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有人提議學校用普通話(台灣說的「國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說的「華語」)教中文(簡稱「普教中」),認為有助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引起社會爭議。我也反對,我認為,香港用廣東話教學(包括教中文)是人類珍貴的文化資產;中文程度的高低,絕對與「粵教中」或「普教中」無關,甚至有專家認為,廣東話比普通話更古雅,用廣東話學中文更適合。
環顧全球仍用中文的華人社會,只剩下香港和澳門仍用非普通話教學,單就這點,已是值得保留(不提其他的諸如有人認為粵語比普通話更古雅優秀等原因)。在全世界用中文的華人社會,除了普通話外,只剩下廣東話可以完整、完全的讀出每個漢字,在香港和澳門,可以完全用廣東話進行不管是庶民或學術活動。這已足以列為文化遺產。即使在台灣,也難以做到完全用台語進行學術活動(例如教學、演講等,也許少數人可以,但屬極少數特例)。這都是香港從未間斷使用廣東話教學的成效(我懷疑年輕一代廣州人都未必能夠用粵語讀每個漢字)。
也許有人說,只是用普通話教中文,其他科目仍用廣東話教,還是可以保留廣東話;也有人舉例指廣州人在學校也是讀普通話,但在家也在講廣東話。但我相信,長此以往,這還是會影響廣東話的傳承,尤其在說普通話的大陸新移民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任何可能削弱廣東話的動作,都令人擔憂廣東話在香港的前景。
我贊成香港的學生該學普通話,但可另開普通話課,不需要普教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不應強制哪一種方式,由學校自行決定(事實上,長期以來香港都有少數學校以普通話教學)。
環顧全球仍用中文的華人社會,只剩下香港和澳門仍用非普通話教學,單就這點,已是值得保留(不提其他的諸如有人認為粵語比普通話更古雅優秀等原因)。在全世界用中文的華人社會,除了普通話外,只剩下廣東話可以完整、完全的讀出每個漢字,在香港和澳門,可以完全用廣東話進行不管是庶民或學術活動。這已足以列為文化遺產。即使在台灣,也難以做到完全用台語進行學術活動(例如教學、演講等,也許少數人可以,但屬極少數特例)。這都是香港從未間斷使用廣東話教學的成效(我懷疑年輕一代廣州人都未必能夠用粵語讀每個漢字)。
也許有人說,只是用普通話教中文,其他科目仍用廣東話教,還是可以保留廣東話;也有人舉例指廣州人在學校也是讀普通話,但在家也在講廣東話。但我相信,長此以往,這還是會影響廣東話的傳承,尤其在說普通話的大陸新移民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任何可能削弱廣東話的動作,都令人擔憂廣東話在香港的前景。
我贊成香港的學生該學普通話,但可另開普通話課,不需要普教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不應強制哪一種方式,由學校自行決定(事實上,長期以來香港都有少數學校以普通話教學)。
元朗愈喬二公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