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中樂團抱屈 .周光蓁
(亞洲週刊2010年5月23日號)
本文網址: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ms&Path=3470479402/20ms1.cfm
香港中樂團被視為「國寶」,民族樂器改革功在千秋,但遭審計署與傳媒踐踏。
--------------------------------------------------------------------------------
五月十五日,香港中樂團將亮相於上海世博,是香港三支赴滬參演樂隊的首隊。用樂團首席閻敏的話:「我們以最強陣容到上海,憑我們的實力,把其他在世博會演出的民樂團比下去,為香港增光!」
可是尚未增光,這隊以八十五人之眾、公認為世界實力最雄厚的中樂團,在出發前不足一個月卻被撻伐至面目無光。燃點批評藥引的,是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審計署。該署上月(四月)公布第五十四號報告書,羅列樂團「管治及管理」問題,例如樂師工時不足、過分贈票、樂器研究合約不清、樂器購置及儲存的浪費、管理層人員享用商務客位、酒店套房等。報告一出,報章、電台、電視馬上大肆以頭條猛批,其中以《太陽報》標題《上至總監下至樂師都違規》最為嚴厲。樂團十多年經營的香港文化大使形象可謂毀於一旦。大陸音樂界一直視之為「國寶」竟然一夜間被港人自己貶為「香港之恥」,落差之大,令人寒心。
審計署以確保公帑得以善用為使命,對每年獲政府資助五千多萬港元(約六百四十萬美元)的中樂團進行衡工量值是必要和無可厚非的。但最大的問題是在七十八頁的報告中列於不甚顯眼的第四頁的一行字:「這項審查沒有觸及中樂團的藝術成就」。即是說,所提出的批評只在於行政和管治方面的問題,與樂團藝術運作無關。可是兩者怎能細分?當報告發表後,傳媒鞭撻的是整個香港中樂團。如果傳媒分不開行政和藝術,更遑論廣大市民的判斷力。接踵而至的負面報道成為社會主流,據聞連某局長級高官也即時劃清界線,推掉原來與樂團北赴世博演出,至少兩位贊助者也卻步,真是世態炎涼。
樂團眾樂師多年辛苦耕耘的公眾形象,從此歸零、甚至從負數開始。如果說樂團形象工程需時十年,以每年五千萬元公帑計共花去五個億。且不論各項批評合理與否,為了幾十萬元的鼓和樂器研究費而一棍砸爛樂團招牌,這不是更大的浪費嗎?
如果再仔細分析報告,部分批評理據似乎不夠全面。以上文提及的鼓為例,報告稱樂團在二零零三年舉辦首屆鼓樂節,花去九十多萬元購置近二千個鼓,用作沙士(非典、SARS)後重建經濟活力計劃,事後六年來卻花了六十多萬貯存費等。然而隻字未提的,是此舉乃當年為心情沉重的全港市民打氣,炎炎七月在維多利亞公園暴曬下,三千多人聯合擊鼓,結果為香港打造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另外關於樂器研究和改革,批評也是只談負面小處,例如訂定合約程序、收據報銷等瑣事。相對於關乎民族樂器千秋萬世的突破性改革,以香港中樂團名義成功研製出環保材料代替過去五百多年的蛇皮胡琴傳統,把樂隊聲音的質與量都明顯提升,連國際大提琴巨匠馬友友拿起環保革胡都愛不釋手。而樂團只花區區三十五萬元回購全部專利,難道不值嗎?正如主持研究的樂團前柳琴首席阮士春指出,整個過程在不可預知成果下,由二零零一年至零八年在他家中的客廳進行,所有工具、材料都由他塾支。考慮到胡琴家族在樂隊整體音色的需要,他於是把合約只提及的低音胡琴技術攻關,自發伸延至高胡、二胡和中胡。整個研製過程在去年秋樂團出訪比利時、紐約卡耐基音樂廳完成。五個胡琴聲部、四十多把樂器全部由印上香港中樂團的環保材料給西方聽眾帶來震撼,標誌著小小的香港給民族音樂作出歷史貢獻。
萬萬未想到的是,給國際的驚嘆竟換來自家人的質詢,其中一條是:「研究費用已在未有事先批准或預算管制的情況下產生」。對於自發為樂團改革樂器得回如此冷漠批評,阮士春自言「心情很沮喪」:「國家國務院文化部曾來信,指我團研究樂器,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課題,這種精神應予以肯定和鼓勵。如今卻面對社會鋪天蓋地的批評,我還能說甚麼呢?」
常言道:外行領導內行,以上便是典型的例子。樂團是有其藝術規律運作的,不能以絕對數字來量化成效。建議將來審計藝團,可考慮徵詢藝術業界人士的意見,以免打擊藝術工作者士氣,更避免在國際藝術圈內外貽笑大方。■
chouoliver@yahoo.com
作者介紹:周光蓁,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音樂)成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專門研究中國大陸、香港當代音樂發展史,兼為電台及報刊作音樂評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