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04, 2012

新加坡vs香港

新加坡
我一直對新加坡沒太大好感,雖然本身去過幾次獅城,但沒什麼特別感覺(除了覺得他們的老建築活化和保存做得好之外),也沒有特別討厭(除了不喜歡李光耀式的威權及他處理華文的態度),但多年來有幾位大馬同學(有些是去玩,有些是在那兒工作的),都跟我說過他們對這個島國的不滿,包括當地人看不起大馬人(聯邦人)、沒文化、服務態度不好、中文差等等,所以也影響我對該國的觀感,導致我經常對那些評新加坡是第一名的調查嗤之以鼻。
這次春節,我在相隔好幾年好,再次踏上獅城,雖然只是短短不到半天的逗留,但令我有不同的感覺(因一名同學近年在獅城生活和工作,經常向我吐獅城的苦水,所以我才特別留意)。這感覺是正面的。
首先,入境過關時,那裡的工作人員及關員老早就安排入境者分流到不同的櫃台,以加快過關速度,是很快的,效率高,而且關員都會很客氣的說聲謝謝。就連在出境檢查時,檢查人員都會友善的說謝謝。
計程車服務也是我要提的。雖然朋友經常吐苦水,但我這次和以前在新加坡坐過幾次計程車,基本上是滿意的。雖然獅城計程車有很多不同的附加費,引人詬病,聽說拒載也頗嚴重(包括香港媒體都特別提到),但我倒是沒遇過拒載或不快。獅城計程車司機開車時不會出現像香港的士佬那樣,不斷的用對講機與同行吹水,口沫粗話橫飛,單這一點就贏過香港幾條街了。
另外,新加坡的計程車在N年前就已接受信用卡付費了,反觀香港,到現在還在討論要不要引進八達通,真是落後人家十年不止。當然,我知道兩地計程車行業情況有別,獅城是幾家大車行壟斷,司機都是打工而已,而香港則很多個體戶,小額的車費餘額作為他們的”強制性小費”可能是他們的重要收入,所以他們一直抗拒八達通,堅持收現金,這樣他們才有那筆頗可觀的小費收入。獅城計程車的GPS系統,也是香港缺乏的。
此外,新加坡也重視不同語言旅客的方便,雖然其出入境卡只有英文版,但在填卡的長台上,卻立了一個有六種語文的牌,包括中、馬來、印尼、日、韓、法文,告訴旅客如何填寫。而機場的指示牌都是至少四種語文,即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文:馬來文、英文、中文、印度淡米爾文,有些更加上其他語文。
我在樟宜機場T2的一家意大利麵店用餐,那位中年女士服務員也非常殷勤親切的招呼和介紹。
樟宜機場雖然共有四個終站(Terminal),但接駁很順暢,基本上旅客不需走太多路,這一點香港也可參考,因為很多外地旅客對香港機場的不滿,就在於要走很長的路,對走慣路的香港人而言當然不成問題,但要考慮到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是不太走路的。
有位大馬吉隆坡的朋友,曾留學台灣和美國,去年首次來香港,和伙伴進行影片拍攝工作,他對香港的印象就不好。他說,在香港問路,十個有兩個不耐煩。他舉例,一次在城市大學問一棟新大樓的位置,那位保安人員,當問他第二次時就顯得不耐煩了,而問到學生時,都很nice,但問題是,那些學生都攪不清楚方向,亂指一通。他最氣的是,在中環某一處,看到一間商店外有一張有趣的椅子,他伙伴就坐了上去拍照,沒想到那位不曉得是老板還是職員的人,從後面毫無警告的推他朋友的頭,很粗野。另,到酒樓吃東西,問那些推點心車的女士,都是冷漠的,令到你都不想問(例如問她那是什麼,她就答了一句:水晶餃,諸如此類)。朋友還說,他不喜歡香港,因為覺得香港效率太高,排隊買東西時都要動作很快,因為後面的人會給你無形的壓力。
知己知彼,香港各行各業,有必要認真的學習競爭對手的長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