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政府為兩家無線電視台的牌照舉行中期檢討公聽會,在最後一場公聽會中,終於有市民對無線電視(TVB)的壟斷藝人合約表達不滿,認為有違公平。我很納悶,這已是幾十年的事實,怎麼香港到今天才有人提出這問題。在香港,歌手是與TVB有協議的(細節我不太清楚),總之就是歌手如果要在TVB亮相,就不能在另一家無線電視台--亞洲電視(ATV)亮相,就算要在有線電視亮相,也不能講廣東話,要講普通話。這的確是荒謬之極的做法,充分顯示TVB的霸道作風。我很納悶香港幾十年來(至少二十年吧!)為何沒有人覺得這有問題,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何連唱片公司都沒有意見。我其實早在十年前就覺得這是不合理的事(我當時才到香港沒幾年),也曾就此問題寫過一些文章。直到今天,終於有市民出來對TVB嗆聲了。
其實,不僅是電視,香港雖號稱奉行自由經濟,但在很多領域卻存在變相的壟斷(即某一兩家業者佔極高市場比例),例如報紙、雜誌、超市,乃至飲料等。我覺得,這其實可從香港人的性格作出分析。我很相信,一個社會有怎樣的人,就會有怎樣的社會。就是因為香港人的性格,造成這樣的局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一邊罵一邊看/消費」,對於改善不合理現象,幾乎毫無幫助。
我覺得,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點是,香港人的「埋堆」基因作祟,所以造成香港人思維上的單一性及同質性過高。因為你一旦與大部份人不同,作出與大部份人不同的選擇,你就無法「埋堆」,所以造成香港人都只看一家電視台、只看一兩家報紙或雜誌等等。外人難以想像,香港這麼一個所謂「國際大都會」,竟然有一家電視台的收視率長期在八成以上,竟然有兩份爛報紙佔了整個市場的七成以上(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香港兩家完全不符基本新聞倫理的報業集團的三份爛報,竟長期佔七成以上市場),簡直不可思議。這種「埋堆」性格,其實窒礙了整個社會的創意。
說回無線壟斷歌手一事,令我聯想到:一種不合理現象只要長期存在,或者說一開始就是如此,大部份民眾其實可能是不覺得的,可能完全沒想過那是錯的。這令我聯想到馬來西亞,也是同樣情況,例如在政治方面,由於國陣自五十二年前獨立以來就執政至今,因此很多人民都已習慣了,不覺得那是問題,這是很可怕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