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7, 2008

我看香港選舉

九月七日下午五時許,我到洪水橋寶覺分校的投票站投票,這是我第一次投票。我所在的新界西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區,十四張名單共超過三十人競逐八個議席,其中包括十名現任議員,換言之,至少有兩名現任議員鐵定「落馬」。我原先心目中的人選是社民連的陳偉業,後來看到民主黨張賢登名單,又覺得應該給新人一個機會及鼓勵,於是心目中人選變成了張賢登。到了投票那一刻,我卻改變了,最後投了陳偉業,原因是受之前的民調影響。選前最後的民調顯示,張賢登名單是肯定沒機會的,而陳偉業則在吊車危之列,有點危急。由於支持泛民主派,我不想浪費我那一票,但對其他民主派的候選人又不是那麼喜歡,所以作出了投陳偉業的最後決定。如果沒有民調這玩意兒,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好玩之處是政黨間可以玩「配票」,這是選舉制度(比例代表制,名單制,多議席制)使然,讓參與者有這樣的操作空間。但是否應該配票,其實是見仁見智的,有時候是政黨內部或政黨間彼此談不妥,所以出現多張名單。最明顯的是民主黨,以新界西為例,明明是可以一張名單搞定的,把那幾位重要人物結合在一起即可,卻搞出三張名單來,他們心目中打的算盤是何俊仁名單地盤在屯門、張賢登名單地盤在天水圍及元朗、李永達名單根據地在葵青。但這種算盤顯然打不響,有點莫名其妙。另有配票方式是呼籲一家人中男的投A,女的投B等等。
再來談到民調,這是本次一大課題。其實,民調的影響真的很大。不過,經常看到一些報導將民調抹上神秘色彩,這是針對(親北京)建制派(主要是民建聯的),例如提到建制派(尤其民建聯)有若干比例的鐵票,而這些之中許多都是「隱性票源」,即在民調中是顯示不出來的。我不知道是否真有這麼神奇?如是這樣,所謂民調是否有改進的必要?
另外,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香港的選舉到了投票日候選人還可以拉票?這明顯是不對的,也與國際不接軌。
我還要表示一點意見,就是供選民投票蓋印用的那個印章,似乎做得不理想,一蓋下去就會把旁邊的墨也一起蓋下去,不曉得會不會成為廢票?

2 則留言:

匿名 說...

恭喜你有机会投票!

蕭雅 說...

很多人說,這次選民”自行配票”很成功,很有智慧,所以民主派在直選中能有不錯的成績,我對這種說法抱很大的懷疑。有沒有人能夠告訴我,選民到底如何配票?不要想當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