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28, 2005

媒體怪現象

媒體怪現象
  香港的兩大中文報業集團──東方、壹傳媒(即蘋果日報),有一些不得不批評的做法,這些做法都乖離了職業道得。先不談立場問題(東方親北京反民主派,蘋果親民主派反中共),在此要批評的是他們的一些新聞處理方式,例如東方旗下報紙(東方日報、太陽報)就經常針對競爭對手,即「敵報」,尤其是蘋果日報,還有明報,非常小家子氣,這些敵報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就登得超大。蘋果日報的不當做法則是針對李嘉誠旗下企業,將一些小事也登得超大甚至上頭版,不知道李嘉誠得罪了黎智英什麼。
  在馬來西亞,中文媒體情況也如此。最大報紙星洲日報老板張曉卿死敵劉會幹(兩人仇怨極深)兩年前開東方日報,就是為了與張鬥。兩報經常利用版面唱衰對手,很沒有格調。還有就是,劉會幹弟弟劉會洲是副部長,但馬來文可能不太好,有一次星洲就將之登得超大。需要如此嗎?
2005/2/28

星期日, 2月 27, 2005

現實

現實

  人還是得面對現實的,人生中總有各種不同的挑戰,也許是自己的不成熟與不理智,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與面對的,逃避總不是辦法,也不負責任。
  人有許多理想,但有時在生活面前、在生計面前,也不得不暫時拋開,別說是理想,有時甚至是尊嚴。吃飯、生存,還是最重要的。只要不是傷天害理之事,只要做在社會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的事,就不需再計較什麼理想了。唯有有錢或至少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後,才能談理想,否則會困死自己。
  人有各種挑戰,也會犯各種錯誤,可能是曾經做錯事壞事的報應,也許是前世的。所以,「為善最樂」是我非常推崇的理念。
2005/2/27
  

豪宅   

  香港的山頂、台灣的陽明山、吉隆坡的Kenny Hill、洛杉磯的比佛利山,都是當地價值數一數二的毫宅區。富人喜歡住在山上,可能是喜歡那種居高臨下或「大地在我腳下」的感覺,我不是那種階層的人,無從感受。
  為什麼許多毫宅都建在山上呢?我可是一點也不喜歡。當然我也沒能力住豪宅,不過,即使有這麼一天,我有錢住豪宅,我想我也不會買山上的,尤其是香港的山頂或半山的,因為,我覺得不安全。當然,這純粹是心理問題。
  為什麼不安全呢?首先山路就已經是風險很高的交通情況(即使不是車子開在山路的技術問題,萬一那一天颱風或豪雨導致公路中斷,豈不是要搭直昇機),再者,建在山頂上的房屋,那一天山崩怎麼辦呢?當然有人說那住在山腳下不是更危險,所以我也不會買山腳下的房子,只會買平原的,大海嘯過後,我可能連近海的也需考慮是否排除在外了。
  不過,山頂的豪宅區,始終還是那麼高高在上的保持它的尊貴地位,恆久不變,不管你喜歡與否。



2005/2/27

  醫療是明星產業 

  現今具一定經濟水平的社會,人們對保障自己退休後生活的籌劃越來越重視,所以各種財務管理產業及產品應運而生,保健產品也越來越多,而且許多都「返璞歸真」的標榜天然成份。這就是因應世界發展而出現的趨勢。

  隨著全球步入老齡化社會(人越來越長壽及生育率降低),以及人類(尤其先進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對健康與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保健產業肯定成為明星產業,而且很有可能是唯一永不衰退的產業。

  醫療,已是現今許多國家及地區政府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另一挑戰是教育問題),而且這似乎是沒有先例可循的難題。簡單說,就是政府的錢不夠,不足以應付人民醫療開支,所以,可以預見的,未來全世界大部份國家/地區(當然包括香港)政府為人民負擔的醫療費用肯定會減少,也就是「自己的健康需自己負責」。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醫療問題更嚴重,窮人沒錢看病,富人追求高品質醫療。最近多本中國雜誌都推出醫療保健產業專題,許多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已摩拳擦掌準備進軍或已經進軍這龐大市場。看中國報章雜誌即可發現,各類醫療廣告多不勝數(初看時還很納悶怎麼中國人身體這麼弱,這麼喜歡吃藥),這已側面反映出醫療保健在中國是龐大的商機(當然也競爭激烈)。

  在香港,政府已逐漸落實「醫者自付」政策,日後在政府醫院看病肯定得付更多錢,所以如何使自己不生病,或至少不生大病,是最關鍵之處。各類保健食品因此紛紛出爐。但如果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保健食品也可能會吃錯,要了解身體情況,做全面的健康檢查,是不可省的步驟。因此,政府有必要下更多的功夫,甚至在政策上推動健康檢查的普及。



2005/2/27

妙筆仁心

  耳聽聽筒、手持手術刀的醫生,也可以是手執筆桿或操鍵盤的作家。醫生由於有慎密的心思、富邏輯的思維,有時還因職業關係而有些充滿人性的感懷,以及對生命的關愛,所以不少醫生都是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作家。當然,醫生本就是高材生,會寫文章其實也沒什麼出奇。

  香港和台灣都有一些「醫而優則文」之仕,其中一些還是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例如台灣的侯文詠、歐陽林。侯是台大醫學博士,歐陽則是出生於馬來西亞後赴台讀醫。兩人的共通點是善以幽默筆觸表達醫生生涯中的所見所聞。

  香港的醫生作家則比較中規中矩,較少台灣式的嬉笑怒罵。區樂民(區聞海)不僅寫文學作品,還有不少普及版的醫學文章。譚詠康文風則接近台灣兩大杏林作家。其實,這兩人以及其他幾位香港醫生作家,例如葉恩明,都是報章專欄作家,報章園地讓他們有磨練文筆的機會。

  精神科醫生,由於職業關係,所以很多也筆耕不輟,例如香港的曾繁光、葉恩明、李誠。

  此外,港台兩地都各有一位以解答「性疑難」著名的泌尿科醫生,那就是香港的吳敏倫及台灣的江漢聲。兩人都出了多本有關其專業的書籍。江漢聲還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出過《江漢聲的音樂處方箋》。最近江還出了一本有關醫學史的書,叫《醫者的智慧》,書中重點是:醫學,最後還是要回歸醫療人類自己的用途。這就是現今醫學所強調的「病人導向」(patient’s oriented)的治療方式,也就是視病人的需求來做治療,而非一味診斷到底。

2005/2/27

低調及和藹可親的田家炳    

低調及和藹可親的田家炳    .蕭偉基

我去年(2004年)十二月因計劃籌辦兩岸新平台基金會,發電郵至田家炳基金會,希望能獲田翁支持。當晚田翁即親自回電給我。由於我在簡介中寫明我是大埔人,所以田翁很親切的問我會不會說家鄉話,我說會,於是他和我就以家鄉話交談。他說他只有興趣捐助教育項目,且他資金不是很多,因此就專注在教育方面,無法資助我的計劃。他的思路清晰、說話清楚及宏亮,聽起來不像是已八十多歲的老人家。

後來,我建議替亞洲週刊專訪他,邱總答應,於是在二月下旬(二十二日)傳真到他的基金會,次日他即親自回電,說如果要寫他是什麼大慈善家、大企業家之類的就不必了,如果是能夠對社會有好的影響的,就可以。他說他只是做小生意,相比起李嘉誠先生的「億億聲」的捐款,令人「見笑」。他說他只是希望這個民族(中國人)有更好的將來,又說一些事情令他十分痛心(由於他的客家話與我的有別,一些聽不太清楚)。後來他說翌日浸會大學要訪問他,問我是否在那之前或之後和他見面,我說太急,於是下次再聯繫。過了兩天,他再打來,說下週有一天會與藍鴻震等人見面,問我可否那時同時見面,如果需要單獨再談的,可在之前或之後進行,並叫我與房先生安排時間。後來我致電房先生,房先生又問我會不會說家鄉話,我說會,我們又以客家話交談,初步約定訪問時間,房還說大埔同鄉會有團拜,叫我參加。

從剪報資料得知,田極少接受訪問,異常低調,我想如果我不是同鄉,機會也不大。從其基金會網站可知道,經常都有各方人士去找他,而他也保有重視同鄉情誼的傳統。但一個這麼大年紀的大慈善家,親自回電給寫信詢問他的人,真可謂少有。

2005/2/26

星期六, 2月 26, 2005

中國的不可思議

  中國其中一項令我覺得不可思議,也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是為何可以「低收入,高消費」?例如在中國的大城市,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吃東西或玩樂都絕不便宜,有時甚至與香港同價或貴過香港,但還是有不少本地人消費。在深圳機場,一個普通套餐(飯加飲料)要三、四十元人民幣,香港機場也不需那麼貴。單買一杯飲料也需頗驚人價錢(忘了實際數字)。在廣州或深圳,吃一頓普通的飯也需近十元甚至超過十元人民幣,約是香港的三分之一,但那兒人民的收入肯定沒香港的三分之一那麼多。我一次在上海隨便進去一間連鎖式餐廳,吃一餐普通的麵加小籠包及罐裝飲料,花了大約五十幾元,在香港都沒這麼貴。在廣州某電影院,票價要六十元人民幣,這已是香港戲院最貴的價格了,在香港都已嫌貴了,不知道大陸人為何捨得?還有就是演唱會,大陸的票價動輒上千元,也是令人咋舌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都應研究此現象。

2005/2/26

寺2005

2005年春節期間或前後曾參拜或捐獻之佛寺/廟宇/佛教組織:
馬來西亞:
檳城普陀精舍
吉隆坡增江譚公廟
吉隆坡增江觀音廟
適耕莊南天宮
仁嘉隆東禪寺
香港:
屯門妙法寺
屯門望海觀音
屯門荷石精舍
屯門天后廟
筲箕灣城隍廟
筲箕灣天后廟
筲箕灣譚公廟
聯合道侯王古廟
油麻地觀音樓社壇
油麻地天后古廟
油麻地觀音古廟
紅磡觀音廟
香港佛教青年協會
天台精舍
志蓮淨苑
佛羅精舍
佛教護生會
禪廬
台灣:
普陀文教基金會

文化事業有致命的吸引力

文化生意有致命的吸引力。雖然大家都知道文化生意不容易賺錢(「文化是好生意」說到底還是一句口號而已),甚至可用「十做九虧」來形容,但還是有不少人前仆後繼的向著它勇往直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認識的不少人,尤其是許多曾在文化界或傳媒待過的人,都喜歡自己出來搞與文化相關或至少沾上邊的生意,舉凡開出版社、開書店、書籍發行經銷、辦雜誌、辦文化活動、版權經紀、開網站,乃至廣告公關等。原因不外是因為他們在文化圈待久了,所以有這一些人脈及知識,反正隔行如隔山,要創業當然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著手,以為這樣風險就會降低。
當然,一些文化人理想化的性格,有時甚至天真得近乎「不食人間煙火」,認為在芸芸數百萬人口中,沒可能賣不出一千本書,所以就勇敢「下海」去了。
小本文化生意成本不高,進入門檻低,也是吸引人之處。更具吸引力的可能是「文化」這令人充滿好感的的高尚美好字眼,以及文化人對從事文化生意或事業的那種滿足感或成就感。
這樣也好,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理想化的文化人的存在,這個社會及世界才更有文化,以及百花齊放。所以,向許多文化人,尤其是勇於創辦文化事業(大小不拘)的人致敬!

2005/2/26

李光耀只有一位

  八月十二日,李光耀長子李顯龍將取代吳作棟,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雖然李光耀多次強調,今年五十二歲的李顯龍,是憑真材實料升上高位,但新加坡海峽時報的民調仍顯示,百分之四十七的國民認為李顯龍能當上總理是因為他是李光耀之子。看來李顯龍必須要加把勁,以及更加親民,才能杜悠悠之口。
  雖然是每五年都有舉行國會選舉的所謂民主國家,但自一九六五年立國以來,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都以家長式的威權領導方式治理國家,並使新加坡成為全球最廉潔、最清潔的國家,但也使它成為最沒創意、人民最受不起挫折打擊的國家。李光耀也不諱言,即使是以後去世了,若看到新加坡有何不妥,他也會跳起來。所以,一九九零年將總理棒子交給吳作棟後,他仍以內閣資政之身份,留在內閣,成為第二號人物。就算這次吳作棟交棒李顯龍,李光耀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也表示他仍會留在內閣,但不會是第二號人物,第二號人物會是吳作棟。怪哉,連吳作棟和李顯龍都還沒正式宣布,反而由李光耀講出口了,不需多說,外間也可看出到底是誰在發號施令了。一個領袖退位後還赤裸裸的不願把權力交出,自設一個職位給自己,可謂世上少有。當然,由於身為「國父」,李光耀希望自己能夠繼續貢獻這個國家,用意無可厚非。但這樣子不信任接班人甚至第三代接班人的表現,對這個國家而言是否好事,值得商榷。
  一九八四年,三十二歲的李顯龍棄軍從政,短短六年就升上副總理高職,所以難免惹來閒話。不過,曾經推崇優生學觀念的李光耀,可能會以他本身家族的成就,來證明優生學是站得住的腳的,因為他的次子李顯揚是新加坡電信的主席及CEO,女兒李瑋玲是腦神經專家,即使是媳婦,李顯龍的第二任太太何晶,也擔任政府控制的龐大投資旗艦淡馬錫控股的董事。
  從李顯龍的職位,還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嚴控一切的模式,那就是李顯龍副總理,除身兼財政部長外,還擔任相當於央行總裁的金融管理局主席一職。從國際普遍情況看來,這不僅不合理,甚至還顯得荒謬。因為央行的一大特點就是要保持中立,不管是誰當政。所以美國雖然換了幾任分屬兩黨的總統,格林斯潘還是聯邦儲備局的主席。即使一些不民主的國家,他們在這一方面也還會「做做樣子」的保持中立,像新加坡這樣赤裸裸的副總理兼財長兼央行領導人,可謂罕見。當然,因為行動黨政府認為它永遠也不可能失去政權,所以誰做金管局主席根本就無所謂,小事一樁。
  新加坡這種以民主之名威權之實來治理國家的模式,由於其成功,所以被許多發展中國家稱頌,他們甚至認為這是東方式的治國方式,美國式民主並不適合東方。但我反倒認為,將新加坡的成功視為奇蹟更恰當。所謂奇蹟是指別的國家或地區並無法因照搬新加坡模式而成功。
  一個什麼大小事都由政府控制的國家,說實在的會如此成功也真的是令人大跌眼鏡的。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領袖,請別羨慕也別期望模仿新加坡模式了,因為你們沒有李光耀。當然,新加坡也需要早日有一套新的治國模式,畢竟遲早有一天會步入沒有李光耀的日子,況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及李光耀這種極度聰明的天才的難尋,李光耀那一套人比制度重要的理念,也會不合時宜的。
2004/8

有關回教的書

回教,也稱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球信徒逾十億人。自從九一一事件以來,回教已被妖魔化,被人將之與恐怖主義劃上等號。其實伊斯蘭(Islam)一詞的原意為「對唯一真主阿拉絕對服從的人」,而這名稱更是由和平(salam)衍生而來。回教與西方世界之所以產生如此巨大的矛盾,關鍵就是巴勒斯坦問題。
雖然是全球三大宗教之一,但大部份非回教徙,尤其是華人,都對這個重要的宗教不了解或不想了解,因此也產生了許多誤解。九一一之後,因應市場的需求,有關回教的書籍多了起來,筆者在此推薦不久前才出版的兩本有關回教及中東問題的中譯書,對入門的讀者而言,非常適合。這兩本書分別是《伊斯蘭的世界地圖》(日本21世紀研究會編,李尚霖譯,時報出版)和《中東危機》(Francois Massoulie著,李陽譯,三聯書店出版)。
前者以淺白文字描述伊斯蘭教歷史、內容,及其與世界大事之間的關係,寫得客觀、中立。還需要說的是,21世紀研究會出了一系列名為「xx的世界地圖」的書,例如《人名的世界地圖》、《民族的世界地圖》等,都值得一讀。
至於《中東危機》,作者是法國的一名政治分析家和外交官,也是中東問題專家。他在書中講述了中東問題的來龍去脈,不了解中東問題的人,讀後就可知曉,當年最反猶太人的其實就是白人,而中東問題之產生,除了以巴問題外,還牽涉到實際利益的石油問題。
回教,曾經主宰世界,當然今天的影響力也大得驚人,不過這種影響力卻以負面形象居多,而且因經濟問題、民不聊生,使得排外封閉的原教旨主義崛起,對世界產生威脅。看來,回教徒需要作多些努力了。畢竟,以上這兩本有助人們正面理解回教的書,都不是穆斯林或回教組織所寫。
蕭偉基
撰於2004/8/8

公益機構大學問

公益或慈善組織,就只是捐捐錢就算了嗎?當然不是,時至今日,作為非政府組織(NGO)一員的許多公益或慈善機構,他們的結構、做法、規模,已足以與一個跨國企業相比,甚至比企業還複雜,還龐大。
今天,不要說全球,即使在香港,也已經有數以百計的慈善機構了,當然規模有大有小。他們也與企業一樣,要爭奪市場,他們的市場可理解為兩種,一種就是市民,要如何讓市民了解你,進而慷慨解囊把錢捐給你(當然,這些組織對政府也一樣,希望政府能夠資助)。另一個市場就是受惠者,他們要想辦法找受惠者,而且還要盡量不與其他公益機構重覆。當然,這一方面也是使社會的資源用得其所。
所以,今天的慈善機構,也得講求行銷策略,而且可能比企業更難,因為你要擄獲的,是人們的善心,你並沒有貨物賣給人。不過,人們有時也是「愛心爆棚」的,所以有時也會讓一些騙徒有機可乘。
公益機構,尤其是國際性的,也得面對政治風波,要有政治敏感性。據我所知,一些在大陸有活動及援助計劃(即有受惠者)的公益組織,他們不會到台灣去籌款,因為怕政治敏感而遭封殺,這樣便會害慘了大陸的需要援助的人。在台灣,不少大企業也會成立名為財團法人xx基金會的公益機構,除了塑造「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形象外,據說還有避稅的功能。
其實,公益機構還有一些特點,例如許多慈善機構,尤其是扶貧性質的,他們會傾向於教人自助,也就是「給你魚不如教你釣魚」的宗旨。公益機構,雖然不講求盈利,但也講效益,也是一門大學問。
2004/8/8

星期五, 2月 25, 2005

顧問      

顧問      .蕭偉基



  我是一個天性懶散的人,所以最希望不必上班或辛苦經商就有錢賺(不過,即使迫不得已要上班也會全力以赴),當然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我經常會想許多不同的點子,再提供給相關人士或企業參考,希望他們能採用,再給予我一些報酬,或以類似「顧問」形式聘用我。記憶中,這些年來,我自己(不是被要求)設計或企劃過的就有素食連鎖餐廳、電視台財經節目、兩岸交流新平台、綜合雜誌、送貨上門超市等領域(都是我有興趣且有意義的項目)。

  顧問,正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理想職業。我發現我真的很有潛能從事這項令人羨慕的工作(香港政府的顧問費,動輒數以百萬,很多市民都不知道為何這麼值錢,而且許多顧問的結論或建議最後都被擱置一旁)。雖然我並沒顯赫學經歷,但我相信憑我細心、謹慎及敏銳的觀察力與分析力(但我的反應不快,所以思考時間較長;口語表達能力也尚需磨練,所以我非常贊同戲劇教育,有助人們成長),所企劃的內容有時可能稍微大膽或前衛,但也有一定的說服力,相信再經有心人士從長計議後,應當是可行的。

  最近,逛書店時發現一本新書《顧問成功的秘密》(傑拉爾德.溫伯格著,經濟新潮社,台北)(對於坊間的管理類、成長類書籍,我一向興趣不大,所以什麼《富爸爸 窮爸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心靈雞湯》等這一類書籍,我都沒看過,乃至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或文章,我也鮮有閱讀。但是,我覺得這無損於我的企劃能力),但其題目吸引了我,遂隨手翻閱,也沒打算細讀或購買,翻到了〈為你的腦袋訂個價格〉一章,其中一段可與諸位分享:「所有的價格最終都將以感覺為依據,包括你(註:即自己)的感覺和他們(客戶或老板)的感覺」。這就和愛情很相似了,希望我在顧問事業(我一直將之當作事業看待)上能夠早日找到感覺對味的伯樂,我也有信心願望成真。

撰於2005/2/25



Seow Wai Kee

P. O. Box 30861, Causeway Bay, H.K.

Tel:852- 96635793

認識美國生活型態可以賺錢 

認識美國生活型態可以賺錢 
  美國人喜歡自己動手做,即DIY,甚至包括裝修房子,他們的Home Depot就是以一般DIY消費者為主要客戶對象的連鎖店,銷售五金、建材、園藝用品、房屋裝修工具為主,在全美有超過一千七百家分店。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因為這造就了一些亞洲公司的崛起。這裡舉出一間香港上市公司及兩間台灣上市公司為例,它們都因為銷售歐美(美國為主)市場而得以壯大,甚至執全球業界的牛耳。這裡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公司的產品都是因應美國人的獨特生活方式而設計及生產的,所以它們在美歐以外的銷售額比例很低。這裡所指的香港公司是全球主要電動工具生產與銷售商創科實業;兩間台灣公司分別是生產與銷售電動代步車的必翔實業,以及製造與銷售窗簾產品的億豐綜合工業。
  創科的電鑽、電鋸、清理落葉的電動工具、地板護理工具等,都可在Home Depot購得,使得該公司業績及股價連年穩健增長。隨著創科不斷在全球收購電動工具品牌廠商,過去五年創科營業額平均每年增長三成九,股價更在兩年內漲了二十多倍。
  台灣必翔實業生產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等,也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該公司擁有自有品牌SHOPRIDER,也承接國際大廠ODM,目前在美國的市佔率為百分之十,期許三年內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由全美第三升至第一,更訂下二零一零年拿下全球五成市場的目標,以便成為全球電動代步車龍頭廠商。必翔的亮麗前景也獲國際投資者垂青,美國國際集團(AIG)也是其主要股東之一。必翔去年營業額及盈利都取得兩成以上增長。
  產銷窗簾產品的億豐,北美(美國為主)市場佔其營業額的百分之八十五,Home Depot是其最大客戶,更曾是Home Depot的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此外,該公司也供應產品給Wal-Mart及Kmart。固定尺寸百葉窗(stock size blinds)產銷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億豐,過去兩年營業額及盈利都有不俗增長,今年以來也穩步上揚,股價更由零一年的每股十五元台幣逐步升至最近的四十餘元。
  由於上述公司所經營業務並不是一般亞洲人所熟悉,而且他們的市場都以美國為主,因為美國人的獨特生活方式與型態,才有他們生存壯大的空間,所以亞洲投資者如果沒有敏銳的觸覺,往往就會「走寶」了。
撰於2004/11/24

消費者運動與企業社會責任

消費者運動與企業社會責任  .蕭偉基
  香港紅灣半島終於取消拆卸重建,很明顯的是企業(發展商)屈服於市民壓力的決定。儘管有人認為這可能會不利於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但無論如何,這肯定是香港公民運動的一次大勝利,日後企業作任何決定,都必須要考慮市民及消費者的反應,否則就會「失分」,不利於爭取消費者認同(這跟政府或從政人士爭取民心是同一回事)。
  十月中我參加「樂施之友」的周年聚會,參與有關「貿易公平」小組討論。樂施會的研究顯示,過去三年,成衣價格下跌一至三成,而一件零售價一百元的成衣,發展中國家的工人(所有工人合計,不是每位)只分得一點七五元,品牌公司及零售商得到七十五元,因此樂施會的宣傳口號是消費者買成衣時要「反轉件衫睇清楚」,因為它沾滿了工人的血汗。我就問:「那是否以後我們買東西時就選貴的,不買便宜的?」這當然是玩笑話,但消費者的反應,尤其是集體性的消費者運動,確實是催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劑良方。
  作為公民運動的一種,消費者運動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於歐美興起,它匯聚了消費者的力量,向生產商及企業展示,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或利益的企業,作出抗爭,最普遍的是罷買該產品或杯葛該企業。至九十年代,消費者運動的效果已越來越明顯及越來越大。他們為自己爭取權益,甚至取代了政府的部份功能,因為他們的施壓抗爭速度快、效率高、影響力廣,若由政府處理,不僅因官僚及繁文縟節而費時,甚至可能因官商勾結等因素而使得事情不了了之。
  從性質而言,消費者運動從最早的維護自身利益(對可能危害使用者的不良產品說不),範圍逐漸擴大到重視環保、重視生產工人權益,乃至關注其他國家的情況,當然這也催生了許多非政府組織(NGO),或者說許多NGO也因而與消費者團體合流,齊齊抗爭,力量更鉅、籌碼更強。因此,許多跨國企業都吃過不少消費者運動的苦頭。
  一些例子可以說明消費者與NGO如何逼使企業就範,使之更公平及合理,或更符合消費者的期待。孟山都(Monsanto)原本想以其基因改量作物技術稱霸全球,然因綠色和平組織及中產階級為主的歐洲(主要是英國)消費者的極力反對,使其夢想破滅。九九年英國多家連鎖超市將基因食品全部下架。
  如果說基因食品是因為與消費者切身健康有關係而使得抗爭成功,那麼另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消費者運動所關注範圍已經由自身利益及本國情況,擴大到其他領域,甚至擴大到海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他們拒絕購買生產商在海外工廠僱用童工或苛待員工生產的產品;不買在違反人權國家生產的產品。九六年美國沃爾瑪百貨因所銷售的一個品牌服飾的生產商在尼加拉瓜僱用童工而遭消費者抵制,成功迫使大型零售商及國際品牌企業採取措施,制定一些準則,希望他們那些在發展中國家的供應商能遵守,合理對待員工,例如給予合理不偏低的工資、足夠休息時間、不長時間加班、衛生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等。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商只是虛應故事,他們做兩本賬,一本是符合準則的給跨國企業看,另一本不符合的給自己看的才是真的;他們在跨國企業或NGO或執法部門上門檢查時才體現出善待員工的好老板面目,一旦那些監督人員走了就回復真貌。這些都是要真正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重大挑戰。
  雖然如此,消費者力量確實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催化劑。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基金將一家公司是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他們投資與否的重要考量。《當企業購併國家》(The Silent Take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Death of Democracy)一書提到,在美國投資的金額中,每八元就有一元投資在道德基金(ethical fund)上。道瓊斯和金融時報也分別在九九年和二零零一年推出「道瓊斯永續性指數」(DJSI)及FTSE4GOOD系列指數,被列入指數的都是符合企業社會責任準則的企業。
  其實,部份企業老板並非真正良心發現,而是他們發現,在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有所期許的情況下,他們的企業若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對他們的形象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實質的業績也有所幫助。樂施會引述De Paul University二零零二年的研究顯示,在一九七二至二零零零年間,有逾百個有關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表現關係之研究,八成六的研究顯示,承擔社會責任的公司有較佳的財務表現。
  不過,一些論調則認為,NGO針對廠商在發展中國家的指摘是「說三道四」,因為發展中國家人民需要工作,而那些廠商也確實創造不少就業機會。NGO的解釋則是,他們的調查發現,那些工人的所得遠遠不及生活支出的增加,許多工人即使長時間工作,仍是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而且經常遭受不人道的待遇。
  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是一場永恆的角力,但只要兩者取得平衡,也能造就美好人間。

2004/12/12

紅灣事件的啟示        

紅灣事件的啟示        .蕭偉基
  陸振球先生十二月十三日在明報經濟版撰文指,紅灣半島不拆會否只是「贏了戰役,輸了戰爭」?文中說,這政府、社會和發展商「三贏」的結果,代價不輕。筆者認為,陸君所言雖有理,但似乎忽略了為何會有「紅灣事件」的源頭,而且其論點也誇大了不拆紅灣可能導致的後遺症。
  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為何會有紅灣事件,這很明顯是一次政府施政不當而產生的事件。我不明白,既然居屋已建好了,為何也要配合政府停建居屋的政策而不能賣?這是政府自打嘴巴的愚蠢做法。難道政策不能靈活一點嗎?已經建好的可繼續出售,只是還沒建或正在興建的就不建或停工,那不就行了嗎?不知道為什麼政府的政策要如此僵硬的一刀切?近年來,港府這類施政不當的情況,屢見不鮮,再如此下去,管治威信日下,人民只好「自力救濟」,不相信政府,香港最重要的法治、效率等優勢,恐怕會受重大打擊。
  這次發展商不拆紅灣,可說是香港公民運動史上的重要一頁。但陸君擔憂,此例一開,恐有損香港的法治、營商環境,乃至私有產權制度。雖然這些擔憂是合理的,但我們必須看到,紅灣事件是一次特例,將剛剛建好尚未使用而且不是有問題的七棟大樓拆卸重建,這真的是離譜到了極點的天下第一大蠢事,世上再難找到第二樁。面對這樣的政策失誤,不引起民怨也難。所以,日後政府的政策只要合理,充分與市民溝通、盡量符合民意,我想,陸君的憂慮可大大減輕。
  此外,發展商這次不拆樓,乃俯順民意之舉,對於提升他們的形象,有頗大的助益。乍看之下,發展商這次可能會有損失,但無形商譽的提升,將可在未來產生難以估計的好處。先進國家的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企業,一樣要面對全球種種壓力團體或合理或極端的抗爭,而且這些抗爭很多還是在先進國家內進行,企業及政府也經常屈服於社會壓力,但並不妨礙這些國家的發展與進步,也不構成他們引進外資的阻礙,而調查顯示,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業績往往也有所提升。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事出必有因,任何事情不會無端端的發生,只有合理、合乎公義的抗爭,才會得人心,過於極端的非理性抗爭,也不可能獲得廣大市民的支持而成氣候,而只有在老百姓、政府、企業的相互尊重與溝通下,才能創造和諧美好的社會,共存共榮。
2004/12/13

星期四, 2月 24, 2005

勇於挑戰的黎智英

台灣《蘋果日報》即將在五月創刊,寶島各大報如臨大敵。這再次顯示了黎智英這位商界鬼才的實力和影響力。撇開黎智英旗下傳媒的一些歪風不談,其實外號「肥佬黎」的黎智英,經營企業上有許多經典之作,不僅在香港企業和傳媒史上佔重要一席位,他的經商創意,甚至在全球都難得一見。英國維珍集團(Virgin)的Richard Branson,也許是另一位足與他相提並論的商業奇才。

黎智英創辦的佐丹奴(Giordano)服裝連鎖店,創造「便宜也可以是名牌」的作風,而且店員訓練有素、待客彬彬有禮,可說是使香港服務業(尤其是百貨業)水準普遍大為提升的功臣。

肥佬黎醉心傳媒,認為做傳媒的刺激程度及意義遠大於服裝業,於是在八十年代創辦了《壹周刊》,再於一九九五年創辦《蘋果日報》,兩者同樣是使香港平面傳媒業邁向新的里程碑。《蘋果日報》重視視覺效果,以彩色和圖片/圖表取勝,而且在創刊之前就砸重金大事宣傳,又低價上市兼送蘋果,一創刊即威脅香港報業霸主《東方日報》。《蘋果日報》的無遠弗屆影響力還在於,幾乎所有的香港報紙都改成全彩及重視視覺效果,文字反而是其次了。當然,香港乃至台灣「狗仔隊」歪風之掀起,也不能不提《蘋果日報》。

黎智英更是怪人一名,例如他在「六四」後在《壹周刊》親自撰文,並以「李鵬是王八蛋」為題,我想,全世界應該是沒有老板會如此的「率真」吧!果然,他當時仍是大股東的佐丹奴,遭大陸封殺了,要許久之後,等到他賣完所有佐丹奴股份了,佐丹奴在大陸才能重見天日。

我在呂家明著的《黎智英傳說》中看到,肥佬黎曾經因為挽留菲傭,而將她在菲律賓的丈夫也一起請來當花王,果然是一個真性情漢子。這種事情,大概也少人會做。

黎智英的管理風格也別具一格,例如以高薪挖角,但是如果所請的人不能達到預期成效,他也很不客氣的會在短時間內把他炒掉。

薄利多銷是黎智英自佐丹奴以來的經營作風,但也有人稱之為「以本傷人」,見仁見智,但對消費者總是有利的。九九年創辦的「蘋果速銷」(經營送貨到家的無店舖超市,接受電話/傳真/網絡訂貨),是另一項影響香港零售業至鉅的舉動。「蘋果速銷」雖然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在鉅額虧損的情況下告終(可說是黎一生最大的敗筆),但也產生一些影響,例如百佳、惠康兩大超市增強客戶服務,可送貨到家、接受網上購物等,而且為了與「蘋果速銷」競爭,也調低貨物價格。

如果沒有了黎智英,香港真的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當然,有人也許會說,如果沒有了李嘉誠,香港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但我想,兩者是有別的,黎智英對香港造成的改變,還是大於李嘉誠的,儘管他的財富不及李嘉誠。黎智英,雖然很具爭議性,但他最為可貴的是創新和勇於挑戰陳規,突破框框。香港在這低迷時刻,所需要的,也正是這點。
蕭偉基
撰於2003/4/13
原載:多維網

《我的大嚿婚禮》vs《我愛碧咸》

《我的大嚿婚禮》vs《我愛碧咸》
最近看了美國電影《我的大嚿婚禮》(My big fat Greek wedding)和英國片《我愛碧咸》(Bend it like Beckham),在比較之下,對兩部片有著決然不同的感覺,對前者是相當反感,對後者則極為推崇。
《我的大嚿婚禮》講述一個美國希臘裔女子與一個白人的相戀過程及其中波折,但整部片充滿令人窒息的獨尊白人的大美國意識。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但將歡樂建築在醜化其他民族及文化(希臘人)的內容上,顯然是非常要不得的種族歧視。儘管這部片是以提倡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包容為訴求的happy ending結束,但不足以彌補它在整部影片中所呈現的不尊重其他民族及文化的缺陷。這部電影據說還是二零零二年美國十大賣座電影之一,真使人悲哀。
《我愛碧咸》是有關一個英國印度裔女孩想加入足球隊而遭家人反對的故事,全片不僅描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而且還提及有關男女平等、同性戀等社會上存在的歧視問題。最重要的是它不是以低趣味的歧視性劇情作為賣點,反而做到在令人發出會心微笑之餘,提供觀眾一個反思種族歧視、同性戀歧視、性別歧視等課題的空間。這確實是一齣值得一看的好戲,也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好的其中一部。
2002/12/29

政府應帶頭發展新界經濟

政府應帶頭發展新界經濟
港島、九龍和新界是香港的組成部份,然而,新界(包括新市鎮)居民往往有被忽略的感覺。儘管政府近年在硬件方面對新界的投資頗大,但對新界經濟地位的提升,卻投入甚少(除了新機場之外)。筆者認為,不僅僅從經濟角度,從環境、城市開發、可持續發展,甚至人文、人道角度而言,政府都應該採取積極措施,發展新市鎮的經濟,而且不僅是將之定位為地區經濟,應該是將新界的經濟重要性提升至與港島、九龍不相伯仲,並各具特色,形成多個核心城市,而不再只是港島、九龍是核心城市,例如港、九是商業、經濟中心,新界能不能是政治、行政中心呢?。新界邊陲化的政策定位,在回歸後實不應存在。
新加坡面積640平方公里,人口40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281人;香港面積1098.08平方公里,人口671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109人,兩個城市人口密度都差不多,但為何走在香港街頭會有喘不過氣的擁擠壓迫感,在新加坡卻舒服多了呢?原因除了新加坡住房面積較大,居民須到戶外喘一口氣的需要性較低,而香港由於大部份人住在「不人道」的狹窄「鴿子籠」,需要離家上街走走之外,另一個原因是人口分布極度不均,人口只集中在極少數區域。
根據政府的資料,港島和九龍的面積只佔全港的11%,但人口卻佔50.1%;新界地區佔全港 89%的土地,卻只住了49.9%的居民,而港島及九龍一些區域的人口稠密之程度,簡直到了「非人住」的情況,例如觀塘每平方公里住了近五萬人,實在是不可思議,難怪每次走在觀塘都有要窒息的感覺。另外,統計也顯示,住在新市鎮的居民中,有42.6%的工作人口需到港島或九龍上班。這種情況是因為港島及九龍是經濟重鎮,因此不管住在何處,都需到那兒去工作或者辦事,再加上遊客在內的人流及流動人口,使港島和九龍的交通、空氣、噪音等環境問題雪上加霜,極度不健康。
港島和九龍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當然和英國殖民有關,因為英國是先佔領香港島,再佔領九龍,最後才佔領新界,因此各區域的發展,就有了先後之分,而由於各種因素,即使設立新市鎮,港英政府也沒有計劃讓新界地區的經濟實力及重要性大大提升,甚至寧願在港島及九龍填海,也不開發新界地區。
二十年前也許還有一些製造業的廠房在新界,但工業北移後,新界居民要就業就只好到港島和九龍了。因此,政府應該有長期性計劃的發展新界經濟,並起帶頭作用,例如可以將一些政府機構總部遷往新界地區,吸引大企業搬往新界(當然要在短期內使上水或屯門也像中環般成為金融重鎮無異於癡人說夢),這種措施不少國家政府都成功實施過,甚至將首都搬到一個新區域的情況都有(例如馬來西亞)。不久前曾有一項調查指幾乎沒有公務員願意將部門總部搬到新界,但在這類事務上,如果政府也以這種「民意」為依歸,就顯出政府的無能了。再者,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辦公室設在何處其實已不是那麼重要了,作為一個有魄力的政府,將政府總部搬到新界去又何嘗不可呢?


作者:蕭偉基
日期:2002-6-10

香港旅遊業發展之我見

香港旅遊業發展之我見
為了振興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香港政府及相關機構想了許多點子,但許多點子似乎過以自以為是,主觀的認為能夠吸引外國及中國內地遊客。相關人士並沒有考慮到外國人及內地人對香港的主觀觀感,反而是希望將本身認定的香港以帶強迫式的方法硬銷給外國人及內地人。這些主事者似乎並沒有真正的做過市場調查,也沒有一個綜觀全局的計劃,只予人病急亂投醫之感。
這些點子包括推廣所謂的生態旅遊、新界文化之旅等。拜託,在外國人及內地人眼中,這會是吸引他們到香港來的原因嗎(除了新界的盆菜宴之外)?香港即無名山大川,又無千年文化古跡,熱帶雨林、潔白沙灘、清澈海水等等景點一律欠奉,即使香港有也不可能與其他地方爭。香港除了一再強調的飲食世界、購物天堂(隨著全球化的來臨,這個稱號已逐漸失去光環,除非香港的服裝設計能達到巴黎或米蘭的水準,抑或有日本或南韓的電子消費產品的設計與製造實力)外,其實有一個有關當局長期忽略的,就是將香港蓬勃的娛樂業與旅遊業結合,以收相輔相成之效。
對於許多外國人及內地人,尤其是台灣人、海外華人和日本人而言,他們對香港印象最深刻的,其實就是港星、港劇和港片。時至今日,台灣的歌手都以能在紅磡體育館開演唱會為榮,甚至是最高目標。小小的一個香港,電影產量曾經佔世界前茅,無線自製的劇集數目,也居世界前列。現今香港電影業雖然不景氣,但仍然還是頗具實力的。數十年成就造就的「東方好萊塢」稱號,背後其實就是香港重要的有型與無型資產。香港娛樂業在國際的地位,與其金融業不相伯仲,可惜的是,香港政府向來不甚重視,只會表面化及形式化的請成龍、周潤發、劉德華等明星拍旅遊宣傳片,卻沒有想到如何將歌影視等娛樂業與旅遊業結合,吸引遊客。
日本和韓國的電影與電視劇相繼風靡亞洲,連帶的也使拍攝這些影片、劇集的地方(可以是一條街、一間餐廳、一座公園、一間商店、一個商場、一間酒店、一條橋、一個小島)成為景點,南韓旅遊局甚至將韓片、韓劇景點作為重點推介的旅遊點,這是香港旅遊部門可以參考的方式。
順帶一提的是,雖然許多港人和港星都不時前往東京取經,因為他們覺得那兒是潮流(至少在亞洲而言)的領導者和發源地,紛紛以東京馬首是謄,但有沒有想過,其實香港也有扮演這種角色的潛力呢?例如旺角和銅鑼灣等青少年「蒲點」(人氣集中點)。
人是感情的動物,尤其是那些影迷、歌迷,他們對偶像的熱愛,也會投射在其偶像所在的地方,所以,許多歌手開演唱會時,都有不少外地歌迷不遠千里而來觀賞,從張國榮去世後數以百計外地影、歌迷到香港來悼念,就可見一斑。如果除了演唱會外,能製造更多其他的吸引這些迷哥、迷姐來香港的活動或事物,是否可行之道呢?
當局計劃邀請球星碧咸、姚明來港,當然也有號召力,而香港近幾年來舉辦了多場世界級的音樂劇或其他表演活動,也頗具效益,值得一讚。但別忘了,其他國家或地區也可以邀請他們去啊!因此,多發掘或設計具香港特色或香港情懷(但必須是外國和內地遊客有興趣)的景點或活動,而那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做到的,是香港獨家的,這才更有價值。因此,我認為,朝港星、港劇、港片(甚至還可加上春天舞台和香港話劇團的舞台劇)的方向思考,是準沒錯的。
筆者覺得,如果無線電視城也能開放參觀,讓遊客參觀拍片過程,甚至與偶像近距離接觸,也不失為一大吸引遊客之妙計。
其他的相關項目,包括一些國際級明星在香港的故居或相關景點,例如鄧麗君故居。有關當局應該成立一個基金,就好像維護古蹟一樣,撥款將這些明星故居買下,甚至為一些已故港星,例如李小龍、關德興等設立紀念館。這個基金甚至應該成立一個「港星館」及「星光大道」,專門展覽著名港星(不管當時得令還是已故)的物品,並不時更換主角和展品。當然,這方面牽涉到人際及港星意願問題,並不容易解決。
除了港星外,孫中山在香港的足跡和遺跡,例如港島中山史蹟徑、屯門紅樓等,其實也應該多加宣傳及加強內容。當然,若紅樓再加上中共在港的「達德書院」(位於屯門)結合,來一趟「國共歷史之旅」,也是不少人有興趣的行程。
另一個可以加強的項目是「名牌廠房之旅」,就好像英國的Bear Factory一樣,讓遊客參觀名牌產品的製作過程,還有與遊客互動的項目(例如製造遊客自行設計的熊玩具)。當然,還有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甚至還設立博物館,例如雀巢、可口可樂、平治等。香港雖然國際名牌不多,但李錦記蠔油、恆香老婆餅、榮華月餅、周生生金飾、周大福金飾、京都念慈菴等「企業明星」,其實都是可以發展這個項目的。而近年闖出名堂的「麥口麥」漫畫,也大可在香港設立「麥口麥工廠」。這方面,恆豐金業的「金至尊」展覽廳,的確是很有創意。
總之,香港旅遊業不能只靠「購物天堂」、「飲食天堂」和璀璨夜景吃老本了,一定得多元化,發掘可吸引遊客的有型或無型資產,配合創意,以再創春天。

蕭偉基

2003/6/22

大馬華人為何執著於母語教育?

大馬華人為何執著於母語教育?(作者:蕭偉基)
  許多香港人反對母語教學,推崇英語教學,但在三個多小時飛機航程的馬來西亞,當地約六百萬華人卻千方百計的維護母語教學(以普通話教學),時時刻刻都在擔憂哪一天母語教育會消逝。筆者從多個角度試圖解析大馬華人何以這麼執著於母語教育。
  馬來西亞最近由於教育的問題,搞得滿城風雨。事情源於首相馬哈迪覺得國人的英文及數理水準都每況愈下,長久下去將影響國家的發展,於是決定從明年起,所有各語文小學(大馬有馬來文小學、華文小學、印度淡米爾文小學,皆政府辦,但沒有英文小學(國際學校除外))和政府中學的數理課程改用英語教學。在馬來文小學和政府中學實施雖也遭受阻力,但問題不大,現在最大的麻煩在於全國一千兩百多間華文小學,由於華社普遍反對,朝野以華人為主的政黨為了選票,在這個課題上都非常慎重。
  至於馬哈迪為何有此決定,這可從他的背景說起。年近八十的老馬,當年是少數就讀醫學系的馬來人之一,其父親也是最早當英文學校校長的馬來人(儘管有人說他有印度血統)。他年輕時有極強的馬來民族主義作風,但也深切了解馬來人在先天和後天上的不足之處,以及民族性的缺點,並以英語寫成《馬來人的困境》一書。此書早年被禁,八十年代他當權後才解禁。當首相二十一年以來,馬哈迪為提高民族的地位而奮鬥不懈,並多次在執政黨巫統的大會上為馬來民族的不長進而灑淚。因此,他有這個決定,是不令人訝異的。
  至於大馬的華人,他們向來認為受母語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而受華文教育的子弟,數理成績普遍也優於受馬來文教育的學生,因此,他們認為華小沒有必要改用英語授課。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華社擔憂一旦接受這個改變,等於開了一道缺口,日後華校要變質成為非華校,導致華小消失,將是輕而易舉的事。
  大馬華人維護華教的歷史,可謂可歌可泣,一九五一年成立的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簡稱教總)和一九五四年成立的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是兩大支柱。前教總主席林連玉在六十年代為了反對政府對華文教育不利的法令,反對華文中學改制而被吊銷教師准證及公民權,被華社譽為「族魂」。而《一九六一年教育法令》的實施,使得大多數華文中學改制為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中學(後來再改成以國語馬來文為教學媒介語),不接受改制的則成為「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由華社自力運作,政府不撥款。一九八七年政府的大逮捕行動,也拘捕了多名華教人士。
  對於大部分功利主義掛帥,反對母語教學,贊成英語教學的香港人來說,對大馬華人誓死維護母語教育的做法,可能是很難理解的。這可得從大馬華社的特殊性談起。大馬華人可說是全世界維護母語教育最積極的華社,這當然不能忽視大馬華社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大馬是全世界華人是少數民族的國家中,華人比率最高的一個。大馬華人佔總人口比率在一九五七年獨立時將近四成,近幾十年雖然由於華人生育較少而使得比率降低,但現今華人比率仍超過兩成(世界上其他華人屬少數民族的國家,應該沒有一個華人比率達百分之十)。這麼高的比率使得華人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能夠成為爭取權益的籌碼,也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爭取權益,同時由於作為少數民族,華人的族群危機意識又格外的強烈,因此相當積極的維護本身的傳統及文化,而華文教育當然是最重要的一環。此外,由於華人數目眾多,因此異族通婚的「需要性」也降至極低,華人被同化的機會於是大大的降低。從大馬絕大部份華人都沒有洋名(即使受英文教育)的現象,即可看出大馬華人維護傳統的堅持和毅力。
  大馬華人努力維護本身文化、傳統及教育的努力,獲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如大馬現今有一千二百多間華小,超過八成五的華裔兒童在華小就讀,目前有約五十萬名學生;大馬另外還有六十間獨中,學生數以萬計。此外,華教人士幾十年來希望能辦成華文的獨立大學,並不惜耗巨資與政府打官司,最後落敗,退而求其次創辦了南方學院和新紀元學院。這使大馬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有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的華人屬少數民族的國家(反而華人佔近八成的新加坡,華文學校幾蕩然無存)。除了早年的華社領袖捐錢捐地興學外,長期以來,大馬的華校每年都向華社籌款,所籌獲金額不計其數。所謂「禮失求諸野」,有人甚至覺得,大馬華人是全世界保存中華傳統文化工作做得最好的,比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還來得好。
  不過,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華人傳統、文化與馬來人文化、習俗在協調及融合方面的困難度,使得佔人口比率極高的大馬華人,覺得一定要保存本身的傳統與文化,薪火相傳。這些不協調甚多,最明顯的莫過於在宗教方面。馬來人信奉回教、不吃豬肉、不喝酒,而法律規定與馬來人通婚就必須皈依回教,取一個「回教名字」(大馬華社通常將回教與馬來人視為同等,稱之為「馬來名」),這與華人傳統顯得格格不入,時至今日,華人若信奉回教仍被相當多的族人視為數典忘祖的「異類」。這也許是以擁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為傲的華人,認為本身文化較優秀的「自豪感」使然吧!不過,若華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族人普遍卻不會以異樣眼光看待。這可能是華人認為那是較進步的西方洋人的宗教,因此覺得比較文明吧!
  從前華教人士反對那些可能會使華校變成馬來文學校(早期是英文學校)的法令或計劃(包括近兩年提出,並已部分實現,以讓各族學生融洽相處為目的的「宏願學校」計劃),但現今連馬來文學校本身也改變,數理科改用英語授課,而馬來人的反彈並不如華人強烈,他們也不擔心(至少沒有非常擔憂)傳統文化受侵蝕或傷害,再加上許多獨中數理科本來就以英語教學為主,因此政府決定小學數理科改用英語授課的政策,對華社而言是從來沒有過的尷尬。但是,如果大馬華社能夠改變思維,例如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本身族群上,也多花點心思在如何增強整個國家(當然包括非華裔)的實力上,凝聚更強的大馬國民性格,那麼,為族群及國家社會創造更美好明天的時刻將到來。尤其,在可預見的未來,華人比率將每況愈下的趨勢下,創造「以德服人」模式,將是大馬華社的當務之急。

日期:2002/9/9

星期三, 2月 23, 2005

我對大馬問題的一點觀察

我對大馬問題的一點觀察
這些年在外面,由於有了距離,對馬來西亞的問題自覺能夠更客觀及透徹的看待與觀察。我覺得,華人其實要負很大的責任,那就是至今仍打從心底看不起及歧視馬來人。很簡單的一點,有多少華人能夠很流利的說與寫作為國語國文而且是當地最大種族的語文的馬來語/文?這在全世界都很少會出現的現象,那就是身為國民對國語/文這麼陌生甚至抗拒。同樣是華人,其他地方的就不會這樣子,你看日本、韓國、美國、印尼、泰國的當地土生土長的華人,都能說和當地原居民族說的一樣流利的當地國語。當然,這和馬來西亞先天的種族比率有關,因為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華人作為少數民族,比率卻是這麼高,高到具有影響力的情況。前首相馬哈迪退休之前就曾經說過,很納悶馬來西亞有華文學校但一些大馬華人寧願移民澳洲而當地卻沒有華文學校給其子女上學,我覺得他沒有講出來的關鍵就是華人歧視馬來人。所以,我以後回馬,一定會惡補馬來語文,雖然我在生活習俗及宗教信仰方面會和他們不同,但至少我覺得在語言方面一定要能夠流利的應用馬來文。
很多人認為可以多元文化永遠各自獨立的共存,例如現在的馬來西亞這樣。我覺得,這是一種烏托邦式的想法,這是不可能的,只有互相融合,而且一定是當地主要民族的文化為主及佔上風,這是自然的發展,不可能各自獨立的並存,這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其實是蠻贊同Baba(早期與當地同化的中國移民)的,因為那才是自然和正常的演變。如果華人覺得那是無法接受的,我覺得就只有離開一途。就好像新加坡那樣,因為它所處的險惡環境,他們的政府一定要以比較高壓的方式治國,如果那兒的人無法接受,就只好選擇離開。
還有不少人提到,「馬來人也是外來民族」,是又so what?這根本就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說法。這種說法就好像說中國的漢族也是外來移民一樣(因為根據其中一種說法,人類的祖先在非洲)。因為馬來人的根就在那兒了,你要馬來人「退」去那裡呢?他們不存在華人或印度人那樣,有到別處「尋根」的需要或可能。所以他們一定會誓死維護自己的文化及傳統,這是人類很自然的正常反應。
我還認為,大馬華人(朝野華社領袖)在處理種族問題時,有一個不好甚至錯誤的方式,那就是以「談判」的方式和馬來人(或政府)討價還價,把這當作籌碼,例如把目標設在哪裡,然後在操作上將底線訂在何處。我覺得這是很糟糕的,簡直可以說是違反人性的。處理種族問題應該雙方面(或更多方面)多一點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談判。這不僅適用於馬來西亞,也適用於全世界。

蕭偉基
2003/11/21 

不過,後來我想想,的確馬來西亞馬來人為主的政府,在處理許多問題上,也是採取一種不太妥當的方式,例如高級公務員馬來人優先、成績好的馬來人由政府保送去外國深造,成績同樣好的非馬來人,卻要在本地大學與成績一般的馬來人一起上課,等等。
2005/2/24

找藉口

人總會為自己找藉口,好讓自己有台階可下。包括我自己。

AS183888

昨天大年十四,收到前同事炎子的利是,後來打開一看,是好號碼:AS183888。
我的一位朋友叫我別用,留起來,還說願和我換,但我後來還是用了,今晚用它買了一本壹周刊。我已許久沒看這本雜誌了。
後來打電話給炎子,他也叫我別用,但我已用了。
我就說不管是給還是收這張鈔票的人,反正今年都比去年發。

星期二, 2月 22, 2005

香港網站使用率高

在許多人眼中,香港資訊科技的發展遜色於台灣甚至中國大陸,但近來一些數據顯示,在應用方面,香港的資訊科技的普及程度其實是不差的,例如香港的寬頻普及率及寬頻費用,便是全球最佳的地區之一。其實,香港網站的發展成果也令人振奮。
根據全球互聯網使用數據統計網站Alexa.com的數據,全球最多人上的網站是Yahoo!(Alexa每日統計,十月十日全球每百萬上網者中有二十九萬七千人上過Yahoo!),第二至第五位依次是MSN、Google、新浪網和搜狐。然而,在繁體中文網站排名中,排名第一的居然是香港的Newsgroup.com.hk,第二及第三名也是香港網站,分別是香港新浪網和壹蘋果網絡(全球網站排名分別為十三、二十六及三十一)。第四及第五名才輪到台灣的PC home及HiNet。
我比較了一些同類網站,香港網站的排名都較前,瀏覽人數都比台灣及大陸同類網站多。例如在大學方面,港大排名二五三,中大排名五五三,台大排名一二七零,政大(台灣)排名七六零七,北大排名六六五,清華(北京)排名一五八七。在圖書館方面,香港央圖排名八五七,台灣國圖排名七九二四,中國國圖排名一六零九四。在政府方面,香港政府網站(www.info.gov.hk)排名三二六,台灣政府網站(www.gov.tw)及中國政府網站(www.gov.cn)卻無資料。在氣象局網站方面,香港天文台排名一二五二,台灣氣象局排名二零四零,中國氣象局排名五六零八。
不過,在商業網站使用率方面,香港則遜於大陸和台灣。例如在網上書店方面,大陸的當當網排名三四一,台灣的金石文化廣場排名六九二七,香港的商務網上書店則排名七二三九。
根據台灣《e天下》雜誌在今年八月中,以電訪方式,針對全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民眾,首度舉行「全民e檢」大調查。其中,分別是以各項科技產品的擁有程度、使用行為,和對時下熱門科技名詞瞭解度等三大類別,進行全面性的檢驗。令人驚訝地,85%不及格!滿分100分的問卷題目,台灣人「全民e檢」的分數,平均只有40.02分;60分以上的及格人數也僅達15%。從結果可以看出,台灣雖然是資訊產業大國,十七項資訊產品的出貨量冠全球,但民眾的e化程度卻差強人意。
因此,香港實不必妄自菲薄。如何提升香港資訊科技的水準,以及如何從中找尋商機,香港的資訊科技業者及企業界,也許可以從香港網站的瀏覽率中看出一些端倪。
值得一提的是,Alexa.com的統計內容非常詳細,每日統計各網站上網人數及瀏覽頁數,還有長期的數據走勢圖以及其他相關資料與數據供參考。該網站所統計的網站涵括全球,詳細數字不詳,但我找到的「最大」的排名是第三百九十六萬三千九百一十三名,也即表示該網站最少統計了三百九十六萬餘個網站的瀏覽數字。
蕭偉基
撰於2004/10/13

星期日, 2月 20, 2005

祝全人類及我自己:

身體健康、元宵圓滿、心想事成、世界和平、相親相愛!

什麼是戲劇?

戲劇就是將一萬人發生的事濃縮在十個人身上。

德禽    

德禽    .蕭偉基
  不久前在明報副刊拜讀石琪大作,談到雞是一種「德禽」,當然他的雞年不吃雞的美好願望,鐵定不能實現。陶傑在某篇文章也提到,小時見到大人將從小養大的雞隻宰殺後的悲傷心情。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我小時候也曾有過類似陶傑的感受,其中一次感受特別深刻的是,大人將一隻即將產卵的母雞宰殺,令我難受。所以,這使我成為一位主張素食者,儘管至今仍未完全做到。
  白蘭氏雞精,許多人都喝過或聽過,在台灣作者張依依的新著《世紀老招牌》中,有一章講述這個品牌,提到台灣白蘭氏雞精的工廠進口處放置一尊金雞雕像,每天有專人擦拭維護,並訂每年二月二日為「感恩日」,全體員工茹素一天,還請法師誦經祭拜,感謝雞對人類的貢獻。至於選擇二月二日,原因是2的形狀與雞在孵蛋或啄米時的動作最相似。但這種「感恩」,意義多大呢?雞還不是無法逃脫被宰殺的命運。
  雞年將到,你對雞又有什麼觀感呢?
2005/1/31

TVB獨大,港府應處理

TVB獨大,港府應處理

香港TVB長期以來收視率超過七成,導致香港免費無線電視長期以來兩台勢力懸殊的局面,造成弱勢一台慘澹經營,收視率一直無法提升,已經失去了政府發兩家無線電視台牌照的意義。
當然我們不可忽視TVB會長期獨大的歷史因素,那就是它在早期,就將已是亞洲最大電影公司之一的邵氏的大批人才搬過來,加上它是第一家商營無線電視台,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早已奠定強者的地位,深入民心,其他電視台若只靠一己之力,要長期與TVB平分秋色,是非常困難的。
事情發展至現今這個地步,兩家無線電視台的差距越拉越大,慣性收視簡直已經「生根」,在可預見的將來,亞視已是不可能縮小和TVB的差距,唯有靠政府實施一些措施,才能改變這個局面,也才是港人之福。
儘管港府即將開放更多收費電視牌照,但免收費的無線電視台仍應是最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所以政府絕對有必要進行一些措施,縮小兩家無線電視台的差距。筆者建議政府可實施以下措施:
(一)規定兩家無線電視台每年有至少一半的黃金時段劇集一定是電視台以外的港資製作公司製作(這些製作公司不可由兩家無線電視台擁有),也就是不可以是電視台自己製作和攝製的,而且電視台的藝員可以自由的在這些外面的製作公司的劇集中演出(不管該劇集是在那一台播出),電視台不得有異議。但這些製作公司應該可以有合約藝員。
這項措施的好處是可以使香港的電視製作行業蓬勃及進步,促進競爭,使香港不只有多元化的電影,更有多元化的電視劇,進一步奠定香港的國際影視製作中心的地位。這項措施的長遠目標是產生更多的電視劇製作公司,而無線電視台則將製作劇集的角色減至最低,最終使觀眾不會因為這是那一家電視台的劇集而非收看不可,觀眾可以在兩台看到自己喜歡的藝員演出。在香港,劇集是否受歡迎,是奠定綜合電視台是否能吸引慣性收視者、奠定觀眾忠誠度的重要原因。
(二)取消電視台的歌手合約,也就是歌手只與唱片公司有合約,不需與電視台簽訂所謂的歌手合約,可以上任何電視台的節目唱歌或作音樂性質的演出。
電視台有歌手合約,是現代化自由社會的一大荒謬的做法,在全球大部份先進國家都不會有這種合約。由於TVB長期獨大,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歌手都要買TVB的帳,甚至TVB本身也是經紀人,替旗下藝人出唱片,造成亞視幾乎不可能有流行音樂節目,大大削弱了與TVB抗衡的能力。這也造成TVB常以「冷藏」作威脅,使得歌手不敢批評TVB,所以謝霆鋒幾個月前對TVB的小小又中肯的批評,TVB都受不了。這對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絕不是好事。
(三)政府機構應和兩家無線電視台平分舉辦活動的時間,不是像現在般,大部份與政府有關的活動,都是與TVB合辦。雖然有許多活動可能是TVB主動向政府請纓,由他們來辦,但政府機構其實也可以主動同亞視聯繫,給機會亞視。

蕭偉基
2000/12/3

星期六, 2月 19, 2005

亞歐的首富總理

  最近在泰國大選中獲壓倒性勝利,以一黨獨大之姿創泰國紀錄(此前泰國從未有執政黨能連任)蟬聯首相的塔信,也是泰國首富。這位近年來欲塑造本身成東南亞代言人的領袖,在歐洲也有一位與其頗相似的人物,那就是意大利總理及首富貝魯斯科尼。
  兩位同是他們國家的首富,「商而優則仕」。雖然兩人主要經營的業務不盡相同,財富數目也有差別,但兩人還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兩人都喜歡足球,其中貝魯斯科尼更是AC米蘭的老板,塔信一度也想收購利物浦球會,惜最後未成事,更惹來作秀之說。
  是的,就是作秀,這兩人都是好作秀之徒,所以在其國內聲譽褒貶參半,更巧合的是,這兩人都是「大嘴吧」,經常說些不太得體的話,甚至鬧出外交風波。
  商人治國是好是壞,未必與他們的商人作風或性格有關,也許與他們本身的個性關係更大。管得好企業,是否代表一定可以把國家也治理好,也沒有必然的關係,否則每個國家都由首富來當總理不就得了嗎?泰國和意大利在首富治國後的發展,也許可以作為參考及研究案例。

星期五, 2月 18, 2005

從春節看企業變通之道

.蕭偉基

  這次春節,從兩個台灣例子中看到了傳統公營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績效而作出改變,手法靈活變通,不再官僚僵化的好現象。

  第一個例子是春節前在香港國際機場的中華航空check-in櫃台,其中兩個櫃位特別保留給台達、富士康集團員工專用。這當然是因為這兩個集團是「大戶」的關係,華航才願意配合,但我想,如果是在幾年前,華航應該不會有這種變通之道。

  另一個例子是發生在台灣,中國信託集團包下了某一天國營台鐵「自強號」列車的九節車廂,讓四百多位員工免排隊之苦就能返鄉過年。

  這兩個例子除了可以看到公營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與時並進的舉措外,也顯現出「大客戶」的籌碼及重要性,以及大企業體貼員工的政策。雖然不見得是什麼大道理,但對於企業管理人或老板而言,這都是值得參考的例子。

2005/2/18

星期一, 2月 07, 2005

新春吉祥!

祝:新春愉快、身體健康、合家平安、心想事成!
Wishing you and your family peace and prosperity for the New Year !

星期日, 2月 06, 2005

書評:《世紀老招牌》

書評:

書名:《世紀老招牌》

作者:張依依

出版:商周出版

頁數:271

定價:新台幣280元

  能夠成為「百年老店」,能夠創造永續經營的品牌,是許多企業家夢寐以求的願景,然而,能夠如願以嚐的,實在是寥寥無幾。台灣公共關係及廣告學者張依依,在其新著《世紀老招牌》中,以其專業背景,詳細分析了十個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知名老品牌的成功之道。她以生動趣味的筆觸,以及翔實的歷史事跡,將十個品牌的成功故事娓娓道來。這十個品牌是:明星花露水、黑人牙膏、屈臣氏、李錦記、京都念慈庵川貝琵琶膏、虎標萬金油、白蘭氏雞精、黑松汽水、台灣啤酒,以及第一銀行。

  讀了此書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黑人牙膏並不是外國品牌,是道地的中國品牌,由浙江寧波嚴氏兄弟於一九三三年在上海成立的好來公司所生產,後隨國民政府遷往台灣,八五年與競爭對手高露潔-棕欖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零四年台灣的工廠關閉,生產線移往大陸。一家公司的歷史,也是中國現代史的寫照。

  品牌乃至包裝,是塑造產品形象的重要工具。一個老品牌,要如何吸引新的消費者,蠔油發明者李錦記的「既不能太現代,也不能太老土」,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要拿捏得恰當好處,也不是容易的事。當然,李錦記不斷開發新產品,將產品的分類細緻化,收效頗大。例如她將豉油(醬油)分成蒸魚豉油、煲仔飯豉油、餃子豉油等,並開發XO醬等產品。為了攻打美國市場,她在美國掀起熊貓熱時將平價蠔油命名為「熊貓牌」。

  許多老品牌為了突破瓶頸,往往會應用更換新品牌或新配方這一招,但從許多例子可知道,這一招是鋌而走險,弄不好很可能把基業都毀掉,可口可樂當年的新配方就搞得焦頭爛額。本書中也有類似例子。李錦記的包裝上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式圖畫──一位男孩與身著旗袍的母親在船上採蠔。八十年代該公司曾嚐試更改美國市場的產品包裝,使之更西化,結果被不少老主顧認為是膺品不敢購買,只好緊急喊停,將商標改回舊貌。明星花露水則是一個近百年來(一九零七年創於上海)「依然故我」的品牌,從不更改包裝及商標,儘管世事變遷,它依舊能夠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不同的時代中吸引不同的消費者。

  百年品牌,肯定在成長的過程中遇過大大小小的難題與危機,如何做好危機處理,跨過難關,是值得所有企業參考的案例。本書的所舉的屈臣氏、白蘭氏雞精,近年在台灣都曾經碰到一些危機,而碰巧互聯網快速傳播的「威力」也一度使得這兩家公司的形象急跌,兩家公司開始時也都以「清者自清」的態度,採取不予理會的處理方式,但隨著事情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兩家公司最終還是得出面澄清,才止住謠言,挽回形象。

  許多百年老店,尤其東方的品牌,都是家族企業,然而,就算是家族企業,如果能夠以現代化方式管理,也還是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並繼續壯大的。例如生產明星花露水的明星化工,雖採家庭式管理,卻是個管理權與經營權徹底分開的現代化公司。又如李錦記這家家族企業,經營風格卻十分西化,透過明確的目標管理及流程,其營運效率不輸公開上市的大企業。

  屈臣氏,這家目前由華人首富李嘉誠控制的公司,其發展歷程更是見證了近代中國的變化。一八二零年創於澳門,由英國人創辦,原是藥房,後在廣州設店,一八三二年建造中國第一家汽水廠,一八四五年才在香港開店,一八七一年屈臣氏成為正式商業品牌,一八八七年在上海設分號,一九四五年退出中國,一九六三年被和記黃埔集團收購(後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八零年代重返上海,一九八一年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成立,目前已是亞洲甚至全球分店最多的個人護理商店之一。

  老品牌是我們生活的記憶,也是社會共同的文化資產。本書意欲摹倣哈佛大學探討成功企業的個案研討(case study),對過去一世紀以來在台灣,乃至亞洲行銷卓然有成的老品牌,做一系列研究與探討,不僅是有血有肉的商業故事,也是公關行銷學的好教材。(蕭偉基)

2005/2/6

中國與東協越走越近的啟示           

中國與東協越走越近的啟示           

作者:蕭偉基(時事評論員)



  挾強大的市場誘因,中國大陸與東協越走越近,逐漸落實自由貿易區協議,使中國儼然成為老大哥,可以預見,東協各國都將以中國馬首是瞻。這對中國而言固然是好事,有助減緩「中國威脅論」,以及促進亞洲的經濟發展。然而在所有人都關注這對經貿的影響之餘,這樣的趨勢對亞洲政治思維也將會有不亞於經貿的影響,卻沒有受關注,也沒什麼專家學者提及。

  眾所周知,中國向來反對所謂西方式民主自由,認為那不適合中國,而且她也非常推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家長式威權統治作風,認為那才是符合東方民情的治國模式。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是另一位推崇這種東方治國方式,並據此與西方抗衡的另一位強人。

  因此,這樣的局勢繼續發展下去,亞洲的民主之路將是崎嶇不平的,對於亞洲各國,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人民爭取真正的民主、自由與人權,會是極大的挑戰。

  其實,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原本是足以作為全球開發中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楷模,奈何由於自身政治人物的不爭氣,以及政治發展的不成熟,加上時不我予,使得台灣整個政治局面,竟然在國際上由備受讚譽演變至淪為笑柄,殊為可惜(儘管台灣內部仍有不少人還在孤芳自賞)。

  由於自身的策略錯誤(這點政府要負最大責任),政客只為了選舉利益,而不顧國際現實的短視,不僅使台灣在國際經貿上日趨邊緣化,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也將飄然遠去,而且曾經自豪的民主成就,世人的稱頌聲也將隨風而逝。台灣原本被許多人寄以厚望,能夠在經濟和政治上成為榜樣,如今卻自毀長城,不僅無法帶給人民真正的幸福,也讓曾經對台灣充滿希望的人傷心失望,甚至對亞洲的民主自由發展,構成不利的影響,令人始料未及。

2004/12(原載台灣中國時報)

中華傳統與創意產業     

  什麼叫創意產業?體育活動是否可以發展成一門創意產業?二月五日明報副刊有關香港「獅王」夏國璋家族四代人在舞獅領域的創新成就,就是將中國傳統技藝與創意結合的成功典範。今天,夏國璋武館獅團的舞獅活動,已經是一門大生意。擁有四、五百名成員的「夏家軍」,今年生意比去年多了兩成,由初一至十五共有二百多場表演,以一隻獅收五千港元計,單單農曆新年期間營業額就過百萬港幣。

  香港另一位成功將中國傳統武術與商業結合,並發展成品牌的,是太極拳冠軍李暉。她的李暉武術文化中心,是一家非常有效率的商業機構。要在那兒學武,先得成為會員,平均每個月費用由六百多至一千二百不等。此外,李暉親自上陣演繹的太極拳光碟,也是市面上同類產品中的名牌,銷情可觀。當然,武術服裝、服飾、鞋子等,也是不可或缺的產品。

  今天,傳統技藝日受重視,中國還有許多優秀國粹或國技,若能向夏國璋或李暉發展自我品牌的道路看齊,則中華傳統名揚國際之時不遠矣。

2005/2/6

香港樂弦樂團vs香港小交響樂團

香港樂弦樂團vs香港小交響樂團
──兼談一位海外華人對香港藝術文化的看法  .蕭偉基
  近半年來,周光蓁及李歐梵等作者經常在亞洲週刊討論香港管弦樂團(港樂)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並作出比較。給我的感覺是,他們認為香港小交響樂團由於規模較小,所以儘管經費只是香港管弦樂團的約六分之一(港樂一年約九千萬港元,小交僅一千多萬),但卻能靈活變通,充分發揮「小而美」的優點。言下之意,香港管弦樂團就顯得有點像大白象甚至大恐龍了。幸好,最近兩位作者都「一反常態」(尤其李教授),大大稱讚港樂新音樂總監艾度.迪華特指揮《莎樂美》的超水準演出。
  李教授感慨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中文報章除信報外竟無古典樂評版,艾度.迪華特在亞週刊的專訪中,也對香港人對古典音樂的冷淡感無奈,甚至包括知識份子。因為替他檢查身體那位醫生竟然對他這位國際級指揮毫不認識。
  事實上,我覺得,情況並不那麼悲觀。作為一位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在台灣讀大學,居港近十年的海外華人,我從來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甚至我覺得香港還是全球華人文化中心或首都。我曾訪問過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葉詠詩及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他們眾口一詞的對香港年輕人踴躍進場觀賞古典音樂會或舞台劇的情況感到興奮,覺得這就是香港藝術文化的希望所在。他們認為,香港青少年對非流行文化活動的參與程度,比歐美等先進國家來得高,在歐美,會去聽古典音樂會的大部份都是已白髮蒼蒼的長者(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西方古典音樂本就是西方傳統,就好像在香港,傳統粵劇的愛好者以年老一輩為主一樣)。葉詠詩甚至還認為,香港一些藝文表演者的表現是全球最好,例如香港中樂團,比中國大陸及台灣都要好。
  我對於葉詠詩領導下的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表現尤其激賞,特別是他們的「古典音樂速成」、「古典音樂知多少」等系列教育性節目,以充滿創意的節目編排及內容,讓演奏者與台下觀眾打成一片,不僅激發兒童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另有「安安的音樂世界」以小孩為對象),也使終日汲汲營營於生活的大人,重燃對古典音樂的熱情,或者讓原本一無所知者知多一點點。印象中有一回這一類節目,請了喜劇大王詹瑞文來同場演繹,效果奇佳,相信看過的人都不容易忘記。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偏遠」的元朗或屯門舉行,這類音樂會都幾乎滿座。
  作為管弦樂團之首的港樂,雖然以正規古典音樂會為主軸,但也安排不少教育及外展節目,以及一些與流行歌手合作的演唱會,吸引更多人進入古典音樂的殿堂,或至少跨進門檻,對於推廣古典音樂,也有功勞,當然對於增加門票收入也有幫助(流行音樂演唱會)。
  雖然港樂一年約九千萬的經費,羨煞小交以及其他藝文團體,但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錢永沒人嫌多,艾度.迪華特就表示,港樂目前團員只有八十多人,已經到了經費開支的極限,而依照國際慣例,一個樂團起碼要有一百零四人才能演出好作品。
  五十多名團員的小交,屬於中型交響樂團,且團員以較年輕者為主,其定位肯定與屬大型團體的港樂有所區別,所以他們的口號是「培育文化新一代」,似乎推廣古典音樂教育是他們的重要宗旨。而港樂一年演出一百二十多場(2002/03年度),主流古典音樂五十二場,教育及外展五十二場,流行音樂十場。從這來看,港樂與小交的功能似乎有點重疊。雖然兩者各屬獨立團體,互不隸屬,可以互相競爭,且有競爭才有進步,但如兩者能在節目內容的安排上能做到互補,使有限的古典音樂會市場發揮最大的效益,則更有利於古典音樂在香港的發展與普及。畢竟從事實來看,古典音樂會的經濟效益不高,港樂2002/03年度演出一百二十七場,總觀眾十七萬四千餘,僅九萬餘是買票進場,門票收入才一千三百七十萬,僅為總開支的一成七。
  對於香港政府的文化政策,許多藝文界人士都有微言,這已不需多言,其中包括政府資助藝文團體的準則問題,令到不少藝文團體,尤其是中小型者無所適從,團員要經常為飯碗擔心,加上香港企業贊助藝文活動未成氣候(今後可能會改善),藝文工作者的擔憂也不是無理。此外,對於一些「龍頭級」團體,如港樂、香港話劇團等等,沒有一個固定的練習場地或專屬劇院,對他們而言,也是相當匪夷所思及與國際不接軌的事。
  在中西薈萃、左右逢源的歷史及社會環境,以及自由、開放的氛圍中,香港早已是全球華人文化重地,在通俗文化領域的影響力及領導地位自不需多言,即使在嚴肅文化或所謂雅緻、精緻人文文化,香港也有許多傲視全球華人社會的表現(文物、古蹟方面,由於先天不良,香港無疑表現稍遜;出版業由於市場太小,表現也不甚理想),例如金庸、饒宗頤、牟宗三、南懷謹,乃至錢穋、卜少夫等,香港都成為他們作出卓越學術成就的重要地方甚至根據地(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成就都是民間自發活動,在政府不干預的情況下自然而然造成的)。今天,西方古典音樂若也能在香港有更美好的發展,則香港的在華人社會藝文領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2005/2/6

星期五, 2月 04, 2005

對台灣媒體之墮落感痛心

拜讀台灣新聞局出版的光華雜誌國外版九月號第六十頁文摘中的龔濟於七月七日在聯合報發表的《台灣傳媒香港化?》一文,本人有一些看法。

一九九五年蘋果日報的創刊對香港中文報業的低俗化及圖像化(甚至造假新聞)起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香港市場上三份銷量最大的報紙都是這類報紙,銷量佔整體的七成以上,其餘近十份中文報紙的銷量只有不到三成。這是事實。台灣中文報紙的水準也確實是高過香港,中國大陸當然更不用提了(不僅沒有言論自由,更糟的是近幾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的「有償新聞」大行其道)。不過,在台灣,一些政治性雜誌也往往以言過其實、嘩眾取寵的方式報導。 

筆者覺得,香港電視台的專業操守和水準還是很高的,在華人世界裡應該無人能及。所以龔濟君指的台灣電視台已逐漸香港化,對香港的電視台乃是不公平的。這些年來,大部份台灣的電視台的新聞都充滿了八卦性內容,甚至許多不符專業操守或不道德的作業情況也屢見不鮮,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都上了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新聞片段經常有看了會令人不安或不舒服的畫面。顯然的,在台灣,競爭的加劇並沒有使電視台的水準提高,反而是一起向下沉淪,吊詭得很。尤其最近的薛凱莉事件,更讓人對台灣的媒體之墮落感痛心。

香港有兩家無線電視台,分別是無線和亞視,還有一家有線電視,它同時是系統業者也有自製節目。另外,屬公營機構的香港電台(簡稱港台)也有電視部,政府規定三家電視台一定要撥出時段播放港台製作的節目。香港三家電視台的新聞及其他節目都嚴格自律,遵守職業規範及操守,也遵守政府的相關符合新聞專業規範的法令(這與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無關,台灣媒體最喜歡拿這一點作為尚方寶劍,這應該是當年國民黨統治時期長時間壓抑後一下子開放的大力反彈吧)。

香港電台雖是公營媒體,但其公正、客觀、中立,顯然完全看不出有為政府講話的味道,而且他們製作的電視節目,尤其是許多時事性或深入探討議題的節目,內容扎實、製作嚴謹、準備充分、報導深入。其實三家電視台也經常製作許多同類型的內容豐富、高水準的新聞性或評論性節目,包括一些寓社會課題於娛樂的節目,讓觀眾有思考的空間。在台灣,這麼多留美博士,這麼多的大專新聞科系,但遺憾的是,看不到這些成果。

撇開新聞及新聞性或時事評論性節目不談,香港電視台的戲劇節目普遍而言,做得也比台灣精緻和好看。香港電視台比台灣稍差的應該就是綜藝節目了,但香港的綜藝節目一般而言,也不會像台灣的那樣「過火」。筆者舉一例子,前些年流行腳底按摩,許多綜藝節目都請腳底按摩師傅來替來賓按摩,台灣的會說出被按來賓可能有的病。拜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開玩笑,這很明顯就是侵犯別人的隱私權嘛!而在香港,同類型的節目是怎樣也不會將來賓的「病情」公開的。

由於三大報及他們集團旗下的其他刊物,經常以狗仔隊等侵犯隱私權的方式進行報導,而且也經常在報上以過於「圖文並貌」的方式報導社會新聞,例如登出非常清楚的自殺案或車禍死者的照片,惹人反感,香港遂在年前成立了一個由專業人士與公眾人士組成的「報業評議會」,對證實侵犯隱私權的報導予以譴責,但該會並無執法權。雖然該會的成立受許多媒體的反對及質疑,而且至今似乎也未見發揮甚麼力量,但總算是保護公眾及提升媒體素質的一個好開端。我不知道,如果在台灣倡議這樣的組織,又會被多少媒體中人以「新聞自由」為名大加撻伐。

期待台、港媒體及相關專業人士能互相觀摩,取長補短,為全球華人創造高素質的各種形式的媒體。

2002/10

星期四, 2月 03, 2005

香港真是美食天堂嗎?  

香港雖然被稱為美食之都,飲食的種類很多,餐廳食肆更是多得令遊人吃驚,很多香港人,包括推廣旅遊業的官員及人士,都認為美食是香港旅遊業的一大賣點,甚至引以為傲,但據我的不完全觀察,結果與那些樂觀人士的「想當然而」的觀點有頗大差距。
我經常接待從馬來西亞來香港的親朋好友及家人(華人),不久前剛接待了我姐姐和姐夫,和不少大馬人一樣,他們吃不慣香港的東西,覺得不好吃(指普遍的中餐或港式飲食,不是指酒樓等較高消費場所,高消費館子食物不管在那個地方都會比較好吃,作不得準,況且香港是物價全球數一數二高的地方,即使是港人眼中的一般消費,對很多其他地方遊客而言,已經是等於高消費了),還有就是對香港食物的分量之多嚇一跳。我想除了口味的不適應外,很大原因是香港食物味道沒有大馬(南洋)的重,我其實至今(居港九年)也還不是很習慣香港食物。不過香港食物的好處是一般上都會真材食料,在用料上不會馬虎,只是煮法的問題,還有就是許多餐廳的「老火湯」真的是用真材食料去熬的,可以吃得出來沒放味精。不過在香港吃飯一大缺點是蔬菜太少(真不明白,難道蔬菜比肉貴嗎?難怪有研究認為香港人是「食肉獸」),通常就是象徵式的幾條(除非你另點一碟青菜),在大陸吃飯就會給數量頗多的蔬菜,在台灣就最棒,不僅蔬菜數量多,而且還給幾種。
當然,口味這東西和習慣有關,有點主觀,所以雖然我覺得大馬東西好吃,但也聽過一些香港人說大馬東西不好吃,反而沒怎麼聽過香港人說大馬東西好吃。我覺得燒臘是大馬華人最能夠接受的香港食物味道,其他香港食物真的與大馬人口味有差距,尤其是雲吞麵,大馬人其實真的頗難認同香港的雲吞麵好吃,幾乎所有慕名而來香港吃雲吞麵的大馬人都大大的失望而回,因為根本不是大馬那種吃慣及印象中的味道,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味道太淡。甚至連香港馳名的老婆餅,也有大馬人認為不過而而。
聽一位也是來自南洋的前輩說,以前的香港食物比現今的好吃,是否我生不逢時了?也聽一位大馬親戚說,廣東的食物比香港較接近她(即大馬人)的口味,也即是說對她而言比較好吃,想想我也有類似的感覺。

我覺得香港的酒樓尚可,一般的茶餐廳的確不容易找到可稱得上好吃的東西,但在我住過的馬來西亞及台灣,不必上高消費的館子,即使是在一般的餐廳甚至路邊攤,以低廉價格也可吃到不少美食,我想這是香港餐飲業者可參考的地方。
2004/11/23

從《喜馬拉雅星》談錫克族      

從《喜馬拉雅星》談錫克族      .蕭偉基

  賀歲片《喜馬拉雅星》差點釀成種族歧視風波,以及最近地鐵站廣告牌上常見的「多啲認識,少啲認色」口號,可以作為香港學生甚至一般市民的通識教育好題材,可惜傳媒在這方面著墨不多,導致香港的華人雖然因「阿星」服飾妝扮的特殊而認識這非我族類,但卻因此而將所有印巴裔皆戲稱為「阿星」,不知印巴裔之中民族種類甚多,而稱「阿星」者僅止於錫克族人。

  錫克族(Sikha),源起於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省。1469年,錫克族第一代上師Nanak綜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傳統,創立了錫克教。但也因此,錫克教與印度教及伊斯蘭教之間,尤其是錫、伊之間,經常鬧意見,甚至發生武鬥,錫克族人為了抵抗,養成全民皆兵的傳統,英國佔領印度後便僱用許多錫克族軍警(他們體格普遍比較高大魁梧也是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何印度以外錫克族人,包括香港、新馬等前英國殖民地的錫克族人,大部份從事與保安有關工作的原因。

  錫克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男性必須包頭巾,以及名字中必有「星」一字。其實,錫克教規定信徒須嚴守五個服飾標準(稱之為5K):著短褲、蓄長毛髮、插髮梳、戴腕環、配短劍。至於名字,受洗後的錫克教男信徒名字需加上Singh一字,即獅子之意;女信徒則加Kaur一字,意即公主。所以這是否可稱之為「姓」,實乃值得商榷。筆者在香港曾認識一位有華人血統之錫克裔女性,將Kaur轉換成中文名字中的「郭」姓。

  至於Singh這字,中國大陸標準譯法為「辛格」,台灣則有「辛格」、「辛哈」等譯法。由於中文世界(不管中國大陸還是台灣)的媒體乃至官方新聞機構,在國際新聞方面往往以西方媒體馬首是瞻(不管什麼人,簡稱時一律只稱整組全名的後半部,經常鬧笑話),因此可以發現一旦談到印度的人名,「辛格」數目之多常令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此「辛格」是否彼「辛格」,令讀者混淆。拜託全球中文媒體(尤其是兩岸三地媒體,東南亞媒體這方面表現好很多,因為比較熟悉,西方媒體我們管不著),一旦看到名字中有辛格的人名時,千萬不要再簡稱為辛格了,請一律寫全名吧,不要再省那幾個字了。

錫克教極端份子長期與印度政府不和,一九八四年,時任印度總理甘地夫人下令襲擊錫克教大本營金廟,引來錫克族人更大仇恨,不久後甘地夫人也被其錫克族護衛所槍殺。幸好,今天的情況已有很大的改善,例如在甘地夫人媳婦索妮亞領導下的印度國大黨,去年贏得大選後印度總理一職便首次由錫克族──經濟學家曼莫漢星出任。

其實,今天許多錫克族人,尤其在印巴以外落地生根者,已經不再執著於他們傳統的一些服飾上的規定,例如已有剪短髮、不再包頭巾等。職業上,他們也跨出「好勇善戰」的範疇,在許多專業領域闖出一片天,例如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不少名律師及醫生都是錫克族,最著名的就是馬來西亞反對黨領導人,同時也是名律師的卡巴星。所以,今天我們應該以更多包容、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不同族群的人,「少啲認色,多啲認識」。

順便一提,香港有一所錫克廟在灣仔皇后大道東371號,有興趣者不妨前往參觀了解。

2005/2/3

趣味盎然的法國書

  法國人是否真的像許多人說的這麼浪漫,我因為沒去過,所以無法下定論。但從一些比較特殊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法國書看來,法國人似乎真的天生有一股浪漫的性格。
  我最近看了一本中譯法國書《這樣「玩」哲學》(中信出版社/北京),作者是法國當代哲學家羅歇.保爾.德魯瓦,譯者是陳耐秋。他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哲學,灌輸你「哲學無處不在」,並非哲學家的專利的觀念,很有中國人的所謂「禪」的感覺。
  例如,他教你在黑暗中行走,只要幾秒鐘時間,其作用是「感到環境變化」;你也可切斷電視機的聲音,也就是只看畫面不聽聲音,花差不多五分鐘時間,其作用是「有教育意義」(可真令人摸不著頭腦);你還可花幾分鐘忍受囉唆的人,多練習幾次,在日子有功的情況下,直到有一天你與一位喋喋不休的人約會時能周旋到底,他會因為你專心致志地聽他嘮叨而感到高興。
  根據本書的法文原名,應該會有一百零一個例子,但這本中譯本卻只有九十七個例子,原因不詳。
  另一本今年五月在台灣出中譯本的法國書更好玩,其書名為《爺爺有大耳朵,可是他什麼都聽不見》(克洛蒂.亞柏著/張築悌*譯/米奇巴克有限公司/台北)。作者是一位有數十年經驗的幼稚園老師,本書是她在幼稚園中聽到的兒語童話的紀錄,童言無忌,煞是有趣,也可以帶給成年人一些啟發。
  我之所以從法國書感覺到法國人的浪漫,當然不只這兩本書,還有那本暢銷全球數十年的《小王子》,以及兩年前出版的暢銷書──一位在非洲出生的法國女孩蒂皮.德格雷所寫的在非洲與野生動物開心相處故事的《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兩本書所顯現的童真,的確讓久居都市、每天為生活而汲汲營營的讀者產生一種返璞歸真的思緒。

* 張築悌的「築」底下沒有木字。
2004/9/5

書架上關於反思現代成人社會的書

推薦人/蕭偉基(行銷企劃/自由撰稿)
對現代化成人社會的爾虞我詐、複雜算計,感到有些厭煩,也對所謂的現代文明、進步,感到有些懷疑。經常覺得,未經世故的小孩子的想法和話語,除了能令我暫時忘卻煩惱外,他們那天然、純真的心思,有時不免也能帶給我一些啟發,至少能令我的心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返璞歸真,簡樸生活,真的有幾人能做到呢?多看一些帶有童真又反思現代成人社會的書,赤子之心油然而生,或許能暫時讓你的思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架上關於反思現代成人社會的書:

《帕帕拉吉》
一本面世於1920年的德國書,德國人作者曾移居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他在本書中描寫一位當地從未接觸過西方文明的酋長,遊歷歐洲後的所見所聞所思,對所謂現代文明,諸如生活方式、居住環境等進行徹底批判,甚至嗤之以鼻的嘲笑一番,讓現代人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省思自己,將心靈回歸簡單樸實。在全球一體化時代,這本書所顯現的意義更為突出。可以說,這是一本對我影響最深刻的書。
作者:艾利希.蕭曼/譯者:杜子/出版:小知堂文化(台北,2002)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你敢跟豹、獅子、鱷魚親密接觸、玩在一塊兒嗎?如果你不敢,就連一位還未上學的小女孩都不如了。在非洲納米比亞出生的法國女孩,從小跟著從事野生動物攝影工作的父母,在黑色大地上闖蕩,也因此和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成為好玩伴。其父母為她和「好朋友」們拍攝的精彩圖片,以及小妮子充滿童真的文字,喚起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作者:蒂皮.德格雷/圖:阿蘭.德格雷、茜爾雅.羅伯特/譯者:黃天源/出版:雲南教育出版社(昆明,2002)

《小王子》
雖然已是一本暢銷全球數十年的名書,但如果要推薦以小孩心境反思成人複雜心思的書,這本書無論如何還是要上榜的。身為飛機師的作者,超越國界、超越戰爭與和平,從人類的生存來對待正在發展的物質文明。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大人可能因為要做要想的事太多,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事都沒有很認真的思考,例如很多小孩子問的問題,大人都會很不耐煩的敷衍過去,其實裡面的智慧大得很呢!
作者:聖埃克蘇佩里/譯者:馬振騁/出版:三聯書店(香港,2001)

《爺爺有大耳朵,可是他什麼都聽不見!》
兒語童話,童言無忌,除了令人們慧心一笑外,有時候這些沒有算計的純真話語,也能帶給大人一些啟示。本書作者是一位法國的幼稚園老師,她在幾十年幼教生涯中,紀錄下了許多小朋友的話,集結成本書,因此可說是難得一見的真實的小孩語錄,這和成年人模仿兒童的心境或語氣而寫成的童話不同,因為它是名符其實、貨真價實的童話。
作者:克洛蒂.亞柏/譯者:張築(註:底下的木子請刪掉)悌/出版:米奇巴克(台北,2004)

《爸爸,我要休學!》
相信許多人都羨慕有像小野這樣的爸爸(當然還有小野太太那樣的媽媽),沒有威權式的強迫孩子做這做那(雖然道理都是為了孩子好),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的自由,大家以理和禮相待,而且充滿感性。十六歲的女兒以寫信方式告訴爸爸想要休學,因為對學校失望,對體制內的教育失望,爸爸也以信任孩子的態度,和孩子站在同一個立場來思考、辯證。
作者:小野、李亞/出版:麥田出版(台北,2004)
撰於2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