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推行參與機制。
他說,樂施會的「參與性」扶貧項目,是針對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傳統而設計,居民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例如在東鄉,由於羊肉是主要食用肉類,而該區居民有養羊傳統,樂施會項目就協助他們養羊。
由於學農業和環境管理學出身,丁文廣分析了甘肅省的生態環境與貧窮的關係。他說,由於環境的惡化加劇貧困,貧困又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像一對雙胞胎惡性循環」。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局需要「國家公共政策加扶貧機制加教育」三管齊下。
一些人認為這些年自然環境的惡化是導致中國西部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丁文廣對此另有看法。他說,根據他的調查研究,與其歸咎於大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更大。
以沙塵暴為例,丁文廣表示,其實幾十年來的降雨量變化不大,為何會產生沙塵暴呢,原因包括:一、在不應開墾耕種的地方種植,違背了自然規律,破壞了天然植被,更使乾旱荒漠地區的植被覆蓋率急劇下降;二、一些荒漠地區等生態脆弱區域,例如石羊河流域的水資源分配政策存在缺陷,導致下游缺水,地下水位下降,礦化度增加,植被枯死;三、過去的一些不合理的決策,沒有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例如一九五八年的大煉鋼等,破壞了中國的大約30%的原始森林,七十年代「易糧為鋼」對內蒙古草原產生很大破壞;三、與環境相關的一些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缺乏連續性,例如胡耀邦總書記時期提出種草種樹,只維持了兩三年,朱鎔基總理提出的「退耕還林」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非常好的戰略措施,但許多地方在該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把不該退的耕地也退了,使退耕還林政策發生了“扭曲”現象。
對於樂施會在甘肅的項目,丁文廣總結,改善生活條件等基礎設施容易達到專案目標,但改變婦女觀念仍有待較長時間的努力。(蕭偉基)
撰於2004年10月

星期四, 1月 13, 2005

我對伊蘭教譯名之見            

我對伊蘭教譯名之見            .蕭偉基(香港自由撰稿人)
  閱罷余思強君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一月十二日的《伊斯蘭教和回教譯名爭議》一文,筆者就所知的相關訊息提供予讀者分享。筆者去年赴中國甘肅省蘭州與東鄉參與一項扶貧考察活動時,曾和當地的伊斯蘭社團領袖作過交流,他們多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其中又以回族居多,而回族是一種已沒有本身文字語言的民族,換句話說,他們在文字語言上已完全漢化,但宗教信仰仍維持伊斯蘭教,因此飲食及生活習慣也有其特色,與大部份漢族之差別僅此而已。在外觀及膚色上,他們與漢族有些許區別,但程度遠低於其他許多少數民族(如維吾爾族、藏族)與漢族的區別,有些甚至和漢族毫無分別,不易分辨。
  公元七世紀,大批波斯、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到中國沿海城市及內陸經商;十三世紀,又有大批來自西亞、中亞的伊斯蘭教徒隨元軍進入中國,這些當時的西亞、中亞「外僑」,與世居中國的少數民族甚至漢族通婚,遂形成了一種新的民族──回族。關於回族這名稱的來歷,也有不少說法,一些甚至相當有趣。我聽過的就有兩種:一種是當時這種民族時刻想著回去西亞和中亞,所以被人稱為回族;另一種說法是因書寫方式而來,因為他們寫阿拉伯文,而這種文字的寫法是由右至左橫寫,好像「倒回來寫」的樣子,所以這些民族稱為回族。筆者覺得第二種說法可信度不高,因為傳統漢字因直寫關係,也是從右至左,故對阿拉伯文書寫秩序應不會太感唐突。
  蘭州伊斯蘭教社團領袖告訴我,他們經常都糾正來訪的海外華人及港澳台人士,說正確的稱呼應該是伊斯蘭教而不是回教,因為回教的範圍太「狹窄」了,這是以前漢人不了解伊斯蘭教而造成的誤解,當時漢人認為這是回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就稱為回教,實不知在中國回族之外,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各種民族也信仰伊斯蘭教。這位人士還批評馬來西亞華人以近似歧視方式看待當地民族(即馬來人,因馬來族也信仰伊斯蘭教,對於回族而言是穆斯林兄弟,所以他們感受深刻),他指的是華人早年將馬來人稱為「巫人」是歧視的表現,而馬來人的政黨因此被稱為「巫統」。前幾年該黨女子青年團成立,華文報竟然稱之為「女巫青團」,我不知道馬來同胞若知道後會作何感想,因此筆者認為,趁此檢討譯名之時刻,把「巫統」這一譯名也順便檢討一番,這比許多其他譯名爭議更重要。
  一位蘭州回族知識份子還向我提到回族姓氏來源。許多回族都姓馬、穆、丁等姓氏,該名人士說,回族的許多姓都是根據可蘭經內的阿拉伯文而來,例如馬、穆、麥,即是穆罕默德(Muhamed)的第一個音,Salahuddin也是回族常用的姓氏參考,所以回族很多姓薩、沙、胡、丁等。
  談到「回教堂」,此稱呼其實只用於南洋華社,中國大陸固然從來不見這用法,台灣、香港也不用,故余君說台灣也用「回教堂」這一名稱,與事實不符。在台灣及香港,都稱清真寺。順便一提,在香港及台灣,由於許多伊斯蘭教徒是已屬於中華民族一員的回族,他們平常就是使用中文,所以他們的對伊斯蘭教的中文用語,當然會較馬新正確,因為馬新華社一般上是純粹以「外族」或「外教」角度去理解伊斯蘭教。
  至於可蘭經或古蘭經,筆者認為倒是無所謂,兩者兼用即可,畢竟這都是音譯,且兩種譯法都由來已久。
2005/1/13
星洲日報網址:
http://www.sinchew-i.com
回族參考網址:
http://dir.sohu.com/society_culture/nations/china/huizu/
伊斯蘭教中文網站:
http://www.islam.org.hk


有關全球化的書  .蕭偉基

  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全球化的文章,興趣是從上了一次電視之後而起。三年前,受邀當香港電台節目《頭條新聞》的嘉賓(該集是陸恭惠客席主持的最後一集),談全球化問題,因為第一次上電視講話且當時對該課題研究不深,所以講得連自己都不敢看該節目。但這也激起了我對全球化課題的興致。
  匆匆三年,一晃而過,這期間看了不少有關全球化的書,但越看越難以下筆,文章終究沒寫成,簡單結論反倒有一條:在全球化與非全球化之間求取平衡。當然,此乃講了等於沒講的結論,不過,「平衡」不正是宇宙間許多事物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嗎?說易行難也。
  在此,謹列出一些我讀過並覺得不錯的有關全球化的書籍,供大家參考。其中不僅有正反及兩方平衡的意見與論述,也有教讀者如何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形勢下為自己謀求最大成就的技巧。書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當企業購併國家》:Noreena Hertz著/許玉雯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出版,2003
《全球化》:Malcolm Waters著/徐偉傑譯/(台北)弘智出版,2000
《全球化反思》:Wayne Ellwood著/王柏鴻譯/(台北)書林出版,2002
《帝國》:Michael Hardt、Antonio Negri著/韋本、李尚遠譯,(台北)商周出版,2002
《破窗》:Noami Klein著/林淑媛譯/(台北)時報出版,2004
《No Logo》:Noami Klein著/徐詩思譯/(台北)時報出版,2003
《勇者致富》:Lester C. Thurow著/蘇玉琪等譯/(台北)天下雜誌出版,2003
《第一次全球革命》:羅馬俱樂部著/黃孝如譯/(台北)時報出版,1992
《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Richard C. Longworth著/應小端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000
《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索羅斯著/聯合報編譯組譯/(台北)聯經出版,1998
《經濟全球化》:Jacques Adda著/何竟、周曉辛譯/(台北)米娜貝爾出版,2000
《不公平的規則──貿易、全球化與貧窮》:(香港)樂施會出版,2002
撰於2004/11/22

星期二, 1月 11, 2005

付出愛心實現夢想的事業         

  一月九日星期日,在美兆上了一整天的新人訓練課程,雖然時間很長,也頗累(因為需一大早起床),但收獲良多,課程內容知性與感性兼具,物有所值。    
  在課程中各位傑出伙伴所分享的,也許是老生常談或大家耳熟能詳的道理或技巧,但再在密集的時間內再聽一次,也許真能收效。就好像講師YY所講的要定目標,並且目標要細分化、具體化,很多人其實都做不到,他們知道卻做不到,包括我自己,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缺少了最後的最重要的動作──行動。不只是做美兆或直銷,人生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懶」就是失敗的最重要因素。每一個人,小時都有雄心壯志,但長越大就「看得越化」,就是因為都只停留在想的階段,沒有實際行動。  
  大家都知道,從小父母老師都告訴過我們,要用功,要勤勞,為什麼做不到呢?大家(包括我自己)想想吧!  
  錢,賺更多的錢,是很多人的目標,也是很多人投身直銷行業的目的。但如果只是為了錢,就不容易做得好,一定要以分享愛心的方式去經營,才能成功。我以前排斥直銷,也寫過文章表達過我對直銷行業的看法,但經過這些年的了解、感受和研究之後,我改觀了,我覺得直銷真是能快速改變命運、脫貧致富的合理的方式,當然它不會一朝致富(我是指正常直銷公司,不是以欺騙手段經營的害群之馬),因為畢竟它不是投機或賭博,它也需用心經營,一般上至少要三五年才稱得上成功,很多人認為做不好,是因為不想改變自己,也沒有耐性,當然這也是正常的,如果真的有那麼容易做的事,世上就沒有窮人了,也沒有失敗者及失意人了。  
  說回美兆,還是要提YY這位講師,她講得實在是太好太感人了。她說為什麼要做美兆,因為做美兆不僅可以幫人,甚至真的可以救人。我們每售出一張健康卡,就意味著至少幫助一個家庭,甚至救了一個家庭,因為他們會因此而更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如果有使用者因為如此而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我們就真的做了一件善事(在美兆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做得越高級的人,表示你幫助或救的人就越多。賺錢的同時又可付出愛心與善心,且不需高深學問、學歷及技術的工作,在這個世界上實在是不多,美兆是其中之一,這更堅定了我在美兆經營事業,甚至將之當成終身事業的決心。  
  錢雖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我在場中也以李嘉誠為例子作出分享。李嘉誠在三十年前的財富就已經夠用幾輩子,但他為什麼繼續拓張事業,因為他覺得,如果一旦你要做某些事時,你有錢就可以做,我想他指的是做公益事業。這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雖然你可能不喜歡李嘉誠。
蕭偉基撰於2005/1/10
美兆網站:http://www.mjlife.com
http://www.mjlife.com.cn

好網推介二

Web sites recommendation (part 2) (**極力推薦/strongly recommend)
**http://www.blogger.com(個人「博客」)
http://www.aastock.com (港、中、美股價及上市公司資訊)
http://www.fibv.com (全球證交所資料)
http://www.tdd.lt/slnews/Stock_Exchanges/Stock.Exchanges.html (全球證交所)
http://www.hoovers.com (全球大公司資訊)
http://quote.stockk.com (大馬上市公司股價及資料)
http://www.irasia.com (亞洲上市公司年報)http://www.corporateinformation.com (全球上市公司資訊)http://www.csrc.gov.cn (中國證監會)
http://www.tse.com.tw/ (台灣證交所)
http://www.hkex.com.hk/index_c.htm (香港證交所)
http://www.sse.com.cn/ (上海證交所)
http://www.szse.cn/main/default.aspx (深圳證交所)
http://www.geocities.com/newclothestribune/ (香港非主流言論)
** http://www.cia.gov (找各國國情資料,美國中央情報局)http://www.gksoft.com/govt/ (找各國政府網站資料)
http://www.sistic.com.sg (Singapore online ticket booking & events net)http://www.ivu.org/ (國際素食協會)
http://www.zhb.gov.cn (中國環保資訊)
** http://www.indo.com/cgi-bin/dist (查距離)
http://www.gohome.com.hk (香港房地產網)
http://travlang.com/languages/ (學各國語言)
** http://www.searchenginecolossus.com/ (找全球searchengine)http://www.domainnameregistration.com/cgi-local/cdpro4.pl (可查網名資料)http://www.ics.uci.edu/pub/websoft/wwwstat/country-codes.txt (domain name country code)
** http://www.nic.com (check IP and domain name detail information)http://www.redherring.com (全球dot com趨勢和資訊)http://www.forrester.com (IT 研究)
http://www.nvca.org (IT research)
http://www.ventureone.com (IT research)
http://www.alexa.com (IT research)
http://www.comscore.com/ (IT research)
http://www.jup.com (IT research)
http://www.cwrank.com (Chinese web ranking)
http://www.kompass.com (B2B)
http://www.famehall.com (世界名人網)
http://www.epaper.com.tw (台灣電子報及雜誌)
http://www.sipri.se (Stockholm Int’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http://www.twnic.net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http://www.cnnic.cn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http://taiwan.cnet.com (中文科技資訊網)
http://www.stdaily.com (科技日報)
http://www.netbig.com (中國教育網,大學排名)
http://www.encyclopedia.com (百科全書)
http://www.britannica.com/ (大英百科全書)
** http://www.wordpedia.com/ (中文百科全書)

好網推介一

Web Sites recommendation (part1)
一些好網站供參考(**極力推薦/strongly recommend):
新聞/媒體/論壇(News/Media/Forum):
**多維新聞網:
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中國時報(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
聯合報(台灣):
http://udn.com
明報(香港):
http://www.mingpaonews.com
早報網(新加坡):
http://www.zaobao.com
星洲日報(馬來西亞):
http://www.sinchew-i.com
Malaysiakini:
http://www.malaysiakini.com
新華社(中國):
http://www.xinhua.org/
中央社(台灣):
http://www.cna.com.tw/
中廣(台灣):
http://www.bcc.com.tw/
香港電台:
http://www.rthk.org.hk/
Reuters:
http://www.reuters.com
Bloomberg:
http://www.bloomberg.com
華爾街日報:
http://www.chinese.wsj.com/gb/index.asp
**BBC: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default.st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default.stm
CNN:
http://www.cnn.com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 Qatar):
http://english.aljazeera.net/HomePage
光華:
http://www.sinorama.com.tw

另類中國媒體/論壇(alternative China news):
看中國:
http://www.secretchina.com/
大參考:
http://www.bignews.org/

客家(Hakka):
http://www.hakkaworld.com.tw/
http://www.hakka.gov.tw/
http://www.meizhouchina.com/
http://www.meizhou.gov.cn/
http://www.meizhou.net/
http://www.dabu.gov.cn/

香港股市(HK stock info):
http://www.e-finet.com

全球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 http://finance.yahoo.com/currency?u

慈善公益(charity):
**Oxfam:
http://www.oxfam.org.hk
**The Hungersite:
http://www.thehungersite.com
慈濟功德會:
http://www.tzuchi.org.tw/
佛教城市:
http://www.buddhismcity.net/
香港素食學會:
http://www.vegsochk.org/

Search Engines:
http://www.google.com
http://www.baidu.com
http://www.yisou.com
http://chinese.yahoo.com

旅遊(travel):
http://travel.mook.com.tw

政府(government):
美國政府:
http://www.firstgov.gov
美國白官:
http://www.whitehouse.gov
台灣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
台灣政府:
http://www.gov.tw
台北市政府:
http://www.taipei.gov.tw/
香港政府:
http://www.info.gov.hk
中國政府:
http://www.govonline.cn/frontmanger/index.jsp
新加坡政府:
http://www.gov.sg
馬來西亞政府:
http://www.gov.my

文化藝術娛樂(arts/entertainment):
台灣文建會:
http://www.cca.gov.tw/
**台灣網路劇院:
http://www.cyberstage.com.tw/index.jsp
台北市文化局:
http://www.culture.gov.tw/home_c.htm
**年代售票(台灣):
http://www.ticket.com.tw/
兩廳院售票網(台灣):
http://www.artsticket.com.tw/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http://www.lcsd.gov.hk/
香港售票網:
http://www.cityline.com/chi/events/urbtix.jsp
香港快達票:
http://www.hkticketing.com
票務之星(中國上海):
http://www.tickets365.com.cn/
電影:
http://www.mov3.com/mov3.asp
台灣電影業:
** http://www.taiwancinema.com
台灣民歌:
http://home.kimo.com.tw/dixonbkup/song3-2.htm

中文書店(Chinese book shop):
金石堂(台灣):
http://www.kingstone.com.tw
誠品(台灣):
http://www.eslitebooks.com
博客來(台灣):
http://www.books.com.tw/
商務印書館(香港):
http://www.cp1897.com.hk
三聯書店(香港):
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
上海書城:
http://www.bookmall.com.cn
當當書店(中國):
http://www.dangdang.com/default.asp?from=P-1124751
旌旗書店(中國):
http://www.jingqi.com/

公共圖書館(public library):
**香港:
http://www.hkpl.gov.hk
**台灣:
http://www.ncl.edu.tw/
中國:
http://www.nlc.gov.cn/

醫療衛生保健(medicine/health):
http://www.mjlife.com
** http://www.11webs.com
** http://www.webhospital.org.tw/

氣象(weather):
** http://www.weather.gov.hk/

餐廳(Restaurant guide):
香港:開飯啦!(Openrice):
** http://www.openrice.com/
香港私房菜:
http://www.eatfamily.com/fd/home.php

B2B(Trade):
Global Sources:
http://www.globalsources.com
**HK TDC:
http://www.tdctrade.com
Alibaba:
http://www.alibaba.com

手機資訊(mobile phone info):
** http://www.ringhk.com/

IT info:
IDC:
http://www.idc.com
Gartner:
http://www4.gartner.com

Olympic 2004:
http://www.athens2004.com/athens2004/

國際組織(Int’l organization):
**IMF:
http://www.imf.org
UN:
http://www.un.org
Asian Development Bank:
http://www.adb.org
Int’l Olympic Movement:
http://www.olympic.org/uk/index_uk.asp
World Bank:
http://www.worldbank.org
WTO:
http://www.wto.org

令人感動的台灣儒商

  偶然讀到四月份的台灣《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令我很感動,那篇文章名為《林百里:沒有三愛,我只是小工程師》,是描述林百里這位台灣電子新貴富豪懷念當年與一群創業伙伴共同打拚的感恩之情。 
  林百里,現年五十餘歲,上海出生,在香港成長,中學畢業於國民黨背景的德明中學,後來赴台灣就讀台灣大學電機系,大學時期就與同學溫世仁在實驗室做出全台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畢業後就在台灣富商三德建設高氏家族的其中一名成員高琮富的資助下,與溫世仁、葉國一、梁次震(亦是香港僑生)一起創辦三愛電子。林之後曾唸博士班,但未唸完。
  後來由於高琮富決定將主力放在音響開發上,林百里等人相繼離開,林百里與溫世仁在桃園望族許潮英協助下,成立了金寶電子。幾年後彼此再分道揚鑣,林百里與梁次震成立廣達電腦,溫世仁與葉國一創辦英業達。儘管後來彼此在商場上成了競爭者,但並沒有同行如敵國的情況出現,英業達在廣達最需要資金時還慷慨相助。
  今年四月廿一日,十八年前已經結束的三愛電子的招牌重現在一家酒店的宴會廳中,因為這一天是林百里主催的三愛OB(Old Bone)會成立的日子,離台十八年的高琮富也出席,大家相擁憶舊,無限感慨在心頭。感性的林百里表示:「如果沒有三愛,我不會有今天,也許,我只是在香港的一個小工程師而已。」
  廣達電腦是全球最大的手提電腦廠,林百里今天的身家五百億台幣,但他時刻飲水思源,即使身處弱肉強食的商業世界,他仍然保有一股赤子之心,而他愛收藏張大千畫作,估計花了數以十億台幣搜購,是藝術圈中人所熟知的。 
  至於林百里的好伙伴溫世仁(註:已於2003/12/7病世,得年55歲),熱愛文化之情更甚,他認為科技只是手段,不是目標,人文才是目標。他與漫畫家蔡志忠成立明日工作室,給新作家發表的機會,自己也寫了幾十本書,內容關於未來趨勢、經濟分析、經商之道等。他也耗巨資準備以網絡科技等新科技,在大陸的偏遠地區搞教育。馬來西亞檳城州的台灣僑校,當年也由英業達創辦,成為全球第一所供台商子女就讀的學校。當年各大台商在台灣的大學校園招募畢業僑生人才,英業達最關心的居然是有沒有人願意到台灣僑校教書。
  林百里、溫世仁這類經商不忘文化,並且文化理想高於經商理想,且仍保赤子之心的「儒商」,在台灣仍有許多,他們賺的錢也許不是很多,但對文化事業慷慨解囊,例如在十三年前開設誠品書店的吳清友(原本經營代理廚房設備等行業),但近數十年在香港及中國大陸這類企業家似不多見,有的只是捐捐錢這類層次較低的善舉(此處並無對香港的善長仁翁不敬或漠視之意),也許這與台灣仍保有許多較純樸的傳統文化思想及較濃郁的文化氛圍有關,也與台灣的人情味較重有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得於成為電子大國,與不少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老一輩企業家有莫大的關係,這除了愛才、惜才之外,也是人情味的表現(從許多例子可知,這些企業家對電子完全是外行,甚至根本沒想過是否會賺錢,就給一筆錢那些年輕人「玩」電子廠)。在當年創業投資(或謂風險投資)仍未盛行的時代,若沒有許多企業界前輩的支持,台灣的電子業也難以壯大。
  台灣充滿人情味的經濟發展史,是一幕幕令人感動的勵志劇。
撰於2002年8月
溫世仁網站:http://www.tomor.com
http://www.sayling.com

北台灣現代化醫療與教育的濫觴:馬偕

北台灣現代化醫療與教育的濫觴:馬偕
  六月三十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迎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那就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教友,他們贈款當地教堂,為的是回饋一百三十年前牛津郡居民對台灣的貢獻。事情要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加拿大首位海外宣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說起。
  同香港及中國大陸一樣,基督教及天主教引進西方先進文明,對台灣的教育、醫療事業的發展,功不可沒。馬偕於一八七二年抵達當時台灣第一大港,位於台北縣的淡水宣教,並進行露天野地教學,設立北台灣第一所教會,並派藥行醫,由教會派醫生替病人拔牙及開刀。由馬偕設計,一八七九年落成的滬尾(淡水舊名)偕醫館(現馬偕醫院前身,紀念另一位馬偕,即捐款者馬偕船長,而非這位馬偕),是為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院。馬偕更於一八七八年與一名原住民教友的孫女張聰明結婚,育有兩女一子,其中一女一子在台灣出生。
  一八八零年,馬偕回鄉述職,向鄉親敘述台灣的艱辛情況,當地居民於是籌獲六千二百一十五美元,讓馬偕帶回台建學校,馬偕回淡水後,即購地並親自設計督建一中西合璧之紅磚書院,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因感懷故鄉人士之盛情襄贊,便以英文命名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為台灣泰西新教育之發祥地,也是台灣神學院之前身。一八八二年學校落成開幕式上,清朝提督孫開華致辭,謂「如此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一八八四年,繼牛津學堂之後,馬偕辦了北台灣首座女學堂,是為「淡水女學堂」,後稱為女子中學校。馬偕一八八二年在淡水出生的兒子偕廉,一九一一年由加回台,在牛津學堂創辦淡水中學校,後改名為「淡江中學」,崇尚美育、學風自由,日治時代人才輩出,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也出自該校。馬偕也編著一些書籍,包括一八九一年在上海印行之《中西字典》。
  馬偕在淡水的教育事業,也造就了淡水成為大學城,一個僅十多萬人口的小鎮,後來有了學校人數多達兩萬餘人的淡江大學(一九五零年創校,前身是淡江英專,現為台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之一),由長老教會於一九六五年在牛津學堂校址成立的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九四年升格為淡水學院,九九年升格改名為真理大學),另有由基督教聖公會創立的新埔工專(後升格為新埔技術學院),在毗鄰淡水的台北市北投區的光武技術學院等高等學府。
  馬偕將一生奉獻給台灣,在台灣學台語、融入台灣的生活,娶台灣原住民女子為妻,一生在台設立教會六十餘所,跋山涉水,足跡遍佈全台。馬偕晚年患喉癌曾在香港醫治,一九零一年去世後,家人遵其遺囑安葬於淡水的家族墓園中,但並非在外僑墓園,因為他要「化為台灣的泥土」。馬偕後裔也長期貢獻台灣甚至以台灣為根,其子偕叡廉曾在香港維多利亞書院就讀,一九一一年取得美國麻省克拉克大學教育碩士後,與妻子回台,創立淡水中學校,一九六三年去世後葬於父親左側,兩父子長眠台灣。馬偕長女偕馬蓮與馬偕在台最早的學生之一陳清義牧師結婚。其次女偕以利嫁給其愛徒柯維思,長期服務於馬偕醫院,他們的兒子柯設偕是著名的鄉土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及擔任淡水教會長老。
  除了馬偕,還有不少外國傳教士也將一生甚至世代奉獻給台灣,以台灣為根,義舉仁風,令人景仰,例如已經百年歷史的位於中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由一八九六年赴台宣教的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梅堅霧牧師、蘭大衛醫生創辨,蘭大衛甚至親自切割其夫人的大腿皮膚,移植給一位病童,是為該院「切膚之愛」事蹟。蘭大衛的兒子、在彰化出生的蘭大弼醫生(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及夫人也於一九五二年到彰基醫院服務,直至八零年退休。
  台灣教會對加拿大的贈款,雖然是屬於象徵性,但這也顯現了台灣社會飲水思源的感恩態度。台灣民眾在漸漸富裕後也不忘對國外及中國大陸作出貢獻,例如證嚴法師成立的佛教慈濟功德會,據說在台灣的會員逾百萬,每每有重大災難,慈濟的人員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救災,也在世界各地從事賑災活動。仁風義舉的互動,不僅感人,也讓世界充滿愛。
(註:有關馬偕事蹟可參考網址:http://www.mackay.com.tw)
撰於2002/6/30,曾載《信報》

美國政商過從甚密溯源

美國政商過從甚密溯源(作者:蕭偉基 撰於2002/8/18)
  自從去年安龍醜聞以來,美國的大企業會計醜聞層出不窮,一發不可收拾。民主黨人以布殊總統及切尼副總統的其身不正,大加抨擊,以期在即將舉行的中期選舉和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中得利。不過,民主黨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近半年多來數十家被揭發做假賬的上市公司,每一家都是在克林頓主政期間開始在賬目上動手腳的,民主黨又怎能置身事外呢?
  其實,翻開美國歷史便知道,美國立國以來官商就已過從甚密(或者這也足以稱為「裙帶資本主義」吧),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以兩百年前以火藥業起家的杜邦集團(當然還有其他大企業)。美國跨國企業得以叱吒全球,強大的國力(包括軍力)其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美國沒有國營的兵工廠,軍需品都由民營廠商生產,這可是美國民間經濟最大的「靠山」呢?這難道不是政商密切結合(不管直接或間接)嗎?
  杜邦家族於一八零零年從法國到美國落腳,後在特拉華州扎根,兩百年來,杜邦家族成員或其代理人在特拉華州甚至聯邦政府擔任過許多重要職位,例如眾議員、參議員、司法部長、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最高法院院長等,還有許多軍中要職,不管錢勢或權勢,鋒頭之健,可謂一時無兩。
  赴美第一代杜邦,即皮埃爾.杜邦(Pierre S. du Pont)還在法國時就與王室關係密切,其子維克多(Victor Marie du Pont)當過法國駐美代理大使兼總領事。皮埃爾還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調停工作,並結識了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後來當總統的傑弗遜,這對杜邦家族以後在美國的發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後來法國風雲變色,皮埃爾不得已與兩名兒子及家人移民美國,《紐約時報》等大報都進行了報導。美國得以在一八零二年以一千五百萬美元向拿破侖購買路易斯安娜,使領土一下子擴張了兩倍多,也是靠皮埃爾當掮客得來的。
  由於與政府及政客關係密切,皮埃爾兒子伊雷內(E.I. du Pont)在特拉華州威明頓開的杜邦火藥廠很快壟斷了火藥市場,他們對於美國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參與許多對外戰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杜邦家族早年利用政商關係獲取利益的行動,不勝枚舉,此文列舉數項。
  十九世紀末,杜邦的火藥托拉斯已控制了美國九成以上炸藥的生產,他們想擴張海外市場,因此需有一間新型的大公司,但當時特拉華州憲法未能給予杜邦家族所需要的大企業的一切特權,當時掌管杜邦的亨利(Henry A. du Pont)上校遂策劃和操縱召開州立憲會議,通過新憲法明確地規定給予大企業稅務優惠的特權。
  為了謀求火藥企業更寬鬆的發展環境,杜邦家族成員千方百計和美國政府高層人物拉關係、交朋友,為總統候選人提供競選經費,一些成員本身也從政,謀求政治上的權力。塔夫托總統主政時期(一九零九至一三年),杜邦公司被控以壟斷罪,阿爾弗萊德(Alfred I.du Pont)與塔夫托談判,並威脅說若不允許杜邦公司擁有生產軍用無煙火藥的壟斷權,一百萬工人將失業。當時的司法部長正是杜邦以前的律師威爾夏姆。這件案件最後以杜邦與政府和解了結,杜邦仍保持生產無煙火藥的百分百壟斷權,絲毫無損。為投桃報李,杜邦家族支持塔夫托連任(當時杜邦總裁科里曼(T.Coleman du Pont)擔任共和黨全國發言人小組主任,也是全國執行委員;亨利.杜邦是聯邦參議員,也是威明頓和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總經理),可惜塔夫托輸了給威爾遜。
  民主黨的羅斯福總統一九三三年上任後,推行「新政」,取消營業稅,但徵收高額的利潤稅和遺產稅,這觸動了杜邦家族的利益,拉莫特(Lammot du Pont Copeland)和伊雷內(Irenee du Pont)等猛烈抨擊,並成立右翼的「美國自由同盟」對抗國會。諷刺的是,杜邦家族的其中一名千金不久後居然與羅斯福的兒子結成連里,兩個家族成了親家。隨後,羅斯福和他的政府推翻了早已制訂的稅收政策,使得杜邦等大企業獲得退稅及減少繳稅。
當然更不可不提的是,二戰期間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杜邦是重要的支援廠商之一。
  本文並非刻意針對杜邦,況且在一、兩百年前,時代和社會背景與今年有天壤之別,基本上現今世上超過一百年歷史的大部份跨國企業,早年都做過現今時代所不容許的一些事(例如香港的怡和集團以鴉片起家),而在奉行民主及新聞自由的國情下,美國的政商關係受到法律的規範,也受媒體的監督,例如對政治獻金有嚴格的限制,不會像許多國家那樣明目張膽的做對百姓不公平的勾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暗地裡透過曲折手法,「化整為零」幹的壞事,往往就逃過媒體及群眾的眼睛,到多年以後才被揭發出來。此外,在執法當局眼中,商業犯罪的嚴重性遠不如謀殺或間諜等罪行,加上許多執法人員甚至可能連處理商業犯罪的知識都不足,這都使更多人敢於胡作非為。因此,在美國這個僅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要根除官商不當關係這項有「悠久歷史」的傳統,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撰於2002/8/18

左右之分                

  香港的政治團體歸類很奇怪,那就是分成「民主派」和「親中派」。那是否表示親中派就不民主,民主派就不親中呢?更奇怪的是兩派中人也甘於接受這樣的歸類。事實上,沒有說出口的是,所謂親中派的「中」,其實是指中共。黨國不分,似乎連香港也不例外。此外,對於親中派的稱呼,還有「左派」、保皇黨。
  政治上普遍的劃分有左派(左翼)、右派(右翼),當然其中有溫和與極端之分。這樣的劃分法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似乎也變得有點混淆和不合時宜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劃分來自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另有一些說法指其來源更早),代表教士和貴族的第一、二等級議員,在議會中坐於右邊;代表資產階級、城市平民、工人和農民的第三等級議員,則坐在左邊。於是有了這樣的分法:保守的稱右派,改革、激進的稱左派。而當年主張階級鬥爭的共產黨,由於其激進的主張,於是被歸類為左派。左派因此甚至成為共產黨的代名詞。
  但是,時至今日,被稱為左派的中共及香港左派,卻又表現得如此的保守,怪哉。不僅中國,外國也有這樣的情況。而在台灣,主張台獨的在政治光譜上被歸類為左派。咦!這不是和中共一樣了嗎?
  不過,被歸類為右派也不是好東西,中共當年的反右就把異己都打成右派,在美國,右翼則指那些極端保守的大美國佬主義者。
  近十年來又有了所謂「第三條路」或「中間路線」的提法,包括英國布萊爾的工黨,以及美國克林頓的民主黨,將左右兩者的分野模糊了,取兩者之長,棄兩者之短,奉行鄧小平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原則,這其實是好事。此外,「新左派」的提法也出現,因為這些人認為傳統左派,包括共產黨,多少已背棄了一些應該堅持的原則。
撰於2004/7/24,修於2005/1/11

龍應台之火在馬來西亞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吉隆坡舉行的世界華文報業大會上,當面問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知不知道許多大馬優秀華文作家在台灣屢獲大獎,並表示問這問題目的是想問馬來西亞政府是否能給予馬華作家更多的支持,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條件?阿都拉回答:「感謝您提供這項資訊,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這事實,也許他們認為這點不是很重要,不需要讓我知道。」阿都拉還建議把這些得獎作品翻譯成馬來文,「因為不是所有馬來西亞人都懂得看華文,而且這樣做一方面是肯定這些作家的成就;另一方面,這些文學作品也是全體馬來西亞人民的重要文化資產。」

其實,龍應台這把火不僅是燒向大馬政府,同時也燒向大馬華社,因為華社習慣了被忽視,自卑憤了,所以對被排擠在國家主流之外已經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了,或者是認為根本不可能爭取到認同,所以華社芸芸數以千計團體及領袖,包括號稱代表大馬華人的「世界第三大華人政黨」--馬華公會,都從來沒有向國家領袖報告過這項充分顯示「馬來西亞,能」(Malaysia Boleh)精神的光榮、驕人成績。

龍應台這把火,對大馬華社而言更有如一聲驚雷,驚醒了沉睡已久的爭取應得權益與榮譽的意識。

撰於2004/11/13

書介:《歷史上的投機事業》

書名:《歷史上的投機事業》
作者:布魯諾.霍納格、彼得.馬丁
譯者:許可達、闕旭玲
出版:左岸文化(台灣台北縣新店市民權路117號3樓)
頁數:428
定價:新台幣360元

  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之後不久的科網股泡沫,令人記憶猶新,許多國家與地區民眾在這兩次大震盪中受到重大打擊,一些甚至至今仍未完全復原。這些「受害者」也許在想,到底是做錯了什麼事呢,要承受這樣的磨難。原因就在於:源於人類貪婪天性的投機。
  人類史上已經有過無數次的投機大災,甚至影響了歷史的進程,所以投機也是「事業」。德國資深證券經理人布魯諾.霍納格博士及財經記者彼得.馬丁著的《歷史上的投機事業:轉動歷史的投機大夢》(原名:《奮勇向錢》)一書,搜羅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投機大事,希望能夠為讀者找到解決未來問題的關鍵之鑰。
  打從用作交易媒介的貨幣出現在人間,投機行為就伴隨而來。本書指出,在聖經舊約全書中已有有關投機事業之記載,那就是法老王時代的約瑟,他和法老王仗著壟斷穀物的優勢,完全掌控了價格,使國內流通的現金幾乎全數流入他們的手中。
  其實,古代不少帝王君主,依靠背後「金主」的支持,才能夠連年征戰、開疆拓土,這些金主的押寶也是一種投機行為,改變了歷史,但因為那些君主不善理財及施政,所以也產生許多遺禍百姓的慘事。
  西方帝國能夠到處殖民,也得歸功於不少投機分子。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遠征重洋到陌生國度進行貿易,進而發衍生出殖民主義,其實本身就是一件投機行為,因為當時遠洋航行的風險極大。東印度公司之得以成行,因為背後有許多願意承擔此巨大風險的投資者,而該公司一上市即獲得空前成功,可見當時人們渴望賺大錢的投機心態。
  綜觀歷史,人們的投機心態也有助世界的發展和進步,最明顯的就是投機客以大量資金炒作鐵路股,加速了歐美的鐵路建設,使得全世界在首條載客鐵路建成的五十五年間,完成了長達三十八萬公里的鐵路網。不過,越漲越高的鐵路股,最終也難逃泡沫破滅的命運,導致不少投機者焦頭爛額。
  談到二十世紀之前的投機,最著名的莫過以十七世紀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投機熱,當時瘋狂的程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人們願意拿一座城市的價格去交換幾株鬱金香,成為投機的經典案例。
  進入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投機風暴就是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華爾街崩盤。二十年代初,一戰剛結束,人人憧憬和平後的建設,市面一片榮景,股市最終也越炒越高,偏離基本面,終於在一九二九年大崩盤,歐美許多銀行都受波及,全球元氣大傷,華爾街指數要花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時間,到了一九五零年代,才重新回到一九二九年的高點。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黑色星期一」的全球股市崩盤也相當驚人,其原因更是值得深思,既沒有大型銀行突然倒閉,也沒有任何驚人的詐欺案,只是因為投資人對未來感到不安:利率要繼續調高嗎?資訊科技的發達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在這波崩盤中,電腦設定當股價在一定價位時自動賣出的「停損指令」,加劇了市況的下跌,全球一片恐慌。
  黑格爾說過,「歷史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不吸取歷史教訓」,所以,儘管人類已吸取了不少教訓,但基於貪婪的天性,可以肯定的是,投機悲劇會不斷的重演,就如本書兩位作者所言:指數永遠都是一位最正直的法官,或許是要點時間,但它最終都會做出公正的裁判。  (蕭偉基)
撰於2004/12/5


星期一, 1月 10, 2005

推介好書:《台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

書名:《台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
作者:述:柯明期 撰:馬媛文
出版:尖端出版(台灣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0樓)
頁數:179 定價:新台幣250元

  狗是人類是好的朋友,忠狗救主的故事,從古至今不知凡幾。描述導盲犬與主人間的親密感人事跡的日本電影《再見了,可魯》(《導盲犬小Q》)在日本、香港及台灣的票房都大捷,顯示了狗感動人類的力量。《台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則是敘述Aggie(雅琪)與失明主人柯明期之間從陌生到親如家人的相處過程的回憶文字集,感人程度不亞於《再見了,可魯》。
  柯明期是一位中途失明者,他在拄了十二年手杖後,於一九九六年開始由一隻拉布拉多犬代替其拐杖的功能。牠就是本書主角──台灣第一隻導盲犬Aggie。
台灣於一九九二年開始推動導盲犬訓練專案,次年從澳洲引進一對拉布拉多犬,開始嘗試本土配種培育新一代導盲犬的工作,Aggie就是牠們於九四年生下的小狗。經過嚴格的徵選後,Aggie於九六年一月被送到日本受訓。
  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後,Aggie終於在台灣上路,成為台灣第一隻導盲犬。但整個過程卻是令人心酸的跌跌撞撞,因為台灣的道路及交通狀況甚為不理想,加上流浪狗造成的障礙,不是像日本那樣的適合導盲犬。在第一次沒有指導員隨側的行走中,柯明期和Aggie就出事了,柯明期被倒退的車撞到了,Aggie也受了驚嚇。但此後,Aggie就學會了只要看到前方停有車輛,老遠就自動引導主人,學乖地提前往旁邊繞路避開車輛。
  柯明期與Aggie遇到的另一大挑戰就是公車不準Aggie上車,以及火車站不準Aggie入站,因為他們把牠當作一般的狗隻,令到柯明期及Aggie非常沮喪,甚至使Aggie喪失了信心。在柯明期及相關機構與人士的積極爭取下,政府終於落實了准許導盲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規定。儘管如此,對於殘障人士而言,台灣在「無障礙空間」的落實上,仍有很多不足之處。
  經過短期的磨合後,柯明期完全信任Aggie的導盲,而Aggie的表現也令主人滿意,有一次夜晚,小主人(柯明期兒子)生病,同是視障者的柯夫婦,就靠著Aggie的帶路,一起把兒子送到醫院,使他們一家深切的認同Aggie為家庭的一份子。
  更為感人的是,紐西蘭皇家導盲犬訓練中心替Aggie檢查後發現,Aggie的右前腿關節軟骨有破裂的情況,而後腿髖關節也退化,所以牠其實是忍著痛在為主人服務,任勞任怨。直至二零零三年五月,Aggie正式退休,與柯明期並肩作戰了七年多。
  從寵物、看門狗、警犬、導盲犬到協助病人恢復健康的醫療犬,人類與狗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從Aggie的失明主人與牠那親如家人的相處的回憶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社會如何從抗拒到接受導盲犬的顛簸歷程,更可以領略狗對人類的那超乎想像的忠誠與真擎情感。(蕭偉基) 撰於2004/11/28

台灣第一所佛教大學與香港的緣份       

台灣第一所佛教大學與香港的緣份        .蕭偉基
  台灣今天的大專院校多達一百多所,佛教界設立的也有華梵、慈濟、南華、佛光、玄奘等多所,而最早設立的,是位於台北縣石碇鄉的華梵大學,成立於一九九零年。日前瀏覽其網頁得知,其剛圓寂的創辦人,是一位廣東籍、曾居港數十年的佛教女法師──曉雲法師。
  根據華梵網頁介紹,曉雲法師生於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廣東南海人,俗名游雲山,十八歲入讀香港麗精美術學院,並另就古學名師修習詩文,畢業再讀研究所,師從嶺南畫祖高劍父先生。畢業後她曾在聖保祿、麗澤女子中學教美術、國文。抗戰期間她於四川皈依昌圓老和尚。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她負笈印度遊學四年,研究古印度文化及藝術,同時任泰戈爾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回港後她任教寶覺學校,創辦了慧仁、慧泉等學校,以及佛教天台學校(在天台授課),為大陸逃港子弟,以及本港窮苦家庭孩子提供受教育機會,並開辦「雲門學園」等團體,培養青年研究佛教、文學、藝術,主編《原泉月刊》,同時依止天台宗倓虛大師易服出家,成為倓虛大師唯一剃度出家女弟子。
  曾寰宇周行介紹中國藝術及考察各國大學,遊跡所及三十餘國的曉雲法師,一九六七年應中國文化大學之聘,赴台灣,從此定居寶島,成為弘揚佛教教育的重要一員。
  雖然一口廣東腔國語,但這位不建寺廟、不任住持,祗求終生為佛法教育、文化服務的一介佛門女流,卻能獲得十方大眾之助,完成興學之大願,辦成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界創辦之綜合大學。
  曉雲法師,一位集教育家、藝術家、哲學家於一身的般若禪行者,其成就香港也與有榮焉。
撰於2004/12/26

星期日, 1月 09, 2005

書評:《金錢的運作》

書評
書名:《金錢的運作》
作者:David Boyle
譯者:李陽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頁數:193
定價:港幣50元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現今世界,人人都愛金錢,然而在這強調經濟增長的時代及因此而設計的制度中,金錢的運作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大多數人沒有想到或不想去想的荒謬事情。習慣從環保和道德角度觀察及分析貨幣的另類貨幣專家戴維.博伊爾(David Boyle),在新書《金錢的運作》中,從不同角度挖掘出金錢運作的種種秘密及軼事。
  按照經濟學家的說法,貨幣有四大功能:作為交易媒介、作為價值儲藏手段、作為價值尺度、作為遞延支付標準;金錢的「實物」也由古早的貝殼、石頭等,逐漸「進化」到金屬、紙幣。然而在今天,更多的金錢卻只是電腦螢幕上的光點所代表的資訊(現今流通的貨幣中,只有百分之三是「實物」,其餘都是電腦中的借方紀錄)。今天在全球金融系統內(以外匯市場為主),每天在運轉及交易的貨幣金額高達二萬億美元,而全世界一年的生產總值才三十多萬億美元,貿易總額才十八萬億美元。這就是作者認為的其中一項金錢運作的荒謬之處,因為在全世界的經濟活動中,有百分之九十七是投機所佔的比例,而層出不窮的金融衍生工具,更是「超現實」,美其名是為「避險」而設計,實際上絕大部份都淪為投機工具。
  作者指出,前銀行家伯納德.利埃塔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表示,當時所有中央銀行的儲備金加在一起(約一萬三千億美元)的貨幣,在正常交易情況下一天內就可擠兌一空,所以「前景非常可怕」。
  作者也舉例,因期貨交易失誤而導致百年老店霸菱銀行破產的交易員里森曾說過,僅僅紐約商業交易所就曾經能交易二億桶石油,然而那是世界上實際存在的石油量的四倍。
  讀過貨幣學的人都知道,銀行收取存款後再將之貸出去,是銀行創造貨幣的手段,作者指出,今天流通的貨幣有百分之九十七是如此「借」出來的,價值要超過他們所儲存的任何東西的許多倍。作者認為這也是荒謬之事,他並指九十年代日本銀行系統因負債過重而引發經濟危機為例,說明其風險,「形勢比銀行家們願意讓我們了解的還要危險很多倍」。
  關於GDP迷思,作者認為,GDP只是衡量經濟活動的一個尺度,但政客卻把它當成了聖杯。例如,人們吃過多的速食,GDP會增長,之後再去做減肥治療,GDP也會增長,但這並不會增加人們的幸福感;婦女辭去工作在家裡照顧孩子,GDP會下降,但親子關係會加強,家庭會更和諧。所以,「將GDP作為一個衡量尺度並沒有錯,但如果將它作為衡量一切的尺度,問題就來了」。而GDP衡量不到的一項事實是:美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喪失了其一半的表土層。因此,他建議許多其他可供選擇的衡量尺度,例如「可持續經濟福利指數」,不同城市有不同準繩,其內容可以是河流中鮭魚的數量、圖書館借出圖書的數量、麥當勞與素食餐廳的比例等。當然,這種衡量方式還未成熟,需待更多地方使用及應用更長時間後,才可發展出一套適用全球的量化指標。
  本書有一章節是關於各種不同形式的貨幣的運作,這些貨幣當中有許多是自己創造的「DIY貨幣」,大部分是供社區運用的兌換券或積分卡形式的「類貨幣」,以與全球性貨幣抗衡(作者認為,大企業對小社區的貢獻不如在地小商店,而且作者極力提倡多元化思維,因此推崇各種小眾玩意兒或對弱勢群體與社區有利的創意模式),例如「熟食美元」、「小時幣」、「時間銀行」、「綠錢」等。以時間銀行及時間貨幣為例,這是為一些自認為「無用的人」創造價值及重拾尊嚴的一種方式,例如患抑鬱症的人通過照顧老人賺取時間貨幣;美國聖迭戈市的前女囚用時間貨幣支付癒後治療與護理費用,可以通過互相照顧掙取時間貨幣。
  不過,筆者「烏托邦式」的認為,如果全球只有一種法定貨幣,就不會有外匯這一回事,外匯投機也就會消失,做貿易生意也就更單純,不需擔心匯率風險,可減輕不少成本,只恐怕在步向這個階段的過程中,全球很多人已不支倒地。
  此外,作者也舉出許多例子,對不合理的只對富國有利的全球化現象大加撻伐,並指出美國靠著其所塑造的「永遠不倒」的強國形象為資本,對外發行債券只付百分之三年息,但窮國向美國借錢,卻需付高達百分之十八年息,因此這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在資助著美國的巨大赤字。但作者也對美國長期「以債養債」,政府靠不斷發行國債渡日,表達其憂慮。
本書還從利息、投機、地下經濟、精神貨幣等角度,探討金錢的運作。作者非常贊賞伊斯蘭金融制度以股權代替利息的運作模式。在「罪惡的錢」一篇,作者指出,世上最大的黑社會組織是以香港為基地的「新義安」,在世界各地有四萬七千至六萬名成員。
本書以許多有趣的故事來探討金錢的運作,同時提出一些創意金錢運作模式,顛覆現代及近代由西方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思維,試圖為人類尋找更符合人性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運轉模式,不論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讀本書可為讀者帶來以不同思維觀察金錢的樂趣,以及更大的想像空間。

星期六, 1月 08, 2005

問題關鍵是中共(二)

問題關鍵是中共(二) .任和
  兩岸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令人憂心忡忡。作為一位愛好和平的人,以及一位對台灣和中國大陸都有感情的海外華人,真的希望兩岸領袖能運用智慧,避免戰爭。
  其實,兩岸問題一定要解決,越早解決越好,對台灣越有利。說真的,無論是統是獨,都各有道理,但我始終認為住民的感受最重要。
  說到兩岸問題,我個人始終覺得關鍵在中共,當然說得遠一點,關鍵就是蔣介石,就是因為他把大陸搞丟,才造成迄今未解的僵局。
  為什麼關鍵是中共呢?其實不只台灣問題,中國這五十多年來以至未來幾代的事情,關鍵都是中共,關鍵中的關鍵人物是毛澤東。
  不少人到現在還在討論毛澤東幾分功幾分過,依我看,毛澤東造成的禍害,死十次都無法補償。先別說直接間接害死的人命數千萬條(包括餓死、逼死等等,這已經是人類史上的紀錄),還有因為他的排擠傳統文化、不贊成宗教信仰等種種運動(最著名的當然是文化大革命),以及主張階級鬥爭、批鬥(即使父子、家人都不能免)的非人性行為,造成了幾代中國人的人性扭曲。今天中國之所以這麼多偷雞摸狗的事,這麼多「偷呃拐騙」,不尊重生命與人性尊嚴,都是中共幾十年來實施非人性政策的惡果,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復正常。
  一些人說什麼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使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外國支配。我說這真是夜郎自大的自卑心態,簡直放屁,是毛澤東及中共利用民族主義而形成的民粹主義。中國今天仍有不少人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小孩連上學都成問題,這算什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許多地方的建設及基本設施與教育,仍要靠港澳台及海外華人的長期資助;偷渡潮迄今不輟,中國「娘子軍」在海外「淫威」處處,這算是那門子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談到不受外國支配,更是令我生氣,中共當年不就是靠蘇俄的資助才得以壯大的嗎?早年不是唯蘇俄馬首之瞻嗎?
我最受不了香港的一些左派人物親中共的論調,他們既然認為中共這麼好,為什麼當年要離開呢?為什麼現在也不回大陸住,還要住在香港呢(當然他們可以解釋說現在香港也是中國的一部份了)。他們(還有很多人)經常都把中共跟中國搞混了(很多海外華人,尤其是老一輩華人也如此),有時真的會給他們這種搞不清楚狀況而氣得七孔生煙。
  一些人說即使是國民黨繼續統治大陸,也無法避免中共統治期間造成的問題,也無法使中國全面溫飽。這一點我無法苟同,而且這樣評價國民黨也對他不公,因為沒有給他機會,怎麼知道他不行呢?至少國民黨不會扭曲中國的人性。我真的覺得,沒有那個政府會比中共更糟糕了。
  說到台灣,為什麼又跟中共有關呢?當然有關。首先要不是中共佔領了大陸,也不會有台灣問題的產生。其次,台灣的許多扭曲及不合理的事,也都是因為中共而起。例如,台灣的教科書說領土包含大陸、首都是南京等,還有要反攻大陸等,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空談,但學生卻要這麼學,在這樣的背景及環境下教出來的學生(而且還歷時五十年之長),會作何感想呢?他們還會尊重他們的政府嗎?我一直覺得,台灣的法治不彰,除了中國人的慣性思維外,人民印象中台灣政府的無能造成他們認為這個政府不值得尊重(因而不守法),也是關鍵原因。(香港特區也要以此為警惕,避免台灣的情況在香港重演,那香港就完蛋了。)
  此外,台灣這個國家毫無國際空間,在國際上不被重視,連說出自己國家名字的權利都被剝奪,這樣的弱勢國家,人民知道政府不可能幫得到自己,只好「自力救濟」,這是台灣幾十年來民間勢力驚人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
  從前兩蔣威權時代,得以訴諸悲情的方式凝聚人民的力量(例如毋忘亡國恨),但這種緊繃的情況不可能長期維持,總有一天要鬆懈,否則就大件事了。再加上兩蔣時期(尤其蔣介石)對本省人不公的施政,以及國際上追求民主的思潮,形成台灣內部對國民黨的中國統一政策不理解甚至反對的力量,且隨著台灣與大陸分割時間越來越長,大陸跟台灣(嚴格來說即中國跟台灣)沒有關係的「兩國論」遂變成台灣的主流思維(別忘了,台灣從清末開始即與大陸分割,迄今已逾百年,即便割讓給日本之前,歷代中國政府幾乎都以化外之地來看待台灣,說不上發展及重視)。
撰於2004/12/5

消費者運動與企業社會責任  

  香港紅灣半島終於取消拆卸重建,很明顯的是企業(發展商)屈服於市民壓力的決定。儘管有人認為這可能會不利於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但無論如何,這肯定是香港公民運動的一次大勝利,日後企業作任何決定,都必須要考慮市民及消費者的反應,否則就會「失分」,不利於爭取消費者認同(這跟政府或從政人士爭取民心是同一回事)。
  十月中我參加「樂施之友」的周年聚會,參與有關「貿易公平」小組討論。樂施會的研究顯示,過去三年,成衣價格下跌一至三成,而一件零售價一百元的成衣,發展中國家的工人(所有工人合計,不是每位)只分得一點七五元,品牌公司及零售商得到七十五元,因此樂施會的宣傳口號是消費者買成衣時要「反轉件衫睇清楚」,因為它沾滿了工人的血汗。我就問:「那是否以後我們買東西時就選貴的,不買便宜的?」這當然是玩笑話,但消費者的反應,尤其是集體性的消費者運動,確實是催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劑良方。
  作為公民運動的一種,消費者運動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於歐美興起,它匯聚了消費者的力量,向生產商及企業展示,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或利益的企業,作出抗爭,最普遍的是罷買該產品或杯葛該企業。至九十年代,消費者運動的效果已越來越明顯及越來越大。他們為自己爭取權益,甚至取代了政府的部份功能,因為他們的施壓抗爭速度快、效率高、影響力廣,若由政府處理,不僅因官僚及繁文縟節而費時,甚至可能因官商勾結等因素而使得事情不了了之。
  從性質而言,消費者運動從最早的維護自身利益(對可能危害使用者的不良產品說不),範圍逐漸擴大到重視環保、重視生產工人權益,乃至關注其他國家的情況,當然這也催生了許多非政府組織(NGO),或者說許多NGO也因而與消費者團體合流,齊齊抗爭,力量更鉅、籌碼更強。因此,許多跨國企業都吃過不少消費者運動的苦頭。
  一些例子可以說明消費者與NGO如何逼使企業就範,使之更公平及合理,或更符合消費者的期待。孟山都(Monsanto)原本想以其基因改量作物技術稱霸全球,然因綠色和平組織及中產階級為主的歐洲(主要是英國)消費者的極力反對,使其夢想破滅。九九年英國多家連鎖超市將基因食品全部下架。
  如果說基因食品是因為與消費者切身健康有關係而使得抗爭成功,那麼另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消費者運動所關注範圍已經由自身利益及本國情況,擴大到其他領域,甚至擴大到海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他們拒絕購買生產商在海外工廠僱用童工或苛待員工生產的產品;不買在違反人權國家生產的產品。九六年美國沃爾瑪百貨因所銷售的一個品牌服飾的生產商在尼加拉瓜僱用童工而遭消費者抵制,成功迫使大型零售商及國際品牌企業採取措施,制定一些準則,希望他們那些在發展中國家的供應商能遵守,合理對待員工,例如給予合理不偏低的工資、足夠休息時間、不長時間加班、衛生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等。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商只是虛應故事,他們做兩本賬,一本是符合準則的給跨國企業看,另一本不符合的給自己看的才是真的;他們在跨國企業或NGO或執法部門上門檢查時才體現出善待員工的好老板面目,一旦那些監督人員走了就回復真貌。這些都是要真正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重大挑戰。
  雖然如此,消費者力量確實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催化劑。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基金將一家公司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他們投資與否的重要考量。《當企業購併國家》(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一書提到,在美國投資的金額中,每八元就有一元投資在道德基金(ethical fund)上。道瓊斯和金融時報也分別在九九年和二零零一年推出「道瓊斯永續性指數」(DJSI)及FTSE4GOOD系列指數,被列入指數的都是符合企業社會責任準則的企業。
  其實,部份企業老板並非真正良心發現,而是他們發現,在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有所期許的情況下,他們的企業若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對他們的形象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實質的業績也有所幫助。樂施會引述De Paul University二零零二年的研究顯示,在一九七二至二零零零年間,有逾百個有關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表現關係之研究,八成六的研究顯示,承擔社會責任的公司有較佳的財務表現。
  不過,一些論調則認為,NGO針對廠商在發展中國家的指摘是「說三道四」,因為發展中國家人民需要工作,而那些廠商也確實創造不少就業機會。NGO的解釋則是,他們的調查發現,那些工人的所得遠遠不及生活支出的增加,許多工人即使長時間工作,仍是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而且經常遭受不人道的待遇。
  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是一場永恆的角力,但只要兩者取得平衡,也能造就美好人間。

2004/12/13

中國礦難與全球化

  中國的礦難無日無之,陝西銅川陳家山煤礦十一月二十八日又發生爆炸,共一百六十六人死亡。就最近兩個月,中國各地已曝光重大礦難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六百人。在新聞片段中,這次礦難一些死難者親屬及一些生還者表示,該國營礦場其實之前已發生過火災,工人都擔心安危,但管理層說曠工一日要扣十天薪水,他們為了那三十元人民幣的日薪,只好硬著頭皮去幹活,不幸遇難。若礦工及家屬的言論屬實,國營礦場尚且如此,遍佈中國各地的大大小小合法非法的私營礦場,情況更是不堪想像。難怪雖然每次礦難後當局都深切檢討,但礦難依然不斷發生,且災情越來越重大。
  不僅在中國,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各種礦產都是當地人民用血汗,甚至用生命去開採而賣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最近已有一些環保及人權團體,推動「減少採礦」運動,而一般消費者可以直接做到的就是少買或最好不買金飾、鑽石等產品,而且最好要有一種認知──那些並不是美麗而是醜陋的東西。這是繼日常消費品後(例如人們不買在危害人權地區或苛待員工工廠生產的產品),普羅大眾可以做到的促進人間公義的事。當然,少採礦的另一大好處是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不過,問題出在於,許多礦物並非如黃金或鑽石般直接面對消費者,例如銅就是主要用作工業原料,那人們如何做到促使減少採銅呢?其實這是回到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六日的「無消費日」的宗旨:減少消費。(必須說明的是,中國的煤礦主要用作內需市場的燃料,用途與其他礦產有所區別,所以要減少礦災唯有靠真正落實與監督安全措施,以及盡早採用天然氣作燃料,即可減少礦災又比較環保,空氣比較清新。)
  雖然自工業革命以來,工業化及現代化的步伐加快,以及資本主義思維的壟斷,使得追求物質及利潤成為全人類主流思維,並成為「進步」的象徵,而這也的確使人們在物質上比從前豐富許多,但過了頭的開發與無窮盡的追求發展與進步、追求經濟增長,也造成了許多失衡,尤其是人文與傳統的迷失、道德的墮落、環境的破壞等,使不少有識之士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呼籲人類是否應該調整已經過度的追求發展的思維。例如一九六八年成立的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就針對這些影響人類深遠的問題,於一九七二年發表了第一份報告《成長的極限》(Limit to Growth),並於一九九一年出版《第一次全球革命》(The First Revolution),當中提到許多在今天雖然已經獲正視,但改善仍牛步化,改善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的問題。(例如《成長的極限》指出:「資源耗竭、環境污染與糧食不足的危機,即將造成經濟成長的極限,而且將在無預警下突然發生,令人措手不及而造成經濟體的崩潰。因此,人類必須立刻採取與自然界和諧的關係,才得以維持永續發展的機會。」)
  對於西方所主導的現代化的種種荒謬,在此推薦一本德國作家Erich Scheurmann(1878-1957)一九二零年所著的小說Der Papalagi(中文版《帕帕拉吉》由杜子譯,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出版)。此書描述一位南太平洋小島酋長到歐洲遊歷的所見所聞,對於一切現代的事物及歐洲白人的思維方式,予以嘲諷,讓讀者重新闡釋現代文明的真正價值。
隨著一股「反全球化」風於九十年代中掀起,經某些激進反全球化份子以激烈手法抗爭及表達後,全球化的負面問題更是深入全球人心,但不幸的也模糊了世人的焦點。
  《第一次全球革命》指出,「在低度開發國家中,處於社會邊緣而被遺忘的億萬農村貧民,他們的需求必須予以較優先的考慮。......許多國家都有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一方面吹噓自己的現代工業和服務,一方面營養不良和文盲卻到處可見。」所以,人類需要新經濟發展策略,這些策略包括一些低度開發國家用自己的能力作科學研究和科技轉移,創造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而不是全都模仿已開發國家,因為當工業化國家的科學和科技正在迅速變革的時刻,低度開發國家進口傳統製造方法可能導致過時的工業化。
  其實,問題是矛盾且複雜的,因為當今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是美國,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美國人的消費,全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都可能一蹶不振,許多人都生計難保,但他們的消費卻又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造成不公義的現象,例如採礦工人、工廠工人,甚至農民等,他們的所得比應得的要來得少,且還受到不公平甚至不人道對待(幸好經許多NGO推廣後,許多消費者現在懂得抵制那些不公義的產品,但成果仍未理想)。而談到「進步」,第三世界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都還有很大應該進步的空間,是否可以在已經發生的種種不理想的狀況(例如工人、農人權益保障不足、環境破壞,跨國企業卻成為最大獲益者等)獲得改善的情況下,追求第三世界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合理進步、繁榮(至少要脫貧及人民有基本生活與生命安全保障,這樣他們才有足夠大的內需市場,不再單純依靠歐美市場),同時發達國家也改善他們的不合理作風(諸如以本身優勢來壓榨發展中國家、國民不環保的過度消費等),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以建設共存共榮的美好人間。

撰於2004/12/5

專利制度推動科技發展

  最近兩年我應一家出版社之邀,編了講述名牌成功故事的書。編撰過程中,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西方國家對於專利權的概念歷史悠久。我想這也是西方科技在近千年來,尤其是近兩百年來能夠突飛猛進的重要催化劑。例如IBM,其前身公司的一位人員,於1885年已將所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申請專利;德國司圖加特的Benz博物館展示著柏林專利權局1886年1月29日發出的專利編號37435的汽車,那就是Benz創辦人之一Carl Benz發明的世上第一輛汽車。
  中國人喜歡自詡創造了人類四大發明(造紙、印刷術、火藥、羅盤),但那都是近千年甚至兩千年前的事了。為什麼近千年來中國在科技上沒有長進了呢?原因眾說紛紜,相當普遍的說法是認為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文化不重視科技。西方基督宗教為主的社會,普遍上科技較為發達,這令人覺得科技的發展是否與宗教有關係,例如十七世紀明、清時期到中國傳教的多位天主教神父,都是兼具科學家身份,尤其是在天文學及曆法方面,對中國產生重大的影響。明末湯若望神父成為第一個進入欽天監(天文部門)當官的西方人,並於1645年獲清順治帝委為天文部門的首長──欽天監監正,此後此職幾乎都由耶穌會會士「壟斷」,直到1805年麥安東神父為止,長達一百多年。除了天文學之外,許多神職人員也同時是數學家,例如利瑪竇、湯若望。所以,令人不得不聯想到西方的重視科技跟宗教是否有關係。即使沒有直接關係,基督宗教應該至少也不反對科技。
  不過,許多人都喜歡拿歌白尼與加利略因為所發表的「日心說」(地球圍繞太陽轉學說)不見容於教會,而認為基督宗教反科學。但有一種說法卻為基督宗教平反,該說法指當時的教會不贊成日心說,是因為當時的科技不夠發達,所以教會無法證實該說法的準確性。
  另一方面,古代希臘的阿里斯多德即是哲學家也是科學家,而當時基督教尚未誕生,又令人覺得似乎是西方的傳統思維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其實在蘇格拉底之前,希臘的哲學很多都以探究大自然定律為主,是蘇格拉底將此種學風改變成思索人倫道德問題。因此,科學也稱為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而哲學又被稱為一切學問之母。
  十五世紀教會的腐敗、宗教審判的恐怖、理性主義的興起,接著下來是文藝復興,以及之後的宗教改革運動,使科學的重要性大大提升。而在十七、十八世紀大行其道的啟蒙主義運動,提倡對事物採批判、懷疑態度,更被認為是當時科學得以迅速發展的前提。
  此外,西方人較富於冒險,例如十五世紀以來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歐洲國家前仆後繼飄洋過海尋找新大陸,繼而發展出殖民主義,都是冒險的舉動,也是創新的思維。
  除了宗教與文化的影響之外,政策及人性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似乎更大。中國經濟學家梁小民贊同美國經濟學家諾斯(Douglas North,曾獲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看法,即建立了私人產權和市場經濟,才是促進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梁小民指,英國變富的關鍵一步是十六至十八世紀圈地運動中私有產權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們的私有產權,才能「引誘」人們去創新及發展經濟,這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建立專利制度的國家之一,也使她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根據已知資料,世上最早出現的專利法,是1474年在威尼斯立的。)
  美國華裔風險投資企業家李宗南(Charles Lee)在新著《龍與牛仔》中則指出,中國與西方之所以在科技上的差距如此巨大,原因在於,在西方,技術進步與個人收益有關,當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在技術知識方面有所貢獻,可以得到認可的產權,這驅動了技術的進步;但在古代的中國,一旦皇帝的某個技術人員失敗了,卻很可能被砍頭。
  德齡公主在其回憶清末在紫禁城中生活的文字中也提及,當時的宮裡,「人人怕提新事物,擔心那樣會給自己招來麻煩」。
  筆者則認為,教育方式也對一個國家或民族是否具創新冒險精神有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華人學生往往上課時都只是單向的聽老師講,而極少像美國學生那樣勇於發問及表達看法,東方的學校通常也是傾向單向授課,不鼓勵師生互動,限制了學生的創意(填鴨式、過於注重為考試而讀書也是重要原因)。這似乎也是受傳統文化(例如科舉制度)的影響。近年來已有不少教育界人士對此作出檢討,希望改革能奏效,培養出有創意的下一代。
  從美國的發展歷程可看出,專利制度對她的影響之大。1787年立的美國憲法中的第一條第八項,內容就是保障作者及發明人權利以促進科學及藝術發展。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是靠發明甚至只是改良別人的發明獲得逾千項專利,並因此而成為成功企業家。他創辦的通用電氣(GE)更是道瓊斯指數至今碩果僅存的最早的成份股。
  時至今日,全球專利的情況如何呢?根據統計,美國2003年共核准專利十六萬九千多件,為世界之冠;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0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國內專利授權(即中國公民所獲中國專利)及給予外國人的中國專利授權,合計達十萬多件(其中本國人佔約八萬件),比歐盟的五萬九千多件來得多。從每年增長情況看,中國的專利授權情況也是令人鼓舞的,從97年的三萬多件逐年增長至03年的十萬多件(當然這僅僅是核發專利數字,每項獲得專利的技術「含金量」多寡則另當別論)。這顯示改革開放後私有產權逐步受重視的中國,科技人員、研發機構及企業也重視申請專利保障權益,這對科技的發展有所幫助。不過,中國的盜版情況(含盜用技術)也同樣猖獗,需要下工夫整治,才能促使更多人投入研發事業。
  台灣的專利核發數字則與歐盟不相伯仲,為五萬七千多件。
  中國的情況令人振奮,香港的情況則令人有點沮喪。雖然香港核發的專利數字也逐年增加,從01年的一千多件增至03年的三千多件,但整體數字仍差於競爭對手新加坡(雖然新加坡的核發專利數字已從02年的七千五百多件劇降至03年的四千三百多件),而香港人獲得的專利更只有二十八件,正正顯示香港不重視科研。
  此外,美國、歐盟及日本這三大專利核發國家的專利局,2004年11月19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合作,包括協調工作分享;標準化的搜尋策略、工具及專利法等。
  不過,在資訊科技尤其是互聯網領域,卻有不少人反其道而行,他們不申請專利,而認為他們的這些發明,應該公開讓世人使用,最著名的莫過於寫出Linux操作系統的Linus Torvalds、中文倉頡輸入法發明人朱邦復。
  源於保護私有產權的專利,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重要因素,在更多國家注重專利的趨勢下,期盼世界的明天也將會更好。           ##

註:圖表

各地專利核發數字(2003)


國家或地區/本地申請者/境外申請者/總數
美國/87,901/81,127/ 169,028
歐盟/32,078/27,914/59,992
日本/沒細分/沒細分/ 122,511
中國大陸/79,695/26,365/106,060*
台灣/34,280/23,478/57,758*
香港/28/3,047/3,075
新加坡/180/4,160/4,340
*含發明及實用新型


資料來源:各地政府專利核發部門

人人都應演戲

十月二十九日晚,我在香港文化中心觀賞了《大娛樂家》,由於太遲買票,只能買到樓上的座位,無法近觀精彩演出,很是遺憾。另一遺憾是梁詠琪有下台與觀眾近距離親切握手,不是紅館演唱會那種被許多保安人員圍阻的蜻蜓點水式的握手,而且劉德華(也是此劇主題曲填詞人)也有出現,並觀賞至散場,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樓下座位發生的事,我在二樓就只有遠觀的份兒了。所以奉勸諸位,若經濟能力許可,看舞台劇最好買前面座位,越前越好,因為這樣才能清楚的欣賞觀察到演員的臉部表情及肢體演出的精髓與變化,增添樂趣及雅興。
觀畢此劇,給我的感覺是它呈現出每位演員的特色與強項,乃成功之作。不過,當初我之所以會看這齣劇,完全是衝著詹瑞文而來。我對詹其實並不熟悉,以前也未看過其作品和演出,直至幾個月前,我在葉詠詩的香港小交響樂團的一場以認識古典音樂為主題的演出中,才第一次見識到他的出神入化的喜劇表演。以一個演藝外行人的角度,我認為詹瑞文是香港最佳的喜劇演員,他的自成一格的「形體棟篤笑」,已經將喜劇演出充分內化,簡直成了身體的一部分,一舉手一投足都可令你捧腹大笑,在香港難以找到第二位。後來他在電影《絕世好賓》中的演出大獲好評,我會找機會看影碟。
詹瑞文不僅演出好,還有無窮創意,並致力於戲劇演藝教育。他開辦PIP藝術學校,貫徹Play in Pleasure,一於「玩得喜」,將歡樂帶給更多人,並讓人們自己創造歡樂,讓這戾氣滿天的社會「沖喜」一番。他的課程不僅給有志演藝或已在演藝圈的人修習,甚至更為各行各業的推銷員開課,看看如何將演戲功力導入推銷手法中,效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其實,演戲或表演對於提升一個人的膽量、表達能力及記憶力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也有助抒發情感與壓力。不管男女老少,如果有機會,其實應該多多演戲,而教育當局更應該積極推廣戲劇或演藝教育,對學童的健全人格成長,有所幫助。
除了詹瑞文與甄詠蓓的「劇場組合」,我有一次曾經無意中(因為買錯票)
觀賞過一個叫「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它是一種即興演出,其方式是演者與觀眾互動,由觀眾分享(即口述)生活中的小片段或難忘的經驗、感受等,再由演者根據其內容即時演出。這也是一種可以訓練觀眾演藝能力(至少是說話或表達能力)的機會。
總之,演藝並非專業演員的專利,而是人人皆可參與的領域,各位凡夫卒子,不需膽怯與害羞,有機會就Play in Pleasure粉墨登場吧!
撰於2004/11/13

書評:《當代文化批判》

書名:《當代文化批判》
作者:霍韜晦
出版:法住出版社(香港九龍觀塘興業街20號聯合興業工業大廈12樓)
頁數:281
定價:港幣98元

書評作者:蕭偉基

  人類正處於科學化、資訊化、制度化、全球化的所謂現代化文明世界,一切講求速度、效率與理性,但也因如此,在資本主義橫行和跨國企業強勢操作下,消費掛帥成了壟斷性的思維,人文及傳統凋零,價值觀混亂,人類物質上進步了,生活上方便了,但心靈上卻愈感空虛,批判現代化的後現代主義於是登場。在香港從事哲學文化教育數十年的霍韜晦教授,最近出版了《當代文化批判》一書,以一個東文人文學者身份,對科學主義、自由主義、理性主義及後現代主義,作出回應和批判,並收錄論民主、論經濟、論西方文化、論時代的多篇文章。
  對於科學主義,霍韜晦表示,我們必須分清人的追求和科技功能的界限,知識可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求知心,科技可以助長我們的控制心、利用心,產品可以提供我們生活上的便利,但這些都不過是我們人生的追求之一,並非全部,更非人生有意義的追求和終極追求,它使我們停留在感覺層次、本能層次和慾望層次,但錯過了生命的成長,也錯過了對生命的認識。
  本書認為,科學一方面帶來了舒適與方便,但另一方面卻帶來了悲劇;科學帶給人類的幸福,很可能是假象,在幸福背後,很可能是一場災難,就好像今天看到的殺人武器、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不過,罪不在科學,而是在人自身,只有正視人,重建生命健康成長的方向,人類才能有救。
  關於自由,本書認為,自由主義者太簡單,他們只思考權利,但權利的自由只是一種外在的自由,而人活著的空間,除了個人與社會之外,除了權利之外,還有一個更大更廣的空間,由家庭開始,到學校、公司、社團、國家、民族、歷史傳統、文化傳統、天地,生命的空間是一層一層深入,亦一層一層擴大的,人本來就生活在一大空間裡,怎可以把自己困在一夾縫中,只想著自己的權利。
  作者從知識理性的雙重性格、工具理性的顛倒、科學理性的功過,以及制度理性的迷思,來探討理性的弔詭,並提出「批判理性、安頓理性」的展望。
  霍教授表示,科學主義、技術主義與資本主義合流,形成一個天羅地網,在這裡發揮作用的是工具理性:為了保證生產、保證利潤,也為了保障每一個人的安全。因此,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斷地規範化,表面上很有秩序,但人的空間其實越來越小,這是人類生存的新危機。
  對於民主,霍教授表示,為了防止政府腐敗,人民要有防線,亦有議政的權利,但議政要深入,生命要有廣闊和成長的空間,這就不是民主所能給予,而是學者、教育界、知識份子的責任,政府不但要給予這一空間(即言論自由),還要鼓勵其提升素質,不要停留在平面化的層次。
  霍教授在書中討論了後現代主義的四位主要人物:利奧陀、福柯、德里達、羅蒂,藉著他們的思考,看出後現代主義對傳統和當代文化的衝擊、反省和憂慮,「也許可以說是在傳統理性文化綑縛下的掙扎」,而這掙扎是為了找尋自我,找尋自己的空間。
  現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令人感到憂心,也許多點回歸古典、回歸人文,多點東方思維,可以稍稍矯正過於講求硬體、科技發展、金錢及利益的偏差,不讓世界走向極端,令世人減低不安,生活得更有尊嚴和意義,讀本書當可帶來不少啟發。
撰於2004/12/27

五味雜陳的扶貧國宴

  官方背景的「中國扶貧基金會」「創意爆棚」,模仿美國的捐款者與總統合照方式,舉辦「扶貧國宴」(儘管主辦單位不承認此名稱),購38,000元人民幣的最高價票,就可和黨國領導人同桌吃飯。這真是一場令人五味雜陳的國宴。
  無可否認,這方式也可籌得扶貧款項,但其背後所顯示的,卻是不太正確的心態。首先,一個國家需要大規模由民間及海外協助扶貧,就已經表示這個政府的某種能力的缺陷。讓人民吃飽穿暖,是人民公僕的不可推卸的天職,如今這些沒能滿足這當官基本要求的領導人,竟然如此厚臉皮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要捐款者以能和他們同桌吃飯為榮,令人難以接受。
  其次,這種按所買票價高低分等級吃飯(共分七級,越高價越接近領導人)的做法,豈不是與共產黨的階級鬥爭思維背道而馳?而且這也有貶低真心扶貧人士的成份,畢竟很多扶貧人士並不是為了要與領導人吃飯或獲得什麼虛榮與好處才捐獻的。
  第三,這項活動推出的短時間內,最高價四張票已售完,次高價的五十張也已售出一半(購票的估計應該是大陸民眾為主),而同時有一篇報導指出,南亞遭受世紀海嘯、數以十萬計人罹難之際,在很短時間內全球許多地方都慷慨解囊,包括香港、台灣如火如荼、鋪天蓋地的募捐行動,以及兩地企業家、富豪、明星的大筆捐款,唯獨不見中國大陸的富豪、媒體等民間力量動員(在多天以後才見動員),這表示了什麼呢?也許是中國大陸民眾的可議心態,他們或許認為捐錢也要有好處才幹。幾十年來強調「學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中共,所教育出來的許多人民卻是反其道而行,利字當頭(經常看到新聞,不少曾在大陸遇到意外事件的海外華人反映大陸的無情,沒有旁人肯施予援手,當然也因為大陸騙子太多的關係,誰知道你的意外是真是假,搞不好還會被騙,造成許多大陸民眾的近似不近人情的自保心態),歷史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此。
撰於2004/12/31
註:「扶貧國宴」已取消,可能爭議性太大的關係。

從海嘯談到中國環保

  南亞大海嘯及地震,死了十五萬人以上,雖然地震海嘯是自然現象,但也不免有人認為是大自然對人類開發過度的報復,也令人對環境保護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筆者認為,未來大家除了繼續在全球做好環保外,需要給予更多關注的,應該是中國大陸的環保情況。
  中國許多地方因開發過度、濫墾濫伐而導致沙漠化、沙塵暴等等對環境造成破壞的事,大家已「耳熟能詳」。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暴發戶」多起來了,他們崇尚的就是西方(尤其美國)的花錢如流水的消費模式,甚至連政府也好大喜功,到處大興土木,以為高、大就是先進、繁榮的象徵,還有值得關注的是汽車數量以倍數增長,對環境以及人民健康造成的傷害,其數量是史無前例的大,不僅對中國本身造成重大影響,對全世界的影響也不容低估。我想以中國媒體監督不週、人民環保意識不夠的情況來看,以中國單獨的力量要做好環保,實在是不容樂觀,再說環保也不僅僅是中國之事,而是觀乎全球生態與生靈之大事。
  弔詭的是,目前西方已有不少人覺醒,他們過去的許多生活模式是不環保、不道德的,今天他們之中的不少人已經「改邪歸正」,崇尚「返璞歸真」,過簡約生活(不過,以人數而言,仍屬非主流),這其實就是中國傳統上的老莊思想,但今天中國人富起來後,所追隨的卻是西方已令越來越多人反感的炫耀式的消費與生活模式,莫非這就是人性?是宿命?一定要經過教訓後才懂得覺醒?
  近年有一些大陸人到馬來西亞去經商當小販(是否合法不得而知),前幾年曾聽一些大馬華人「投訴」,指這些商人很吝嗇,買東西都不給塑膠袋,這當然是因為那些大陸商人想節省成本,但現在回想起,那時候那些中國小販不與國際「接軌」是對的,他們無意中做了有利環保的好事,但在今天,應該沒有大陸商人(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外國)會吝於提供塑膠袋了,孰不知全球的「潮流」現在已經流行不用塑膠袋了(不過,許多發展中國家,甚至包括香港這國際大都會,人民少用塑膠袋的意識仍有待大大加強,可能真的要政府立法執行才能奏效)。
  中國之令人擔憂之處是,不僅學習西方那些不環保的生活方式,而且還有許多令國際嘆為觀止的具「中國特色」的不環保的舉動,例如吃野生動物、大排筵席但留下大堆食物的「豪」舉等。
  也許大家認為,不需那麼悲觀,中國還是有不少人響應環保並身體力行的,但由於中國人口之龐大,就算環保的人佔大多數(可能嗎?),形勢還是不由得你不悲觀的。此外,加上中國大陸在文革期間對傳統的破壞,以及對宗教的排斥,造成許多人的道德觀念沒落,都不利於環保的推動,因為環保就是道德。
撰於2005/1/4

南亞海嘯的哲學省思

  南亞海嘯慘劇,至少十五萬人死亡,不少人指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大報復,人類不能主宰大自然,並指人類的不斷開發,導致地球處處傷痕,也許是這次大災難的間接原因。又有人指出,一些動物在大難前已紛紛逃離險境,只有愚蠢無知的人類才如此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還在岸邊觀浪,「不知死之將至」云云,認為人類的天生求生本能及感應已消失。
  這些話都有道理,因為這就是現實的情況,但也是不可逆轉的悲劇。打從人類懂得耕種、飼養家禽家畜、生火煮食、以人工化方式處理及儲藏食物開始,人類就已經步上了一條與其他所有動物不同的不歸路,就是因為人類有知識,腦袋比其他所有動物都聰明,身體機能也因科技及機械的普及而出現變化,再也不能倒回原始人時代的生活,否則就無法生存。
  上帝或造物者賦予人類懂得求取知識及智慧的能力,所以人類就有許多發明,也有許多慾望(還有道德觀念),過著與其他所有動物不同的生存方式,這其實也是自然演進的結果。換句話說,即使因此而導致世界末日,其實也是自然演進的結果,並沒有違反自然。相反的,如果人類今天回到原始時代,住在山洞裡、茹毛飲血、像動物一樣肚子餓時才去找東西吃、生病了也不看醫生及吃藥動手術,當然也沒有汽車、飛機(這一切都是人類演進的結果,例如生孩子,所有動物都是自然生產,只有人類才需如此大費周章),對大自然的破壞當然就會減至最低,但那其實已經是違反自然了。
  不過,我不是消極的認為人類就得坐以待斃,求生存是生物(包括人類)的本能,為了能讓自己及子孫後代繼續活得更美好與長壽,人類會想辦法作出補救,並在開發與生存之間作出平衡的,宗教與人文,是人類拚命追求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貼稀釋劑,讓眾生及地球喘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