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7, 2007

中國向公民社會邁進

中國向公民社會邁進
中國近月來有兩大事件預示著在邁向公民社會上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那就是最新的節假日調整方案,以及廈門化工PX項目決定遷址。前者回應了近年來海內外華人的訴求,將傳統節日列為假期,除了回應民意外,亦是爭取更多海外華人心的一「軟勢力」的展現。後者則是幾經周折後,終於向強大的民意低頭,這在中共執政史上(尤其近二十年來)可謂一大突破。而當局通過網站進行民調搜集民意,亦是這兩件事件值得一提的新模式。
中國發改委十二月中旬宣布,二零零八年開始,將清明、端午及中秋列為全國假日,而春節假日亦提前自除夕開始。其實,在台、港、澳,這些中國傳統節日,本來就是公共假期,奈何只有神州大地,因在唯物的共產主義思維影響下,將這些傳統節日以「封建」之名掃入垃圾桶,實令炎黃子孫難以理解及釋懷。所以,多年來,諸多港澳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多次提案,呼籲中國將傳統節日列為假期,全球華人共慶。
另一方面,即使在內地,雖然這些傳統節日不是假期,但民間也以自己調節假期的方式來過節,造成了一些生活與工作安排上的矛盾。所以,將傳統節日列為假期的呼聲不絕於耳。
從發改委發言人就此調整的回答,就可看出除了回應國內民意外,此新方案的統戰味道極濃。他表示,「清明節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是中華兒女共同認祖歸宗的重要節日,是一條維繫海內外華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端午節既有迎接炎夏,預防疾病的意義和插艾草、熏香等習俗,又有祭祀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意義和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有利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秋節,人們將月圓與團圓聯繫起來,親友團聚成為中秋節最重要的主題,象徵團圓的月餅則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禮品。」
當局如此顯露的將「中華兒女」、「海內外華人」、「認祖歸宗」等字眼表達出來,這在中國近年來已不是新鮮事,例如前些年開始,每次多達上萬人參加的河南省拜祭黃帝等祭祖活動,乃至在全球各地開設一百多所孔子學院等,都是中國內地想奪回中華傳統及文化詮釋權的重要舉措。以往以正統中華文化繼承者自居的台灣中華民國,近年來在民進黨政府反中國化的政策下,地位每況愈下,殊為可惜。
我大膽的推測,中國政府下一步會做的,會是逐漸允許繁體字(正體字)的使用,乃至若干年後,恢復使用正體字。
當局利用網站搜集民意,亦是值得一提的舉措。在調整假日方案中,當局就在幾個大型網站舉行民調,並充分參考民調結果。我沒細究這是否空前之舉,但肯定以後這一模式會更多的使用。
談到公民社會,當然不得不提峰迴路轉的廈門PX風波。今年五月底開始,不少廈門民眾因環保問題反對台商陳由豪在廈門市興建大型化工PX項目,展開「散步」抗議等多項活動。當局因此展開環評,且還在網上進行民調。這是令人納悶的,因為除非做手腳,否則這民調肯定是一面倒的反對,不知是廈門當局「失策」抑或另有目的。結果不消說,超過九成網民反對PX項目,嚇得當局馬上在一天之後就以技術理由取消網上民調,殊為難看。
接著,廈門市當局再來一招市民代表、專家、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就此事件舉行交流會。雖然事前很多輿論認為這只是廈門市虛晃一招,肯定會做假,沒料到在交流會上竟也是超過九成人反對,就連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也是反對的居多。這壓倒性的民意遂逼得當局將此項目遷離廈門。
此事另值得一提的是,因它座落於這個與台灣與海外華社有著深厚淵源的城市上,而投資者又是一名備受爭議的台商。因此,這是否純粹是廈門市民本身的力量逼使當局接受民意,頗令人懷疑。
儘管這兩件事件只是歷史長河上的一小步,大家也似乎不是太有信心中共政權會否長此以往採取這種尊重民意的方式治國,但我寧願寄予厚望,大家也應給中國政府更多的鼓勵,讓中國真正成為一個法治、尊重生命及民意的國家。

後段班大學評鑑 27系未通過

後段班大學評鑑 27系未通過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7.12.25 09:17 am

回應社會期待,教育部首度針對近年來錄取分數較低的「後段班」新設大學進行評鑑,受評的十所公私立大學校院共兩百四十二個系所,評鑑「未通過」者有廿七系所,超過一成;真理大學近三分之一、十系「未通過」;今年出現學生考十八分錄取的稻江管理學院,更有二分之一、八系評鑑「未通過」。

興國管理學院是此次評鑑受傷最深的學校,該校十五系所中,只有兩系通過,低於七分之一,是十校中最低的。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評鑑「未通過」的六校廿七系所,從下學年、即九十七學年度就必須調降學雜費,降幅在百分之一以上,且九十八學年度必須減少一半的招生名額;這些系所還得在九十八年一月接受「再評鑑」,若再不通過,九十九年度就要關門停招。

至於評鑑「待觀察」的五十五個系所,不得增招,也不得增設研究所。

收到教部送來的「耶誕大禮」,多數學校表示接受,將設法改進,或將部分系所合併。興國管理學院三系評鑑「未通過」、十系「待觀察」,反應最激烈,表示十三系都要提出申訴;此外,國立高雄大學僅有民族藝術系一系未通過,也表示要申訴。

雖然早就預期評鑑結果「不會好看」,但看到有些學校被「二一」,教育部高層官員也不斷搖頭直說「慘!」除了未通過的系所眾多,列為「待觀察」的五十五系所也占二成二,真正「通過」的僅有六成五。

教育部司長何卓飛表示,「這麼高的不通過比率,對學生也很不公平,顯示學校在方向、投注資源等方面都要好好檢討。」

至於興國抱怨成立才第一年的行銷與物流管理系被評「不通過」,很不公平,就像「新生兒不給氧氣」。教育部表示,這部分可在一個月內提出申請,並重新開會討論,將有「敗部復活」的機會。

【2007/12/25 聯合報】

高教評鑑中心網站:http://www.heeact.edu.tw/

星期二, 12月 25, 2007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佛教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不論出家或在家皆可受此戒(至少一天一夜),對於在家居士而言,可藉此機會簡單體驗(並非嚴格體驗,因這不是短期出家)寺院生活。所謂八關齋戒,八戒是: 不殺生, 不偷盜, 不淫泆, 不妄語, 不飲酒, 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 不坐臥高廣大床;一齋是:不非時食。有關八關齋戒內容可參考:http://www.hsilai.org/chinese/intro%20to%208%20precepts.htm

十二月二十一日,我參加了為期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是我這一生人第一次參加時間這麼長的佛教活動。慚愧的是,我其實很早就想參加,只不過生性懶散,所以拖到今年才參加。我是參加在住所附近的香光精舍(元朗洪水橋田廈路26號)舉行的八關齋戒。令我受益良多,印象深刻。我想我以後應該每年都會參加八關齋戒。

前一晚(二十日)就到了寺院寮房住宿,第一天(二十一日)凌晨四點半就打板起床輿洗,五點鐘開始早課,約七點早齋,之後休息一陣再誦經、供天,十一點半左右午齋。休息一陣後繼續誦經唸佛 ,以及法師開示,直到傍晚六時許休息、洗澡。七時許再進行懺摩。九時就「止靜」入睡。第二天(二十二日)亦如是,但因我只受一日一夜,故早齋後即自動捨戒,步行回家。

坦白說,不管是身體上或精神上,都非常的累。身體上而言,因要相當長時間站著不動,以及經常要跪拜,所以那種累可說是三十幾年來少有的經驗。說實在的,我這幾年來的運動量可說是比很多人多,但這次八關齋戒對身體上的累,是遠超過我做其他活動。甚至我行山一整天,乃至我在甘肅山區採訪期間的體力及時間消耗更長,但都不及這次八關齋戒來得累。我相信長時間站著不動是一大關鍵。

精神上而言,第一晚不習慣這麼早睡,以致睡眠不足,相信是唯一的原因。

其實我覺得第二朝已好很多,我相信如果再下去,應是可以更好的適應的。無論如何,對於出家人的這種常年及一輩子的刻苦生活,我是非常欽佩的。

過午不食,即一天只吃早餐及中餐,不吃晚餐,也是令我不易適應的。

由於第一天(二十一日)太累了,再加上前一晚睡不夠,所以當天晚上真的是累得倒頭就睡,根本沒力氣去做妄想。這可能是我近年來睡得最好、最深的一晚。感覺太好了。

各種念頭妄想紛飛,是我參加禪坐活動和此次八關齋戒都出現的情況,但如果想深一層,這也是平凡人的習性,因為一般人難得如此清靜,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各種念頭也是正常的。

在寺院的生活,一切講求嚴格的規矩及紀律。小至吃飯應該怎麼拿碗,都得學習,都得小心翼翼。試問,如果連吃飯都要如此小心謹慎,做其他事情還可以不三思嗎?所以,經此經驗後,我開始改變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性,尤其是口業方面,不多講閒話、廢話。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業是很多人都在犯的。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句話傷害了人都不自知。這是我一個很深的感覺。

星期一, 12月 24, 2007

中國大陸賺錢怪招

中國大陸賺錢怪招

1. 向媒體爆料:每單可獲獎金50元至500元人民幣不等
2. 回收資源:廢品、舊報紙、各種建築廢棄物、瓶瓶罐罐,甚至廚餘”潲水”等
3. 打假:這招最值得一提,大陸冒牌貨充斥市場,所以出現一些人以此為業,稱為“職業打假人”,找到假貨就檢舉,可以要求賠償或獲得獎金,而且有可能獲得大筆金額。最近這一招更進步了,應用到廣告上,如有發現不實廣告,他們也去告發,也有獲賠償的例子,例如最近的「腦白金」例子就是,那位“打假人”捉住“腦白金”產品廣告上寫著「脑白金里有金砖,送礼就送脑白金」一句詞,結果發現裡面並沒有“金磚”,於是一狀告到法庭,告其虛假宣傳,獲勝訴,獲賠償。
4.換零錢:年關將至,包紅包需零錢,許多銀行都零錢不足(或嫌麻煩不提供此服務),於是有人靈機一動,做起這個生意。據說每換一萬元零錢可賺200元”手續費”,有人竟因此而月入萬元以上。
5.搶註商標或網名:甚至有人開起了「商標超市」,非常誇張。

八關齋戒

http://www.hsilai.org/chinese/intro%20to%208%20precepts.htm

放生

http://www.bfnn.org/freelife/gb/

http://bookgb.bfnn2.org/article/0500.htm

http://bookgb.bfnn2.org/books/0500.htm

星期四, 12月 20, 2007

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選時代周刊2007年度風雲人物,稱其為使一個動蕩百年國度穩定的人物。此話甚有趣。至於正確與否,可謂見仁見智。不管怎樣,不管是否認同其作風,普京是一個奇才,則應是大家都認同的。
  普京的怪及特別之處在於他創造了所謂「俄式民主」,不管你認不認同那是民主,所以姑且稱之為「俄式民主」。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一度比共產主義時期還糟糕,所謂的經濟震盪療法震得民不聊生,全國乞丐處處,連軍人也無法倖免。
  經過漫長十幾年的艱辛陣痛過渡期,俄羅斯經濟才開始起飛。但和中國及大部份國家(包括西方國家)類似,經濟的起飛階段(尤其由計劃經濟轉型至市場經濟期間)伴隨的是說不清的官商關係(至於是否勾結,各位可判斷),以及各類行業的寡頭崛起。國內的貧窮懸殊乃是少不免的局面。又由於俄羅斯是能源大國,近幾年中國崛起對能源需求殷切,使能源供不應求,價格大漲,造就了俄國一批的特殊階級富豪。
  KGB出身的普京,較受肯定的是,本身及家人並不涉及這些經濟活動(否則早被轟下台),對於這些富豪,乖乖做生意無所謂,但一旦涉入政治,以致可能對他構成威脅,就毫不猶豫的對他們採取行動。
  普京更弔詭的應該是與西方的關係。與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不一樣,普京一開始就打著不賣西方賬,堅持走自己路線,重振俄羅斯雄風的模式。但它在軍事上又極為收斂,以至不會被西方視為威脅。所以西方與俄羅斯雖在一些課題上(如反恐)不太一致,但乃不至於被西方視為威脅。
  更弔詭的是,雖然不是親美,但相對於他在國內的最大反對勢力--俄共,西方當然會選擇普京而不會是俄共。除非西方像在其他前蘇聯國家一樣,在俄羅斯也搞「顏色革命」,扶植一個真正親西方的政權。但顯然西方是考慮過了,在俄羅斯不容易搞,或者說認為普京還是友善的。當然,普京對這早已有警惕,所以以其KGB風格,把一批可能的反對勢力早早消滅在萌芽狀態。雖然手段引人詬病(例如傳出暗殺政敵、威脅傳媒等),但西方也無可奈何。
  普京最「天才」的一招應該就是政治策略了。他以「俄羅斯不可一日無我」(像李光耀之於新加坡)的思維,牢牢控制了整個政局,而且塑造出一種國家英雄的形象。但是他又要在表面上顯現民主,所以不至於做得太離譜。例如總統任期屆滿,他不會像一些國家般就乾脆修憲使自己當終身總統。大家想也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想到可以改當總理。這比李光耀是更厲害(傳言李光耀當年曾計劃改當新加坡總統以便一直掌大權)。大家想也想得到,在俄羅斯這樣的政局底下,下一任總統是普京「欽定」的,就算他不改總統制,但新總統敢不聽普京的話嗎?妙就妙在普京改當總理,雖然感覺上怪,但在制度、憲政層面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就像克林頓卸任後如果他喜歡也可以當參議院主席,或者陳水扁以後也可當行政院長),而且也是經過選舉。所以就算西方國家對此也沒有什麼異議。
  其實西方國家還樂於見到普京繼續掌握大權呢,因為一個穩定及經濟持續發展的俄羅斯,對西方國家(不管政治或經濟)還是比較有利的,尤其西方企業,他們要繼續投資這個「金磚」大國,更不願見到其他人上台,因為他們不知道以後的人的能力是否可以使俄羅斯繼續成長。不過,這種英雄式領袖,對一個國家的長期發展是否有利,值得商榷。
  




  

星期三, 12月 19, 2007

冬至團圓 Season's Greetings

祝福各位:
冬至團圓
聖誕快樂
新年進步
合家平安!

愛灑人間--援建甘肅水窖義賣會

愛灑人間--援建甘肅水窖義賣會

種善因,得善果。

主辦機構: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
電話:28937166

義賣日期﹕2007.12月22-23日
地點﹕九龍旺角麥花臣遊樂埸
(洗衣街或染布房街與奶路臣街或山東街交匯處)
時間:
12月22日(六):12:00pm-9:00pm
12月23日(日):9:00am-7:00pm

星期二, 12月 18, 2007

零消費聖誕咁都得?

香港素食會及Club-O本期(2007年12月)(第33期)的《生機健康》及《茹素》非常精彩,尤其是幾篇文章,大力推薦,包括「零消費聖誕咁都得」、趙來發寫的「素食:齋口又齋心」、素食新鮮人的「奇妙素食歷程」等,當然還有很多有用的素食資訊。以下是他們的網址:
http://www.club-o.org/
http://www.vegsochk.org/
另外,12月19日還正式推出新網站「綠色生活百科網」,歡迎光臨:
http://www.greenliving.hk/

零消費聖誕咁都得?

今時今日,全世界越來越多人借聖誕的名義,做出完全違反耶穌精神的事情──並且加速地球毀壞,連累眾生集體陪葬。

耶穌從來沒有叫人寄聖誕咭。

耶穌從來沒有叫人送聖誕禮物。

耶穌從來沒有叫人吃聖誕大餐。

耶穌從來沒有叫人裝飾聖誕樹。

耶穌從來沒有叫人開聖誕派對。

耶穌採用零消費的方式出世——沒有check-in旅店、沒有碌咭、沒有拍照錄映,甚至連燈也沒有。

耶穌來到人間,是為了提醒醉生夢死的世人要重視靈性生活,實踐道德、簡樸、開悟、神樂的生活方式。

耶穌希望……
如果耶穌可以此刻對您講話,祂一定希望您過一個盡可能零消費的聖誕!(假定您真的要慶祝祂的生辰。)

耶穌會說:「親愛的弟兄姊妹,神貧肯定是美德。簡樸生活是幸福之道。少消耗少污染才可以令地球持續下去,萬物生生不息。」

所以,今年和以後的聖誕,您會不會考慮減少消耗地球資源、減少製造污染,盡量活出靈性的圓滿,令人間恢復平安?

實踐零消費快樂聖誕送禮
如果您還未想得出更精采更合適的主意,Club O在此獻上一些:

為受者三天之內每天唸一串「玫瑰經」。或者您所見的宗教慣唸的經(例如《大悲咒》)。
在電話中為對方讀一段經文(建議:《聖詠》23首、《心經》)。
陪對方去他的堂區參加一次彌撒、佛堂或其他聚會地方,或者看一次日落。
為受者認認真真做一次按摩或艾灸或拔罐。
為受者送氣做手療(現場或遙距)。
打電話或送電郵給某人,誠懇地說:「你知道嗎?我真的好欣賞你×××××××。」
畫一個曼陀羅,送給親友。
在Club O網站內找一段您最喜歡的講座錄音,將連結送給親友。
上網找一首歌,將連結送給對方:建議以下的選擇:(1)“Whispering Hope”(2)貝多芬《第9交響樂》。
找個機會聚首為對方做一次靈擺測試。(如果未試過,可參考本刊G7頁的資料。)

實踐零消費快樂聖誕活動
既然有了難得的假期,可以怎樣身心靈蒙福?

如果您還未想得出更精采更合適的主意,Club O在此獻上一些:

每年聖誕找一個「緣份到」的人修和——說一聲「對不起」,或「我不再恨你/埋怨你」。
找一棵大樹,擁抱著它至少5分鐘,然後說:「我們一起讚美宇宙的偉大創造吧!(接著唸一遍《天主經》或唱一道自己最愛的聖詩(推薦“Amazing Grace”,或者唱Louis Armstrong那首經典“What a Wonderful World”)。
聖誕日斷食一天,全日不停默想耶穌降生的意義。
做一次特別有意義的義務工作(好介紹:參加《綠色生活百科網》,請即自薦,見本頁右下角。)
捐一筆錢給自己此刻覺得最有意思的團體(或送給此刻相信是最需要的人)——要數目大到感到肉痛,但同時提醒自己:這是零消費聖誕省下來的,例如往年曾報了旅行團或吃了聖誕大餐或送了禮,花費不少。
平安夜,睡前獨處,關掉一切光源,燃一支小白蠟燭,(也無妨拿出一個十字架),享受好一陣寂靜中的平安、喜悅,感受愛的力量一分一秒濃烈瀰漫全室。將這份神聖的經驗送到宇宙每一個角落。
聖誕日起床後,見到每一位家人,馬上熱情擁抱他,親吻他,說「聖誕快樂」或者加上「我愛你,祝你幸福、平安」。
您這樣渡過聖誕,耶穌感謝又祝福您,您的身體感謝又祝福您,您的親友感謝又祝福您,地球和眾生都感謝又祝福您。

歡迎公開更多更好的零消費絕招,請在http://www.club-o.org/ 討論區留言,或電郵來info@club-o.org

星期六, 12月 15, 2007

台灣第三勢力難成氣候

台灣立委選舉將於明年一月十二舉行,由於此次選舉採單選區單議席制,立委人數將大減一半(由二二五席減為一一三席),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遂產生了一些有趣的局面,那就是許多號稱「第三勢力」的政黨興起。但用「興起」一詞顯然是過於抬舉他們了,因為不管從歷史或現實角度來看,都不可能會有「第三勢力」的出現。
  目前所謂「第三勢力」,是指在前兩大勢力即國民黨與民進黨(抑或泛藍與泛綠,或者統派與獨派)外之勢力。不過,如果純粹以除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勢力之外的「第三勢力」而言,台灣老早已經出現過了。
  台灣民主化後最早的第三勢力可算是由趙少康、李勝峰、郁慕明、王建煊等國民黨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成員於一九九三年所成立的新黨,採「柔性政黨」路線。因為他們不滿李登輝主政下的國民黨本土化路線(或者早已看穿李登輝的台獨本質),因此標榜本身才是沿襲孫中山與蔣介石的「正統」國民黨路線,不排除有朝一日重返國民黨。當時憑著清新的形象,新黨也曾略有作為,也一度被視為第三勢力。
  接著就是二千年宋楚瑜敗選後另起爐灶成立的親民黨。儘管這只是一個完全只靠宋楚瑜個人魅力而生存的「一人政黨」,但由於其魅力無法擋,其立委席次最高時曾達四十六席,目前仍有二十一席,是台灣第三大政黨。
  至於泛綠也於零一年出現了由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灣團結聯盟(台聯)。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這三個政黨都是在從原有兩大政黨人士分裂而成立的。
  台灣以往的選舉是多議席制,在那種情況下,即使是走極端偏鋒路線的候選人,如果能夠取得一成的選票,也可能能夠當選。但在更改選舉方式情況下,可以預見的,兩大黨之外的其他政黨,肯定是「無啖好食」。又由於立委席次減半,目前台面上的幾大政黨的人士為獲得黨的提名而爭崩頭,不獲提名的,有許多就心生不滿而另起爐灶,例如原國民黨立委柯俊雄加入台灣農民黨等。
  綜觀現時台灣已出現的所謂「第三勢力」,除前述台灣農民黨外,另有第三社會黨、人民火大聯盟、台灣綠黨等。不過觀諸這些政黨的立場,除了成為一些失意政客的暫居處外,他們的主張顯然在這樣的局面下難以獲普遍的認同,要改變人民幾十年來根深柢固的看法,並非易事。
  例如人民火大聯盟及綠黨,推出的人選是搞妓女權益維護的「日日春協會」秘書長王芳萍,我不知道這樣的「理想」會獲多少人認同。又例如由一群年輕學者(以原民進黨人士為主)成立的第三社會黨,雖然提出諸如終結兩黨「民主內戰」、建立開放安全社會、推動公費選舉、推動議會內閣制修憲、親美不反中、杜絕貪污、改革司法等針對目前台灣困局而提出的冠冕堂皇主張,但難免予人過於理想、理性、象牙塔的感覺。需知道,搞政治從來不是單講理想,不耍手段就可成功的。
  再看看國外的情況,不管美國(民主黨、共和黨)、英國(工黨、保守黨)、法國(人民運動聯盟、社會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社會民主黨)、加拿大(自由黨、保守黨)、澳洲(工黨、自由黨)等老牌民主國家,至少近五十年來,幾乎從來沒有過成功的第三勢力,有的只是兩黨(或兩盟)對決,幾不曾有過三雄鼎立的局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左右以外「第三條路」的興起,的確是近二十年來西方民主國家,尤其英美兩國曾經盛極一時的風潮,「代表作」顯然是九七年英國工黨的貝里雅,以及九二年上台的美國民主黨籍總統克林頓。他們的主張是納左右兩派的優點(雖也被批評為牆頭草),即鄧小平所言「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這種向中間靠攏的作風,一度也曾為陳水扁所嚮往並嘗試落實,無奈在台灣殘酷的現實底下,加上阿扁貪腐官司纏身,遂被束之高閣,再走激進偏鋒的老路。而國民黨近年嘗試走略偏本土路線,雖為形式所逼,仍不失為「第三條路」的實踐。
  無論如何,在現實情況下,台灣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各大小「第三勢力」,在沒有既有深厚民意基礎的情況下(例如當年新黨、親民黨、台聯),要有所作為前景並不樂觀,甚至連「陪跑」的資格都沒有。



2007/12/15

星期五, 12月 14, 2007

救援孟加拉風災

救援孟加拉風災
暴風Sidr吹襲孟加拉,奪去至3200條寶貴生命,摧毀大量農作物,超過700萬人受影響。
風災消息 – 2007年11月29日更新
超過700萬人受影響 逾180萬畝的農作物受破壞 逾120萬戶家庭受摧毀 超過3,200人死亡 880人仍然失蹤 樂施會正在四個重災區拯救生還者,包括Pirojpur, Patuakhli, Barguna及Bagerhat。
請click:
http://www.oxfam.org.hk/public/main

麻煩論壇

香港有一個號稱最多人上的論壇,姑且稱之XX論壇(我不想替他打廣告,所以不列出其名),非常麻煩,很多規則,限制多多,一點都不好玩,一點都不自由。留言中不能出現任何的通訊或疑似通訊資料。如果是通訊資料(如電話,傳真等)還說得過去,因為涉及隱私,但我真的不明白為何連網名都不能。怪!所以我再也不上了。

星期四, 12月 13, 2007

懷舊是好生意:環星娛樂

懷舊是好生意:環星娛樂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二日至十三日,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靚聲王張偉文唱好唱好07演唱會」。張偉文雖不是所謂一線偶像型歌手,不像那些靚仔歌手般有眾多追星粉絲,但在偌大的紅館開Show,仍有幾近滿座的觀眾,也算是一場成功的個唱。

張偉文,其實算是一位「鹹魚翻生」的資深男歌手,他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已轉往和音及製作等幕後工作。近年他得以重返幕前,並取得滿意成績,除了本身實力外,也得功歸功於他所隸屬的環星音樂國際有限公司。這家規模不大的娛樂公司,擅長發掘及包裝資深歌手的特質,「人棄我取」,再配以精準的市場策略出擊,每每小兵立大功,使得這批資深歌手能夠再受市場愛戴外,亦在近年日漸低迷的香港娛樂業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以懷舊創造巨大商機,可謂貫徹了「藍海策略」。

環星董事總經理張國林很有信心的說,「懷舊不會死!」因為每一代的人都會老,到了年紀大了就會回憶起以往,所以永遠都會循環。至於懷舊會在這十多年間興起,他認為原因是現在歌手的歌不適合那一批比較資深的歌迷。不過,張國林一直強調「金曲」,不用「懷舊」一詞,因為他不想讓人有out的感覺。

由於家裡從事唱片零售生意,張國林從小就在唱片堆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他長大後自然也經營這一行業,從沒經營過其他行業,所以對音樂及娛樂事業充滿感情。

環星創辦於一九九二年,最初自己賣產品,從外國及台灣引進金曲,自己包裝出版,以自己的渠道銷售,慢慢再簽歌手。第一個簽的歌手是一九九六年簽的Joe Junior。二零零二年開始以經理人形式搞演唱會,第一個簽經理人合約的是張偉文(之前是部頭形式)。目前環星集團分為環星環星音樂及環星娛樂。環星音樂經營出版、製作、發行等;環星娛樂則提供藝人經理人服務及辦演唱會,安排有關歌手之登台、演出、廣告代言人等。環星目前已簽了約十位歌手,包括張偉文、呂珊、許冠英、大L、威利、蘇珊、尹光、葉振棠、胡美儀等。旗下合作過的歌手還包括薛家燕、杜麗莎、葉麗儀、李香琴、譚炳文、盧海鵬、潘迪華、陳秀雯、陳浩德、方伊琪、李龍基、朱咪咪、曾航生、森森、班班、廖小璇、蔡楓華、Irene Rider 、 韋綺珊、李國祥、杜雯惠、李麗蕊、 Joe Tang 、雷有暉、 鄧惠欣、陳德彰、陳淑蘭、苑瓊丹、劉愷威、謝天華、趙學而、林文龍、陳彥行、 鄧兆尊、廖碧兒、阮兆祥等。

令張國林最感欣慰的是,公司歌手與同仁關係融洽,像過年時大家拿食物到公司來「撈起」,像一家人一樣,不是純粹的歌手與公司的關係。

經營金曲行業多年,張國林說,最深刻的是張偉文。一位已退隱了二十年的資深歌手,與一班朋友做一張專輯,叫《每當變幻時》,他覺得很好聽,所以就簽了下來。所以張國林說,金曲重新翻唱也可以,不一定要原唱。


至於印象最刻的演唱會就有兩次,一次是零四年的「至尊金曲聲雅廊」群星演唱會,在紅館舉行。當時是原本該檔期的演唱會因故取消,由他們臨時接上,在短短二十天內決定拍板,一個星期內籌備完成,而且口碑、票房都好,可說是「奇蹟」。

另一次是「粵調金曲星聲陣」,大玩crossover,由張偉文與呂珊唱大戲,加上胡美儀,嘉賓盧海鵬等,有粵曲、小曲、流行曲等混合,備受好評。
所以,張國林強調,懷舊一定要與創新配合,才能成功。

擅長於為資深歌手打造事業「第二春」的環星,經營策略是如何的呢?環星通常都會和這些成熟歌手同時簽下經理人合約和唱片合約,為的是要全面掌握其形象包裝和工作編排(包括演唱會)。然後,則依循以下這一條公式來測試反應。

首先,是先讓歌手在雜錦唱片中唱一兩首歌。繼而,是出席群星演唱會當嘉賓。這樣上了幾次台,儲到一些「擁躉」,透過觀眾的即場反應,就知道何時可以為他(她)推出個人唱片,以及舉行個人演唱會。

以張偉文為例,環星就捉住了他聲線好、溫柔、音調高的特色。基於這種香港歌手中比較難找到的特質,環星將之包裝成以男性身份唱「女人歌」,「唱好女人」形象在市場中竟大獲好評。

現時,環星一年舉行約十五場的懷舊經典演唱會,地點包括紅館、伊利沙白體操、香港文化中心、理大綜藝館等。

環星產品包括獲得白金唱片銷量 的「葉振棠百分百經典電視劇集金曲精選 」、薛家燕主唱的「皆大歡喜」電視劇主題曲及葉麗儀主唱的「肝膽相照」電視劇「英雄刀少年」主題曲。演唱會主辦有「金曲滿天星演唱會」,「有Folk 氣.非一般民歌演唱會」,「藝壇雙節棍之今天女人不再是弱者」,「陳秀雯全新震盪演唱會」,「箏胡弦情金曲夜」,「張偉文唱好女人演唱會」及「金曲唱聚聲雅廊演唱會」等。 近年,環星更與香港管弦樂團緊密合作,創出「港樂杜麗莎DIVA演唱會」及「港樂葉麗儀DIVA演唱會」系列,令「環星」在香港音樂娛樂界地位提高不少。

環星不只為資深歌手出唱片、開演唱會,所製作的演唱會實況DVD,更是在市場大受歡迎,成為另一個巨大商機。

環星頻頻為旗下「唱家班」成熟歌手主辦懷舊金曲演唱會這條「橋」受落,竟也影響了巨無霸的無線電視。兩者於是合作搞了十多集的「超級靚聲演鬥廳」節目,讓歌迷及觀眾聽出耳油,欲罷不能。

張國林表示,在該節目中亮相的,除了無線藝員外,其餘的大部份都是環星旗下歌手,這種各取所需的方式,讓無線得以低成本製作,環星旗下歌手又有一個免費的表演平台,可謂「三贏」。正是這種充份利用各種條件,為本身創造優勢的做法,讓環星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以懷舊闖出一片天。



網址:
http://www.worldstarmusic.com/

星期二, 12月 11, 2007

日本的失敗

八十年代的日本,金錢淹腳目,不可一世,可以向美國及世界說不,購買了很多的美國地產。但地產終究是不實際的,所以泡沫爆破後迄今十餘年仍無法重振重風。還好他底子厚,所以不至淪為弱國。事後孔明,日本人的一大失策是沒有乘他們實力異常雄厚時大舉收購美國及全球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否則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像近年的新加坡、中東與中國資金(尤其主權財富基金)都紛紛的大舉收購全球金融業。真奇怪,怎麼那時候日本人對金融業不感興趣呢?不過當時的美國及世界氛圍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當時仍是非常保守,也許日本人要收購也無法得手也說不定。

星期一, 12月 10, 2007

香港的偉大

香港的偉大

香港其實是一個偉大的城市,他的偉大在於包容。一百多年來,香港一直都是中國人每在亂局時的避難地。雖然亂世過後,部份人又離開香港,但更多的卻留下來,香港因此成為他們無可奈何之下的安身立命之地。我尤其要提的是一大批數以十萬計的當年的南洋「歸僑」,因為在中國大陸文革期間遭批斗,所以避居香港。更值一提的是當年的越南船民及難民,七十年代開始一直到公元二千年,香港是「第一收容港」,收了二十幾萬越南人,其中有許多後來都融入香港社會,成了新香港人。這其實是很值得全世界讚賞的人道做法。聯合國欠香港的十幾億難民管理費用,至今仍未還呢!
不過,這一切都是英國殖民期間發生的事。(只有英國才會這麼慷慨讓香港成為越南難民第一收容港吧?!)
當然,香港社會仍有其引人詬病之處,例如許多本地人或已經成了本地人的新移民,以帶歧視眼光對待來自大陸的不諳廣府話的新移民等等。

談民主

民主

台灣和平政黨輪替曾經是全球華人社會的驕傲,但觀諸近年來的表現,慘不忍睹,令人不敢恭維。也許龍應台等知識份子,會以「過渡期的陣痛」來形容,但我覺得這似乎與民風及思維有關係。
暴力、肢體衝突不說,單單是語言暴力及粗俗,中國人或台灣人的那種厚道傳統與道德,蕩然無存,令人瞠目結舌。不管藍營綠營,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罄竹難書。例如陳水扁以蔣孝嚴為例,指「連姓都可以改了,還有什麼不可以改」。甚至連堂堂君子的馬英九,也口出「難道他(張俊雄)的膽被割掉了」這樣的不得體的話。更別提什麼「鼻屎國家」、LP之語了。難道為了爭權,就可以肆無忌憚到這樣的地步嗎?
曾經有人說,民主只是西方國家的玩意兒,東方民族的傳統及民風根本不適合玩民主這一套。有一位曾居美國多年的朋友更質疑,世界上根本沒民主這回事,連美國也不是民主的。當然,他的觀點我是不太認同的。
他指,如果有民主,克林頓口交就不應該被指責。顯然他誤會了民主的意思。那應該是自由,而不是民主。民主的其中一個作用是人民可以有效監督政府、領袖。就是因為有民主,所以克林頓口交之事才會被抖出。
當然,他指美國會將非白人都質疑為恐怖份子,對非白人(尤其中東人及黑人)不友善,是事實。但這與民主沒什麼關係。如果不是有民主,恐怕這些情況更嚴重。
美國也不是百分之百民主,例如如果一個非基督徒,甚至就算是基督徒,如果不是屬於新教徒,要當選總統都有難度。
不管怎樣,他指沒有民主這回事是極端的說法。我還是認為,民主雖然不是完美,但卻是好東西,是不完美中的完美。民主這東西其實也只有不到三百年歷史,而人類要從幾千年的帝皇社會轉變到民主社會,顯然是需要漫長的適應期。

星期日, 12月 09, 2007

吃素救地球,呼籲全世界各國領袖響應

吃素救地球,呼籲全世界各國領袖響應
  聯合國全球氣候變化會議正在印尼巴厘島如火如荼煞有介事的進行,全世界將近兩百個國家領袖齊聚在這旅遊勝地,長達十一天(十二月三日至十四日),堪稱除了聯合國大會之外,規模最龐大的國際性會議。縱使我對這類「大拜拜式」大堆頭活動沒有期望,但由於這是關乎人類如何運用智慧解決生存災難危機,所以我從會議一開始即關注是否有什麼高明的結論。但除了澳洲新總理陸克文及其華裔女性的氣候變化部長黃英賢決定簽署《京都議定書》是稍令人振奮的結果外,我看不出大家想出什麼好的對策,看到更多的反而是人類你欺我詐的醜惡人性。有一點我非常納悶的是,有一個很簡單的足以大大減緩環境惡化的方法,卻始終沒有一位與會者提起,那就是:素食。
  除了宗教及慈悲原因,全世界早已有許多有識之士提出科學證據,證明肉食工業對環境破壞之巨大,並認為素食能夠大大的改善環境,拯救地球及人類。就拿「世界之肺」亞馬遜地區來說,聯合國糧農組織零六年的一份名為《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的報告即指出,巴西亞馬遜地區消失的森林總面積,從一九九零年時的四千一百五十萬公頃,擴大為二千年的五千七百八十萬公頃。短短十年內,消失的森林面積就相當於葡萄牙領土的兩倍大。有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趨勢與巴西快速成長的牛肉產業有很大的關係。
  該報告指出,畜牧業目前佔用了整個地球土地面積的三成,其中大部分為牧場,但也包括佔全球可耕地三成三的牲畜飼料生產用地。鑒於森林被清除,用來開闢新的牧場,畜牧業是毀林的主要驅動因素。這一情況在拉丁美洲尤為突出,例如在亞馬遜地區,原有森林的大約七成現在被用來放牧。
  該報告也認為,隨著牲畜飼養業快速發展,牲畜產生的溫室氣體已經超過了汽車,這是頗驚人的發現。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車排放多一成八;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則人類活動(包括飼養牲畜)釋放的一氧化二氮有六成五來自牲畜、一氧化二氮的「全球變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則是二氧化碳的二百九十六倍。
  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三成七來自反芻牲畜的消化道,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人類活動產生的氨有六成四來自牲畜,而氨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身並非素食者的英國物理學家艾倫.卡佛特(Alan Calverd)在零五年七月份的《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科學期刊中發表一篇名為〈解決京都議題的根本之道〉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一個解決全球暖化問題的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停止葷食。
  艾倫.卡佛特將人類所使用的各種會產生二氧化碳的能源,像是石化燃料及人體和家畜的新陳代謝,簡單地加以計算,結果發現這些與人類有關的能源使用中,有二成一是用來飼養家畜。就像汽車燃料會排放廢氣一般,即使家畜簡單的呼吸也會產生巨量的二氧化碳,很明顯地,這就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之一。此外,卡佛特所算出的二成一中,尚不包括那些會間接排放二氧化碳的過程,譬如:飼料生產、機械化屠宰、清除內臟、包裝、運輸與冷藏等過程。
  康乃爾大學的農業學家大衛‧比門鐵爾博士(Dr. David Pimentel)在二零零四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飼養家畜與能源使用〉中估計,在美國,為了供應一個吃葷的人平均所需的飲食,每年必須消耗四百零一加侖的汽油,這個數字實在令人吃驚;但如果是素食者的話,則只需二百一十九加侖。而且肉類吃得越多,則消耗的能源更是大幅增加。比門鐵爾並估計,假如世人的飲食方式都像美國人一樣的話,那麼全球的石油將在短短十三年內全部耗盡。若全人類素食,現存石油可維持使用二百六十年。
  吃肉對地球及人類的破壞的確是罄竹難書。數據顯示,美國種植的玉米有八成是給牲畜吃的,燕麥更有高達九成五是進入牲畜肚子裡。要養活一個吃肉者所需的耕地可以養活二十個完全素食者。至今為止美國國境內有七成五的表土已經流失,而八成五的表土侵蝕是直接因飼養牲畜所造成的。從牛肉中提取一磅蛋白質須耗用七十八卡路里的化石燃料;而從大豆中提取一磅蛋白質則只須耗用二卡路里石化燃料。畜牧業消耗了全美國所有行業使用的清水總和一半以上。生產一磅小麥耗用二十五加侖水;而生產一磅肉耗用高達二千五百加侖水。
  自以為聰明的人類,應該想到如何做了吧!

2007/12/9

星期五, 12月 07, 2007

2007香港優秀網站選舉

http://www.merit.gov.hk/

記者

昨天(2007年12月6日)是台灣及香港記者黑暗的一天,這一天,台灣多名記者採訪台北中正紀念堂拆牌匾事件時被一輛貨車撞到,其中東森電視台攝影記者身受重傷。在香港,有線電視攝影記者採訪一宗傷人案時,被一名人士襲擊,頓時昏倒在地,受重傷。記者是危險工作,戰地記者不需多說,即時在和平地區也一樣。更別談在大陸採訪,尤其採訪一些拆遷事件及其他不法事件時,要面對當地黑幫、惡霸的不友善對待,還得時時提防政府的無理扣押與跟蹤。謹向所有記者致敬。

曹興誠「兩岸和平共處法」

http://blog.yam.com/straitpeace

台灣第三社會黨

第三社會黨:
http://www.society3.tw/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
http://www.nobnog.org.tw/
台灣綠黨:
http://www.greenparty.org.tw/

The Greatest Race

http://www.thegreatestrace.com/

It takes one extraordinary person to run a marathon – four to conquer The Greatest Race on Earth. Compet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ll battle blisters and blistering heat, extreme altitudes and draining humidity, as they run marathons in Nairobi , Singapore , Mumbai and Hong Kong .

素食救地球

巴厘島國際氣候變化會議正煞有介事並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家都對全球環境的未來憂心忡忡。大家可以做的東西很多,有一點很簡單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推廣素食,我很納悶完全沒人提及。很多證據已經證實,肉食及其工業,對全世界的環境破壞極大,素食既健康又環保,希望全世界的領袖大力推廣。

香港素食會
http://www.vegsochk.org/
雅味素食(世界推廣素食聯盟)
http://yummyveg.blogspot.com

談馬來西亞

儘管面對一些問題,但作為一個多元民族國家,馬來西亞在處理種族關係方面是值得一讚的(與許多國家相比)。不過,還是可以做得做好。
從歷史及現實上來看,馬來人對其民族地位有所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已經獨立五十年了,全馬各族人民都已經毫無疑問的接受了馬來文是國文且一定要會(不會去挑戰這地位,也不會去挑釁馬來人);馬來人在政治、經濟地位都大幅提升(尤其政治地位,已近乎壟斷);以及其他民族佔人口比例每況愈下的情況下,馬來人應該要以更寬宏的態度去對待其他民族,這才是一個有自信的偉大民族的表現,也才能造就一個真正偉大的國家。不過,無論如何,教育一定是最重要一環。

星期二, 12月 04, 2007

台灣僑生政策之爭議

台灣僑生政策之爭議
  對很多海外華人,尤其是東南亞華人及回歸前的港澳人士而言,台灣的「僑教」政策是一大德政,因為讓很多華裔子弟有讀大學的機會(成為「僑生」),數十年來也替台灣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友台」人士。然而,不管對台灣或海外華人社會而言,此政策的名稱都有予人時空錯置之感,最近一位馬來西亞籍學生在台灣的遭遇,再次突顯了此政策的值得商榷之處。
  一位馬來西亞籍華裔學生原本是以「僑生」身份赴台灣某國立大學讀書,後因志向不合,故又以「外籍生」身份換到另一個國立大學的另一個科系就讀。不料當台灣有關當局發現後,勒令其不得註冊,因為他是「僑生」,以致終生都是僑生。此事遂引起一些風波。
  台灣的僑教政策,要從自光緒三十二年( 公元一九○六年)創辦第一所專門招收海外華僑學生的暨南學堂說起。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於一九五一年施行「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於六九年訂頒「僑 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當局對僑教政策之重視,除了感念「華僑是革命之母」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共戰爭期間,美國全力支持台灣這個「反共堡壘」,其中一項就是「美援」,當時為鼓勵台政府吸收僑生,提出每收一名僑生可收台幣兩萬元補助之措施。於是,僑生成為「會生金蛋的雞」。
  時過境遷,八十年代末起,台灣民主化之後,部份反國民黨政治人物,就拿僑生作鬥爭工具,他們批評政府「優惠」僑生,包括陳水扁,當年就是最猛烈抨擊僑生的政客之一。他們指僑生是因為在分數乃至學雜費等都有優惠或補助的情況下,才得以進入台灣的大學,「搶」了台灣人的學位。
  其實,這是誇張的說法。沒錯,部份的政策是對僑生有學雜費的補貼,以及部份僑生考大學聯考時有加分,或者採取台灣人認為比他們較容易進入大學的方式(例如根據當地的會考成績,但台灣人認為其水準比台灣來得低)。但自從沒有了美援後,僑生的名額其實已大幅度減少,根本對台灣本地人學位沒有大的影響。以近二十年而言,每年全台灣大專也只不過收四千名左右僑生,佔全體大專生名額的比例根本是微不足道。這些政客只著眼於短視的政治利益,而忽略了僑生日後對台灣的好處。
  其實,僑生政策對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華裔學生來說,更引起談論的是「僑生」這兩字。在台灣大專僑生中,馬來西亞與港澳生向來是最多的,兩地合計大概佔了七成以上。妙就妙在在馬來西亞,華人都是有馬國籍的,根本就不是華僑,而只是華人,也根本沒有中華民國國籍。但根據中華民國的相關規定,凡具華人血統者都具中華民國國籍,所以他們到台灣留學是回到「祖國」,而馬來西亞只是他們的「僑居地」(當然,對一些華人在當地沒有國籍的地方或者回歸前的港澳人士而言,中華民國或廣泛的中國是他們的祖國,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規定令到一些馬來西亞籍學生心裡有些不舒服,因為在馬國土生土長的他們,壓根兒沒想過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或僑民(而且在馬國華人如果自認為是「華僑」,在那種族複雜的政治環境下,乃是極度敏感的事),所以自八十年代起,就有一些留台馬國人希望「正名」。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所有具華人血統者都是中華民國國民或僑民,只是名義上或形式上的說法,若要在行政上或實質上取得中華民國國籍,還是得做一些事,例如男性需服兵役。這裡頭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者又有一些區別,例如來自馬來西亞或新加坡者,由於已有馬/新國籍,為了避免敏感(因大部份國家不允雙重國籍),台灣當局只給予這些地方僑生「外僑居留證」,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來自緬、越、柬、寮等國,以及回歸前港澳的僑生,鑑於他們沒有外國籍,所以一律會給予「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可申請中華民國護照。
  「假僑生」這名詞就是當年反僑生的台灣政客所創造的名詞,他們認為因為大部份僑生都是在外國土生土長,也跟台灣沒關係,因此是「假僑生」。而他們心中的「僑」,當然是指「台僑」,而不是「華僑」。但是,弔詭的是,根據台灣的僑教政策,那些真正的「僑」(例如台灣出生後從小移居外國的小孩)卻不認為是僑,而認為他們是本國民,如果他們以僑生身份回台求學,當時是被稱為「假僑生」的。真假之矛盾,竟如此難辨。
  不過,不管發生怎樣的爭議,鑑於升學管道的不夠暢通(雖然近年已大大改善),留學台灣在馬來西亞華裔社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出路之一,留台生也是馬國華人社會一中流砥柱。所以,就算有諸如僑生名稱不合時宜等的矛盾,馬國華人還是樂於送孩子到台灣讀書的,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學習是以中文為主,水準也不低,且經濟負擔較輕。因此,絕大部份馬籍學生,都很「務實」的只當「僑生」是一代號,不會為其表相的名稱所困惑,可以看得很開。
  其實,台灣近年來也推動吸收「外籍生」政策,但那些外籍生主要是非華人,且大部份是以學中文的短期學生為主(撇除學中文者,外籍生人數只有兩千多名),對於真正推動台灣的國際化,作用並不大。因此,台灣如能將海外華裔學生(即有外國籍者)也納入外籍生範圍,或者將「僑生」改稱「華裔生」,或可這解決這不合時宜、名不副實的尷尬問題。
  最後,作為一名曾受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教育恩惠的老「僑生」,真心希望台灣嘉惠海外華人子弟的政策能永遠實施下去,因為這的確是一項雙贏的政策。
蕭雅
2007/12/6

星期一, 12月 03, 2007

環保:獎或罰?

環保要靠懲罰或鼓勵?
環保是要鼓勵的,尤其是鼓勵人們及企業實施環保,要給一些甜頭。但對於破壞環保者,當然也要予於懲罰。對於一些過渡性質的灰色地帶,例如購物給塑膠袋,就會採取鼓勵與懲罰兼備的方式。例如拿塑膠袋需付費。但這方式的最大弊病是,會讓人誤以為給錢就可不遵守環保。又例如現今有所謂「碳中和」(carbon neutral)概念,即是一家公司破獲多少環保就給予多少補償,你的公司產生多少二氧化碳,就種回多少棵樹去補償。這方式當然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但歸根究底還是減低人類的慾望才是根治之道。

回教經濟的弔詭

回教經濟的弔詭
近年因為中東「油資」充斥之故,全球金融中心都在爭取這些回教國家的資金,包括香港在內,都紛紛計劃推出伊斯蘭債券等產品。回教資金投資有一些禁忌,包括不能經營賭、酒、豬肉、收受利息等行業。肯定有人會問,這會不會大大限制及削弱了這些投資的範圍及盈利能力。乍看之下,表面上是如此。但稍深入去想,情形就不一樣了。因為中東回教國家有龐大資金,令人不能忽視他們的需求,所以必須符合他們的規定。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就是近年流行的所謂「企業社會責任」。乍看之下,要一家企業去花額外的成本去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這又不能對盈利產生貢獻的,好像不划算。但一旦這形成一種趨勢,甚至一種社會壓力,一家企業如果不去履行,可能就會被顧客及社會拋棄。回教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衛將列通宵工作為致癌因素

世衛將列通宵工作為致癌因素
2007年11月30日
星島日報訊/常常需要值夜班日夜顛倒的人注意了﹐基於科學研究顯示﹐日夜顛倒的作息會提高癌症罹患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列為「可能的」致癌因素。
WHO的癌症防治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將在12月號「刺胳針」醫學期刊中發表的報告﹐將新增通宵工作為人類致癌因素﹐在一到四級的風險中﹐列為第二級的「可能致癌因素」﹐嚴重性僅次於最高的第一級「確定」因素。
美國癌症學會表示﹐他們將會跟進。目前該會仍將夜班工作與癌症的關系視為「尚未確定﹐仍有爭議或者尚未獲得證明。」
科學家懷疑﹐熬夜工作打亂生理時鐘﹐影響賀爾蒙形成的規律﹐從而傷害人體健康﹐例如能抑制腫瘤生長的褪黑激素通常是在晚上制造。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研究中心癌症流行病學教授史蒂文斯是率先提出熬夜工作與癌症有關的學者之一﹐他在1987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熬夜會提高乳癌罹患率。近年﹐有越來越多研究支持這個論點﹐長年必須值夜班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動物實驗顯示﹐將他們的晝夜規律顛倒後﹐比較容易長出惡性腫瘤﹐也比較早死。另有針對男性的研究發現﹐值夜班的男性﹐攝護腺癌的機率較高。
不過由於目前提出的研究報告多半針對護士或者航空公司機組員﹐有專家認為需要更深入研究﹐去證明通宵工作與癌症有直接關系﹐還是通宵工作的人的某些生活特性導致他們某些癌症機率增加。估計全球約有20%的工作人口在晚班工作。
目前列入確定致癌的因素包括抽或嚼煙草﹐喝酒﹐吃檳榔等﹔第二級則有紫外線﹐汽車引擎廢氣和使用合成類固醇等。