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廈語電影
香港雖是廣東人社會,但由於其天時地利人和之故,卻意外在不同的領域,扮演橋樑的角色,有一項相信大部分現今乃至當年香港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香港在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竟然是全世界廈門語電影(即閩南語電影)的拍攝與製作重鎮,這期間據稱共拍了至少二百多部廈語片,捧紅了不少明星,連後來唱黃梅調而大紅的凌波,剛出道時即以「小娟」等藝名在香港拍廈語片(初時只是配角),後來才轉型拍黃梅調國語片。
香港電影資料館最近舉行了「香港的廈語電影」主題展,播映多齣當年的廈語片,並出版一本《香港廈語電影訪蹤》。我在四月八日星期日下午,特地去觀賞了《廣告美人》(《少女心》)一片,由新加坡的廈語片天后莊雪芳主演。此片很有趣,莊雪芳飾演中產家庭的刁蠻女,全片在香港拍,整個背景就是當時的香港社會,頗為摩登,只是戲中人都講廈門話而已。廈語電影另一特色是,歌舞不少(令令我想起寶萊塢印度片)。
當天莊雪芳女士特地出席講座,另兩名主講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容世誠教授(已居獅城二十年的香港人)和新加坡的廈語片研究者蘇章愷(兩人都穿巴迪上衣「應景」?!)。三人分享不少鮮為人知的有關廈語片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令人驚艷的是莊雪芳女士,完全看不出來她已八十歲,看起來只像六十幾歲,活力十足,而且她說前些年還與癌症對抗了八年。她說最重要的是心態年輕,現場還唱了兩首廣東歌《網中人》和《上海灘》,遺憾的是她沒有準備唱廈語歌和國語歌,後來徇眾要求清唱了《魂犖舊夢》(她說與白光是好友)。她也利用其號召力組織了逾百人的義工團服務社會,讓更多人因做義工而重拾自信。
令人驚訝的是現場觀眾竟然有遠從英國和台灣過來的,還有一名馬來西亞檳城的退休銀行經理,為了聽莊雪芳的講座而特地來香港,她也是廈語電影迷,提供了一些資料給學者。開場前,幾名「芳迷」還高興的哼了莊雪芳的國語名曲《出人頭地》(改編自印尼民歌),可惜莊姐說沒準備且不記得歌詞所以沒唱。
莊雪芳是新加坡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十幾歲即出道,紅透半邊天,也到過台灣發展,三十幾歲即退休,也自己開過電影公司。她說了一趣事,當年剛赴台發展時,一下飛機發現記者場面浩大,但她一聽台灣人的國語很標準好聽,就發現自己的很爛,所以都不太敢講話,以致當時台灣的媒體都說她很乖,令她哭笑不得。她為了學好國語,留在台灣兩年特地加入京劇團學習。
容教授和蘇章愷則以學術角度分析探討廈語片,發現廈語片在香港拍,但幾乎都不曾在香港上映,也沒在中國大陸上映,只在東南亞(新加坡、馬來亞、菲律賓、泰國)和台灣(部分)上映,非常奇特。而拍這些片的資金,則有許多是來自祖籍福建的南洋商人。學者分析,這現象與政治局勢密不可分,大陸由中共建政後,海外電影要進入已不容易,所以只好專攻海外市場。
蘇章愷研究發現,南洋也是廈語電影重地,新加坡等地也自行拍攝過純本地背景的廈語片,包括演員、劇情、場景、服裝等,全是南洋的,乃至有南洋特色,例如《馬來娘惹》、《新加坡小姐》等。
容世誠研究發現,有些香港拍的廈語片,歌曲竟是「唱好」香港的,例如《新桃花江》插曲《香港人》(原曲Mambo Italiano,即國語的《叉燒包》)等。他也發現,有「小福建」之稱的北角,在香港的廈語片中經常出現。蘇章愷則發現,當年的南洋廈語片,歌曲也充滿南洋風味,例如改編印尼民歌Begawan Solo的《南洋風景好》,即非常有趣。
蘇章愷還挖掘出,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一名檳城出生的電影人姚萍先生,在上海參與國語電影工作,後返回南洋從事廈語片工作,曾當演員、導演、幕後代唱等。
但由於各種因素,廈語片最終沒落。一直持續至今仍充滿生命力的中國方言電影,就只剩香港的廣東片了,大家要珍惜了!
身為客家人,我納悶的是,在香港也有不少且還是原居民的客家族群,為什麼完全沒有拍過客家片,以致到現在竟連客家話在香港也快消亡?遺憾!
2 則留言:
老友你搞錯了!廈語片在60末至70初常在兩大電視台播,若你當日有去看莊雪芳,你記得有影迷已當眾博駁星架坡大學的兩位教授搞錯嗎?影迷甚至有將當年莊雪芳上香港電視的剪報輯成紀念集送給莊雪芳小姐。
為何沒有當年很出色的女配角黎明小姐的資料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