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年看香港
作者:蕭偉基(居港十二年的馬來西亞人,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人)
日期:2007/6/17
最近認識一位年輕人,香港出生,小時候隨父母移民新加坡,在獅城讀完大學後,即獨自回流香港,在工作之餘,也撥出時間參與青年團體的活動。像這類對自己生活的土地,有著強烈歸屬感的香港人,尤其年輕一代,在回歸十年來越來越多,像Roundtable、三十會、香港青年發展網絡、城市智庫等團體。他們強烈認同這塊土地,以「香港人」為榮的的表現,與過往幾十年來他們的父執輩的「過客」心態,有著很大的區別。香港正經歷由「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到創造「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空間」階段。當然,這也與回歸後當家作主的心態習習相關。可以這麼說,香港人追求身份與土地認同,可謂回歸十年來最明顯的特徵。
「香港人」身份認同
連續兩年的五十萬人反「二十三條立法」等大遊行、SARS期間全港市民的同舟共濟、西九龍藝文區的民間呼聲、泰昌餅家結業引來逾千人排隊買蛋撻、爭取灣仔舊區喜帖街及藍屋保留,一直到最近的反對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拆遷運動,前仆後繼的進行,在在都顯示了「公民社會」的集體力量。近年香港人人把「集體回憶」掛在嘴邊,對這個長期被認為是無根城市的地方而言,是好事一樁。以發動保衛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為例,主事者大部份都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坦白說,這兩個碼頭對他們而言,應該沒什麼回憶,其「集體回憶」的重要性及程度,遠遠不如他們的父執輩。可見他們的運動,乃在建立起一種對自己生長的土地的一種認同,多於為碼頭這個標的請命。
雖然,回歸前的幾十年,香港也出現多次的社會運動。然而與回歸後有差別的是,早年的社會運動,參與者要不是帶著「中國人」反抗殖民的濃烈民族情緒,要不則是為了自身切身經濟利益;回歸後的各種運動,則是明顯的帶出「香港人」維護自己、子孫及這塊土地的權益的思維。抗爭的訴求再不是沉重的國仇家恨,而是細膩的本土社區情懷。
當然有人會覺得,這批年輕人所搞的,過於強調「香港人」而忽略「中國人」元素。然而,再深一層思考,就會發現,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是突顯這「香港人」或「中國香港人」印記,若要強調「中國人」身份,就會顯得突兀及彆扭了。而且,大家需理解的是,這些社會運動,並不是無中生有,而他們在其中所要表達的訴求,「香港人」身份顯然遠遠比「中國人」身份來得適合。
造求香港身份認同,不僅是這批搞活動的人的專利,就連搞創意工業的,以及商人,都往這方面動腦筋,而通常又與懷舊扯上了關係。最近,我喜歡帶外地朋友去的一間商店,是「住好啲」(G.O.D.)家居產品店。這間連中文店名都如此香港化(粵語化)的商店,賣點就是把香港及中國的各種懷舊圖騰設計成各種令人莞爾的家居產品。他的老板是只有三十出頭的留學海外歸來的楊志超。「住好啲」創辦於一九九六年,可謂與香港特區一同成長。楊志超說,創辦「住好啲」的願景,就是打造具民族特色的本土化香港品牌。另外,諸如飲食業品牌「大排檔」的「沖出香港好未來」,泰昌餅家的「百分百香港情懷」等口號,都是打造香港認同及本土意識的表現。
人才薈萃的移民城市
香港的開埠本就與中國的苦難歷史密不可分,乃至因此而成了「左右逢源」之地,也是諜報重地。早年國共之爭時,兩方人馬將香港作為「避難」及籌謀之地。四十年代末以來,眾多商人及文人南來香港,成了一股生力軍。七十年代以來,她又成了眾多南洋歸僑逃離大陸各種「運動」磨難的謀生棲息之地。乃至成為內地大躍進時期,大陸人千方百計偷渡的「求生」目的地。到了六四事件後,也成了一些涉及者的暫避處。這其中,有不少的人,到了香港這塊他們眼中遍地黃金的寶地,憑著自己的努力,成了成功人士、專業人士及富豪。更多的這些當年的「新移民」,原先只是把香港當作「驛站」,沒想到天意弄人,竟在這小島落地生根,成了「終站」。他們的下一代,就名付其實的成了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了。這就是香港人從無根到有根的變化。香港的主要食品或快餐業者--維他奶、南順、大家樂、大快活的創辦人,都是南洋華僑背景,這是香港社會組成的一個縮影。如果有人對香港的富豪背景作調查,將會是豐富的史料。
在我現今工作的某部門,全組共六名成員,然而卻只有一人是廣府人,其餘五人有閩南人,有客家人,一些是香港土生土長,一些則是在大陸出生後移居香港。然而,大家都以廣府話溝通。在我以前任職機構的其中一個部門,三名員工竟然都不是廣府人,而是客家人、上海人、潮州人各一,儘管大家都是香港土生土長,也講廣府話。講方言--廣府話,而且在香港強勢得有點霸道,也是香港的特色之一。可幸的是,雖然已回歸,在香港尚未有出現以普通話取代廣府話及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的聲音。講廣府話甚至成了香港不可更改的特徵,否則就不是香港了。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即說過,以廣東話演話劇,即是香港話劇團的招牌特色及最大貢獻與成就。儘管毛俊輝本身也是上海籍。
在星期日及假日的中環,包括匯豐銀行總部底下廣場在內的公園等空地,都擠滿了休假的菲傭和印傭,甚至連一些道路到假日也不准車輛駛入,方便民眾聚集。全港幾乎所有公園,到這一天都是外籍女傭的活動區。我的不少外地朋友,每每來港看到此情此景,都會覺得驚訝。因為在其他國家,能給予外傭如此待遇的實在不多。這可說是香港另一項值得驕傲的事。不過,僅得一提的是,近年印尼女傭的數目節節上升,根據最新統計,菲傭人數為十二萬,比九七年略降,而印傭人數則由九七年的二萬多大增至現在的十萬餘。據分析,原因是不少菲傭要求比法定最低工資(月薪3670港元)要高的薪水,而印傭則無此要求,另外就是菲傭「人多勢眾」,團體勢力大,有時會集體向僱主或政府施壓要求一些待遇,僱主擔心會因此增加負擔,因此改聘印傭。再者就是印傭較「聽話」。除了外籍家傭,香港也是全球人才匯集之地。在我的理財業務客戶中,就有來自馬來西亞、台灣、新加坡等地的客戶。
文化事業日趨蓬勃
撇開居住空間的狹窄及近年空氣素質的惡化不談(所以有人認為香港的地產商是吸血鬼,更有論者認為,香港雖然稅率低、稅制簡單,但這是因為政府長期以賣地收入為主要來源,因而得以維持低稅率,但高地價/租金實際上已成了市民的變相的另一種稅賦),香港是可愛的城市。香港的交通方便,公共設施充足。舉例而言,香港這一千餘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有著六十多間政府的公共圖書館、八十多間室內體育館、二十多座戶外運動場,另在各區都有藝文表演/展覽場地。可以這麼說,至少八成香港人可以在步行三十分鐘(是的,沒錯,是走路,香港到處都有連接多座建築物的有蓋行人天橋,是一個對步行者友善的都市)或車程十五分鐘內,找得到公共圖書館/運動場/藝文表演及展覽場地。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也不遜色。另外,香港有近四成土地保留作郊野公園,乃一大德政,不少居港外國人都稱揚。
另外就是,香港政府對藝文活動的補助,也是相當高的。藝術發展局每年撥出近億港元資助數百項各類藝文活動,包括演藝、平面、文學出版等。就算在大家眼中認為藝文素質比香港高的台灣,也沒有這種令人羨慕的「德政」。而從一些歷史悠久的藝文活動近年規模越做越大的趨勢可以看出,隨著市民經濟能力的提升,香港的藝文活動已越趨蓬勃。例如,有三十五年歷史的香港藝術節,今年的平均入座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點五,其中七十五場更是滿座,總入場人次高達十萬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資助藝文活動也成了一些香港企業塑造正面形象的模式,尤其在西九藝文區計劃推出之後,一些地產商紛紛贊助各類藝文活動,以及推廣閱讀等活動(因為地產商都想分一杯羹)。更令人可喜的,大型書店越開越多,大商場也紛紛有書店進駐。每年暑假的香港書展,更是數十萬人次進場。這對提升香港的藝文及讀書風氣,都有很大的幫助。
自由(雖然民主不足),是很多人喜歡香港的原因,但自由得來又兼顧法治,這就是技巧及藝術了。香港有幾乎全世界最高程度的言論及新聞自由(雖然某些平面媒體的情況惹人詬病,但無大礙),令人稱羨。更可貴的是,作為中國管轄之下的特區,香港成為唯一能夠做某些事的中國地方,例如六四紀念活動、法輪功、保釣等等。
市民對政治的熱衷比以往大大增加,也是回歸十年來的一大特徵。這又與土地認同脫離不了關係。雖然梁家傑在特首選舉中一如所料的輸給曾蔭權,但觀其政治操作的進步,乃是香港步向成熟民主的重要一步。雖然一些保守人士可能認為,過於熱衷經濟,也許會造成不安定,甚至影響經濟。但需肯定的一點是,絕大部份的從政者,都是以香港利益為依歸,在香港似乎看不到有故意「找碴」而能損人(社會整體利益)利己的情況,也沒有會出現這情況的土壤。
外冷內熱,具捐獻文化
香港人向來給很多外人的印象是現實、冷漠,其實香港人普遍是外冷內熱的。也許表面上是保護自己,例如鄰居互不相識,但一旦有需要互相幫助的時候,是會挺身而出的。否則,香港也不會在南亞海嘯的人均捐款上,高居世界第一了。香港在慈善籌款方面,還值得一提的是每週六及週三由不同團體在全港戶外進行的「賣旗」籌款,市民一、兩元的捐款,換來一小張貼在衣服上的小貼紙,正所謂「多多益善,少少無拘」。
明星凋零,是這幾年來香港的寫照,尤其在娛樂圈。隨著張國榮、梅艷芳等的離世,很多人感慨,果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在新的時代,再也沒有這樣的重份量新明星出現了,而「巴士阿叔」等平凡人,卻藉互聯網而平地一聲雷地走紅。雖然香港歌影視行業正經歷低潮期,但憑其深厚根基及實力,其實仍執華人社會牛耳,尤其是流行演唱會,一座不是很起眼的「紅館」,更是全世界華人流行歌手的「聖地」,沒在紅館開過演唱會,就不能叫紅。
服務業水準提升,打工仔工時長
作為一個服務業佔經濟極大比重的地方,服務業水準的改變,也是香港的一個重點。多年來前,很多遊客甚至香港本地人都會覺得,香港服務業水準差勁。但經過金融風暴洗禮後,水準已大大提升,甚至比鄰近地區還好,尤其是零售業、金融業、政府及公共機構方面。我本身就對恆生銀行一位職員好幾年前鍥而不捨的尋找我,使我失而復得,非常感動。就連其競爭對手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幾年前也曾經稱讚過香港服務業的專業水準。我有位馬來西亞朋友,去年來港更換智能香港身分證,就對職員的親切及貼心服務,讚不絕口。不過,在一些酒樓及餐廳,服務水準(尤其侍應)仍有改善的空間。但是,這點有時也得體諒,因為香港全世界工時最長的地方(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調查結果),OT(加班,而且是沒津貼那種)已經成為香港打工仔的常態,我經常約朋友出來吃飯都遇到他們連吃飯都沒時間的情況,很多時候他們吃飯就是草草叫飯盒打發過去(在中環等主要辦公區,午餐時間大部份餐廳都大排長龍,也是原因之一)。
香港最近雖然揭發一些商店欺騙遊客賣假貨事件,但總體而言,購物天堂美譽仍是稱得上的。遊客或往女人街選購各種較廉宜貨品,亦可到各奢侈品名店大大搜購一番。就連外國及內地、台灣明星,到香港的其中一個行程,免不了是到名店「血拚」。LV等名店,幾乎每天都可看到顧客排長龍的壯觀場面,我的外地朋友,到香港時亦會到LV購物,她說,價格的確比較划算。
貧富差距擴大,深層次矛盾待解決
雖然隨著經濟的復甦,股市屢創新高,乍看之下,香港人的財富已有所增加。但以人均GDP來看,香港2006年人均GDP與1997年相比,只是原地踏步。再看看一些有趣的數字,李嘉誠在1997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財富是110億美元,到了2007年,已經大幅增加到了230億美元,高居第九名。十年間,李嘉誠的財富足足增加了一倍,但全港人均GDP卻原封不動(2006年約27,466港元),這其中所展現出的貧富差距之惡化,頗令人心驚。最新統計顯示,香港2006年的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已上升至0.53的歷史新高,超過許多發達國家,每戶的平均入息中位數是17,250港元,較1996年減少250港元。
再看看香港經濟支柱之一的樓市,近年來,山頂豪宅屢創天價新高,「倚巒一號」呎價四萬一千港元,但我那幾位在新界天水圍嘉湖山莊置業的朋友,樓價至今仍下跌一大半,一些甚至仍未擺脫負資產。而有趣的,嘉湖山莊正是由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所發展的。
在經濟方面,香港作為中國南方的門戶,從來就是全球化的樣板城市。隨萫中國經濟的崛起,兩地經濟的融合,北上發展,包括打工,已經是香港人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香港人從以前嘲笑大陸來港者為「阿燦」到現今自嘲為「港燦」。其實,正因為背靠祖國,香港比之新加坡,有著更有利的地位。北京中央政府為了一國兩制之成功,回歸以來批命向香港輸血,加上香港的自由、法治、效率、背靠大陸等優勢,不僅吸引來自內地的「北水」,甚至也吸引台灣、東南亞、歐美,乃至中東、中亞、非洲的資金,去年IPO規模超美趕英,即可見一斑。要成為足與瑞士相比的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我認為香港的機會比新加坡要來得大。惟如何解決溫家寶總理所言「深層次矛盾」,煞費思量。
2 則留言:
非常详细的记述十年来的香港变迁,本身的观点也很有参考价值。是难得的好文章。
看完你這個文章,感到你比土生土長的我還熟悉香港,文章有些地方對比很趣,尤其是李嘉誠的財富十年間的由一百億港元增至二百三十億,而香港人十年間GDP下降250元。
還有,原來香港到處都是圖書館及運動場,自己也不察覺,想想也是,但自己只懂去大會堂和中央圖書館,不然就在網上訂書,調來梅窩圖書館。還有藝術資助,這確實很多,朋友的書及活動,以及Ngo也獲得撥款,但這個城市或許是安享太平太久了,香港人開始凡事埋怨,雖然他們辦事效率及有手尾,仍叫我每次回到這裏時感動,因為在歐洲實在太差了。
至於香港人,中國香港人,我認為是陷阱,因為中國每省的人都叫自己做上海人,北京人,西安人,也以此為傲,尤其是上海人,身份認同感更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